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父之罪》读后感锦集

《父之罪》读后感锦集

《父之罪》是一本由[美] 劳伦斯·布洛克著作,后浪丨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19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父之罪》读后感(一):父之罪

劳伦斯布洛克的《父之罪》,自从看过《八百万种死法》之后就迷上了马修斯卡德,这是马修斯卡德系列的第一部,书很薄,十万字多一点,其实故事的主线很明晰,妙龄少女被发现死于自己的公寓,而疑凶在被捕后将自己吊死在了监牢的暖气管上,斯卡德受雇于死去女孩的父亲,寻找女孩生前的行动轨迹,关于两段亲子关系的情感纠葛其实挺复杂的,但是作者并没有做更多的铺陈,这就导致了最后斯卡德和两个父亲的对话场面“张力”不太够,是个遗憾。

《父之罪》读后感(二):斯卡德冒险的前奏

有点类似今年的电影《沙丘》,稳健地给后续内容铺垫出一个完整真实的世界。伊莱娜,前妻与儿子第一次登场,旅馆与门房,酒吧,为什么离职,留十分之一的报酬,出租车,地铁站,街头混混。作为完结的系列回看起来觉得除了这一层作用内容乏善可陈。而且上述的大部分内容几乎在每本书里都在重复,而《沙丘》至少还有顶级的视听语言。所以我也理解之前很多人说布洛克比类似雷蒙斯钱德勒格调差了一个档次了,毕竟每篇都有大概十分之一的内容都在重复,视角也始终在纽约的几个街区。但这大概也是我时常翻翻这个系列的原因吧,就像时不时想回过去的初中看看一样,有一种熟悉带来的温暖。

看了不知道多少次还是记不住凶手是谁或是剧情内容,直到大概三分之一凶手出现才记起了他,但是动机和手法什么的都记不清了。剧情方面和后续一样藏有反转,可并没有激起我过多的情感。这对不幸的少男少女像是剧场的工作人员,为后续的剧情拉开帷幕。

《父之罪》读后感(三):父之罪

【剧透】哀然的淡淡的一本推理小说,推理色彩并不太浓,倒是让我常幻想波本兑咖啡的味道。 父之罪,题目明明白白的写着,在两个父亲接连出场后,我心里就开始有了模糊暧昧的猜测。但就像书里说的,这本书的真相并不重要,没有那么多夸张绚丽挑战智力极限的谋杀手法或者一个接一个的尸体。侦探只是试图拼凑起两个不幸的年轻人的一生。在那间出租屋里生活过的人到底发生了什么,他们是一个妓女和一个男同性恋,对应他们原本应有的生活,他们显然都堕落了。可是为什么呢?其实真相也不是多么难以探查,但是当他借由侦探之手拼凑出来之后,这两个人抱团取暖的日子让人感到有多温馨对应着他们最后的结局也让人感到多绝望。 “通往地狱之路布满善心。”如果上帝要求父之罪用他们的子来偿,那么这两个年轻人的死亡,其实在他们的父亲和母亲死去之时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侦探的形象塑造的非常好,一个失意落魄的前警探,有着自己的坚守与执着,离婚,但挂念着自己的家庭与孩子,破案时经常会想到他们,这个形象其实也不是多少见。

但是作者塑造他,并不是纯靠堆砌,或者是大段大段的重复无趣的心理描写和回忆杀,那笔调非常的克制,点到即止,却让侦探非常迷人。

不愧是大师,想要把该系列都看了(立旗)。

但是这本的翻译有几句话有点别扭。

《父之罪》读后感(四):Love is Colder than Death

读罢掩卷,我知道这会是一个长久回荡在脑中的故事,它是否是侦探小说已经不再重要。

世人皆有所同情,世人都值得原谅,布洛克展示的就是这样一个纽约。冷静的说书人,情绪都暗藏在徐徐道来之中,他的悲悯仿似一片刚刚落雪的平原般安静。此前读过的侦探小说中,从未有过这样的感觉,它的上帝视角不是耶和华式的,而是耶稣式的。有位格的眼睛,接受一切,理解一切,不评论不指责不强加。你会希望自己活在《父之罪》所营造的世界里,因为你的“疯”会被接纳,你的“病”会被接纳,你的“罪”也会被接纳。

《父之罪》的迷人在于它展现了一种奇妙的颠倒张力,无可救药的肮脏主角灵魂竟然纯洁如小孩子。不同于市面上一切归咎于童年的蹩脚心理学,讲故事的人偏偏可以让读者信服于主角偏执的追寻,而他们恰恰因为这不惜一切代价的长久追寻而充满魅力。这种情结由于童年的故事被开启,更因为他们天赋的性格被保存,加剧,爆裂的展开。缺乏父爱的女孩不一定必然活成书中勾引教授、破坏别人家庭的温迪,所以《父之罪》的第二重张力在于行为本身与动机合理的不可调和。你就是不知觉的爱上了这个“纯洁”的坏女人,就像爱上一个浪子或者混蛋比爱上一个好男人更让你无法自拔。只是前者在于看他人“自毁”的快感,后者在于亲手“自虐”的隐秘天性。

你们这渺小的人类啊,为了追求那些许的爱与所谓的温暖,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你们困惑于神之“爱”的虚无和人之“爱”的易朽。到最后已然分不清“爱”与“欲”,只能纠缠到底,一起坠入深渊。直至牧师的一声枪响,连他也被读者原谅了。至此,这个一直浸泡在稀释墨水中的故事终于拧上了它的瓶盖,摆在读者的写字台上,等待他们间或看一眼漂浮在瓶中的角色们的命运和魂灵。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布洛克,还分辨不出他与马修的区别,或者他就是马修。也在某个夜里学着把威士忌倒在喝剩的半杯咖啡里,幻想着自己成为温迪的女房客。

《父之罪》读后感(五):燔祭的羔羊

小说内容很简单:纽约格林尼治村一名女孩温迪死在公寓中,整张床成了血海;与她同住的男孩理奇浑身是血冲上街头,被当作凶犯抓了起来,随后在监狱自尽。温迪的继父凯尔找到马修·斯卡德,于是马修开始进行调查……

凯尔想要知道她女儿到底成了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有人想要杀她?马修的调查过程与其说是在探案,不如说是在试图进入逝者的内心,去了解她,去了解他。于是那些支离破碎的片段和人们有所隐藏的叙述慢慢地塑造出或者说是拼接出温迪和理奇的形象。最后马修去见凯尔时,他看见摆在桌面上的照片,“我深深看进温迪的眼睛,我们过去这几天变得非常亲密,她跟我。我现在对她的了解恐怕已经超过她所能接受的限度。”他触摸到了这个逝者,甚至他为她而感动。他对凯尔说:“我是到她生命结束以后,才开始走进她的生活。我一直想走进她的生活,结果却得一再面对她的死亡。”

阅读过程中让我多次想到纳博科夫《塞巴斯蒂安·奈特的真实生活》和奥逊威尔斯《公民凯恩》这两个气质甚至连载体都不同的作品。但相同的是,都是通过走访相关人物去试图接近一个逝者。《塞巴斯蒂安》里所要接近或是拨开迷雾的是小说家塞巴斯蒂安·奈特,在众人含混的关于已丢失岁月的叙述外,还有“他本人”的作品来补充他的形象,通过两者(即他者的“我”和自叙的“我”)来接近,但最后却发现塞巴斯蒂安的形象反倒更加破碎,甚至自相矛盾。《公民凯恩》里凯恩的个人形象却是在一次次的叙说里丰满起来的,并未如那位小说家一样利用作品自设谜团,使形象走向多义和模糊。《父之罪》里的调查过程和人物形象的逐步建立与前两部相比就异常简单清晰。它与它们不同的地方在“调查者”,《塞巴斯蒂安》里的“调查者”是同小说家接触甚少的同父异母的弟弟,在调查过程中,他几乎不体现自己的特征;《公民凯恩》里的“调查者”是一位奉命调查的记者,他一直背对摄影机,从未露脸,只是充当了叙述的介质,提供了叙述的角度。但《父之罪》里的马修,个人特征非常明显,在调查过程里他的过往和现状,他的性格都在显现,于是这个调查过程里我们能触摸到的人物不只是温迪和理奇,还有马修。一个非常迷人而真实的角色,身上遗留着过去,也流淌着未来,有着强烈的情感,使并不复杂甚至异常简单的探案过程变得骨肉丰满。然后我意识到,一个伟大的虚构人物马修·斯卡德已经出现。

文字也简洁明晰,干净而毫不拖延。在图书馆一上午的时间看完,非常酣畅的阅读体验,出门走在路上都有点雀跃。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