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马桥词典》读后感1000字

《马桥词典》读后感1000字

《马桥词典》是一本由韩少功著作,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5,页数:407,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马桥词典》读后感(一):马桥词典

当乡土的呜咽再无法升起半个月亮亦驮不住失意的黄昏,那些苍老的语言与记忆又该何处保留?而当我看完韩少功的这本《马桥词典》,我想,像这样,为乡土与方言立传立典,确实成为一种好办法。《马桥词典》,顾名思义,将马桥这个地区(虚构)的方言与人物入典,以期许保留马桥的人文风俗。虽是小典,以故事记叙入文,却莫名拥有大典没有的气势,像一卷收不尽的羊皮地图,即便到了末尾,还留有余音,作册千秋。这本书一共收录了115个词条,以笔画数量作序,其中不少词条新颖大胆,从思想的背面赋予词语新意,闪现着马桥人民的睿智光辉。(247字)

《马桥词典》读后感(二):马桥词典。

形式新颖,通过语言中的词汇来考察马桥背后的历史,文化,突破了同时代作家传统的叙事模式,但又延续了韩少功知青小说的视角。文中的我既入乎其中,作为下乡的知青;又出乎其外,作为词汇的收集者,撰写者。诚如作者后记所言,他不仅仅是见证者,也是议论者,叙述者。文中夹叙夹议,既通过溯源词汇,叙述马桥人背后的故事,如神仙府里蕴含道教色彩,饮风餐露的马鸣,会计马复查马本义等;又展开议论,更深入的探讨词汇背后马桥人的心理,或者是潜意识。比如,糖的笼统命名背后饥不择食的历史,小哥背后女性话语权的缺失,醒与觉的反讽(苏醒是愚蠢的,觉是聪明的)心理时间和物理时间。可以说里面没有一个纯粹意义上的坏人,无论是知青还是村民,在那个荒诞的年代下,他们都有缺陷,但同样又体现着人性的光辉,比如罗伯。另一方面,语言是一种权力,在那个年代,革命话语是强有力的,他会对马桥的语言留下极大的痕迹。哪怕是现在也依然存在,比如 满妹子胯里夹萝卜——搞假家伙。

《马桥词典》读后感(三):一些杂记

作者对文字的理解是更深一层次的,认为语言是生活之门,一扇扇门后的马桥,是一片无限纵深,需要小心深入的领域。一旦进入公共交流,就不得不服从规范,比如说一本大词典。这是个人对社会、生命感受、对文化传统的妥协。但是作者意识到,在妥协之中悄然流逝的元素,一闪而过的感觉也可能在意识暗层里积聚成为随时可能爆发的语言。词汇具有生命,他们可以繁殖,可以变化,聚散无常浮尘不定,有迁徙与混合,有疾病与遗传,有性格与情感,有兴旺与衰竭,甚至会有死亡。交流不应该是一种相互抵消与磨灭,必须对此时刻保持警醒与抗拒,在妥协之中守护自己的顽强表达,这正是一种善的交流的前提。这就意味着每个人都需要有一本自己特有的词典。

这本书正是对生活中的现场细节、差异、模糊与另类的守护。一个由词语造就的世界就是我们眼中世界的本质,在本书中词汇语言就是这本小说的主角。在迅速全球化过程中,对语言内涵流失现象的机敏警告,是十分及时且非常必要。这本小说采用了词典的形式,环环相扣,逐步深入,每个词条之间都会有人物或者情感作为串联。前面出现的词语在后面被反复用到。

但与此同时他又是轻盈好读的。翻开每一页似乎都并不费力。作者既像是在写一本小说,又像是在进行散文创作,或者说这本书本身就是他自己从中流露出来的哲思以及幽默,可以让每一个人都在阅读的时候产生会心一笑的熨贴并从心中油然而生身为中国人才能理解这本有趣作品的庆幸。

作者经常对语言这一现象有非常深入的见解。比如在科学一词他提到过对词语实际理解的定型,可能会影响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今后的心理状态与生存选择,这些要超于词的字面意思所能负责的领域。再比如说在晕街词条中作者提出了,人类一旦成为语言的使用者就具备了动物完全不具备的可能,语言是具有魔力的,一语成谶,众口铄金,造出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在说出来的时刻,语言就成为了与思想完全不同的东西,这些词造就了且不断造就一些新的现象。作者的文字是纤细的,心思是细腻的,能够以具有温度的情怀去关心去理解身边的事物。比如,在马桥深受迷信困扰的时候,他认为,人和人之间是不可能一样的,一个人没有理由剥夺他人梦幻的权利、想象的空间,就如同在文章中没有理由去妨碍他们想象的某个人重返马桥,越过生死之界,与另一个人在河塘边抱头痛哭一样。

《马桥词典》读后感(四):《方言文化》

《马桥词典》是以完整的艺术构思提供了地理上实有的“马桥”王国,以马桥土语为符号汇编成乡土词典。韩少功既是词典编撰者,又是当年插队知青,对词条进行诠释、引出故事,故事的文学性被包容在词典的叙事形式里,读者阅读到的首先是关于马桥的词典,然后才有故事,于此,小说的一般叙事服从了词典的功能需要。以民间词语结构明显生活、通过人物展示下层民间情绪、情绪成为关键词表达的重点内容。马桥本身是国家权力意识和民间文化形态混合的现实社会缩影,各种意识形态在此汇集成世界,权力通过话语及对话语的解释压抑民间世界生命力,语焉不详的词条和不完整的诠释背后,隐含着极为复杂的民间悲剧性。

马桥方言中的儒家文化

马桥地处内地,传统文化气息浓厚,民间语言深深打上了儒家文化的烙印。“话份”“格”等民间话语体现出马桥的等级秩序,暴露儒家文化造成的社会不平等现象。同时,马桥的方言中能看到儒家道德观念对女性的歧视与压制,女性甚至在称谓上被取消了性别权利。印象较深的一个故事:村民深受儒家文化熏陶,保持见面相互问候的礼节——茹饭,但其语义重心心不在吃饭的内容,而在于问候的形式,文明用语和生活贫困形成了绝妙的反讽。语言在特定语境中一旦失去内在含义,只剩语言外壳,便成为表意模糊的象征性符号,茹饭恰巧就是伦理道德同现实生存在冲突中产生的产物。

马桥方言中的道家文化

马桥人对待生活的模糊态度,并没有所谓的生命价值焦虑,任意二位、模糊混沌、与道合一,生存的体验成为一个自由流逝、自在自为的过程,人们将注意力转移到吃上,但食物匮乏又使他们只能用甜来概括所有的好吃的味道,这就是其生存感受模糊的具体表现。其二,他们善于在虚幻的心里感觉中寻找精神安慰——莴玮,其三,用语显示着其辩证思维——醒和神

马桥方言中的佛教文化

以“散发”来描述死亡的感受,反而更接近于死亡的本质;马桥人民“把生死看开点”的言论是下层人民面对突然而至的灾祸而无可奈何的自我安慰,同时又融入了佛教的生命观:现世总是充满苦恼与烦恼,今生承受痛苦,来世才有欢乐,佛教的生死观恰巧迎合了下层人民渴望摆脱痛苦的心理需求。

在马桥社会中儒释道三者是融合的,制度机制和道德约束证明儒家文化处于主流地位。下层人民最重的生活方式虽然受到了主流意识形态的控制、对正统思想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认同,但是佛教和道教文化又使他们潜伏着崇尚自然的意识。儒家以道德规劝显示出话语的权威性,下层百姓则在活动和话语中消解了其严肃性,例如将性语言涂抹到自然中就曲折的表示了对儒家道德压制的不满。这样,以伦理为核心的儒家主流文化被通俗的民间话语消解甚至颠覆,形成多元文化形态。而这种儒家文化的道德氛围和自我欲求的曲折释放,恰巧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

最后,马超词典发布于1996年《小说界》,《哈尔扎辞典》中译本发表于1994年,二者除过都是以词条形式写小说外,文本上无任何相似之处。所谓模仿从比较文学角度而言,是指作家放弃自我个性,迁就另一作家或作品的创作个性的创作行为,主要标志是看其是否放弃自我创作个性而迁就他人。《马桥词典》除叙事形式上有所变化,其内容坚持了韩少功一贯知青时代的生活功底;《哈尔扎词典》拥有开放性文本,三大教派的文献以不同视觉和观点阐述同一历史事件,使得事件拥有三个阐释空间,这一点则是《马桥词典》所不具有的,《马桥词典》所有词条解释围绕词典规范下的准确性和知识性展开,人物故事表面上破碎无章,但实际上人是线性趋势,词条之间呈现出高度的完整与和谐。

最后大喊一句牛批以表敬意

《马桥词典》读后感(五):马桥词典词典

2017年10月,这书甫一重印,便在Pageone发现了它,封面设计太优秀了。读的书不多,甚至连韩少功都是通过高中做语文试卷上的现代文阅读某段《山南水别》才认识的。

由于是湖南人,我很容易在书中发现熟悉的词汇和语言,亲切感十足。除了塑造志煌、本义、盐早一个个深刻而有趣的角色(及其故事)之外,本书对语言的关注、认识,拔高了这篇小说(虽然的确很像是真实故事)的意义,成为了生活词典之上的语言词典。部分令人印象深刻的话语如下:

当然,还有非常细腻的描写:

这就很像熊培云所描述过的,乡村的魅力就在于生人与死人并没有明确的界限,生命的周而复始在一个村落里体现得明显。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