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不识字的人读后感锦集

不识字的人读后感锦集

《不识字的人》是一本由[匈]雅歌塔·克里斯多夫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2,页数:22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不识字的人》读后感(一):雅歌塔的荒诞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只用了两页纸的小故事就直击我的灵魂深处。看《不识字的人》的时候,我总是想到卡夫卡,和冬季那毫无波澜的铅灰色天空。我没去过中欧(两位作者的老家分别是匈牙利和奥地利),不知道那里的冬天还是不是这样,但如此的阴霾在华北平原上应该很常见。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卡夫卡的作品中除了广为人知的《变形记》外,其《城堡》、《乡村医生》甚至《饥饿艺术家》这些故事中的“荒诞”是形而上的。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这一点,有人把卡夫卡的小说属于“实验写作”的范畴。

而雅歌塔克里斯多夫的故事传达出的情感是形而下的。每一个身如浮萍的人,当他们被迫为生计故穿梭在陌生、甚至充满着竞争和敌意的社会上,多多少少都会感受到——这是什么呢?也许是缺乏安全感、缺乏温暖和认同,也许就是孤独——有可能,是当代人虚荣的形式化的社交和标准化的人生(包括家庭生活)使人的这些感受被无穷无尽的钟表般的日程表麻痹,但另一些人却总是想象能在这一片精神的荒原上寻找一些自我,和一些——如果可能的话,爱。

我也不清楚,上面的哪一种生活更加的荒诞。但《昨日》的主人公桑多尔两种都经历过了。

恰好,他工作的是钟表厂。

幸好,雅歌塔自己没有走进她为桑多尔设计的结局。

《不识字的人》读后感(二):用敌语写作,是对一个文盲的挑战。

《不识字的人》全书四部分,《噩梦》为短篇集,含短篇小说 25 篇。《你在哪儿,马蒂亚斯?》是碎梦絮语,因不合胃口未细看,《不识字的人》则是 34 页的自传回述。其中《昨日》为 83 页的短篇小说,回旋结构很是精妙。

《昨日》是一个心碎的故事。童年时互生好感的男孩女孩,男孩是妓女的儿子,女孩是校长的女儿。男孩穿女孩弟弟的衣服,女孩给男孩一半的吐司和面包。临上初中,校长要送男孩去寄宿学校,并要求妓女离开,因为他不愿自己的儿子成为农民,或跟着一个让人唾弃的母亲。男孩刺杀了交媾后睡在一起的父亲母亲,而后越过边境线去到陌生的国家,进入收容所,又进入制表厂,成为工人。十五年之后,女孩随丈夫来到这个国家,两人在现代化的工厂相遇。他跟踪她,向她搭讪,探听过去的秘密,向她坦露身份,向她告白。她拒绝他,因为即使相爱,但她已有丈夫,更因为他没有父亲,是妓女的儿子,是庸碌的工人,永远无法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事情或许有转机,可女人怀上了丈夫的第二个孩子,并被迫流产。男人刺杀丈夫未果,反而使女人失去了孩子的抚养权。最终女人走了,男人结婚,孩子出生,不再写作。

这是昨日的故事,是两代人因果纠缠的故事,是相爱而不得的故事,是陆续自杀的「同胞」的故事,是一个匈牙利「文盲」用敌语「法语」写就的故事。

而尽管一切都因为写下来的文字变得虚假起来,我还是想回到《昨日》,抚摸那只央求听钢琴的老虎细腻而柔软的毛发,埋葬那只受不了音乐强烈感情而从树上掉下死掉的鸟儿。

《不识字的人》读后感(三):努力提升自己

就随便说说这本书带给我的感受吧! 必须强调,并没有传说中“醍醐灌顶”。是的,所谓“醍醐灌顶”是一种“顿悟”式的透彻淋漓,而读这本书,你只能“渐悟”。事实上,我认为“渐悟”才是学习哲学的终南幽境,毕竟哲学这座高峰我们一直在登攀,谁也不知道哪里是绝顶,逐渐悟道,才能逐渐提升,终于菩提开悟。 我资质驽钝,在哲学思想的领域大概达不到“开悟”的状态了,那么开开眼界也是很好的。这本书给所有愿意思考但不得要领的人一个机会,让我们这些人可以站在哲学的花园门外,看着园中曲径通幽,纵然不能一探究竟,也能初步领略思想的深邃,哲学的美好。 卡夫卡说,一本真正的好书,必须是能破开心中冰封大海的利斧,我觉得这本书够格当那把斧头。读过之后,我能感受到内心的欢愉,那是长久的冰封之后,迎来阳光的波浪在涌动。 说得这么热闹,其实才刚囫囵读过一遍而已,这也是我读书的坏毛病,喜欢赶时间,若是这书能够吸引我,自然会再去细细读,否则,就没有然后了。 毫无疑问,这本书我会读第二遍、第三遍。也许到那个时候,我能写出一篇精彩的读后感吧! 最后,说两件有意思的事—— 一个是这本书的行文当中,有不少书籍的介绍,或者是有趣的小段子,或者是有魅力的作者,让人心向往之,所以我把它当做书单来参考,目前正在看井上靖的《天平之甍》(买这本书是因为被那种“一辈子做一件事”的精神所打动)。话说在列书单的时候一时冲动竟然还买了一本《30天学会绘画》,拿到手里才发现自己真不是那块料啊!看来即使是男神推荐的书,也不能照单全收! 另外有点遗憾的是,书中偶尔会有小错,希望再版的时候能改正过来(如果能再版的话)。

《不识字的人》读后感(四):荒诞不经的背后,其实是坚定。

翻开这本书,关于作者的介绍,给我留下了一个词,而这个词伴随着我阅读完整本书。那就是,荒诞性。每个故事,都有一个荒诞的结果。

一个被遗弃的孩子,一直在等自己的父母的来信,来信请求他能给予经济上的支援,那他会毫不犹豫的提供帮助。但收到的却是一个富裕的父亲的来信,让他回家继承家业,这时候他却选择了离开,去一个父亲找不到的地方。

阅读时,一种压抑的悲伤笼罩心头。本是4个故事,但因相同的名字和相似的人物背景串在了一起。尤其是看到最后一个故事,和琳娜一样,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弟弟,有一个教全部年纪的父亲,然后在不能说话的工厂工作,下班后从托儿所接回女儿坐回家的汽车。突然意识到,所谓“文学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还真是如此。琳娜大概是平行时空的另一个雅歌塔吧。

在最后,雅歌塔的邻居和她说一个在电视节目上看到的关于外国女工的报道,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做家务和照顾孩子。作者说,她刚来瑞士时也这样。这时,邻居觉得很扫兴。邻居完全忘掉了作者的过去,她无法想象作者和那些外国女工是一类人。

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除了你自己,其实,也没有人真的在乎和记得你曾从哪里来,过去经历了什么,又是怎么变成如今的模样。

在成为难民,与丈夫和孩子一起远离家乡,逃到瑞士。成为一个“不识字”的人。

每个荒诞的故事,大概都是作者做自己无法选择的一生的一种表达吧。

无论是语言,抑或是人生,其实都不是自己的选择,但命运若强加于我,那就接受挑战吧。

毫无疑问,这场挑战,雅歌塔成功了。

在学习一年法语后,并在此后的一生中用法语写作,她取得了成功。

在阅读了这些荒诞不经而又悲伤的故事后,留存心底的,却是一种坚定的力量。

好吧,我知道,如译者所言,我因雅歌塔而感动和着迷了。

《不识字的人》读后感(五):不识字的雅歌塔

雅歌塔•克里斯多夫(Agota Kristof,1935年10月30日-2011年7月27日),匈牙利女作家,1956年因匈牙利反俄暴动随前夫避难至瑞士,后在瑞士纳沙泰尔市定居。十四岁起,雅歌塔就开始以匈牙利语写诗,在瑞士避难初期,她依然使用匈牙利语写诗,并发表于法国印行的匈牙利文学评论上。后来从零开始学习法语,并尝试用法语进行写作。

雅歌塔的首部小说《恶童日记》(1986年)在法国刚出版即备受注目,与续集《二人证据》(1988年)及《第三谎言》(1991年)并称为“《恶童三部曲》”,这也奠定了她在文坛中的地位。1992年,雅歌塔凭借《第三谎言》获得法国图书文学奖(Livre Inter),其作品已被译介成近四十种语言以上,受到各国读者的喜爱。战争时期的童年生活、流亡带来的漂泊不定始终是其作品里的中心主题。

谈起雅歌塔在中国的译介之旅,2009年,上海人民出版社陆续推出《恶童三部曲》中译本,让中国读者首次接触到雅歌塔独特的文体风格与文学特质。时隔10年后,出版社再次推出这本《不识字的人》。新书集结了《噩梦》、《昨日》、《你在哪儿,马蒂亚斯》、《不识字的人》。

四本小书之间并无固定的阅读先后顺序。对雅歌塔不了解的读者大可以先翻到最末阅读自传体小说《不识字的人》。小说分成了11个章节,分别对应了雅歌塔生命中的11个时刻。从匈牙利的童年到在瑞士学习法语,叙事多用短句,却清晰有力,还不乏幽默,将其如何一步步从匈牙利乡村女孩成为国际知名的作家的过往历程一一呈现在读者面前。

在《昨日》里,作家化身男性口吻,讲述身世坎坷主人公桑多尔在钟表厂里日日重复着同样的工作,直到一天意外与童年旧友琳娜重逢。与之相对应并呈现戏剧化效果的是后一篇《你在哪儿,马蒂亚斯》。同样的爱慕,同样的等待,同样的跨越时间无垠长河,同样的无疾而终……

最妙的是,作家描写的工作之枯燥,实在是感同身受。你看——

不过,在作家眼中,枯燥的工厂节奏适合极了写诗。

当然,在我看来,最最精妙的部分还是由25个既像梦境又像现实的故事片段构成的《噩梦》。荒诞、戏谑、有趣、幽默、发人深省、耐人寻味……多的是你想不到的故事情节,回到童年的未来、默默献身的工人之死、错误的电话号码、假模假式的好丈夫,日常生活在雅歌塔的笔下犹如“一种巨大荒谬的呓语所组成的牢房”展现在读者面前。

雅歌塔见证了匈牙利历史以及东欧战后情况(如斯大林时代的苏联),自幼饱受战乱和家园分离之苦,使得重回自我,重回过去成为其文学作品中最强烈的表现主题。中年开始学习法语并用法语进行创作的雅歌塔自称是一位“不识字的人”,而事实上,她用文字带给了我们太多太多……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