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知识变现读后感100字

知识变现读后感100字

《知识变现》是一本由韩朝宾著作,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99,页数:24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知识变现》读后感(一):也算是知识变现领域必读的一本书

知识付费领域的研究,作者在书中还提出了“知识电商”的概念,感觉还是有一定的深度,书整体有框架感。但是整体给人的感觉还不够强,很想了解下具体的操作策略和技能。能从书中感觉到作者是个实在人。知识付费,在中国乃至世界,都是一个新生事物,希望作者一直在这个领域继续观察和研究。期待新的作品和成果。

《知识变现》读后感(二):在这个时代,你更要懂知识

在前互联网时代,知识变现的主要途径有:第一,出版成书,获得稿费,版税收入;第二,发表文章,赚取稿费收入;第三,授课培训,赚来课时收入;第四,举办讲座,收取门票收入。

这是在互联网还未发展或者初期时的知识变现的主要途径,缺点是周期长收入低。在这个互联网蓬勃发展的今天,知识变现又有了新的渠道——知识电商,这也是本书所要说的主要内容。

我先解释一下我的题目“在这个时代,你更要懂知识”,重点在“更”字,在任何的时代我们都要懂知识,否则时代没法发展,在这个时代,我们更要懂知识,因为,现在我们所处的时代比以往的任何一个时代知识传播更迅速,学习知识的途径更加的广泛,倘若没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没有擅长的知识,就很容易被别人的思想所限制,更不用说知识变现了。

读了这本书我先总结一下我所了解的吧。

各个领域都有行业的大佬,他们有自己擅长的知识领域,在这个互联网高度发达的今天,他们可以通过自媒体的方式(可以依托于第三方平台如知乎、微信公众号、喜马拉雅也可建立自己的网站、app)利用文章、视频、音频等手段向大众解答,给大众普及自己擅长的知识领域。如果观点新颖独特,对某些事有自己的见解,而且专业方面的知识靠谱,那么他就会拥有一部分忠实的粉丝。

然后他们就可以建立粉丝社群(书中有具体讲解),积极地与粉丝进行线上或线下的互动,保持用户的黏性,等到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他可以推出会员制或者大部分免费小部分收费的方式获得一部分收益。问题是为什么人们肯花钱?只要他的内容足够地优质,就肯定有为他掏钱地粉丝,况且在这个资讯大爆炸地时代,人们经常会被铺天盖地的各种新闻知识等迷乱,为了在最短的时间里获得最优质的信息,所以会选择付费(可以参照书中“李翔商业内参”的例子)。这只是变现的一个渠道。再比如在自己的文章或者视频里插入一些广告,赚取一部分广告费。再或者销售与自己的领域相关的商品,利用自己的累积的声望和人气肯定有粉丝买单。

以上就是我所理解的现阶段的知识变现。

书中还对一下内容进行了解读

知识网红

优质IP

自媒体的黄金时代

要学会经营

其中我觉得作者阐述的自媒体人的自我修养是值得每一个自媒体人学习的:

1.坚定操守

2.思想独立

3.保持原则

4.不弄虚作假

5.保持谦卑之心

老一辈说知识改变命运,这话不假,在当今这个时代又有了独特的价值。

5G时代即将来临,它将给知识变现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不管你现在是大学生还是已经参加工作,都应该记着,你现在所学的或这所从事的肯定是很大一部分人不太了解但是很想知道的,有需求就有商机,有商机就有变现的可能。希望这本书对你有所启发。

《知识变现》读后感(三):想初步了解“知识变现”,可以看看这本书

上线仅仅42天的“分答”,就已经完成A轮融资;每天听见吴晓波,年订阅收入超3000万元;“喜马拉雅”上的付费课程“好好说话”销售额一天突破500万;“得到”app上的“李翔商业内参”,上架两周,吸金1000万;“罗辑思维”招揽5500付费会员,仅半天就抢购一空,罗振宇为什么能做知识付费的生意?

这些数字看起来十分神奇,但确确实实就这样发生了。为什么移动互联网时代会出现知识付费?知识付费的生态系统是什么样的?如何在知识付费的时代风口中抓住机会呢?韩朝宾的《知识变现》一书就对以上问题进行了解答。

为什么会出现知识付费?从主客观条件上可以做出解答。

主观上,认知盈余的分享欲望在互联网时代收到了彻底的释放。那么,什么是认知盈余?《知识变现》一书认为一些“受过教育,并拥有自由支配时间的人,他们有丰富的知识背景,同时有强烈的分享欲望”。换句话说,没有丰富知识的人,不可能有“盈余”,而没有分享欲望的人,也称不上有“认知盈余”。比如马云、马化腾,虽然拥有多年的互联网经验,却根本没有分享欲望——因为没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

光有“认知盈余”还不够,客观上还要具备一定的社会心理和技术条件。什么样的社会心理?就是指消费者有付费意愿,而这种意愿之所以能够出现,就是因为互联网、移动互联网信息冗余,免费的低劣的互联网信息无法满足信息消费,人们对优质内容的需求得以涌现。而智能手机、iPad等移动设备的成熟和微信、支付宝等付费渠道的便利,使得内容生产和内容消费在技术上得以实现。

这样,互联网从PC端发展为PC、移动并行,从免费网络发展为免费、付费并存,“知识付费”的存在也有了合理性。

那么,作为“知识变现”中最为直接的“知识付费”有什么样的商业逻辑?有哪些平台?知识电商的生态系统又是什么样的呢?《知识变现》这本书也给了比较详细的论述。

其实,传统出版就是最早的知识付费产品,但是传统出版由于门槛高,挡住了很多的内容创作者。后来互联网出版中的电子图书和网络原创文学则降低了创作门槛,使得一些拥有“认知盈余”的人,在PC时代的互联网中得到了释放。而移动互联网的到来给知识付费行业带来了更大的想象力:内容创作更加简单——不再依赖于门槛较高的写作,而可以采用音频、视频的方式进行录制,内容消费更加便利——无论是支付手段,还是收听、收看,均可通过手机简单实现。所以不管是B2C的罗辑思维,还是B2B的猪八戒网,抑或C2C的马东音频节目《好好说话》,“知识付费”的商业模式是非常清晰的。

而广播与点播的并存,社群经济、会员制的崛起,衍生品销售的火热,都让知识付费平台赚的盆满钵满:比如分答上的大V回答者,喜马拉雅上的付费课程、得到app里的付费课程,吴晓波频道的付费产品“每天听见吴晓波”以及本书中没有提及的“十点读书”的“十点课堂”,“一条”的“一条课堂”,都是知名的知识付费产品。分答、喜马拉雅、得到属于独立app,吴晓波频道、十点读书、一条则在微信平台领域拥有更大的影响力,但他们几乎都开发有独立商城,显示出完整的知识付费生态系统。

那么知识电商生态系统都包括哪些元素呢?主要包括知识提供者、互联网平台、标准化产品、知识消费者。上述平台均属于互联网平台,知识提供者字面意思非常明显,即内容的生产者、“作者”。标准化产品则是平台方与提供者“创造”出来的产品,可以通过智能设备收听、收看。知识消费者是知识付费产品的最终消费者,知识产品最终通过消费者的收听、收看“消化”知识产品,得到知识的丰富和技能的提高。

那么,如何抓住“知识付费”甚至“知识变现”的风口,《知识变现》一书用了一半的篇幅讲了怎么做——就是要抢占知识供给侧的入口。

作者韩朝宾从自媒体、内容创业、知识网红、IP等几个方面分别做了阐述。

首先对于自媒体人,要知道自身的定位和传播渠道,是在社交媒体(微信微博)、新闻客户端、新媒体网站(知乎、简书)入驻,还是在视频平台、直播平台建立自己的品牌。同时,由于竞争激烈,自媒体还要抱团取暖,比如拥抱资本、绑定平台、形成自媒体矩阵、自媒体集团。只有清楚了自身的定位,并不断有资本、智力资源的注入,自媒体才可能长期发展。

其次,如何做好内容创业?需要多读书学习新知识、借鉴境外媒体文章、对同一类内容整合拔高、形式要多样化,适当时机可以采取外部访谈。尽量使内容本身低成本、规模化、快节奏、精准用户、高粘性用户、高频。客观讲,那些潜心积累的传统媒体人和跨界者往往容易脱颖而出,抓住内容创业风口。

再次,要努力使自己成为知识网红。罗振宇、吴晓波、金错刀已经成为知识网红,而市场容量巨大,市场需要更多的知识网红,因为风口来了,用户愿意付费。

最后,逐渐IP化。所谓IP,能够凭借自身的爆发力,摆脱单一平台的制约,在多个平台以多种维度实现产品化。2015年是中国IP元年,而IP化势不可挡。Papi酱、同道大叔、混子哥等知识网红的一轮轮的涌现,使IP这一似乎只存在于文学、影视、游戏里的概念得到了扩大化。自媒体人、知识网红完全有可能形成自己的价值IP。

经营知识终归是一门生意,知识电商不只是“文人气质下的蛋”,也要学会营销和传播。《知识变现》认为做知识的生意一定要团队化运作、具备系统性思维、具有超强的行动力和抗击打能力,要有效率地做好价值服务。

从内容完整性看,韩朝宾的《知识变现》基本描绘出了当下“知识变现”、“知识付费”的现状,通过阅读此书可以了解大概。但从图书编辑的角度看,这本书毫无疑问从体系上还是比较杂乱:比如“第二章 认知盈余与知识变现”与“第四章 知识分享的互联网商业模式”两次提到免费与付费的关系,有重复之感。“下篇 抢占知识供给侧入口”的“第六章 做职业知识网红”“第七章 内容创业的风口”“第八章 打造有趣IP”“第九章 自媒体的黄金时代”这四章的顺序从逻辑上是混乱的,应该调整为“九、七、六、八”按照实现的难易程度排序。显然作者的逻辑思路不够清楚,而策划编辑或责任编辑接到稿子没有认真审读就匆匆出版,希望再版时能够有所调整。

不过“瑕不掩瑜”,相比于“2017中国好书”的那本《付费:互联网知识经济的兴起》,这本韩朝宾的《知识变现》更通俗,文字也更好。如果你想初步了解知识变现、知识付费,可以读读这本。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