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菊与刀读后感100字

菊与刀读后感100字

《菊与刀》是一本由【美】鲁思·本尼迪克特著作,汇智博达|万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27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菊与刀》读后感(一):信仰与宽容

《菊与刀》是一本令人热血沸腾的作品,尽管读者与作者相隔半个多世纪,但是对于作者的论述,我们还是五体投地,作者不愿意只作纸上研究,而是深入日本民间去研究国民性,这种精神值得我们敬佩与尊重。 作为一个文化人类学家,作者自信具备着某些可资利用的研究方法和必需的条件。至少他不必完全放弃人类学家非常重视的研究方法,即同被研究的对象进行面对面的接触。 “人之初,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的争论从未停歇过,但是本书并不是探讨人性善与恶,而是告诉我们人性是复杂的,善中有恶,恶中有善。无论是以日本人为代表的东方文明,还是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洋文化,其核心都在于人的生产、生活。日本人国民性有其善的一面,也有其恶的一面,书中将善的一面形容为菊,恶的一面概括为刀。这是我浅显的理解,然而正统的观点认为:菊是日本皇室的家徽,刀是武士精神的体现,二者相融而相生,突出了日本人爱美而黩武、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顺的特点。 一个岛国,为了生存,为了存在感,发动、参与了两次人类历史至今影响深远的战争,不仅给自身带来了苦难,也给世界带来了痛苦。日本人用来为其战争辩护的前提是同美国人的前提截然相反的。它对国际形势作出了完全不同的解释。美国把战争归咎于轴心国的侵略行为,日本、意大利以及德意志的征服行动恣意践踏了国际和平。而日本人却认为扶持落后的中国。日本与“大东亚”各国属同一人种,所以在赶走英国人和俄国人之后,它还应该把美国从世界的这个地区赶走,并“占据其所居的地位”。本没有对错是非,只是观点的差异,但是如果将错误的、偏激的思想付诸于实施,无吝于给人类带来了灾难。 尽管耻感文化在日本人的血液中流淌,但是并不意味着欧美人罪感文化是值得推崇,但何况作者没有考虑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任何组织的人都有着阶级、地域和职业等具体的差别,以一种政治上的正确去抹杀文化上的多元,不足取也。

《菊与刀》读后感(二):《菊与刀》

慕名《菊与刀》很久,终于一睹为快。从小对日本和日本人都有一种敌视情怀。无他,只是历史时时刻刻惊醒着我们:勿忘国耻! 可是对于我“敌视”的对象,却一丁点儿都不了解。想来也是可笑的!这么多年日本人以前给我印象就是做事严谨细致,正好读这本书让我知道了解了些日本人和日本文化。

这本书最初是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奉美国政府之命,为分析、研究日本社会和日本民族性所做的调查分析报告,旨在指导美国如何管制战败后的日本。1946年正式出版,在美国、日本等引起强烈反响。事实上,美国政府战后对日本的政策和日本相应的反应与《菊与刀》的分析基本一致,可谓是美国改造日本、分析日本的指导书。《菊与刀》被认为是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书,是社会科学研究直接运用于政治实际操作的杰出例证。

“菊”象征了日本人带有审美情趣的,彬彬有礼温顺的一面,而“刀”象征残暴粗鲁,尚武嗜血的一面。前者源自于日本人对道德规范等体制的服从,而后者源于对童年时为所欲为,不受任何束缚的记忆的怀念。这也是本书作者研究的两大课题——日本的道德理念和教育。

书中有段关于日本的战斗精神可以超越死亡这一物理事实的描写让我记忆犹新。大意是说日本一名空战大尉,在战败之后凭借超强意志力写了份报告并且向总部司令做了汇报之后轰然倒地。结果人们发现这名大尉其实身体冰凉,已中弹身亡很久。但是他的精神支撑着他做了汇报。这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奇迹,因为这名死去的大尉怀有庄严的责任意识。 看完之后无比钦佩,这点着实震惊了我,这是要有多么强大的意志力才能做到的?!

另外,日本人在养育孩子方面采用的是审慎节俭,严厉压制的方式方法。导致日本孩子在成年后,就得压制自己的愿望,就得小心谨慎的去遵守这样一套道德规范。日本婴儿往往先学说话再学走路,他们认为认为婴儿一岁前不应该站立或迈步。孩子从小就被告诫要重视家里的“整洁”。日本女人的地位也极低,根据他们的观念,如果没有自己孩子的女人永远是失败者。在日本,生孩子和行房事一样私密。女人在分娩时不可以叫出声,不能让别人知道。日本女人的睡姿也必须是固定的。这一切不折不扣的训练都使得孩子们成年后接受日本文化中那些微妙的强制性规定。

虽然了解的感受的只是日本文化的冰山一角,但是他们极端性和特殊性也的确让人惊悚畏惧。通过这边书,而我现在对日本的新了解也有着不同感觉。

《菊与刀》读后感(三):战争与和平年代的日本人性——菊与刀

“只有坚定不移的信仰的人,才会有不寻常的宽容。”

对于日本这个与我们一衣带水的邻国,我一直不甚了了。但就是日本这样一个小小的岛国却给我们的国家留下了至深的伤痛。对于日本民众,战事好战且平时彬彬有礼的行为着实的令人费解。在我的印象里他们就是矛盾般的存在,“爱美而黩武、尚礼而好斗、喜新而顽固、服从而不驯。”对于这样的一个国家我想我们有必要从根本上了解日本文化,国家的文化决定着民众所有的认知。

对日本文化研究最经典的书籍莫过于美国民族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所著的《菊与刀》一书,这本书是针对日本人的文化分析报告。从1944年本尼迪克特受美国政府委托要完成针对日本人的文化分析报告,到1946年《菊与刀》一经问世就在日本乃至世界引起强烈反响,这本书更是被誉为研究日本民族性的必读之书。我个人在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很是惊叹,一个美国人居然对日本民族研究的如此之透彻。

我个人在阅读这本书前有着非常大的疑惑,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造就了日本人的民族性?《菊与刀》这本书全书一共十三个章节,通过深入性的阅读我脑海里的疑问也在慢慢的减轻,我不敢说我读透了这本书,但通过这本书我认识到了一部分的日本文化。醉心于菊花的培养,也崇尚刀剑和武士的荣誉。他们的矛盾性是根深蒂固也是乐享自得,在《菊与刀》这本书里从战争的看法讲起,再到日本的明治维新,以及日本的风俗习惯、道德观念、文化教育等不同的方面做了详尽的阐述。

鲁思·本尼迪克特作为民族学家,她用专业的术语,以及科学的研究方法,将“菊”与“刀”所蕴含的两种文化做出了鲜明的对比。菊,日本皇家家纹;刀,日本武士身份的象征;两者之间矛盾且相互依存,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民族性。而鲁思·本尼迪克特从不同的角度探寻日本的文化,同时又对代表不同文化的菊与刀作了非常专业的阐释和解说。

在整本书里我个人最关注的章节在于日本儿童的养育习俗,性格的养成往往在孩提时代的慢慢积累。通过作者的阐述我们可以发现日本人的成长经历和美国人不同,和我们相比也可谓是大相径庭。而孩子们再过了幼儿期以后,各方面的要求和限制在进一步的加强,对于日本孩童两重性格的养成是和他们所处的大环境和接受的教育息息相关。当然日本人对孩童的训练教养之严格是世界出名,他们可以放任也可以限制,他们优雅也喜杀戮,他们热爱美好也深喜破坏!矛盾的性格注定了人格的双重性!

《菊与刀》这本书对日本各方面的研究非常的深入,这对我们了解日本民众和日本文化有着非常大的帮助。在这本书里我们可以通过日本人生活里的细节去解读日本人的思维方式和习惯。而“菊”与“刀”就是日本人的矛盾性格,所以对于日本这样的一个国家,了解这个民族就从《菊与刀》开始!

《菊与刀》读后感(四):眼中读得的日本

菊与刀,拿到这本书的时候,我是很好奇的,何为菊?花中君子,凌寒独开,傲霜怒放,柔者为菊,象征的是文雅。而何为刀?大雪弓刀,斩金截玉,骤如闪电,刚者为刀,象征的是暴力。而菊与刀,莫不如同,如冰与火,难以相容,简直就是自相矛盾。 首先,可以得到解答的就是,“菊”本来是日本皇室的家徽,而“刀”是武士道文化的象征,这揭示了日本人的矛盾性格,就像美国人类历史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说的“在很大程度上,日本人本来就是一个矛盾的民族:他们既生性好斗又温和谦让,既穷兵黩武又崇尚美学,既骄傲自大又彬彬有礼,既冥顽不化又能屈能伸,既甘于驯服又不肯受人摆布,既忠贞不二又心存叛逆,既勇往直前又懦弱多变,既故步自封又欢迎新的生活方式”这样的矛盾不仅仅出现在这部著作中,更加真实的渗透在日本人日常的生活起居之中,菊与刀便是它们最真实的写照。 整本书以13个小节贯穿了日本的文化,管理方式等等,比如众所周知的明治维新还有日本最难以承受的人情……单从政府的迥异之处就可以发现,日本与西方国家的不同之处更在于它的功能而非结构,因为日本的等级制度一直深入人心,这使得他们极其容易被驯服,就如同他们所信奉的箴言一样“一切各得其所,各安其分” ,只需要做好自己分内的事情即可,不允许有拖欠别人的债,同时,最显而易见的就是日本人普遍认为,天皇的存在凌驾于一切批判之上,以至于国民无形中有一种对天皇的崇拜心理,根据记录,他们会在天皇生日当天高呼“天皇万岁”日本的指挥官还会率领补下对着日本本土的方向进行鞠躬,由此可见,对于天皇的尊重都已经成为大家发自内心的不可逾越的界线,更像是一种虔诚的向往了。 此外,在书中还了解到了所谓的难以承受的人情债,“人情债”可以说是日本人的一大特色,也是世界上最奇怪的道德义务,他已经成为了一个人从出生以来就不得不背负的一件事情,甚至到躯体入土为止。在日语词典里是这么解释这个词语的“每个人应该遵循的道德,或者一个人为免受非议而不得不做的事情。”显然不得不所体现出来的强制性是难以摆脱的,就拿婚姻这件事来讲,它成为了两个家庭传宗接代的契约,两个人不仅仅是作为夫妻关系而单独存在的,更大意义上他们被赋予了两个家庭甚至是家族的意义,“婿养子”就能够鲜明的传达出来这一观点,如果一个家庭当中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的时候,为了一个家族的繁衍,父母会为女儿挑选丈夫,而这个人就是所谓的婿养子,更加显得庄重的是,婿养子被双方家庭的已确认之后,就会改为岳父的姓氏,而自己本身的名字也就此从原来的家庭登记上面给抹去,进入到了妻子的家庭之后,他甚至会受制于岳父母的人情债,死后也要被埋在岳父母的家族墓地中。如此看来,一个人的自由与尊严仿佛在这一刻就已经被无耻的出卖了,而一个人又被活生生的束缚住了,不得不叫人有些悲凉。 日本人能对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打破砂锅问到底,而对发起残忍的屠杀,可怕的暴行却又显得丝毫不在意,这种态度的背后所隐藏的东西,日本所孕育的双重性文化都从这本书里,缓缓地,安静地找出答案。

《菊与刀》读后感(五):日本人的梦

最近在看一本书,书的名字叫做《菊与刀》,这本书的名字很简单,而且书的封面也很简洁,可是讲述的道理却一点都不简单,而且充满了辨证的观点。从书的名字其实也不难理解,这是一本什么样性质的图书,毕竟与书名特色的相符的也并不是很多。因此通过书名也可以对于作者所要讲述的讲述的观点了解一二。

《菊与刀》的作者是美国的女作家鲁思·本尼迪克特,作者原姓富尔顿,美国民族学家、女诗人,是美国人类历史学派开创人博厄斯的学生,也是其学术继承人。作者受到美国政府的委托,开始了一次对于日本这个国家的全方位的调研。因此作者在本书中通过对于不同时期的日本人进行详细的调研,总结他们的心理,得出了一些匪夷所思的结论。

日本这个国家对于大家来说并不陌生,对于当代人来说,可能接触的比较少一些,可是对于年长的人们来说,可能就是一场噩梦。日本这个国家对于我国人民的侵略,简直是惨不忍睹,从刚开始侵略东三省,建立伪满洲国开始,就开始蚕食我们国家了。在东三省这个跳板之下,接着开始了南下的侵略,开始了惨无人道的杀害。我们都比较熟悉的是南京大屠杀,几十万的人被活埋,被屠杀,这是丧尽天良的人性。是被正义的人们所痛恨的。日本这个国家在长期的侵略中,不断的获取资源,用来发展。而且最为可耻的是采用化学武器,生化武器是国际上都严令禁止的,是对于人们伤害特别大的。日本在东三省利用那里的居民开始作实验,最为知名的就是哈尔滨平房区的七三一遗址,在那里日本人通过细菌的培养,妄图利用生化武器来占领中国,就是在这场战争中,失去了多少优秀的中华儿女。多少人家破人亡,妻离子散,这是多么罪孽深重啊。

终于日本人发动了太平洋战争,偷袭珍珠港,这个行为举止遭到了美国的反击,随着美国加入战争,局势发生了变化,法西斯联盟开始被逐渐瓦解。而日本也开始自顾不暇,渐渐的失去了侵略的能力。可是却贼心不死,依然顽抗到底。最终彻底让日本人胆颤心寒的是美国在广岛和长崎投下的两枚原子弹,使得日本终于宣布无条件投降。但是战后的这个国家却依然很快的崛起了,这些都说明了什么,作者在书中都会给出一些自己的观点见解。

众所周知, 日本就是一个岛国,国土面积并不是很大,人口也不是很多,但是相对来说也是不少,而且地震等灾害也是频发,在这样的条件下,却能够发展的很快,也是具有一定优势实力的。这也确实值得深刻的研究一下,究竟是什么样的文化使得这样的一个国家,可以这样的快速成长。作者通过对于战时日本的调研显示,日本的等级制度很高,因此他们希望建立自己梦想中的国度,也就是按照他们的意志,把中国纳入他们的版图,而把美国这些国家从亚洲赶出去。实现他们自己的白日梦。

《菊与刀》是一本非常经典的历史作品,这本书中,作者对于日本这个民族作了深刻的剖析。作者细腻深刻的笔触,把日本这个民族的特征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读者对于日本这个民族有了一个深入的了解认识。非常不错的一本书,很喜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