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清算经典读后感有感

清算经典读后感有感

《清算》是一本由[美] 何柔宛著作,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79.80,页数:58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清算》读后感(一):先开个笔记(不定时更新)

第一章:其实就是说通过“名校”的隐秘光环,塑造一种大家都是聪明人的标准,这种单一的聪明标准、违反了多元化、种族平等的政治正确。

第二章还没看完:大致描述了投行的等级制度和如何压榨新人的时间。里头有一个段子说投行6点半给点外卖、8点给报销打车。让我想到了我大互联网公司(腾讯、阿里、新浪)基本也是一样^_^。

《清算》读后感(二):笔记随想

说起来非常讽刺:想在华尔街混得好,最重要的居然是人际关系。这就揭示了华尔街只要顶级名校生的真实原因。说他们最聪明只是噱头,华尔街真正看中的是人际关系。顶级名校生的人际关系能带来高端客户,创造收益。在采访中,有投行家就直接跟何柔宛说:靠博学多才就能达成交易吗?不能。促成交易的关键是,处理好关系。从1972年到1978年,短短6年,德崇证券创造了40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在它带动下,垃圾债券成了金融市场最耀眼的明星。这时候,米尔肯又找到了新玩法。他让德崇证券帮助小公司发行垃圾债券,使其短时间内获得足够多的资金,随后,这笔巨款被投入股市,收购大公司股票。这种以小吃大的玩法,就是直到今天华尔街都非常流行的“杠杆收购”。它创造了200万美元撬动2亿美元的奇迹。1990年,米尔肯因为恶意收购等罪名被判处十年监禁,终身不得进入证券业。米尔肯的职业生涯终止了,但是他对金融业造成的影响已不可挽回,垃圾债券把美国的金融监管体系冲击得千疮百孔,难以维持。而且,杠杆收购让华尔街找到了更快捷的盈利模式,从此以后,并购和重组成为华尔街的主旋律,直到今天。我怎么觉得是一本反华尔街的书。

《清算》读后感(三):早该清算清算了

课程需要,但是经济学知识的缺乏让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又些乏味,作者的语言少了一些常规民族志的深描,更像是一份细致的行业报告了,不过进入这样“上流”领域的民族志确实少见,作者以普林斯顿学生的身份入职华尔街,就是想破除那种认为华尔街操纵股市控制经济的阴谋论叙事,实际上华尔街也有自身的文化逻辑——职员只从最高等学府招聘,通过一系列场域的设置(上流招聘会、工作环境、着装等)让职员认为只有华尔街才是自己这样最聪明的一批人应该奋斗的地方,华尔街内部区隔也十分明显,大多数“后台”的打工人也是每天996,但是他们依然会为自己的工作自豪,新古典主义占据经济学主流位置之后,股东的收益被视为企业的首要任务,但是股份持有者与公司实际的管理人的分离越来越明显,这就使得诸如华尔街这样投行的中介作用更加重要,华尔街追求股份的短期效益,并不一定会对公司的实际效益有利,因为它往往会采用拆分公司(分散股票)或裁员(减少成本,抵债)的方式来使得股东的效益最大化,最后只能是“零和博弈”,承担成本的往往是公司的小职员,华尔街沉浸在自己的文化逻辑(市场的风向标、广大股民财富的创造者、行业中最优秀的从业者)中难以自拨。

《清算》读后感(四):景气

投行家们总是被裁员,他们太容易受到裁员的伤害,这些事实很讽刺地不仅促使他们推荐这种经历,将其作为一种针对美国企业的规训式“业绩强化”,同时也使得他们自己缺乏理解他人痛苦的能力。——《清算》 记得在大学修经济学时,就对还在以亚当·斯密的理论为中心来教育现代人感到疑惑,因为虽然他的确是经济学的奠基人,但他所处的时代的经济主体大多为独立业主,以此为背景的理论构建要如何适用于大型企业经济体。毕竟落后的理论无助于理解真相,但亚当·斯密的理论倒是被金融业巧妙地借用去,开启了一场股东价值革命——或者确切地说,以“股东价值”为名的短期利益争夺战。 在这本《清算》里的,当时是普林斯顿人类学研究生的何柔宛,对一边宣称经济向好的股票市场,一边是大量裁员的残酷现实产生了好奇,促使她进入华尔街展开田野调查。作为研究生时期的研究,分析有不够到位的地方,但她研究的大方向——站在组织文化的角度去研究组织行为,再审视行为后果引发的文化影响——是具有启发性的。 因为大多数时候,从投行本身到学术界都习惯性地将金融危机归咎于市场,却没人去关心所谓“市场”真的是亚当·斯密口中那个“看不见的手”吗?像2008年的次贷危机,用市场来卸掉责任是简单的,但如果投行没有为了争夺短期利益去炒次贷和掉期,也许世界不会跟着摔得这么惨烈。但华尔街的组织文化不同于传统实体经济,它追逐投机,美国政府也默认了这些行为。 书中最耐人寻味的,莫过于1929年后40年,华尔街几乎成了鬼城,与此同时,美国商业体是呈现成长与扩张态势的。1940年的《财富》更讽刺华尔街是“唯一对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毫无帮助的产业” 。而今,华尔街的震动就是全世界的震动。如今看来,华尔街做得最成功的对冲基金,就是把全世界都与自身的行事方式嫁接到了一起,用杠杆交易要挟了全球市场,其他国家应该去反思的是,我们期待的景气是以实体经济的未来作为抵押的华尔街式全球化吗?

《清算》读后感(五):待更新

看《清算》的过程既艰难又痛苦,并不是因为内容艰深,相反,作为一本华尔街生态的民族志,这本书有很多生动的小故事:关于华尔街如何利用“聪明”、超时工作和风险不确定,来塑造自身的文化,并以”股东价值“为理由重塑美国企业生态。一年级分析师如何在华尔街苦苦煎熬每周工作100小时以上,有色人种和女性如何利用自身技术和专业优势晋升却又止步于社会关系,隐藏在金钱至上意识形态之下的性别和种族歧视。这些故事读起来很轻松,但因为所有故事看起来如此熟悉,甚至有些感同身受,而显得愈加残酷。资本操控者每一个人,这些所谓最有野心和最聪明的人,将时间和聪明才智贡献在制造风险、加强经济和社会不平等上。这一套聪明和奋斗的话语体系,既席卷了整个世界经济体系,也反过来重塑他们自己。作者认为,所有关于金融世界的模型和理论,并不仅仅属于经济学,事实上它们也是一整套文化和行为表达方式,因此,抛弃抽象的宏大经济理论,从一个个小故事出发,才能更清楚地看到表达和现实之间的差距。

从作者的访谈中,我们可以看到维护这一整套价值观的工作人员,他们觉得自己与一帮最聪明最有进取心的人在一起,能接触到世界上最有权力的圈子,被这个世界如此重要地需要,所以疯狂工作、迷恋风险才成为重要的价值观。同时,从相对边缘的有色人种和女性雇员身上,我们也看到他们阶层下滑的恐惧,对自己没有足够社会关系的深深焦虑;在作者自己的田野调查中,透过人类学家“凯伦”的眼睛,我们也看到表达和现实之间强烈的反差:光鲜的门面和牛棚般的工作间,金光闪闪的岗位描述和版本管理的实际,金钱不歧视的话语与前中后台实际上的阶层区分……作者用“白领血汗工厂”来称呼华尔街,分析师们的时薪已跌破最低工作时薪,这是事实;但她同时也意识到,他们并不是真正的中下层血汗工厂。

而我在读的时候,感觉华尔街这一套资本逻辑正在被完美复制。所谓的新经济业态,独角兽企业,互联网行业,正不自觉在以这一套管理模式和文化思维来塑造自己的组织形态。风险资本快速进入每一个热点行业,以资本而非产业的逻辑改变人们讲故事和做事的方式。追求聪明和野心的规范模式,加班、工作与生活的无界限、规模裁员、野蛮扩张,如出一辙的思维模式,让人透不过气。

6/12待更新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