绿林网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0字

拿破仑传读后感1000字

《拿破仑传》是一本由[德]埃米尔·路德维希(Emil Ludwig)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62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拿破仑传》读后感(一):狮子心

与历史上的名人有关的传记类的文学和历史学著作是出版市场上比较长销的门类,探究其原因我猜测是不管什么年代什么区域的人们总是有追星和八卦的需求,有追求当下活着明星,自然也有追历史上的大明星的,有这种需求的人们要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当下时间穿梭技术还没有可能的前提下,阅读这些传记可以说是比较经济又可行的替代方案。

有道是“书生轻议冢中人,冢中笑尔书生气”,任何评论已经逝去的英雄人物的文字总是不能免于自作聪明和想当然,我们平时有这种生活体验那就是和当下活着的周围的人沟通尚且隔着一层厚障壁,更何况和那些已走的传主,传记的作者也不可能感同身受地和自己的传主想到一起做到一起,传记作者的历史地位和传主的地位大部分是很难同日而语的,很多情况下是一个普通人来介绍一位超凡人物。

拿破仑是19世纪初世界上的风云人物,他的事迹和传奇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出身科西嘉岛平民家庭的他赶上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机遇,凭借自己的知识和勇气一步步走上法兰西的权力顶峰成为法兰西皇帝,依靠自己的文韬和武略横扫老欧洲,差点统一欧洲,最后病逝于圣赫勒拿岛,他的影响力远播至遥远的美洲和亚洲,影响了世界历史的运行轨迹。

这样一位非常之人和超世之杰的传记可谓是汗牛充栋了,埃米尔.路德维希创作的《拿破仑传》是其中一本。本书内容对拿破仑没有完全的歌功颂德刻意拔高,也没有恶意诋毁侮辱贬低,总体来说是取材于比较可信的史料来进行公允的二次加工。

我手上北联的这本梁锡江、石见穿和龚艳三位老师翻译的简中版是这本书的多个简体中文版中的一本,本书的翻译质量和图书装帧相比于已经面世的几本来说个人觉得算是及格的,虽然只是本公版书,但各方面没有太拉垮,可以感觉到出版方用心了。只是图书的写作不管是原文还有译文风格个人觉得稍微老旧些不太符合当下人的阅读习惯,作者应该是和奥地利的传记作家茨威格同时代的人,然而可读性远不如后者在国内译行的那些作品。看来一本书要做到“常读常新”确实是不容易。

《拿破仑传》读后感(二):创造历史的人

埃米尔·路德维希是德国作家,以撰写通俗传记而享有国际声誉。所写传记强调人物个性,被称为“新传记派”,是20世纪最伟大的传记作家。他的这本传记的文字表达比较文艺,读起来也没有通常的人物传记的枯燥感觉,可读性更强,感觉本书更倾向于一本通俗的小说。

在中国,拿破仑可以说是最著名的一位法国皇帝,但是大家最耳熟能详的可能就是他最大的失败,滑铁卢战役,这次战役结束了拿破仑帝国,也是拿破仑一世的最后一战;拿破仑战败后被放逐至圣赫勒拿岛,自此退出历史舞台。但拿破仑即使遭受了如此重大的失败,但他依旧是最伟大的皇帝之一。

在我看来,拿破仑最伟大的功绩就是编写了《拿破仑法典》,这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重要成果,也是资产阶级国家最早的一部民法典,它破除了封建的立法原则,成为欧美各国资产阶级的立法规范,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欧西各国自罗马帝国瓦解和罗马法失效之后,各地都创造了自己的民法,那时只法国一国的民法便有数百种之多。伏尔泰曾讥笑说过:旅行法国者改换法律次数之多,犹如其换马匹一样。 这部法典的出台,让欧洲各国看到了统一民法的可能性,纷纷开始效仿。

《拿破仑法典》被誉为是近代欧洲民事法律的开端,这部法典确认了资产阶级和农民占有贵族和教会土地财产的合法性,保证不受封建势力的侵犯;否定封建特权,确立了资产阶级自由、平等的原则,规定每个公民具有同等的民事权利和行为能力;法典对于家庭、婚姻、继承等社会生活方面都作了明确规定。这部法典的颁布,维护了法国国家内部的团结,使法国从内忧外患的境况中脱身出来。

本书中开篇的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想要创造历史,先要研究历史”,历史对于普通大众来说,仅仅是为了了解自己的国家,明白我们国家是如何一步一步走到现在这种辉煌的时代的,甚至很多人在学生时代的历史课结束后就没有再深入了解历史的欲望了,对于本国之外的历史更是只知皮毛。可是通过传记我们可以发现伟人都很喜欢研究历史,历史可以让他们了解更多,从历史中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知晓自己的不足之处,预测历史的发展走向。李世民曾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拿破仑传》读后感(三):生来只为创造和毁灭

拿破仑·波拿巴是欧洲近三百年来最为响亮的名字,他在52年的短暂一生中创造了太多奇迹,他几乎统一了欧洲大陆,称霸为帝,却又很快被打败,最终离奇地死在一座偏远的孤岛上。或许他的出现只为了创造一段奇迹,也为了毁灭旧的世界。

拿破仑身上有太多值得后人追忆和学习的东西。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的这本《拿破仑传》用生动的文学语言描述拿破仑辉煌的一生,并引用了大量拿破仑本人和与他有关的一些人的书信、日记等文字记录,看得出来,作者为这本书倾注了大量的心血。而通过这样的描述方式,读者也能深切感受到拿破仑在其人生的各个关键时期,尤其是命运的几次重要转折点上的思考、犹豫和挣扎。

在十八世纪的欧洲,拿破仑·波拿巴的出身显得较为落魄,他没有优渥、显赫的家庭背景,家境较为贫寒,他却有着坚毅果敢的性格。他从小胸怀大志,不甘平庸,能够隐忍于孤独、落寞甚至嘲笑和鄙夷之中,却始终勤奋好学,尤其对历史、数学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天赋,而这方面的积累也为他后来的成就奠定了非常好的基础。

拿破仑的天赋是多方面的,但最为出众的应该算是军事天赋了。所谓时势造英雄,火炮应用于军事为他提供了天赋发挥的工具,新思想的崛起和动乱的法国为他提供了天赋施展的环境。通过一系列的经典战役,拿破仑成功了。30岁成为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手握国家重权;35岁加冕称帝,成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紧接着,他开始了征服欧洲的步伐,也推动着文明的进步,《拿破仑法典》至今影响着西方社会的政治文化格局。然而,拿破仑也在45岁那年被流放,并于7年后逝世,结束了短暂而伟大的一生。

拿破仑似乎也是天生的政治家,他懂得如何利用各种手段使对手臣服,他身上有着与生俱来的王者气质,但是他又是那样不擅长社交,在各种社交场合显得拘谨、粗俗。那么其操纵政治的诀窍就在于其对人性的把控,他能洞悉人心,在识破旧势力的衰败腐朽后,能用强有力的手腕一举荡清,他又尊重新思想,能取得底层人民的信赖和支持。

越伟大的人越孤独似乎也成为了一个定律,拿破仑的一生也都在承受着被误解和背叛。年轻时,他深爱着的第一任妻子在他外出征战时背叛他,成功后,他的哥哥、弟弟、妹妹,包括他信赖的大臣们也在不断地背叛着他。但拿破仑浓重的家族观念又一次次地使他选择宽容和原谅。

成功和失败从来都不是偶然的,拿破仑的成功源自他的坚毅和果敢,也源自那个成就他的时代,但毁灭他的也正式他的性格和时代。在他夺取第一执政和加冕称帝的征途中,他的家人们给与他很大的帮助,却又加速了他走向毁灭的步伐。历史和历史人物都已成为过去,但带给后人的启发却会历久弥新,并且离这些历史人物越近,这种启发或许会更多,请从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中慢慢感受吧。

《拿破仑传》读后感(四):《拿破仑传》:用新传记写拿破仑的一生

拿破仑·波拿巴,对于国人来说不是一个陌生的名字,历史书上多多少少的文字与图片,以及人们经常使用的“滑铁卢”、“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都有拿破仑的贡献。德国著名文学家歌德曾以诗盛赞拿破仑,称其“篷山之外,遥不可攀者,你却能悄悄地据为己有;前途障碍多多,你明辩,你思索,你了如指掌,时机一到,你应运而起,从此发生了这一切”。

拿破仑波澜壮阔的一生,从一个贫困生到法兰西国王,从伟大的胜利到潦倒的收场,数百年来其生平都为人们所津津乐道。近日,阅读了德国作家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摆脱开梆硬的年代、事件,作者为我们塑造了一个血肉丰满的“伟大的失败者”。

拿破仑1769年8月15日出生于科西嘉岛,自小认为自己不是一个法国人,希望有一天能让科西嘉岛从法国独立出去。幼年进入法国布里埃纳军校接受教育,16岁即进入拉斐尔军团。法国大革命爆发后,拿破仑几经沉浮,获得过土伦战役、镇压保王党战役的胜利,也曾因拒绝服役被罢免了准将军衔。26岁拿破仑被任命为法兰西共和国意大利方面军总司令,率军多次击败奥地利军队,迫使对方签订停战条约。随后,被派往中东抑制英国扩张,并控制苏伊士运河与前往亚洲的海路。拿破仑通过金字塔战役一举扫清了通往开罗的障碍,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颁布《拿破仑法典》,率军五破英、普、奥、俄等国组成的反法联盟,打赢五十余场大型战役,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迫使欧洲各国臣服或结盟。形成了庞大的拿破仑帝国体系。但1814年拿破仑却被逼退位,流放至厄尔巴岛。虽然1815年建立百日王朝,但在著名的滑铁卢战役失败,最终流放身亡。

埃米尔·路德维希在其著作中采用了“新传记”的写作方法,这种传记写作方式曾为弗吉尼亚·伍尔夫、拉波夫、莫洛亚、茨威格等喜爱,它以半虚半实的故事和经历讲述人物生活和成长过程。对于新传记,伍尔夫甚至表示“传记创作能不能如诗歌般激情澎湃,如戏剧般激动人心,同时又保留事实所特有的优点——启发性的真人真事和恰到好处的创新呢。”于是,在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中,我们可以看到拿破仑的愤世嫉俗、对约瑟芬澎湃的迷恋、战争的焦虑、胜利的骄傲,他不再如博物馆的雕塑,用年代和事件塑造表面,而是有人性的优点,也有性格的缺点,有情感有思维的伟人。阅读过程也如虚构文学通畅,但是,因为埃米尔·路德维希不太注重,因此与我们熟知的那些**事件的衔接则需读者自己努力。

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用新传记的手法给我们带来了一个性情饱满的伟人以及他戏剧一般的人生,纵使滑铁卢一役剥夺了拿破仑之前的胜利成果,《法国民法典》会不朽,他的人生故事也将为人们所乐道。

《拿破仑传》读后感(五):关于他 你不应该只知道滑铁卢

拿破仑·波拿巴出生在法国科西嘉岛,是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执政、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他是一位卓越的军事天才。长期以来,拿破仑备受争议。喜欢他的人,称他为一代“军事巨人”,将他和历史上著名的军事统帅亚历山大以及恺撒相提并论,认为在拿破仑的指挥下获得的一次次的胜利,成功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传播了法国革命的思想。但也有人认为他野心勃勃,是一个侵略者,把战争带到了他所涉足的任何一个地方,侵犯了欧洲很多国家的主权。

如果想要了解拿破仑的一生,已经有许多的拿破仑传记让你选择。比如:奥布里的《拿破仑外传》;刘乐土的《拿破仑全传》;康斯坦的《回忆拿破仑》;格勒诺特尔的《拿破仑轶事》;德茜蕾的《我与拿破仑》等等。而埃米尔·路德维希的《拿破仑传》应该算得上是其中的精品。作者在创作过程中,试图“描写拿破仑的内心历程”。淡化一场场令拿破仑威名大振的战役场面,而是以“他作为国家缔造者和立法者的思想,他在革命与正统间的态度,以及他对社会、对欧洲问题的看法”为重要的描述对象。这是不同于其它传记的地方,也是这部《拿破仑传》值得一读的地方。

幼时在学校读书时,拿破仑孤僻寡言令他与周围同学格格不入。19岁时他成为了法国中尉,1789年拿破仑回到科西嘉组织暴动,以失败告终;1792年拿破仑在科西嘉发起第二次革命,仍旧以失败告终还被法国政府通缉,1793年作为法国指挥官的拿破仑再次回到科西嘉发动第三次革命,这一次还是以失败告终。这一次失败全家无奈被迫逃往土伦。之后,拿破仑第一次指挥的战役,土伦堡战役的胜利,他被破格提升准将,但是之后的热月政变和镇压保皇党战役,他被捕入狱。。。。。。拿破仑的一生并不是一直在巅峰,他也有过不如人意的时候,也有过人生的低谷。他不止一次的被驱逐,直到最后的被流放。拿破仑凭借自信和勇气,凭借激情与幻想,凭借精神和意志,在人生的几起几落中,打拼出自己的帝国。

拿破仑有着卓越的军事才能,也是一名“学霸”。他博览群书,对数学也格外有兴趣。在他的军队中,有“法兰西学院”。他随时和院士们并肩而坐,辩论问题。他对经苏伊士地峡开凿运河很感兴趣。甚至追随古代国王开凿的运河的遗迹,设计新运河的走向和路线。而他所有的推断和设想在半个世纪后都被证实。如果不是幼时的执念——为自己的祖国而战。这个勤奋努力的人,是会有另外一番作为的。

“我的英名并不是四十次胜仗堆积出来的,也并非因为各国君王都屈从我的意志。滑铁卢一役就足以将此前所有的胜利一笔勾销。最后一幕让人忘却第一幕。青史留名的是我的民法典……”“我设立的学校和创立的教育方法培养出新的一代”“我想建立一种欧洲体系,颁布一部欧洲法典,设立一个欧洲最高法院:欧洲应该成为一个一个统一的民族”

——《拿破仑传》587页

一个以悲剧收场的一代伟人,对自己一生清醒的认识。以及那个他念念不忘的一生追求的梦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