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读后感100字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读后感100字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是一本由朱小略著作,上海远东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18,页数:539,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读后感(一):作者朱小略性侵女学生(附女生原帖与相关证据)

证据贴链接:https://avbvb94xm1.feishu.cn/docx/doxcnCO8duaPBjgnBXKdlqGK5Pd

录音及对比链接:https://www.wenshushu.cn/f/8s3c867v9or

复旦国务教师朱小略,数年间性骚扰多名女生,受害者横跨北大复旦。为形成其在复旦作案的证据网,需要更多受害者站出来。证人有权匿名作证,且个人隐私将受到绝对保护。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读后感(二):知古以鉴今

任何一个组织想要发展的非常顺利,繁荣,就必须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与其他组织的交流与贸易,与外部交涉的形式有许多种,而且自古以来一直如此。 最近在读的这本书在专注于中国古代外交的理论建构中,于大量翔实的史料研究基础上,论述了外交研究尤其独特的学科传统,深入分析了作为一门学科的中国古代外交的研究的起源、学派、代表观点及学科史的演进历程。 从春秋战国以来,我们都可以看到持有不同立场的组织(齐楚燕韩赵魏秦这些国),都在用不同的方法去处理自己与他国之间的关系。在他们之间可能没有特别严密完整的交流规则,现在我看来毫无疑问的是这些也当然应该算作外交内容。比如大家熟知的苏秦张仪,都是非常有名的属于与他国打交道的人。 当然也会有观点认为在那个时代,他们之间的交流并不能算做真正意义上的外jiao,不过在我看来,我个人是不认同这种观点的。我甚至觉得过分的讨论是否符合某些特定的要求,是很没有必要的一件事。当然,之所以有这些争论,也显示出研究者的严谨态度。 在历史上,让我印象很深刻的一件事就是三国时期“联吴抗曹”的策略,在我看来这完全属于外交内容。 在当时,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号称拥兵百万,意图中原,而另外一方面我们可以发现刘备这边兵力非常的少。在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想要做大做强,首先是要活下去。所以他们会想要通过联盟的方式保全自己,发展自己。 诸葛亮出使东吴,舌战群儒,留下了一段佳话。孔明曰:“步子山以苏秦张仪为辩士,不知苏秦、张仪亦豪杰也:苏秦佩六国相印,张仪两次相秦,皆有匡扶人国之谋,非比畏强凌弱,惧刀避剑之人也。君等闻曹操虚发诈伪之词,便畏惧请降,敢笑苏秦、张仪乎?” 不过,在这本书中同样提到了联吴抗魏时,仍然处于一种群雄割据的局面。但在我看来,这种交涉又何尝不是外教呢? 《三国志·吴主传》记孙权曰:“吾待蜀不薄,聘享盟誓,无所负之。何以致此……会闻魏还雨止。蜀宁可复以此有疑邪?又人家治国,舟船城郭,何得不护?” 谋士代表己方立场与他方交涉,正是为了巩固双方的关系,获得更大的利益或者更公平的地位。 读史以明智,知古以鉴今,了解历史是为了让我们更加理解现在。我们可以从历史中学到很多的经验,得到很多的启发,而更关键的是要把这些经验放在当下,放在未来。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读后感(三):有关中国古代外交的专业论著

这是一本有关中国古代外交的教科书,而且这真的是“导论”,其中真正涉及到中国古代外交史实的内容并不算多(春秋时期外交史料以古文原文的方式附在书后),更多的是在讨论“外交”及“中国古代外交”的概念、范围、学术界相关争论等。还是非常专业的,读起来并不会让人感到多么有趣,建议读者慎入。

对于外交这个概念,作者提到了20世纪初期外交学刚刚兴起时国际上对于外交主体这个概念的争论。一般认为外交主体是有独立主权的国家,其他国际组织、民间组织等建立的国际关系属于对外关系,而非外交;但是外交学创始人萨道义认为,鉴于殖民地国家的存在及需求,外交的概念范围应当扩大,比如殖民地国家就应当享有外交权。

有关于中国古代外交的起点问题,学术界也存在争论,基本上有两种观点,第一种是从春秋战国开始,学者因为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国家之间存在独立的主权,并且拥有各自不同的货币,很明显是外交;另一种认为中国古代外交应当从晚清开始算起,其中涉及到两种说法,一是中国古代无外交,另一种是帝国无邻居。

关于海外汉学的研究,作者认为可以追溯到中国唐朝时期景教的流入,这是来自君士坦丁堡的基督教聂斯托里派的宗教,也就是东方亚述教会。“有关景教的坊间传闻无疑激励了当时的欧洲探险家,而对景教入华路线的研究就成为了中西交通史的起源”。

经过一系列研讨后作者对于中国古代外交这一概念进行了定义:“公元前770年至公元1842年,……和平手段处理那些使用汉文来书写外交文件的古代国家间的事务”。这个时间段是从春秋时期至《南京条约》签订之时。《南京条约》以及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之后中国丧失了外交权,进入“条约体系”。

作者还进一步将中国古代外交分为五个时期:上古时期(春秋战国)、拟古时期(秦汉至南北朝)、中古时期(唐朝及五代十国)、近古时期(北宋至元朝)、朝贡时期(明清)。并且探讨了各个时期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和主要内容。朝贡时期这块儿挺有意思,比方说朝鲜和日本在古代都是中国的朝贡国,那么当时我们跟他们之间的关系算不算外交?如果按照“帝国无邻居”这种看法那肯定就不算外交了,皇帝是天子,朝贡国也算是臣民。

书后所附的春秋时期外交史料主要取自《诗经》和《十三经注疏》。有兴趣的读者可以深入研究。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读后感(四):《中国古代外交导论》——对中国古代外交的感悟

一个人不可能是独立的,他会与其他人产生相应的联系,而对于民族对于国家也是一样,民族的交融、国家的外交,都是各有缘起,各有发展。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是哲学博士、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外交学系青年副研究员、研究生导师朱小略的全新力作,作者在大量史料研究的基础上,为广大读者介绍了中国古代外交研究的起源、学派、代表观点及学科史的演进历程,带领我们触摸中国古代外交的真相。

提起中国古代的外交,你会想起什么?是文成公主与松赞干布,是鉴真东渡还是玄奘西行?又或者是张骞出使西域还有郑和下西洋?那么,这些事件到底算不算是中国古代的外交呢?就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指引,去了解中国古代外交的内涵。 作者为我们分析了外交与对外关系之间的区别与联系,并讲解了对于外交的理解在时代中的发展与变化。同时,作者也为我们点明研究这些内容的意义所在。在1981年5月,中国中外关系史学会成立,标志中国古代对外关系史的成型,而在第一次代表大会上学界达成共识。“历史上的中国并非孤立的、与外界隔绝的亚细亚孤儿,而是一个与域外有着2000多年交流关系史的伟大国家,故而研究自上古史,中国与域外的交流史。对于中国的发展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对于历史有一定了解的朋友可能都会有着这样的疑问,那就是,中国历史上并不是一直是完整统一的国家,中国曾经历春秋战国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和五代十国三个较大的分裂时期,那么分裂时期的邦交活动要如何理解呢?这些时期的交流可以认为是外交吗?我想,这的确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争论的问题,因为分裂的特殊历史时期的分封诸侯国之间的邦交行为、统一王朝衰落而导致的军阀割据、外族入侵导致的政权对立都具有时代的特殊性。

中国历史跨度的时间很长,古代外交亦是一个既有长期的延续性又有鲜明的阶段性的历史现象。在传统文献、出土文物以及外国史料的互相印证下,我们可以对中国古代外交有更深刻的感悟。

《中国古代外交导论》读后感(五):回归外交学原义,理解中国古代外交实况

这本书的封皮说本书枯燥乏味,乍一读,确实如此,专业术语迎面而来。

但是潜心研读,书里面的很多内容对理解古代历史大有益处。

作者的核心观点是,我们去衡量中国古代外交的时候,要使用汉文,而不是汉语。

另外,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尽管各个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可在外交上,各个民族都习惯用汉文。

这种外交辞令是中国体系的一部分,也贯穿了整个中国古代时期。

早在西周时期开始,夷夏同居逐渐成为常态,少数民族和汉族通婚也极为常见。

很多人用地理方位或者血缘、族别来衡量夷夏就不具有说服力。

作者提出,夷夏之别其中的一个标志是汉文的使用。

如果一个国家不使用汉文,在外交上只使用本民族的文字,它才能称之为夷。

而反之,如果一个国家虽然有本民族文字,可它在外交上使用汉文,它也不能随意称之为夷。

只有理解了这一点,读者才更能深入理解古代少数民族统治的那些时期。

我认为,作者的这本书有很多话题都是在为古代外交研究探路。

虽然,很多话题并未提出解决的办法,或者提出了,并未更深入展开,可也提供了一个发展路径。

例如,古代外交包括了五大部分:外交文书、外交人员、外交主体、外交行为与外交体系。

在现代研究体系下,这五点都存在或多或少的争议。

作者用大量的篇幅去讨论外交主体的涵义,就是因为,在中国的传统时期。

如果研究者用国与国的定义去限定外交主体,就很难理解当时的实际情况。

在中国的传统时代里,藩属国和宗主国才是外交中的常见双方。

例如,我们在研究辽金宋这段时期里,判断谁是宗主国,正能理解谁在外交中占据优势。

如此解读历史,更能理解史料的真实含义。

所以,我们在学术研究中,决不能随意套用西方的理论框架。

否则,很难和实际的中国情况相对应。

总之,尽管这本书自我宣称枯燥乏味,实际在理论分析上多有趣味。

作者对国外的外交理论如数家珍,对中国古代的史料也非常熟稔,很多观点多有创见。

让我推荐年度社科类的书籍,这本书一定榜上有名。

如果读者对中国古代历史和外交情况,阅读这本书绝对能够大开眼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