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罗盘与风向标读后感锦集

罗盘与风向标读后感锦集

《罗盘与风向标》是一本由雷蒙德·F. 史密斯著作,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罗盘与风向标》读后感(一):与“外交”的近距离接触

自从1972年,尼克松总统访华中美关系打破僵局,至1979年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外交这一词在中国的发展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只是生而平凡之人,若不是关心政治、国际局势,似乎对“外交”这个词并不甚理解,更不会明白作为一名外交官原来也需要掌握一定的技艺。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外交似乎显得更为重要,那么对外交官来说,掌握一定的分析技艺便不可或缺。《罗盘与风向标:外交官的分析技艺》作者雷蒙德·F·史密斯作为一名工作数十年的资深外交官,在书中主要分享了外交官如何作政治分析的相关经验,同时通过一些外交实践中具体事例进行讲解,如此而来,这本书对外交官与普通人来说,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外交官是一门相对特殊的职业,他们具有政治分析的技艺,他们甚至可以通过政治分析的技艺来获得收入。作为一项工作,即使是外交官,也要遵从一定的工作流程。《罗盘与风向标》一书中,这样写道:

从以上内容来看,外交工作的确不是一般人可以想象的。而外交官他们的主要工作是提升自己国家的利益,并不是所有人类的利益。这便可以很好地理解他们为何在工作成功后还要承受不一样的压力。

外交官的读者并非普通人,而是负责具体国家事务的官员,官员与外交官的关系也会影响到外交官的工作。官员对熟悉、喜欢的外交官,会更好的处理、尊重外交官的不同看法;但如果不认识,可能会对他们的观点存在质疑。从这个角度来说,外交官在撰写电文时,要确保观点能在领导层上得到被公平对待的机会,这对外交官而言,是一项十分重要的技能。

那么,外交官怎样提高自己的分析技艺?在《罗盘与风向标》一书中,雷蒙德·F·史密斯主要从以下几点给出了相关建议:文化体悟能力、语言能力、理解文化差异、风格、联络人和信息来源。

各国文化差异是存在的,外交官更需要理解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正是这个道理。关于这一点,很好理解。作者提及的以上几点中,“风格”一词颇为有趣。作为外交官,并不可一味的追求风格,至少风格、形式不应该超过内容,“外交官的技艺是能够一下子就吸引住自己的读者,准确传达意见。”从技术上来说,如果选用吸引人的标题和简洁的摘要,更能吸引人的注意。

虽然作者简单的提及了几点,但阅读《罗盘与风向标》一书,却能够感受到任何一点,都需要外交官去精准的执行,这就是一项难度十分高的职业了。而一个技艺高超的外交官,他的视野势必很开阔,他所能掌握的信息也并非一般人可以企及,更非掌握书中所提及的内容就可。

但作为一本普及书,《罗盘与风向标》对外交官来说,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对于普通喜欢政治分析的人来说,也是一本不错的入门书籍。

《罗盘与风向标》读后感(二):身处“第一线”的他们

国际政治、经济、军事风云变幻,除了军队的运用特别引人注目之外,另一支非常有用的队伍就是外交官队伍了。当年周恩来总理对新中国的驻外人员曾经说过一句话:外事工作授权有限,所以你们要经常向国内请示汇报,外交无小事,切不可掉以轻心。这句话放到今天依然适用。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各国自有各国的外交规矩和习惯,有低声下气的,不不亢不卑的,也有趾高气昂的!但剔除表面现象之外,外交工作也是一门非常讲究艺术和技巧的职业,需要用心去学习、用心去体会,在实践中反复实践,才能达到炉火纯青的程度。

外交工作自从有了国家就有了。中国春秋战国时代,各诸侯国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可谓是纵横捭阖,远交近攻是一条基本原则。晏子使楚的故事、苏秦和张仪的故事,都说明了外交工作还真的不是一件粗活而是细活,动巧劲远比使蛮力有用得多!及至于现代,无论是在刀光剑影的战争期间,还是在风平浪静的和平年代,外交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得以凸显。大国外交固然影响深远,小国外交也并非只能居于屈从地位,有没有特色、受不受到重视,外交队伍的素质和能力是其中的决定性因素,也一再证明了“外交无小事”的道理。

作为一名职业外交官,雷蒙德·F.史密斯不仅曾在美国国务院数十年,还曾任美国驻莫斯科使馆公使衔参赞也曾担任美国国务院情报与研究局的俄罗斯、中亚、高加索和东欧事务办公室主任。按《罗盘与风向标:外交官的分析技艺》译者、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曲博的介绍,在美国职业外交,最为优秀的外交官大多集中在与苏联/俄罗斯或中东地区事务相关的部门——个中原因其实是众所周知,因为那里往往是世界热点,至今依然;当然,现在东亚特别是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得到公认,估计美国外交官队伍熟悉中国事务的职业外交官也越来越多了——所以史密斯的这本关于他外交工作总结的书值得重视,其中不仅谈到了一名合格的职业外交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素质,不仅有史密斯自己的工作实践与思考,还有具体的案例。外交工作中有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巧是中外皆同的,取长补短的道理同样适用。

无论是开展常规外交工作,还是应对突发事件,一方面既考验国家的实力,另一方面也与其外交官的能力、素质有很大关系。比如史密斯就坚定地认为,外交官在脑海中应该且必须有一个特定的主要目标,那就是要维护和拓展本国的利益,所以,他的分析报告也要反映这个目标。不同于记者或者学者对同一事件所作的分析报告,外交官不需要客观性的虚饰——因为他既是参考者,也是观察者,需要有息的观点,也需要时不时地面对提供不准确信息的压力。所以,外交家某些时候也如同政治家一样,需要作出决断的时候必须要作出决断,也需要承担相应的压力——可以说,可以具有很浓的个人色彩。

素质培养方面,外交官个人必备的素质包括但不限于:文化体悟能力——融入当地文化中,像当地人一样思考;语言能力——能力越高越有助于外交官更好地理解语言或者书面中的线索;理解文化差异——主要是为了避免误解;风格;联络人和信息来源。

基本上,雷蒙德·F.史密斯的这本《罗盘与风向标:外交官的分析技艺》,更多地是注重外交实务中的政治分析能力,事实上,这是一名职业外交官必备的基础能力之一。知识、技巧的讲解或者传授或许只需要一本不到300页的书就可以解决,但这种能力和素质成为自己的,则还需要更深的领悟力以及更多的实践。亦正如欧阳修笔下的卖油翁所言:“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罗盘与风向标》读后感(三):外交官的GPS

如果经常需要向上级领导提供决策建议,如果工作主要以文案策划主,如果面对繁重工作却不被领导重视,那读这本书会有启发,它的内容不止于外交领域。

一、外交官的日常工作

作者20多年外交政治分析,从底层职员码字爬到了局长,工作主要就是收集驻地信息,传递给华盛顿,辅助决策。一面面对驻在国(苏联等)的复杂局势,另一面是决策者的多重需求和未知的价值取向,这样的微妙境地其实和咱们大多数人类似:

1.决策模式模糊。在大多数金字塔结构企业中,甚至党政机关,高级别的决策由少数顶层领导决定,而顶层领导的决策偏好、受制因素、信息量不得而知,除了靠长期的经验积累和向上管理之外,较难预判具体的偏好,下属能发挥决策支持作用的实属罕见,正所谓“小事开大会,大事开小会,重要的事不开会。”

2.报告形式。在日常工作中,到达领导案头的大多数是书面材料,说明、报告、请示、签报等,口头汇报几乎不可能。当然,这也和职位有关,中层以下的职位写得多说的少,精通文字提炼和分析问题的技巧,可能会被高层关注甚至获得晋升,而中层以上的职位,更重要的是口头表达能力和技巧。但工作的反馈很少,报告是否恰当,辅助了决策与否,无人知晓,难以针对性的提高。

3.决策目标不同。驻在国的人看到了更多微妙的信息,产生了判断甚至预测,但这样的预测是为了避免不确定性(后文展开),而决策领导的视角和站位可能完全不同。打个比方,站在马路上看,自行车、电动车、汽车、行人混乱穿行,拥堵不堪,而站在大厦高楼里的人俯瞰,感觉看到的是街区发展和规划,坐在飞机里的人看得更宏观了,甚至可能都不往外看,怕是大灾大难来了可能才会看一下。

二、外交官的生存法则

在远离祖国的异国他乡,外交人员是祖国的眼和耳,通过收集分析信息,维护和拓展本国利益。但,维护利益这种官方目标终究要落在纸上和行动策略上,一个外交分析人员如何左右政策,从而改变世界?生存技能又是什么?作者给出了自己的判断:

1.报告里提不提建议。说清这个事儿要先理解英美的行政机构体系,他们的公务员分两种,一种是官员,一种是职业公务员。4年1次轰轰烈烈的大选选的是总统团队,是官员,总统授权后会任命一系列的官员掌握各大行政机构(包括大使)。另外的一个群体是受雇于政府的专业公务员,专职负责各项专业事务以及政策的执行。官员有部分权限影响专业公务员的升迁,却并不能炒了他们,专业公务员有专门的工会支持他们,这两个群体共同协力保持国家运转,但之间的纷争和磕磕绊绊也不少,不要小看专业公务员,慢作为或者拖延使得政策错过窗口期,会直接左右政策的执行效果,进而影响连任和选举。这里面的故事可以参考英国神剧《Yes,Prime Minister》,黑色讽刺得吊渣天。

作者认为报告阅读者是否采纳报告中出现的建议,取决于读者的个性、议题的公众关注度、读者上级的关注度、国务院对该议题的专业程度。大多数情况,决策者不太会取信大使馆提出的迥异的观点,甚至反感。除非其上级更加关注此议题或大使馆的执笔人与决策者的关系相对亲密。

2.材料的及时性、全面性和准确性的权衡。在学术界,缜密性和高质大量的信息更重要,时效性其次。但在外交领域,国务院最不喜欢看到意外,他们认为意外是缺少能力和缺乏控制的体现,如果能避免可能发生的意外为最佳,不能防范却能预警意外次之,最差是发生了意外。由此,及时性更为重要,错过了事件发生的报告时间窗口将无人过问,使馆没能给出报告也就错过了一次机会(但给出了不恰当的报告也是一种风险)

这里要说说媒体,媒体经常为了抢头条而发布一些不严密的观点,但使馆不能,使馆需要克制内心的冲动而是去核验信息准确性,但媒体的报道可能更先一步传播到国务院领导的耳边,领导将会质疑使馆的能力。

3.密级的使用。理论上设置了密级将会让信息传播范围变窄,报告阅读量会下降,但事实恰恰相反,设定了密级将会让更多的人点开读。产生更大的影响。

4.搞好对口上级的关系。与使馆对口的具体负责国家事务的处室搞好关系,将了解到国务院领导关心什么,什么样的建议是最需要的或者受到上级重视,这些建议可以帮助使馆确定工作的优先级。建立良好的私人关系将会保证工作中的沟通顺畅,避免发生争执。

5.注意引导观念而不是先说观点。从常识上来说,应该先说结论,再来论证。但如果对方观点与你出现偏差时,不要先说结论而是先进行引导,共同探索出你早已准备好的结论。这样的探索是共同参与的,结论的接受度提高了很多。最好,有面对面的沟通机会,效果会好一些。

6.核心技能

能力一:过滤冗余信息。外交官要在众多声音包围下,找到主音,让信息成为一种稀缺,一种武器。

能力二:语言能力。由于派驻国语言用于外交工作势必产生困难,谈判中,将会花更多精力在听上,而无法给出自己足够时间和精力去准确表达本国的立场。外交官不要因为自己会说本地语言或是怕丢人而放弃使用翻译,翻译能验证对方说的是不是与自己听到的一致,还能给自己足够时间准备回答。

能力三:理解文化差异。外交官都知道需要入乡随俗,但对方超预期的表现仍将激起外交官的愤怒,深刻认识和理解文化差异必不可少,请注意,是深刻的认识,这个认识过程可能是终身的。

三、好的分析报告的特点

1.报告应该及时,应在决策议题上,决策者对该议题关注。

2.信息来源可靠。写作准确易读,反映了观点。

3.要有政策价值,对难题提出建议。

四、职业生涯

外交官的职业生涯发展难有“主动规划”的可能,运气好的报告能得到阅读和赏识,而更可能的,也是最为侵蚀外交官的,是费劲心思写的报告放在了上级桌上,数日,不被阅读也不被传发。一问才知,上级纠结于“快乐”还是“高兴”的词语选择,却无视议题的重要性(相信每一个文案工作者都遇到过类似的事件)。

说到了职业生涯,作者提出了独到的论断(别人也说过类似的,但他的很精彩)

他认为人们应该把从事的专业区分为工作、职业和事业。

如果认为是工作,领导让工作多久就多久,工作是谋生方式而已。

如果认为是职业,会花足够长的时间把事情做好,获得成功,去做必要的事情引起注意,提高技术使得自己能为别人制定政策提供优秀的技术支持。

如果认为是事业,会花认为足够多的时间来工作,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即使与普遍被接受的观点不一致也要表达,以及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有些人开始的时候是把它认为是事业的,但是逐渐学习了游戏规则,少部分人取得成功了,而有部分人变成了职业主义者,还有一些成为了一名一般职员。

说回到书的标题上,职业主义的外交官善于为掌权者提供创造性的内容,设计政策上驾轻就熟,是个灵活又精确的风向标。如果他内心有一个指引方向的罗盘,当他抵达了足够的高度时,他就能进入另一个境界,实现外交上的成功。而更可能的是,他发现自己没有机会让自己的罗盘运转,或者罗盘已经锈住失灵了,而他成为了一个外交领域的工具,最终还是个风向标。作者说这类人像香肠,“你灌注什么他都会接受。”

五、外交官的难题:当你发现掌权者的政策是错的甚至是南辕北辙的,怎么办?

作者道出了大白话:掌权者很少友善的看待直接挑战他们基本世界观的分析。因此,外交官如果希望挽救局面,那政策建议最好只是战术层面的,不触及范式方面,风险更小一些,也就是只调整措施和方法而不说原则和框架。如果一定要触及范式,分两种,要么是提出一种全新的范式推翻旧的,要么就是提出现有范式下的反常事件(存在反常事件并不意味着就要被推翻)如何做出上述判断,需要外交官深刻了解驻在国本地的决策范式,自己国家政府对驻在国的理解以及决策范式。大多数外交官赞成提出反常事件,并以此作为构建新范式的基础,而不是把自己作为范式破坏者的角色出现。

这里的尺度极难把握,掌权者很容易觉得被挑战,从而愤怒的认为这是外交官自身个性的问题,这么骇人听闻的想法绝不是驻在国的真实反映,从而将风向转为对外交官的人身攻击。一旦走到了这一步,下级永远无法赢得上级对你人身攻击的辩论。

最后,如果外交官是水手,风向标指明航线,船不能直接驶入风中,必须选择一条能够控制船的航线,同时又要驶向目的地。罗盘会告诉你偏离了目的地多远,但风本身并不受控制,而且变化不定,但只要有罗盘你终将到达终点。让罗盘有效是有良知外交官根本挑战之一。

个人认为,外交官只有掌握了自己的定位,把握领导同事外部环境都是什么状态,才能真的做到绕过风雨后依然回到目的地。

ps.全书的翻译准确流畅,甚至没有了外国著作的痕迹,对大量巴以冲突和苏联的材料相当熟悉,用词和句式都够简洁,思路清晰,体验极佳。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