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100字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100字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是一本由[哥伦比亚]加西亚·马尔克斯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50元,页数:14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一):命中注定

先说一下新经典的这套马尔克斯的书真的非常精美,无论封皮和内封都好看,纸张非常厚,整本书的质感真的好。 马尔克斯的书读起来感觉是非常相似的,我今天早些时候还不知道到底是什么,后来看了一个书评,醍醐灌顶,就是宿命感,这本书,说的也就是宿命。看书名像是悬疑故事,实际上一点也不悬疑,整个事件,人物,时间,前因后果全告诉你,唯一的悬疑之处,是安赫拉维卡里奥的秘密情人到底是谁。可是马尔克斯明显不想让你把这个故事当成悬疑故事,所以根本没有谜底,到最后也没有告诉你这个人是谁,只是告诉你,圣地亚哥是冤死的。可是又怎么样呢,一切都是注定的,是宿命,无论凶手让多少人知道他们要杀人,多少人试图阻止,最后都因为这样那样的巧合,人还是被杀死了。 “诚然,我们这样做并不是由于渴望解开谜团,而是因为如果不能确知命运指派给我们怎样的角色和使命,我们就永远无法继续活下去。”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二):一个荒诞离奇的寓言故事

马尔克斯强大的叙述能力 如果当时论文选题选择用叙事学分析这个作品就好了 两层叙述下一个荒诞的故事浮现 几乎全篇都是各个人物的对话或者说类似于采访 用足够多的言语构建出一个非言语的事件 非常简单却离奇 哪怕早就知晓结局 还是偶尔触目惊心

他的荒诞从书名就可见一斑 事先张扬的凶杀案 究竟谁是凶手 谁是受害者 莫不如说整个封闭的社会和落后的民族文化才是压迫人心灵的凶手 也从文本中就得出的答案 作者叫那“偏见” 一群人生活在边缘的小镇 他们是孤独愚昧的症候群 每个人都是凶手 每个人又都是受害者 不可避免的联想到了鲁迅 那些看与被看、吃与被吃的旧中国农民 隐隐的对应上马尔克斯这些“正常”的小镇居民 落后的社会现实和生存困境才是悲剧的真正根源

文中有一句话很喜欢 稍微改变一下 生活最后总会沦落得与拙劣的文学作品如此相像 这像不像是一个隐秘而恐惧的寓言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三):好故事 好多人名

说起来不算一个太复杂的故事,但却写得非常生动,极端事件的发生定会影响牵扯到很多人。看了三分之一被里面的人名搞晕开始做笔记,那时才知道又是《百年孤独》的加西亚•马尔克斯。 附上笔记供后来者使用: 普拉西达利内罗(死者母亲) 圣地亚哥 纳萨尔(死者) 维多利亚 古斯曼(死者女佣) 迪薇娜弗洛尔(女佣女儿) 克里斯托 贝多亚(死者朋友) 路易萨 圣地亚加(作者妈妈) 梅塞德斯·巴尔恰(作者妻子) 路易斯 恩里克 (作者弟弟) 海梅(作者另一弟弟) 巴亚尔多 圣罗曼(退婚男 外来者) 佩特罗尼奥·圣罗曼(退婚男爸爸 将军) 阿尔伯塔·西蒙德斯(退婚男妈妈) 安赫拉 维卡里奥 (被退婚女) 庞西奥 维卡里奥(被退婚女爸爸) 普里西玛 德尔卡门 (被退婚女妈妈) 巴勃罗 维卡里奥(被退婚女哥哥 哥) 佩德罗 维卡里奥(被退婚女哥哥 弟) 玛戈特(作者妹妹 死者未婚妻) 就这都还有好多人名没写进去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四):关于一场注定的死亡

作者真的太坏了,小说开篇就给定了结局。“圣地亚哥·纳萨尔被杀的那一天,清晨五点半就起了床,去迎候主教乘坐的船。”

阅读过程中的无力感不断叠加,我知道纳萨尔终究会死,但总想着能在什么地方救下他,几乎所有人都知道纳萨尔即将被杀,凶手也有意在等待有人出来阻止他们行凶,但所有人都因为极小的原因没能阻止这场凶杀案,让你不得不相信宿命这件事。

有意思的地方还在于,整篇小说基本是由回忆组成的,牵连在凶杀案中的人后来怎么样了也会有所呈现,但真相究竟是什么,没有人知道。

更荒诞的是,一个被迫嫁给自己不喜欢的人后来在新婚之夜因为并非处子而被退婚的女子,居然在这之后就疯狂爱上了抛弃自己的男人,而且在给这个男人写了满满一箱子信之后,等到了这个男人回头。再想想纳萨尔的死,就好生气啊。

“他们把我杀了,韦内姑娘。”纳萨尔彷佛在说,准备了一早晨的好戏,终于落幕了。

《一桩事先张扬的凶杀案》读后感(五):一桩事先声扬的凶杀案

从一个外人的角度来叙述,采访了一个又一个置身其中的人,时间和人物的变化总在不经意间就完成了。马尔克斯真是讲故事的大师,每次当你以为故事会这样进行时,他又会扔出一个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情节。随着阅读的进行,你经过阅读之前对一些人物的预设却会被他用更多的细节来进行质疑,并且到了结束,我们其实也不曾知道叙述人的姓名,只知道他和各种人物的关系。不过我很惭愧不是一个合格的读者,因为当我间隔一段时间阅读之后完全理不清各种各样的人物关系,会丧失了对小说很多细节的感受。 大概故事情节是一个外乡人来到一座城市,并且爱上了个女人,在新婚之夜,发现妻子不是处女然后直接将妻子送回了娘家,娘家的两兄弟出于愤怒和名誉想要报负从其口中说出的破坏名誉之人,仿佛宿命论般,一场事先声扬好时间和地点的凶杀案就这样发生了。关于这场凶杀案,虽然书中的人物都知道时间和地点,但是随着阅读的进行,我们才能越来越准确的知道时间,直至到了最后,才知道发生的地点,竟是自己的家门口。两兄弟向看到的所有人宣扬,宣扬的目的是希望有人能阻止他们,但是大部分人都觉得他们在开玩笑,一些人认真对待了但是也只是点到为止,有真正认真对待的人却错失良机了。圣地亚哥·纳萨尔却到了最后时刻,在所有人的万众瞩目下,才知道这场针对自己的凶杀案,以一种极其残酷的方式被他人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但是连死亡判案处处也提现着魔幻和荒诞的感觉。 安赫拉·维卡里奥,是那个被退回娘家的女人,一个本来是可悲的女人,身边人从她过往的经历来看完全想象不到和奈萨尔之间的可能性,但是从口中说出来的名字,却魔幻般的结束了另一个人的生命,并且当多年后作为叙述者的“我”去拜访她时,觉得她并不像我想象般的那么苍老,但却和年轻时有明显不同,她仿佛着了魔般的在被退婚之后爱上了那个男人,一周写一封信,结果十七年后,当那个男人带着她十七年写过的所有的从未拆分的信来到她眼前时,关于她的叙述却截然而至,转到了针对奈萨尔的凶杀现场。 这部小说中的每个人物的叙述根据他们身份的不同会有明显的区别,仿佛我就像一个记者一样,去采访各个人物,但是却由作者将一个又一个的叙述串联起来(突然想起来《佩德罗 巴拉莫》因为这本书叙述都要读者自行去串联去想象),会很感叹作者手法的精妙,甚至有些时候会忽视故事本身的荒诞与魔幻,但是当你再深入去思考故事本身的时,会觉得每个细节都发人深思,但是却没有任何答案,或者每一种叙述都是一种答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