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经典读后感有感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是一本由廖信忠著作,台海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80元,页数:2018-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一):我们台湾那些年

有个陌生的朋友说,排遣烦恼最有效的方式就是记录情绪,我想还是说说别的吧,转移注意力。

《我们台湾的那些事》,很舒服的一本书,文笔轻松放任,这个四十多岁的台湾老男人,诙谐地通过对自己的成长的记述,把镜头伸向台湾社会的历史政治文化之角落之隐秘,其中不乏八卦的成分,更是过瘾。每个篇章记录一个年份,每个年份都能勾起回忆。台湾一直是我最为期待却未能成行的目的地。青少年时期的流行文化符号多出于此,我们哼唱着共同的流行歌曲,消费着共同的街机游戏,然而出于政治,却彼此担心对方同胞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懵懂之时就信誓旦旦地励志解放同胞,现在想来,这种集体的天真可笑原来他们也有,群体意识下的个人智商不是一般的低劣。如今更为关注的可能是政治模式的发育,民族的命运是由他们的性格而不是政府决定的,看起来是制度的不同走向的两个极端,实则是一个人在两种环境压力下,选择了不同的制度。然而在民间,通融的状态越来越稳定,如果抛却意识形态,统一最大意义应在于此。

然而书中未提郑智化,一曲水手火遍大江南北,我倒是想看看台湾人眼里的他。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二):1977以来的台湾当代史

作者以非常有趣的口吻和第一视角,讲了他1977年出生以后台湾的诸多社会历史发展。

台湾的当代史对我们很多人来说是一片空白。甚至不只是70、80年代以来的发展史,几乎大多数人对2;28事件、白;色恐布、戒严、解严、野百合运动等等都不了解。

这种不了解我想不仅是两;岸之间的差异,还有年代之间的差异。作为新一代年轻人,对于80、90年代的经济腾飞和人们维护自身权益的一切几乎是一无所知的。这些最起初,我是在许知远采访罗大佑和唐诺时他们以各自不同成长视角观看、又以对对方成长环境不必明说的了解中隐形窥见的。

里面有很多很动人的地方。尤其是75年蒋中正去世以后,蒋经国对经济人权的发展和台湾人维护自身权益的觉醒。不管是解严、无壳蜗牛的忠孝东路、罗大佑的歌曲、野百合。还有很伟大的李登辉对野百合的反应和令人震撼的阿扁当选。

还令人流泪的是侯孝贤的《悲情城市》,这个获威尼斯金狮奖成为世界三大电影展台湾首奖的大赌,竟然一刀未剪地成功上映了,还获得了新闻局的祝贺。

作者的叙述语气有非常明显的台湾腔,非常有趣,许多悲情社会事件读来甚至有幽默感。也得已一览八九十年代繁华的娱乐业文化,香港的武侠警匪电影,琼瑶的小说。其中也隐约看见了香港的发展。

这些如今看来似乎只有上一辈在年轻时才比较了解了。以前对于李敖等等,似乎只是书里一个历史名人,可是在许知远与罗大佑默契提起时,才知道作为当时之人从他们的视角意味着什么。

对于台湾人对于自己内部的身份认同(2;28至今的本省人与外省人)、退出联合国和与多国断交的没有安全感、核舞器泄密失败后第二日蒋经国去世、老兵探亲的悲凉与合法婚姻社会问题、同样的房价高涨年轻人买不起房子问题,不从第一视角去了解,是无法切身体会的。这里面我最感触的一点还是,作者的童年青年与周围环境,家庭氛围基本都很幸福,有一种社会环境带来的轻松与没有太多忧虑。

《我们台湾这些年(Ⅰ)》读后感(五):我一直痴迷的宝岛台湾原来是这样子

对于台湾一直有一种特殊的情结,更多是缘于对人文方面的渴求,因为自己喜欢的好几位老师都是台湾的。像我们整体瑜伽的邱显峰老师,还有很多年前接触原始点时的张钊汉老师,再就是为大家熟知的林清玄老师,蒋勋老师,白先勇先生,还有一直痴迷尽管已经不再的三毛等等,有太多喜欢的台湾作家了;以及台湾的书店,台湾街角的各种咖啡馆,还有更不或缺的台湾小吃,这些说不尽的吸引,都在不停的撩拨我对台湾的渴望,也在默默的祈祷可以台湾自由行的那个缘分的到来。

所以,当时一看到廖信忠先生这本《我们台湾这些年》就迫不及待的要入手,有点遗憾只拿到了Ⅰ,因为它是上下两部,不过读完Ⅰ后,感觉自己像是已经完成了一次穿越一般,原来我一直渴望的宝岛台湾背后,经历了那么多的“酸甜苦辣”,过的如此艰辛和不易,有那么多我们在大陆很难了解到的背后真相。也真的无比感恩廖信忠先生的这份发心。

作者廖信忠先生从他出生的1977年开始写起,以一个台湾平民的视角,向我们细细讲述了30多年间台湾社会的大事件和小故事,和我们分享了那30多年台湾老百姓最真实的日常生活和悲喜人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它就是一个台湾青年写给大陆同胞的一封家书,没有各种官方口号和华丽辞藻,有的只是娓娓道来的真挚情感。

在读的过程中,对于作者的记忆力真是无比佩服,抛开社会的大事件不说,他竟然可以把自己成长过程中发生的那么多小事情记得如此清晰。再回想一下自己的成长时光,特别是小学之前的那些事情,怕是能说上三五件已经很不错了。所以,我也很难想象,小妹竟然可以记得她小时候穿的一条开裆裤……但不可否认,她的记忆力比我厉害多了,尽管我大她5岁,但她的记忆远比我的要丰满很多,包括我小时候的事情。如果有一天我要写回忆录,小妹也必须是坚强的后盾。

他们的小学课程开设的科目貌似要比我们大陆丰富一些,除了为我们熟知的“国语”(语文)、数学、社会、自然、生活与伦理(自然品德)、体育、美术、音乐、珠算、书法外,还有一个很有时代性的“保密防碟”教材。另外,台湾的小学里面还有一种特殊的活动即“自治市市长选举”,跟一般的竞选一样,候选人要上台发表政见。这应该也是应时代发展所应运而生的产物。

跟我们的成长环境不同的是,在他们那个时代父母对于孩子的教育已经是如此的卖力了,给孩子报各种各样的补习班,才艺班,回想我们一路的学习历程,同学之间好像也很少有除了学校课程之外的补习的。学好学不好,全在自己,如今看来,我们这些自由生长的孩子,童年还是异常幸福的。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

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

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

大陆在那头。

上学时候读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所饱含的情感,之前也不知道为什么去了台湾之后就不能回大陆了,看完有关台湾开放大陆探亲的章节之后,再一次深深的被触动到。作为一个离开家国三十多年的游子,对于家国的依恋和渴望,这种情感真的不是简单的一句“感同身受”所能企及的。

之前听梁冬采访蔡志忠先生的时候有提到当时金庸的作品在台湾是被禁的,那时候还纳闷,为什么呢?看了作者的相关分享后,才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还有一个让我意外的是陶喆的父亲陶大伟竟然是一位当时风靡台湾的全能型天才艺人,词曲创作、画图、演戏等统统全包。艺术家庭耳濡目染出来的孩子果真是不一样。

包括那个时代琼瑶阿姨小说被改编的的各类电视剧,特别是《庭院深深》达到了一个空前盛况。像那个时代的明星如秦汉、秦祥林、林青霞、林凤娇都是影视里面的固定班底。于我们这一代的80后来说,印象最为深刻该是《还珠格格》了,伴随着我们度过了整个中学时代。

从廖信忠先生对于综艺、音乐、影视等的娓娓道来,足以说明在那个时代这些媒体对于民众的引导和影响力量是多么的巨大。

对于台湾的四大族群:闽南人、客家人、少数民族以及1949年后随着“国民政府”迁台而来的外省人也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因为平时听蒋勋的老师的音频经常会提到的这些名词,但也没有去深究其背后的渊源,没想到在廖信忠先生这里得到了答案。

读到台湾特有的“外籍新娘”这个部分,才发觉原来这是很多地方都有的,像我们村里也会有一部分的“外地新娘”,四川那边的会多一些,小时候会听大人说,谁家经济条件不好的话,为了娶上媳妇,都会找外地的,特别是一些经济落后的山区,因为这样的嫁娶成本很低。而且娶过来的媳妇也特别吃苦能干。

当然,如今就不同了,自由恋爱,跨区域,跨省市,跨大江南北,都已经成了生活的常态。也不存在什么对于“外地新娘”的歧视了。

像台湾的“外籍新娘”以东南亚国家为主,越南新娘是主流,如今有出现了金发碧眼的“乌克兰新娘”,据说还是一些有钱的高科技新贵男的嗜好。不管怎样,我想,这样跨地域的基本组合,应该会对后代的繁衍有帮助吧。

廖信忠先生一直致力于台湾和大陆的信息互通。在他第一次完成在大陆的长途旅游之后,回到台湾就筹备了一个网站,专门对大陆的年轻人报道台湾的各种资讯。再加上这些年工作或旅游的缘故,频繁的来往于两岸之间,也深深的感受到两岸民众之间的陌生和不了解,本是血浓于水的一家人,因为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产生了几十代的“断代”,所以,廖信忠先生才决定把自己在台湾30年的成长经历,以及这30年间台湾社会的变迁,分享给内地的朋友。

其实抛开两岸之间这样的一种特殊关系,就拿我们平时的工作和生活来说,很多的误解和不接受都是因为不了解所导致的。所以,如果我们平时在处理一些问题或者对待我们身边的朋友、同事、顾客等,可以有多一些的了解,那么我想我们的世界就会更加的美好、温暖、和谐。

特别感恩廖信忠先生的这份发心和初衷,如果您对台湾这些年的发展和经历也有一丝丝的好奇,那么这本书就是一本很不错的科普书。尽管不是很专业的解读,但却是一个普通民众的视角分享,我想,于我们普通大众来说,足矣。

沟通,从了解开始,从“心”出发。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