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英国插画书拾珍经典读后感有感

英国插画书拾珍经典读后感有感

《英国插画书拾珍》是一本由崔莹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9.00元,页数:2019-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英国插画书拾珍》读后感(一):22本插画书,见证了“童年”被接受的过程

本书是作者在英国书店淘到的22本插画书的介绍,图文并茂,尤其是珍本书内页翻印精良,可以感受到原汁原味的几百年前欧洲印刷书籍内图片的风貌,有的画面轻盈浪漫,色彩明媚,比如《古老的荷兰童谣》、《万寿菊花园》,有古老神秘的《我们的村庄》《爱丁堡郊区》,有飘逸洒脱的《大老爷图画书》。 插画内页有纹理丰富的铜版画,有细腻的钢版画,有彩绘的石版画,也有视觉冲击力强的木版画。这些书是现代插图书籍或者“绘本”的开端。令人惊喜的在书中也发现了最初中西方文化交融的痕迹。18世纪英国人写的歌谣,百年之后在19世纪被辜鸿铭用五言古体诗翻译成了中文。 对了,中国书店有卖精美的柯罗版单页和18世纪19世纪的钢板铜板画单页,很美。08年的时候曾经去看过,有几页很喜欢,但觉得贵了,没有买,后来也就错过了。12年在北大东门发现了一套多雷的插画集,也是咬牙没买,想着不要“冲动性消费”,于是今天还记得。 回到这本书里,插画在书中出现最初是在“童书”里,而专门为“儿童”制作的书是伴随着“童年”这个概念在欧洲的价值观里逐渐形成确立而发生的。 毕卷之后想起了之前在波兹曼的《童年的消逝》一书中看到过的关于童年的诞生的讨论。即童年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机器解放一部分劳动力之后,不再依赖小孩子和成年人一样贡献劳动力之后,社会价值观逐渐发生了进步,认可了“童年”与成年人的阶段有些逐渐清晰的划分界限。工业革命之前,孩子是被当做“缩小的大人”,或“未成熟的大人”来定义。与大人的区别,无外乎大人扛100斤大米,小孩扛20斤。对孩子心理没有特定的划分,更没有所谓“童年”的概念。 本书中涉及的22本书,跨度几百年,能看到童书发展越来越精良,内页插图越来越丰富,这是大人世界对“儿童”这个概念不断接受过程的见证。

《英国插画书拾珍》读后感(二):古旧插画书呈现的那时的英国社会——了解英国的捷径

拿到《英国插画书拾珍》的那一刻就爱不释手:三联出版社!

装帧雅致古朴的宝石绿封皮,带着淡绿颜色的纸张,疏密有致极度舒适的字体,最最让人着迷的是书页间缝隙处的或淡蓝或淡绿或金黄的象征四季的色彩,令人还没读内容,心就已经软到书上了。可见作者、编辑的强迫症程度了。

作者的文字也很干净利落到位,轻巧地带领读者回到十九世纪英国的城市,乡村,教堂...,不仅有市井生活,还有政治,历史,典故,众多内容被作者安排得井井有条,娓娓道来。从容不迫。

还有一点就是,这是一本有着强烈性别标志的书,整本书都散发着女性的细致、温柔。

非常值得一读,强烈推荐。

《波利 珀金》

《骑着木马去班博里看十字架》

《从市场归来》

《英国插画书拾珍》读后感(三):艺术与野心——当我们和孩子谈艺术时,我们谈什么

继《英国插画师》出版两年以后,崔莹女士的新书《英国插画书拾珍》也由三联书店出版了。顾名思义,前者自然以人物为顺序,后者则以插画书为线索,排篇布局各具其趣。

比如我手上这本新书《英国插画书拾珍》,它分为春、夏、秋、冬四篇,每一篇下面收入的插画书都具有季节的气息。春天是给孩子的,夏天且吟且歌,秋天适宜旅行描写风物,冬天则萧索,与政治有关。

所有“记录在案”的这些插画书,都是由崔莹女士在上千种插画书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她为读者挑选了那些内涵丰富的具有不朽价值的插画书,细致入微地介绍它们的因循来历,当然少不了那些“野心勃勃”的插画师。

但是,这本书之所以能够打动我,甚至打动读者,我觉得并非是崔莹女士下了多大的功夫去收集、整理,并解答这些插画中的谜题。它能够打动读者的地方,恰恰在于这些可以称为不朽的艺术品的背后的故事,它们与人有关,也与当时的环境密不可分。

艺术,之于人类社会是一种不可做选择的存在。即使是乡村野夫,在他的心底,也存在着朴素的艺术追求。这些天然本质可能在儿童生命的早期被激发出来,也可能在同样的时候受到抑制。在一个不断追求人的完整性的当下时代,艺术绝不仅仅是为着艺术而存在,它必须得到流传,获得拥趸,哪怕是小社群,它也需要来到阳光底下。它需要得到认可,也就是说,它需要“成名”。这也是当下社会语境对艺术作品的期待。

然而,在我们儿童的早期艺术教育中,大部分的家长还只停留在给予孩子一些绘画的实践经验上。这就好比,我们学习数学和语文,学会解题与作文,却终究无法得到文学与数学的艺术真谛。

作为一位从事儿童图书出版的编辑,虽然崔莹女士这本书并非纯粹写给儿童,它更符合大众图书的定位,但是从艺术教育来看,我发现了它在这一层面的非凡价值。这就好比《鲁宾逊漂流记》与《格列佛游记》的出版初衷只是为了表达政治见解,但是最终却被儿童“据为己有”一样,我同样期冀《英国插画书拾珍》能够成为儿童的艺术教育启蒙。因为它不仅仅是为着艺术而艺术,它还展示了作品背后人的追求与他对环境的服从和点点滴滴所达到的成就。

一个标题:为了生活的艺术

这个标题其实是要讲“艺术与现实”的关系。标题看起来很宏大,但是我要说的却很简单。也许你家里很有钱,所以你可以用很高档的绘画工具来表现你的艺术创作,或者你买了很贵的钢琴,参加一小时好几百元的钢琴课。这就是我们教育的现实。

在有贫有富的社会里,人们对艺术的追求正在逐渐被打上“追得起与否”的印记。但是,这并非我要说的“艺术与现实”关系的全部。是的,可能因为有钱,你早早受到了艺术的教育,但是最终,你可能仅仅终止于考个级,为自己将来争取一个好工作加分。这个时候,艺术与你毫不相关。

我想说的“艺术与现实”,是你如何自己学习艺术,如何真正在未来让艺术“服务于人民”。在崔莹女士的《英国插画书拾珍》里,你找得到这样的故事。而艺术最好的启蒙,也是故事。

“梅多斯童年住在灯塔里,他家里很穷,从来没有吃过饱饭。”“梅多斯能够成为插画师完全靠自学,他靠模仿同事、前辈们的画作入行。”

是的,我引用这个段落的意图非常明显,我就是想说,没有什么能够阻挡一个真正想要追求的灵魂。艺术实践锻炼了人的肌肉,但是它无法激活想象力,想象力依靠的是内在的激情和动力。所以,无论是有钱与否,艺术带给你的不应当是一种工具性的体验,它应当满足你追求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的欲望。

“艺术与现实”的另一个启发点在于,你必须“服务于人民”才能拥有骄傲的生活。这个说法可能会引起很多的争议。

我的意思是,在崔莹女士新书里写到的几位插画师起初的梦想是画油画,或者其他什么,总之并非是插画,但是,由于社会对插画的巨大热情和需求,使得他们为了谋生不得不转行画插画。这最初是无奈的选择,但是却因为他们画的插画得到了追捧,而令画者也红极一时,他们最终能够用赚来的钱帮助他实现对其他艺术形式的追求。

专门提到这些的原因,是我认为艺术启蒙教育需要它。它给儿童提供一种逻辑认知,艺术与社会的粘性来源于画家对百姓爱好的满足,当然,也有一种预先的运气在里面。乔布斯喜欢把这种预先的运气定义为“需求引领”。

任何一个时代,艺术家的自我要有拥趸,就好像在欧洲的浪漫主义时代,拜伦成为英国的共同想象,是因为他以十足的个性修改了人们对传统的依赖,并满足了新时代人们的共同的解放需求。

对孩子的艺术启蒙,或者延展开去,无论是文学启蒙,还是其他的什么启蒙,都不能仅仅停留在肌肉训练的阶段。肌肉训练很必要,但是要想获得一种深度的认知和感觉,需要孩子们自己阅读。这是无论哪一个老师都教不出来的,最多是受到影响而已。

在《英国插画书拾珍》这本书里,孩子们不仅仅能发现很多趣味盎然的插画,这些插画会帮助孩子构建一种对美的认知、体悟和鉴赏眼光。孩子们还会与众多的插画师相逢,与许多名著作品相逢,了解到关于它们的“细枝末节”,而这些“细枝末节”才是影响和启迪儿童艺术心灵的地方。

我衷心地希望,家长能够放手一搏,买下这本书。因为,它会成为艺术界的“格列佛”。牢记:孩子们有一双比成人更善于发现的眼睛,更善于领悟的灵魂。

�jC�O

《英国插画书拾珍》读后感(四):英国插画书里的绚丽世界

英国插画书里的绚丽世界

(《新京报》书评,9月28日)

《四件礼物》插画,四个哥哥排队给妹妹送礼物,选自童书《宝宝的花束》(1878年)。

1898版《格列佛游记》插画。

《伦道夫·凯迪克的图画书》插画,约1900年。

《不可宽恕的小羊羔》插画,选自童书《宝宝的花束》(1878年)。

《疯狗的挽歌》插画,主人被狗咬伤,人们抢着为他包扎,选自《伦道夫·凯迪克的图画书》(约1900年)。

《可怜的小狗》插画,选自《古老的荷兰童谣》(1917年)。

《英国插画书拾珍》 作者:崔莹 版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2019年8月

“我有四个哥哥,他们每人送我一件礼物,包括没有骨头的鹅,没有核的樱桃,没人能读的书……”这则名为《四件礼物》的脑筋急转弯,源自1878年的一本英国插画书《宝宝的花束》,作者露丝·克莱恩是一位童谣收集者和译者。

在脑筋急转弯的旁边,配了英国著名插画师沃尔特·克莱恩的精美插画(左上图),画中一位金发长袍的妙龄姑娘坐在凳子上,一个哥哥正捧着一枚硕大的鹅蛋、单膝跪地向其献礼,另外三个哥哥则分别端着樱桃花、石板书、牵着绵羊等候一旁。原来,脑筋急转弯的谜底就藏在这幅惟妙惟肖的画作里。克莱恩的插画备受读者追捧,他在画中描绘了一个个优美、精致、充满魔力的想象世界,画中人物大多神态安详、气质优雅、服饰高贵,富有生活气息。

插画书是随着印刷技术的改进而开始普及的,从19世纪后半期到20世纪初,英国的插画书迎来了黄金时代,诞生了沃尔特·克莱恩、伦道夫·凯迪克、凯特·格林纳威和毕翠克丝·波特等著名的插画师,他们的画作表现日常生活的各种主题,或谐趣生动,或辛辣讽刺,折射出一个时代的生活风貌和精神气质。

十余年来,《英国插画书拾珍》的作者崔莹被这些古旧而亮丽的插画书所吸引,陆续淘到200多本出版于19世纪后期至20世纪初的英国插画书,有铜版画、钢版画、石版画、木刻画。她一遍遍地赏析把玩,并从中挑选出比较有代表性的22本,刨根究底,去追索画作背后的作者故事和文化内涵,于是有了这本小巧精美的艺术拾珍。

撰文/徐学勤

《英国插画书拾珍》读后感(五):读书不晒枉称爱

《英国插画书拾珍》这个书名真可谓名副其实。

作者崔莹花了十多年时间,在古旧书市场上,陆续收集了200多本出版于19世纪后期、20世纪初的英国插画书,真是让我又佩服又羡慕。佩服她执着于喜好的毅力,羡慕她用自己的时间与心血换来的宝藏,这可是极其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呀!

她又于其中选出了22本代表作品,介绍作者背景,并将其还原至当时的环境中进行解读。

听着《绿袖子》来打字;找来电影《匿名者》,去听一听伊丽莎白女王哼唱童谣“骑着木马去班伯里看十字架”;或者在网上找一找亚历山大·罗温的资料,是我能想到的最好的读这本书的方式。

然而,Illustrated books(插画书)毕竟还是与我们现在所熟悉的Picture book(图画书/绘本)有着不小的差别。现代图画书最强调的元素之一:图文叙事,在插画书这中文字仍占据最主要位置的文本中,注定无法最终成型。要把图画与文字放置于平等的位置,并且找到它们之间合适的共舞关系,尚且需要时间。

只有看过伦道夫·凯迪克和凯特·格林纳威的作品,才能明白,为什么世界上两大图画书奖项会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以纪念他们的贡献。毕竟,在盛行插画为文字服务的插画书时代中,他们二位是多么奢侈、坚定地赋予图画以与文字并肩的位置,才开启了后世图画书繁荣发展的可能。

书中的这些作者与作品,因为距离现在时代久远,加之与我们所熟悉的现代图画书叙事方式、关注的主题差别很大,所以不是那么容易进入读者的视界。

幸而崔莹善于讲故事。

《儿童圣经》那一章里讲了很多个关于《圣经》插画的作者和故事,其中一个与她是如何更深地建立与书的缘分有关:因为插画师没有署名,只在一些插画中标着AR的字母连体,所以她给一位英国插画研究专家大卫·沃顿写邮件去请教,而后对方回复自己是如何通过同样签名的画作,和其它杂志上的相关广告语,来确认插画师是来自于伦敦的亚历山大·罗温。

这让我想到了《共读绘本的一年》里,佩利老师帮助孩子们给作者李欧·李奥尼写信,虽然因为李奥尼年事已高,没有得到关于疑问的具体答复,但是这样的通信与连接让孩子们的阅读与思考得以更深入与广阔。

每个人得自己去和书建立联系,把自己的理解、经验和联想编进书里,不管是通过阅读的方式,还是写作的方式。在阅读的那一刻,是正在进行理解性创造的“作者”与真实的作者发生联系,在写作的那一刻,是过往的阅读者身份与目标读者发生联系。

所以,《拾珍》里讲了那么多个大大小小的与书有关的故事。怎么找到这本书的,作者生活在什么年代,那个年代那个地方正在发生着什么事,作者为什么要创作这样的作品,作品的风格还和什么人和事有关,当时的人们怎么看待作者与作品,作者又怎么评价自己的作品,等等。

崔莹的从一个故事跳进另一个故事,从一个线索跳进另一个线索,从一个书名跳进一个时代,再跳进与之关联的另一个书里。从书到现实,从现实又到书,过去、现在、幻想、现实就这样交织在了一起。

爱书的人总是有很多这样的小故事,是根据自己的思考建立起的故事地图,也总是会吸引其他爱听故事的人。

但是毕竟故事要讲得有趣才行。要想带着读者在自己的故事间穿行,需要做一个贴心的导游才行。毕竟,倘若都是自己不认识的人和事,介绍者但凡体贴欠缺,或者存着掉书袋的想法,都会让游览者心生不耐。

崔莹一肚子的故事,所以讲述得轻盈自在,毫不费力地在期间穿梭吟唱。

此外她还用了两种方式,让这些原是分散在各个跳蚤市场摊位上沉默的旧书,开口说出了漫长、动人的过往。

一是将所有的作品的主题按照春夏秋冬四季编排,每个季节与一个主题相对。

春天属于孩子,活泼明媚,生机勃勃——所选的书都与孩子有关,凯迪克、格林纳威、《儿童圣经》等等。

夏天时歌谣的季节——英国的民谣广为人知,谚语集、长诗还有纯原创的胡诌诗。

秋天,我们去旅行——于是主题下的书关乎自然和环境:去爱丁堡逛逛,英国的乡间景色美,还可以见到100多年前的英国人怎么看北京。

冬季,蛰伏,思维飞翔——则涉及了思想的那一部分,《格列佛游记》、约翰·坦尼尔,还有把政治讽刺画进去的《莎士比亚全集》。

精巧又丰富地形成一个整体。

二是每本书的切入点很妙,瞬间就能引起人的兴趣。

比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学的童书”,是阿纳托尔·法郎士所作的《我们的孩子》,和同被誉为19世纪童书插画界三位大师之一的,法国插画师莫里斯·布特·德·蒙维尔。喜欢童书的人总是希望它能再主流一点,和什么耳熟能详的名能挂上钩最好。

又或者《莎士比亚全集》的介绍——“他把查理三世画成野猪”,一句话就能勾起人的好奇心。铁打的莎士比亚,流水的插画,即便如此,以怪诞且同样戏剧化著称的肯尼·梅多斯,必定能占据一席之地,就好比提起莎士比亚电影改编,一定会有人提黑泽明一样。

书的最后附了一张“英国淘书地图”,甚是有趣,可谓是最体贴慷慨之举了。

深秋的日子里,把懒人座椅搬到阳台上,手机书本滑了一地,晒着太阳将铜版纸书页翻开来细细欣赏,还有什么能更配得上这不上班的一天呢?

我还想翻翻,再翻翻,把这些故事变成自己的。再顺便把因为有了思绪,起了兴致要读的其它书,也再读一读,生出自己能超越分割破碎的生活,于书中构想出自在圆满的模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