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廉价的代价的读后感大全

廉价的代价的读后感大全

《廉价的代价》是一本由[美]拉杰·帕特尔 / [美]詹森·W.摩尔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1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廉价的代价》读后感(一):代价的代价

《廉价的代价》作者从一个生态系统的视角来揭示资本主义运行的机制。以中世纪欧洲由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的演进为引子,从自然、货币、劳动、关怀、食物、能源、生命这些要素来论证,为什么资本家要想方设法要获取这些廉价的要素。意识形态上来讲,资本主义在全球范围内重构了一整套价值观,以两次工业革命为契机,改变了农耕时代家庭和社会的结构,依托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迅速完成了财富的积累和再分配。但如果把地球都纳入到这一生态体系来通盘考虑问题的话,财富和价值在很多时候并不是被创造的,而是来源于对社会和自然的剥削和掠夺。尽管统治者不断运用各种理论和手段来美化以及合理化当时的状况,但毫无疑问这个过程中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未来人类社会应该向什么方向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反思和思考(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本书引用了一部分资本论的内容,有时间需要了解一下。内容有点硬,100页的注释有点像长篇论文。

《廉价的代价》读后感(二):一板一眼的胡说八道

读书笔记250:廉价的代价

我还挺喜欢买这类书的,脑洞都比较大,看问题的方式比较特别,虽然未必都让我信服,读来还是蛮有意思的。

我一直挺好奇为啥西方人早期看病喜欢放血,今天在两本书里都看到了答案,基于体液的平衡,放血是最容易的。这本书大量描述了气候对人类的影响,温暖的时候,作物生长旺盛,人口剧增,到了小冰期,由于种植主并不愿意调整种植作物,土地的供养就无法承受那么多的人口,马尔萨斯提出的人口理论就是基于此。后来的学者认为如果种植业调整得当,当时欧洲可以供养三倍的人口。

作者提出了一个边境的理论,这是资本主义追逐利润最大化的范例,在新世界,所有的资源都是廉价的,包括新的人类,西班牙曾经辩论过新世界的人算同类还是禽兽,现在看来或许是荒诞的,但在那个时候是一现实的问题,随着帝国中心各项资源价格的暴涨,资本更愿意向边境转移,那里政府的力量更弱,所有的资源更便宜,制造业的迁移路线就可以看出这个轨迹。

这本书还是挺坑的,三百页不到,近一百页是注释和参考文献,毫无价值的内容占了三分之一。

《廉价的代价》读后感(三):如果你读过《人类简史》,这本书也值得一读

确实是与《人类简史》一样的好书。读后让人有醍醐灌顶之感,终于弄懂了资本主义的一整套运行逻辑。

客观地说,资本主义利用廉价战略为解决人类的温饱问题、以及便利的交通、通讯、共享科技的发展成果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毕竟封建主义那种精耕细作的农业文明,成本是非常昂贵的,根本养不活激增的人口。

但几个世纪过去,它的这种“廉价化”带来的负面性也日益凸显:从大的方面来说,生态危机已经一次次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安全、贫富差距拉大、各国发展不均导致恐怖主义四处作恶、中东地区战乱不断……从老百姓自身来说,食品安全成为永远的痛,空气质量太差出门都得带口罩,水质太差净水器的滤芯用一段时间就得换,夫妻之间为了做家务看孩子矛盾激化……读过这本书后才知道所有这一切都是有历史渊源的,人类就这样一步一步走到了危机四伏的今天。作者一方面条分缕析,沿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将自然、货币、劳动、关怀、食物、能源、生命这7个要素,逐个分析资本主义是如何将其廉价化并循环运行,组成了一整套资本主义生态体系;另一方面,作者也从历史的角度、全球的发展现状,分析出要从根源上解决这些一齐涌来的危机,小修小补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必须要用一种全新的思维去重新思考人类的发展模式。对于这个发展模式,作者探讨了一种叫“补偿生态”新型发展模式,读来觉得还是有一定的道理和可行性。

《廉价的代价》读后感(四):廉价的书籍

这本书我感觉包装大于内容,本书就像一本有热度的流水书,在热度未退之前迅速收割一波祖国韭菜。整整80页的注释和参考文献,本书最最大的问题翻译,本书一共三位翻译,吴文忠、何芳、赵世忠。给我的感觉是三位译者应该都是单独翻译了几个章节,但是大家能够翻译在同等水平属实不易,英文的句子按着中文的语序强硬的翻译过来,感觉在吃夹生的米饭,难以下咽。别说词意,连读通顺都很艰难,例如“欧洲的白银,还有占比较少的非洲黄金为始于15世纪末期的商品的交易的不寻常增长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我能理解你逐字逐句的翻译,但至少要保证语句通畅吧,我勉强修改一下“欧洲的白银,还有占比较少的非洲黄金为始于15世纪末期商品交易不寻常的增长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还有例如“热那亚的历史‘主题’是‘贵族和中上层阶级之间常态的自杀性程度的冲突’”能否改成“热那亚的历史主题是‘贵族和中上层阶级之间常态化,自杀式的冲突”,本书的翻译我严重怀疑是goole在线翻译翻出来的!特地开个号来吐槽这本书的翻译,书本上半部分主要讲述了欧洲社会,从农耕时代对奴隶的剥削,然后渐渐演变成资本对劳动市场,对自然生态的剥削,其中廉价的衣食住行是资本保持其阶级统治的主要手段,只有给穷人最低的生活保障,才能保证自己对其剥削,而不使他们发动暴乱。后面的章节还没读完,但是真的影响读的心情

《廉价的代价》读后感(五):当“社会”从“自然”中分离

这本书我竟然很难用几句话概括它的核心。翻译绝对有问题,经常一段话我每个字都认识,每个词语都理解,但是连在一起我竟然看不懂它在说什么……

非要概括的话,这本书是在讲资本主义如何用“廉价策略”摧毁人与自然原本还算和谐的状态。

前面讲到资本如何异化自然的那部分还挺有意思的。大意是说,现在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世界的有些部分是“社会”的,其他部分则属于“自然”的,两者是某种对立的东西。

但原本Nature和Society其实是一体的。在资本主义诞生前,人类并不严格区分自然与社会,这两个词语要带1550年以后才有现代我们所熟知的意义,而这与资本主义的发展密不可分。

这种观念的改变,笛卡尔、培根等一系列启蒙思想家的哲学观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他们重新塑造了人类的思维方式,人类对自然的看法变了:人类是会思考的主体,而自然则是一种广延性的客体——这里的自然不仅仅是自然,还包括女人、有色人种、原住民。

对,这些人被开除人籍,成为了自然,既可被支配的一部分。

让“我们”成为“自然”的主人和所有者,这就是现代的权力逻辑。

但在启蒙运动前,这种思想就已经存在。殖民文化就是这种思想的产物。

比如哥伦布,在抵达加勒比地区的第八天,他写道:我看到它(美丽的海角)如此秀丽的植被时,眼睛从不会厌倦。因为这些植被时如此的不同。要是在欧洲用作药品和染料的话,我认为这里的许多药草和树木会值很多钱。但是我对此一无所知,这造成了我无尽的悲伤。

他本能地就能把眼光投向自然,还会因为无法立刻变成财富而产生挫败感,并且非常自然地开始研究把原作民当做奴隶卖回欧洲能赚多少钱。

PS,这里我突然想到郑和下西洋为什么会赔钱,因为思想不一样,缺乏把看到的一切自然(包括原住民)物化为资源的眼光。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