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柏拉图全集》读后感摘抄

《柏拉图全集》读后感摘抄

《柏拉图全集》是一本由[古希腊]柏拉图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230.00元,页数:261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柏拉图全集》读后感(一):柏拉图的《申辩篇》说了啥

我们知道, 苏格拉底是被雅典民主政治的法庭判处死刑而死的.

柏拉图的《申辩篇》就是苏格拉底在法庭上的辩护词.

当然, 我们已经无从考证本篇所述故事是历史真实还仅仅是柏拉图的哲学戏剧. 但从本篇提到, 当时柏拉图本人也在场. 这或许是对本篇真实性的一个提示吧.

总的说来, 本篇讲的是,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大放嘲讽技能, 最终求仁得仁被判处死刑的故事.

本篇按照的庭审的阶段分为四个部分:

在整个申辩的前言, 苏格拉底就强调了一件事: 真

苏格拉底说, 让他最惊讶的是, 原告竟然提醒大家别被他骗了, 说的好象他是演说家一样.

这是当时人们对于苏格拉底的一个误解, 所谓的演说家, 指的是当时智者阶层.

不时古希腊有这样一群人, 他们不事生产, 专以教人们如何从事政治生活, 而所教的主要内容就是, 如何辩论.

当时有人认为苏格拉底也是智者的一员.

苏格拉底说, 他并不具备演说家的基本技能, 除非演说家指的是说真话的人.

但是他还是请求法庭充许他使用在雅典广场说话的方式来为自己辩护.

所谓的雅典广场的方式指的就是他的研究哲学时所使用的辩证法或助产术.

因为他认为这类似于他的一种方言, 法庭不应关注语言, 而应观注什么是真的.

在开始申辩之前, 苏格拉底说, 他要把对他的控告分为两部分

苏格拉底知道, 把他告上法庭的不是这几个人, 而是整个雅典对他的厌恶.

苏格拉底说这些最早的原告是不好对付的, 因为他们

这些原告的控词是这样的

"对天上及地上的事进行考查", 这明显讲的是自然哲学.

"使较弱的论证战胜较强的论证", 这明显讲的是智者学派.

但其实苏格拉底, (至少柏拉图笔下的苏格拉底), 是即反对自然哲学, 又反对智者学派的.

苏格拉底来举了当时阿里斯多芬的一个喜剧, 剧中苏格拉底像一个魔法师一样, 号称自己可以在天上行走.

苏格拉底说, 在场的各位一定会说, 无风不起浪, 大家这么说一定是有原因的. 所以他要解释一下这说法的来源.

事情起源于他的一个好事的邻居凯勒丰, 有一天去德尔菲神庙去问, 世界上有没有比苏格拉底更聪明的人? 德尔菲神谕回答: 没有.

听到这个消息的苏格拉底就觉得很慌恐, 认为德尔菲神庙说错了.

为了证明他不是最聪明的人, 他找了当时一个公认为聪明的政治家, 问他问题, 想以此证明, 有比苏格拉底聪明的人.

结果政治家果然回答不了苏格拉底的问题. 反而因些忿恨苏格拉底, 同时, 他周围的人也忿恨苏格拉底.

政治家的愚蠢, 关联着大众的盲信.

苏格拉底又找到诗人, 问他对于最得意的作品写的是啥, 结果诗人的回答也让人失望.

于是他认为, 诗人的写作, 来自于神赐, 而非诗人智慧.

诗人的愚春, 关联着对于神赐的遗忘.

最后他又找到匠人. 匠人确实知道苏格拉底的不知道的知识. 但匠人还误以为对于他知道他专业以外的知识, 但他其实不知道.

苏格拉底于是问自己, 自己是想和他一样, 还是即没有他的知慧, 也没有他的愚蠢.

他想了想, 认为, 他还是维持他自己的样子好.

匠人的愚蠢, 关联着他的傲曼

所以苏格拉底认为, 德尔菲的神谕其实是在借的命来说, 像苏格拉底这样知道自己的知慧毫无价值的人是智慧的.

###由来

在苏格拉底盘问那些自以为聪明的人的时候, 总有些小青年来看这些大人物的笑话.

但等这些青年, 他们跟苏格拉底学到了什么, 他们也说不出来. 因为苏格拉底实际只证明了, 人的的智慧毫无价值.

所以这此青年就把自然哲学和知者学派的学说附会到苏格拉底身上.

苏格拉底先指出现在的原告代表着四个阶层:

他们的讼词有两条

苏格拉底关于这点提出了两个反驳, 一个是专家专治的论证, 一个是无人自愿为恶的论证.

苏格拉底逼问美勒托, 到底谁对青年好. 最后得出了 "全雅典都对青年好, 除了苏格拉底以外" 的答案.

苏格拉底反驳说:

苏格拉底的论证如下:

所以要么苏格拉底没有把青年变坏, 要么苏格拉底对青所变坏是无意的.

如果是无意的, 应该进行私下训诫, 面非把他告上法庭.

苏格拉底的原告先说苏格拉底是无神论, 说

苏格拉底的原告先说苏格拉底是无神论, 说

但这是阿那克萨哥拉的学说.

苏格拉底又反驳道:

他说, 他之所以不惧怕死刑是因为, 他认为职责是高于死亡的:

到这里他说, 他真的体会过一个新神, 当做不好的事时, 这个神就会在他耳边阻止他.

这个神阻止他从事公共事业. 他就从此没有从事公共事业.

他说, 神的这个决定是对的. 因为像他这样一直保持一致的人参于政治, 早就丧命了.

最后他说, 他不会带自己地妻妇来这里求情, 因为这样, 法官们就要违反自己的誓言.

苏格拉底完成申辩后, 法庭以极小的票差判了苏格拉底死刑.

但是当时的政治还有几种替代死刑的执行方法.

第一个方法是, 由苏格拉提交一定的罚款.

苏格拉底说, 对于像他这样为了城邦的心灵而至贫的人, 国家应该出钱养他.

但这样显得太刚愎自用, 所以他议交一个罚鑫.

另一个方法是, 放逐.

苏格底也不愿离天雅典城邦.

最后再一次, 法庭判苏格拉底死刑

苏格拉底说, 他并不惧怕死亡, 因为当他申辩时, 他的神并滑阻止他.

他说, 死亡不会损害人, 只有恶才会.

他说, 死亡要不然是永恒的睡眠, 要不然是去另一个世界.

如果去了另一个世界, 那他可以见到荷马等伟大的诗人和神话中的英雄, 太好了.

最后他说,

Preview Style: Plain Hide Export

《柏拉图全集》读后感(二):克力同与宰我: 理想主义大师身边的现实主义伙伴 缘起

前两天写了一篇关于礼的文章, 其中提到一个 《论语》 中宰我与孔子的段关于葬礼的对话. 由于宰我主张薄葬, 又由于听过 "儒墨同源" 的说法, 我便揣测宰我其实代表了墨家的主张.

事后我向带我入国学和算命的坑的许哥求证, 对于这个问题, 许哥说了这么几点:

因为我对古希腊哲学的兴趣, 加上前两天经常发关于柏拉图 《克力同》 篇的文章, 立即让我将宰我和克力同两个形象联系在一起.

原因有以下几点:

所以今天, 就来细细说说这两个人.

在柏拉图的哲学戏剧中, 克力同出现在《申辩篇》《克力同篇》和《斐多篇》中. 这三篇的主题都是苏格拉底之死.

《申辩篇》讲了苏格拉底因败坏青年和不敬神的罪名被告上雅典法庭后, 在法庭上他为自己做的申辩.

在这里两次提到克力同.

第一次提到克力同, 是苏格拉底为 "败坏青年" 的罪名进行辩护时. 他这样论证道:

第二次提到克力同, 是在提到使用罚金替代死刑的时候. 苏格拉底说, 他建议罚金是一明那, 虽然克力同原意支付更多的罚金.

从 《申辩篇》我们可以知道这样几件事:

《克力同篇》讲了七十多岁的克力同到狱中劝同样七十多岁的苏格拉底越狱逃亡的故事.

在《克力同篇》开篇时, 苏格拉底刚睡醒, 这时, 克力同已经坐在他床边了. 于是两个人开始了段日常寒喧.

苏格拉底问他是怎么进来的. 克力同表示自己经常来, 狱卒都熟了, 而且也过狱卒好处. 而后克力同又感叹, 你都快死了, 怎么还能睡这么好. 苏格拉底回答, 大概是因为年龄大了的缘故吧.

想想两个人都是七十岁的老汉, 这段对话就立刻显得日常起来.

而后克力同带来坏消息: 明天就要行刑. 苏格拉底说他梦到有个女神告诉他, 他后才会死. 但无论如何, 克力同要开始正题了: 劝苏格拉底越狱逃亡.

克力同的主要理由是:

当然, 对于克力同的观点, 苏格拉底一一进行了反驳, 最后以克力同被说服而告终.

从《克力同篇》可以看出这样几件事:

《斐多篇》讲的是苏格拉底死刑执行当天, 苏格拉底与朋友们最后的对话.

在《斐多篇》中, 有四次提到了克力同.

第一次是在开篇的时候, 苏格拉底的朋友们刚进入牢房时, 苏格拉底的媳妇忽然哭了起来, 与是苏格拉底让克力同派人将他媳妇带走. 克力同照做了. 在这个过程中, 克力同一语未发.

第二次是苏格拉底在和朋友们聊天过程中发现克力同有话要讲, 克力同带来了监药官的话 (苏格拉底的死刑是服毒), 让苏格拉底尽量少说些话, 不然他的身体会发热, 一副毒药可能毒不死, 会多受罪. 苏格拉底的回答是, 让监药官多准备几副毒药.

第三次是苏格拉底与朋友们谈完灵魂不朽和死后世界后, 克力同问苏格拉底关于他的孩子和关于埋葬他遗体的事还有没有什么要交待的了. 苏格拉底自然是没什么可交待的. 而且他还感慨: 到现在克力同还是不相信死后世界, 而要纠结于埋葬遗体的问题.

在这篇哲学戏剧的最后, 克力同陪伴苏格拉底走完人生的最后的一程. 他陪着苏格拉底洗了最后一次澡, 带着苏格拉底的妻儿聆听遗愿, 直到最后喝下毒药. 苏格拉底人生最后一句话是: "克力同, 我们必须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祭献一只公鸡. 注意, 千万不要忘记."

关于《斐多篇》中的克力同, 大概可以看出这样几点:

前两天写关于礼的那篇文章的时候, 想起《论语》中有一段关于 "三年之丧" 辩论. 于是查了原文, 发现这个故事的主角是宰我.

当时我的第一反应是, 这不是那个 "烂泥扶不上墙" 的哥们么.

关于宰我, 我最深的印象就是, 他白天睡觉, 被夫子抓了现行, 于是夫子骂他 "烂泥扶不墙".

南怀谨为圣人打圆场说, 孔子和门徒被困于陈蔡之间, 宰我在这段时间里伤了身体, 所以才会白天睡觉, 孔子看了心疼, 说木头朽了就不能雕刻了, 所以你要好好休息, 关于白天睡觉我不责怪你.

便南师的这个说法, 我并不相信. 因为我感觉, 《论语》一书, 说到宰就没什么好话.

我拿这点去问许哥, 他的回答是, "子路也经常被骂, 经常被夸的是子贡, 颜回."

至少坐实了宰我经常挨骂的事. 另外子路虽然挨骂, 但是还是有些好话的, 但是关于宰我, 我实在不记得《论语》里有说过他什么好话的.

虽然宰我在《论语》中形象不好, 但他确实是位列孔门十哲的言语科第一的.

宰我能言善辩, 曾给老师设下难题:

宰我问孔子, 如果有人告诉仁者, 有仁人掉到井里了, 他会下井去救么? 孔子说, 何必这样呢, 君子会去井边救, 但不会跳到井里; 君子可以被欺骗, 但不会被蒙蔽.

这是一种辩论的技巧, 把一个概念放到一个极端的环境中, 然后显出这个概念的问题来. 柏拉图学院定义人是 "两足无毛动物", 就有人把鸡拨了毛扔进学院中. 于是学院就默默把人的定义给改了.

可惜的是中国人自古不吃这一套, 所以宰我的能言善辩, 大概只会被认为是巧言令色吧.

“> 宰我问: ‘三年之丧, 期已久矣! 君子三年不为礼, 礼必坏; 三年不为乐, 乐必崩. 旧谷既没, 新谷既升, 钻燧改火, 期可已矣.’ 子曰: “食夫稻, 衣夫锦, 于女安乎?’ 曰: ‘安!’ ‘女安则为之! 夫君子之居丧, 食旨不甘, 闻乐不乐, 居处不安, 故不为也. 今女安, 则为之!’ 宰我出, 子曰: ‘予之不仁也! 子生三年, 然后免于父母之怀. 夫三年之丧, 天下之通丧也, 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

宰我问孔子, 守孝三年是不是时间太长了啊, 三年啥也干不了, 太耽误事了, 咱们能不能改成一年? 孔子说, 父母故去一年就吃香的喝辣的, 你心安么? 宰我说: 心安啊. 孔子说, 如果你心安那就去做吧. 宰我就高高兴兴走了, 宰我走后, 孔子嘀咕: 宰我这个家伙太不象话了, 人生下来三年时间没有行动的能力, 吃喝拉撒全靠父母, 所以才要守三年的孝啊. 宰我这个家伙对父母的爱连三年都维持不了么.

记得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中介绍孔子时, 整体的逻辑起点是 "直". 也即是, 他认为, 孔子认为一个人最重要的是有真性情, 不过这个真性情, 应该是仁.

如果仅从 "直" 的标准来看, 宰我实在是很符合. 礼坏乐崩的当时, 想必丧期之中, "食夫稻, 衣夫锦" 而心安者应该不在少数, 但真把个 "安" 字说出来, 并以此扣问制度安排的, 只有宰我一人.

另外想以节用为由改变礼制的, 还有子贡欲去告朔之饩羊, 孔子说, 你爱这羊, 我爱这礼.

同是孔门十哲言语科的, 同样是以节用为由欲改变礼制, 不知为何子贡经常被夸, 而宰我却经常挨骂. 难道白天睡觉, 真的罪过如此之大?

宰我对于他现实主义的观点, 不仅停留在学术讨论, 还试着找机会实施:

哀公问宰我, 神像应该用什么木头, 宰我回答说, 夏朝的人用松树, 殷代人用柏树, 我们周人用栗树, 是取使民战栗的意思. 劝哀公 "使民战栗" 很有马基雅维利的感觉. 孔子听闻此事, 自然是很不高兴, 说这种老古董的事情, 就不要拿出来说事了.

本来写这篇文章, 以 "两圣相契" 的角度来说, 你看, 中西方的理想主义大师们, 身边都有这样的现实主义者作为忠实的伙伴.

但是写到一半时候, 发现克力同和宰我之间, 其实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甚至于两个人, 除了者是理想主义大师身边的现实主义者外, 似乎没有什么可比之处.

克力同在柏拉图笔下, 虽然与苏格拉底观念相左, 但整形象是正面重要的; 而论语中的宰我, 不但一直挨骂, 而且形象也隐晦而负面.

当然, 我们必须说, 柏拉图笔下的克力同和论语中宰我, 事实上都被塑造出来的形象. 但是通过两种形象的塑造似乎表达了两种对于理想和现实的观点.

在克力同的形象中,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分离在两个空间之中, 当苏格拉底要处理现实事务时, 克力同便现身出来; 当苏格拉底谈论起灵魂不杇, 克力同便沉默下去.

而在宰我的形象中, 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是一个事物的两端, 当宰我选择现实主义时, 他便远离了仁.

之所以会有这样的分别, 我猜可能是因为西方文化中神的语言和人的语言是分离的, 而在东方文化中, 神的语言和人的语言则一直结合在一起.

当然, 也或许, 对于宰我的形象, 只是一个阴谋而已.

觉得还行请关注我的公众号, 张启震 (zqz_zhangqizhen).

扫码关注我的公众号

《柏拉图全集》读后感(三):苏格拉底之死

公元前 399 年, 忒修斯之船回到了雅典.

次日, 雅典人民处死了他们的苏格拉底.

公元前 399 年, 阿波罗的祭司给朝圣的忒修斯之船挂上花环的次日, 雅典人将 70 岁的苏格拉底告上了法庭.

苏格拉底的罪名是:

最后法庭审判的结果是, 苏格拉底有罪, 并被判处了死刑.

因为

所以, 等到忒修斯之船回到雅典, 苏格拉底被处死.

雅典人民其实并不想让苏格拉底, 因为:

根据雅典五百人会议制度, 审判苏格拉底的一共有 500 人, 但在柏拉图的《申辩篇》中, 苏格拉底自己说:

考虑到苏格拉底所说:

那多半, 在法庭现场, 苏格拉底的表现至少象是 “刚愎任性“ 和 “轻视” 法庭的.

也即是说, 如果苏格拉底在法庭上, 表现得更 “重视” 法庭, 如其他案子中的被告一样:

那么对他的判决的结果也许会是无罪.

而且, 如果我们是当时一个法庭上 500 人陪审团之一, 我们并不会认为判苏格拉底死刑是一件多么严重的事情.

因为当时在雅典被法庭判死刑通常是不会死人的.

当时的情况, 苏格拉底的除了赴死以外, 其实还有非常多的选择:

当时法律规定, 被判有罪的人可以提出用一笔罚金, 或放逐来替代死刑.

苏格拉底认为多少数额的罚款是合适的呢?

但是, 苏格拉底说

所以他愿意将罚款的数量提高到一明那. 他认为他这是他可能支付的起的数额.

最后还是在柏拉图, 克里托等苏格拉底的朋友的提议和担保下, 他才最终将罚款的数额提高到 30 明那.

至于放逐, 在雅典应该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

雅典人动不动就放逐政治家和知识份子. 而被放逐的人也并不是永远回不了雅典.

苏格拉底的邻居凯勒丰就被放逐过.

而对于放逐, 苏格拉底说:

至于非法的选择, 雅典人算是给苏格拉底留足了后路.

首先从时间上讲, 审判的时间特地选在了给忒修斯之船挂上花环的次日, 这样, 苏格的底被判死刑后, 要直到忒修斯之船从提洛朝圣回来才会行刑.

其间, 时间之长以至于让处邦人感到诧异.

而苏格拉底在狱中被看管之松, 简直可以说是形同虚设.

甚至当时, 雅典都形了这样一种舆论: 如果苏格拉底真死了, 一定是克里托舍不得出钱救他.

可见, 在当时有钱人救受牢狱之灾的朋友出狱是如同常识一般的基础操作.

而克里托也不负众望打点好越狱逃亡的一切:

从怎么逃, 逃到哪, 逃出去后怎么生活, 甚至于资金来源都安排的明明白白. (交友当如克里托.)

考虑到当时雅典动不动就放逐人, 逃亡本身, 可能已经形成了一条产业链. 因为克里托提到, “把你弄出这个国家, 付的钱也相当合理.” 可见是有比价对象的.

然而克里托还是让雅典人民失望了, 苏格拉底十动然拒. 最终苏格拉底选择了慷慨赴死.

公元前 399 年, 当忒修斯之船朝圣回来的那一天晚上, 想必是有不少雅典人难以入眠的. 因为我猜他们并不是真想让苏格拉底. 诚如苏格拉底在法庭上所说:

雅典人不相信苏格拉底是认真的, 所以苏格拉底决定死给雅典人看.

苏格拉底死前最后一句话, 是叮嘱克里托, 向阿斯克勒庇俄斯祭献一只公鸡. 阿斯克勒庇俄斯是希腊神话中的医药之神. 苏格拉底饮毒芹而死, 去要向医药之神祭献公鸡. 似乎在说, 死亡治愈了他.

当然从《斐多篇》一文中看, 似乎是在说, 死亡让灵魂脱离了肉体, 从而治愈了他的灵魂.

但从苏格拉底之死的三篇哲学戏剧来看, 似乎也在说, 死亡让苏格拉底完成了他的命运, 从而治愈了他.

苏格拉底的命运发端于德尔斐神庙的神谕.

据《申辩篇》所说, 前边提到的苏格拉底的民主派朋友凯勒丰有一次去德尔斐, 并向那里的神提出一个问题: 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聪明? 女祭司回答说, 没有.

苏格拉底听闻此事后非常因惑, 他非常明白自已没有智慧, 但神又是不会说谎的. 为了试探神谕的真意, 他去拜访了一位有极高智慧声望的政治家, 想以此证明, 有人比他更有智慧.

但让苏格拉底失望的是, 在许多人眼中, 尤其是在他自己眼中, 他好像是聪明的, 但并不真的聪明.

于是苏格拉底续继寻找在智慧方面有名声的人, 试图证明有人比他更有智慧, 但结果是一样的. 最后他一个一个地去访问, 除了政治家以外, 还访问了诗人和工匠. 但结果却是一样.

最终苏格拉底意识到:

在苏格拉底遵询神的旨意, 察访他认为有智慧的人时,

这就是苏格拉底第一个罪名: “腐蚀青年人心灵“ 的来历.

在苏格拉底关于神谕的故事中, 我们看到一个由洋洋自得的名人和看热闹的庸众构成的雅典.

在这个雅典, 没有人考察什么是真正的智慧, 也没有人考察对于智慧的考察本身.

而在苏格拉底看来, 未经考察的生活是没有价值的. 因此他说:

苏格拉底自比一只虻子, 要唤醒雅典这只由于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的良马.

“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 指的是什么呢? 指的是一群无法对任何事负责的人掌握着巨大的权力.

普通民众的道德体系是建立在相对情感价值之上的. 这种道德体系中 “勇敢可以归于害怕和恐惧”, “他们实施控制 (节制) 的原因在于自我放纵”, 苏格拉底总结道:

而普通民众正是使用这种建立在相对情感价值之上的道德体系, 判了苏格拉底有罪.

他们因苏格拉底的哲学活动判苏格拉底死刑, 但实际上他们既分不清楚苏格拉底的哲学与智者派的区别, 也分不清楚苏格拉底的哲学与自然哲学的区别.

苏格拉底并不是这种这种相对的道德体系的第一个受害者:

这群掌握着最高审判权的普通人, 只按照自己的喜好来行事, “他们的行为完全是随意的”, 而不是按照 “法律和正义”.

正是为了补正这种随意性, 罚金, 放逐和对于越狱的宽容运应而生.

而这些对于随意性的补正反而强化了他们的随意性, 因为如苏格拉底所说, “你们不会相信我是认真的”.

所以苏格拉底要死雅典人看: 他要用自己的死亡剌痛雅典这只 “身形巨大而动作迟缓“ 的良马:

如果觉得还行, 请关注公众号 张启震(zqz_zhangqizhen)

扫码关注公众号

《柏拉图全集》读后感(四):《斐多篇》中的伦理

我读过好几遍《白鹿原》. 前几次读的时候, 我一直不喜欢白灵这个角色. 我一直不能理解白灵这个角色为什么被当成是白鹿的具象.

直到有一次我注意到一个细节: 小说中预设了作者的身份是白灵和鹿兆鹏的儿子.

当我注意到这个细节的时候, 我一瞬间明白了, 为什么白灵是白鹿, 而为什么小说的前言要引用巴尔扎特的那句名言:

当你读到结尾处, 白嘉轩瞎了一只眼, 鹿子霖疯了, 黑娃死了, 鹿兆鹏去了西藏, 似乎一切遁入黑暗时, 想起白灵的儿子依然继承了白鹿的魂灵, 写出这个白鹿原的故事, 你便忽然明白了, 什么叫做:

后来我说把这个细节称作《白鹿原》的密秘. 因为它用一种密秘的方式, 让我从情感上, 而不是理智上理解了一部作品.

白鹿原

同样, 《斐多篇》也有一个秘密.

它隐藏在苏格拉底论证了灵魂不朽, 克贝和西米亚斯提出反驳, 大家陷入一种绝望的情绪, 而苏格拉底试图鼓励大家后. 苏格拉底说:

当我们反复品读苏格拉底的论证时, 当我们为因其论证的精妙而赞叹时, 我们是否会想到这一点. 对于其它人来说, 这只是一个论证, 一个智力上的活动, 而对于苏格拉底, 这是一件事关生死的大事.

因此, 灵魂是否不朽, 对于其他人来说是一个对不对的事实判断问题, 而对于苏格拉底是一个值不值的价值判断问题.

如果灵魂只是一个物件, 会随着肉体的列亡而烟消云散, 那他在法庭上的抗辩, 在监狱中的等待还有什么意义呢?

苏格拉底说:

在《申辩篇》中苏格拉底把雅典比作身型巨大而行动迟缓的良马, 而把自己比作虻子, 到处叮人, 唤醒, 劝导, 指责每一个人. 而正是因此, 苏格拉底被判死刑.

如果苏格拉底因唤醒他人而获死, 但自己却在自己生死大事上犯了迷糊. 那他的获死岂变得毫无价值?

所以苏格拉底说:

在这里, 论证本身获得了伦理的意义.

当苏格拉底论证了灵魂不朽, 西米亚斯和克贝分别提出了一个反驳, 动揺了论证的基础, 使大家陷入沮丧之中.

苏格拉底安慰大家: 请斐多做他的伊俄拉俄斯, 打败论战中的反扑. 但在回应驳之前, 苏格拉底说: “但是有一个危险首先要加以提防.”

在什么情况下, 人们会变厌恶人呢:

苏格拉底总结说: 这样的人是要与他人建立联系, 而又对人性不作任何批判性的理解.

他说 “世上非常好的人和非常坏的人都不多, 大部分人都处于好坏之间.” “如果有一场恶的比赛, 也只有很少的人能才其中出人头地”

而人变得厌恶论证的过程和变和厌恶人的过程是一样的:

苏格的底接着说道:

这就是论证所涵含的伦理价值: 一方面, 要相信有有效的论证, 那怕论证的结果是 “死亡是一种灭绝“, 这是勇敢; 另一方面, 也要承认自己在理智上仍是残缺的, 要尽力成为健全的, 这是自制.

这就是苏格拉底所说的:

《斐多篇》中专门讨论了勇敢和自制这两个美德, 并以此论证了, 哲学家为死亡作准备是比自杀是不合法的更具有价值.

《斐多篇》的论证始于这样一组讨论:

苏格拉底先论证了对于其他人来说自杀是不合法的, 因为:

而后苏格拉底又论证了对于哲学家来说, 其一生都在为死亡作准备:

于是这里就有了一个问题: 其他人自杀不合法和哲学家追求死亡这两件事都是有道理的. 而哲学家的选择似乎除了符合其偏好 (爱好智慧) 没有什么优先性.

所以苏格拉底对比了哲学家的和其他人的勇敢和自制, 用以论证, 哲家的追求是更有价值的.

其他人用一种快乐, 痛苦, 恐惧交换别一种快乐, 就好象交换不同面值的硬币一样. 从道德标准来看这不是一种正确的方法. 而只有一种货币可以拿来与其它东西交换, 就是智慧.

但是问题还是没有解决: 为什么用快乐交换快乐就不正解, 而用快乐交换智慧就正确?

苏格拉底接着说: 使真正的善得以可能的是智慧.

苏格拉底对于建立在相对感情价值之上的道德体系的批判是一以贯之的.

在《克里同篇》中, 对于持有这种道德体系的一般人, 苏格拉底说:

正如一个段子所讲, 次次考零分的人, 一定有能力次次考 100 分, 因为一个可以精确避开所有正确答案的人, 一定是知道正确答案的. 而啥也不知道的人, 反而没有能力一直考零分.

因为道德体系是建立在相对价值之上的, 所以道德体系本身是完全随意的. 所以普通人即无能力无限为恶, 也无能力无限为善.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 这种道德体系是一种错觉, 我们觉得它存在, 其实它并不存在.

在苏格拉底讲不要厌恶论证时, 也吐糟过:

那么什么样的道德体系是好的呢, 苏格拉底说:

在苏格拉底说了哲学家为追求死亡, 是因为其灵魂对于智慧的追求后, 克贝提出了一个问题:

苏格拉底的论证必须建立在灵魂不朽的基础上, 如果灵魂在身体死亡之后烟消云散, 那魂灵脱离身体去追求智慧自然也就不可能.

由引苏格拉底开始了灵魂不朽的论证.

苏格拉底先通过相反者相成的论证了生死相对, 因此死亡产生复活.

而后苏格拉底通过回忆说, 论证了在身体出生之前, 灵魂存在.

最后苏格拉底通过灵魂是单一的且神圣的, 论证了在身体死亡之后, 灵魂依然存在.

在完成了灵魂不朽的论证之后, 苏格拉底开始区分灵魂从身体脱离时的状态

如果灵魂受到过哲学的训练, 从容的面对死亡, 灵魂从肉体中脱离的时候就是纯洁的.

如此灵魂就可以前往出其性质相似的神圣和不朽的世界, 并且摆脱了身体的不确定性和愚蠢, 摆脱了感情以及人间的一切罪恶.

灵魂从肉体中脱离出来是纯洁的

而如果灵魂总是与肉体在一起,

这种情况下, 灵魂会被肉体玷污. 被玷污的灵魂会被拉回可见的世界, 变成可见幽灵.

这些恶灵首先被迫在世间漫游, 最后再次被禁闭在与他的前世有一致性质的肉身中:

如果灵魂被玷污了

我们看到, 苏格拉底所谓的肉体对于灵魂的玷污, 其实是指灵魂以可见的欲望和感知为真, 而不以不见的理智为真. 而不可见的理智, 反而是与灵魂性质相似的神圣和不朽的世界.

也即是说, 这种玷污是一种灵魂的选择, 而这种选择, 则是由于缺少哲学的训练.

在这里, 苏格拉底再一次区别了, 通过智慧获得的善和通过习惯和实践获得的善. 前者, 使灵魂前往神圣和不朽的世界, 而后者, 最好的情况是再次投胎成人.

哲学净化灵魂

关于灵魂在身体中的状态, 苏格拉底将其比喻为一个无助的囚徒.

而哲学使灵魂自由的方式, 则是劝说灵魂

苏格拉底批判了自然哲学的论证方式, 这种方式是用可见的自然之物作事物产生, 消灭和持续的原因, 而这正是使用感观认识世界; 同时苏格拉底还提出了自己的论证方式, 这种方式是提出一种自认为健全的假设, 并考察其推论的一致性, 如果无法满足其一致性, 则提出一个更根本的假设, 直到找到一个令人满意的为止, 而这也正是相信自己对事物的独立判断.

为什么要这样呢? 因为哲学家应尽可能的节制快乐, 欲望和悲伤, 当灵魂强列的感到这些情绪时, 灵魂会假定引起这些情感的原因是最真实的.

苏格拉底说, 快乐和痛苦像是柳钉一样, 把灵魂钉在肉体上:

与是在这里, 灵魂的纯洁和玷污这个伦理问题, 又变成了什么是真理的认识论问题.

苏格拉底给出这样一个关于假设的选择, 如果我们认为可见的, 感觉的对象是真理的话. 在最好的情况下 (灵魂是不朽的且具有普通公民的善) 也不过再投胎为人而已, 也即是说, 在这种假设之下, 作为人活着已经是最好的情况了.

而如果我们认为不可见但理智的东西是真理, 灵魂则有一个神圣和不朽的终极归宿.

因此在这个意义上, 智慧才是唯一值得交换的货币. 因为智慧 (对于不可见但理智的东西的认识) 为灵魂保证了一个神圣和不朽的世界.

苏格拉底总结道:

至此, 《斐多篇》对于伦理的讨论, 也即是对于自制和勇敢的讨论就结束了.

但是我们看到, 《斐多篇》对于自制和勇敢的讨论, 是建立在一个神圣和不朽的世界之上的. 这个世界是什么呢?

这个世界是相的世界 (按照旧译当为理念世界). 所以接下来, 我们将聊聊《斐多篇》中的相论.

如果写的还行, 请关注公众号 张启震 (zqz_zhangqizhen)

扫码关注公众号

《柏拉图全集》读后感(五):《斐多篇》中的相论

在《斐多篇》中, 苏格拉底提出了自己的论证方法:

苏格拉底的这种论证方法, 其实是一种通过不断作出更健全的假设来逼近 “真理” 的方法.

而我们看到, 在《斐多篇》中苏格拉底经常提出的假设是: 假设有绝对的实体存在, 如绝对的美, 绝对的善等等.

而这种绝对的实体在《斐多篇》中被称之为 edios 和 idea.

关于柏拉图的 edios 和 idea 最流行的翻译是理念. 陈康先生在其《巴曼尼德斯篇》中提出, 这个翻译存在问题, 并主张将其译为相.

翻译为理念存在什么问题呢?

那为什么要翻译为相呢?

不得不说, 相比较理念一词, 翻译为相是艰涩的. 对此陈康先生亦作了解释.

通常所说翻译的标准是 “信达雅”. 信是翻译的根本, 不以信为目标则不是翻译. 达是相对的目标, 陈康先生举了一个例子: 纽约街头的汽车事故, 怎么翻译都是达的, 而对于黑格尔的著作, 对于没有哲学基础的人来说, 怎么翻译都达不了.

翻译外国的哲学著作, 是在介绍一种本土未有的思想. 如果使用一种语言中的惯常用的词语, 只表示这种语言已有的思想. 所以在追求极至的 “信” 的要求下, 使用一种语言惯用的词言来表达一种本土未有的思想, 是不可能的.

而在此文辞与义理不能兼顾的时候, 我们的原则是宁以义害辞, 不以辞害义.

因此, 在艰涩但准确的翻译和流行而有误的翻译间, 我们当然应当选择艰涩而准确的翻译.

而且, 使用艰涩的词汇来翻译外来文化, 我们国家是有成功案例的: 佛教经典的翻译就是如此.

象是 “菩堤”, “般若” 之类词语, 当时的释译者并未使用本土已有的惯用词语, 而是生造了一批佛教术语. 这些艰涩的翻译非但没有妨碍佛教文化的传播, 还让使用者在使用这些词汇的时候, 立刻进入一种佛教的语境中去.

在《斐多篇》苏格拉底向克贝介绍了自己的论证方法, 但是克贝表示没听明白. 与是苏格拉底以论证美的事物何以为美为例, 进行了解释:

关于美的解释

苏格拉底对美的事物何以为美的解释, 就采用了相论.

所谓绝的美, 就是美的相. 而美的相出现在美的事物上的方式, 或者与美的事物发生联系的方式在柏拉图的哲学中称为分有.

美之事物何以谓以之美

相论是说, 具体的事物分有绝对的相而获得与相同名的性质.

苏格拉底为什么要提出相论? 苏格拉底说,

这当然是最保险的回答, 因为美所以美, 这其实是一个同语反复. 同语反复的本质是同一律: 一个事物无论如何, 至少是其自身.

第一个提出同一律的是巴门尼德, 他提出了只有存在的东西是存在的, 不存在的东西是不存在的. 关注这个公众号的人一定知道, 这个观念再往前推一步, 就立刻走向否定现实的境地了.

巴门尼德关于动不存在的论证

苏格拉底自然也知道这一点, 他自己把这个矛盾引了出来:

这个时候, 如果按照巴门尼德的路数, 他就应该像否定运动一样否定高度了: 因为高不能同时是矮, 而西米亚斯既高又矮, 所以高度是不存在的. (我不是危言耸听, 巴门尼德就是用同样的逻辑否定了部分与全体的存在.)

但苏格拉底没有, 苏格拉底这样解释个问题:

当高逼近时

与是在整个过程中, 西米亚斯还是西米亚斯, 高的相还是高的相, 矮的相还是矮的相, 它们之间不存在转化的问题, 而只存在结合的的问题.

西米亚斯与高的相结合, 高的属性就在西米亚斯身上显现, 西米亚斯与矮的相结合, 矮的属性就在西米亚斯身上显现.

这就是相论的优势, 它拓展了巴门尼德发现的同一律, 而避免了同一律所带来的逻辑与现实的矛盾.

苏格拉底没有让相论停留于此, 他走的更远. 他更举出雪与火之例.

也既是说, 有的事物, 是与某些相共同进退的. 比如, 雪与冷, 火与热.

当此之时, 一个词呼之欲出. 这个词就是: 本质. 雪的本质是冷, 火的本质是热.

这个事情在亚里士多德那里说的清清楚楚:

当然, 在《斐多篇》中并没有提出本质这个概念. 也不知道是因为柏拉图还没意识到本质这个问题, 还是他故意没说.

对于爱好哲学史的人来说, 有一个类似于奖励关的问题: 分期问题.

《斐多篇》是柏拉图什么时期的作品呢? (前期, 中期还是后期?)

从对相论的分析, 我们大体可以知道, 《斐多篇》晚于《美诺篇》和《国家篇》, 但早于《巴门尼德篇》.

理由如下:

所以《斐多篇》至少是柏拉图中后期的作品, 因为《美诺篇》和《国家篇》是柏拉图中其作品.

而在《巴门尼德篇》中柏拉图彻底检讨了自己的相论. 并且发现自己已前的相论是存在问题的. 因此《斐多篇》一定是早与《巴门尼德篇》的. 因为在《斐多篇》中相论还是一个正确的理论.

正如《斐多篇》中所提到的哲学家的勇敢, 柏拉图在《巴门尼德篇》中彻底的检讨了其前中期所主张的相论:

对于相的检讨:

对于相的分有的检讨, 具体事物是如何分绝对的相呢?

按照陈康先生的观点, 在《巴门尼德篇》中, 柏拉图开始放弃相论, 重新开始拯救现象.

让我们回到《斐多篇》.

在《斐多篇》中细细的讲了相论, 但是如果我们回到他提出相论之初, 我们会看到, 相论只是一个假设: 假设我们相信绝对实体的存在.

每当想起这只是相论只是一个假设的时候, 我就会想起我最喜欢的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

这个证明是这样的:

这个论证是个谬论, 因为其结论包含于其前提, 但其前提是悬似的.

但其实这个论证给我们了一个选择: 我们是否愿意选择一个信念, 有一个绝对完美的善存在.

我是一个天主教徒, 我选择相信.

而赴死的苏格拉底, 用他的死, 告诉了我们他的选择.

如果觉得还得, 请关注公众号 张启震 (zqz_zhangqizhen)

扫码关注公众号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