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摘抄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摘抄

《德意志意识形态》是一本由[德] 卡尔·马克思 / [德] 弗里德里希·恩格斯著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8.00元,页数:14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一):我们从人间到达天国。

“德国哲学从天国到人间,而我们从人间到达天国。”

这里面解释了许多对于共产主义的误解,有些说法甚至是直接开除另外三位“导师”的共籍。 唯物史观认为观察世界通过现实的生产关系和经验现象,是最为准确的,因为任何观念的只能通过这样而呈现。 同时也阐明了马克思心中的原始状态,古代共同体,封建和资本主义四大社会,我只能说和天朝特色的(例如把秦到清说成是封建)完全不一样。前二者的阶级分裂是是公民(普通人)和奴隶,封建是领主和农奴,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就我看来,我们所谓的封建不过是老马所谓的“古代共同体”,阶级分裂为“国人”和“野人”。我们在老马所谓的“封建”时间段处的时候很少。 之后老马也详细说明了宣言第一章的内容,进行了详细的推理,主要是对于被规定的“分工”的阐述 最后阐释了在共产主义社会中人达到的真正的自由,那就是不被规定的“分工”(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限制,实现自我价值。 老马对于在物质充沛后足够理智的人们会选择共产主义(因为只有这样生产力才能更好地发展,从欧洲的历史上来说,人们会去选择),很有信心。(或许太有信心了,因为天朝,印度,可谓是没有选择)

当然这里面还有很多怵摸的

贴图就行了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二):【转】聂锦芳:两种形态的唯物主义之间的差别与分野——再析“《费尔巴哈》章”对费尔巴哈的批判

【作者简介】聂锦芳,男,1966年8月生,山西寿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8调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学和哲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独著《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2012)、《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2005)、《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2002)、《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1998);合著《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读本》(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1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2003)、《超越“后发展”困境》(2002);主编《“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2014)、《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201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2013)等;发表论文180余篇。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三):有效性的白话

看了阿多诺的《本真性的黑话:论德意志意识形态》后打算再看看他老祖宗的“正本”,翻了一下节选本被删掉的部分,基本上都和神学有关系,但《费尔巴哈》这一章就让我觉得大概率看不到什么精彩的对决,所以就放弃了把全本看完——真的是太无聊了。 这所谓无聊,在我看来一直是我国研究马克思的优势,毕竟生产力生产关系对立推动社会发展的基本模式在我们的思维里已经如呼吸般自然,读这种书也就很难看出什么创新的地方,然而确实又很能看出些许不同的地方,比如马克思认为只有一个阶级除了推翻其他阶级外没有其他利益时,这场革命才有可能带来最终的和平;例如在这个阶段马克思就放弃了道德伦理理论,并且认为这些主张都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发展的产物。任何一个受到压迫的阶级都会努力改变社会生产关系去适应不断发展的生产力,这不是一个应该与否的问题,因为生产力的不断扩大是对生产资料的无限细分,也就在不断降低受压迫阶级的生活质量。此时无产阶级进行革命是必然的。 当然,在这里马克思还没有详细地讨论意识形态对革命的压制问题:大众受到欺骗,以为自己获得了其他利益,或者给予大众一种自己还拥有其他利益、目标的视角来降低革命热情,从而无视生产力的快速发展。这是很容易看出来的,毕竟马克思对这些他称之为意识形态家的鲍威尔、施蒂纳还有最著名的费尔巴哈仅仅以意识形态进行批判,换句话说,说明他们的理论来源于某些社会生产关系状况,却没有就其本身的论点进行多少批判。整个节选本大量地阐述历史唯物主义的发展阶段,但一并不足够仔细,也就是说要引也应该引《资本论》和《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之类的书;其次它也没系统地分析德国当时的具体社会情况,所以甚至没有办法进行准确的意识形态批判。不管怎么说,阿多诺确实学到了这本书的精髓,嬉笑怒骂,文采飞扬,乐于反讽并且绝口不以对方的理论基础反驳对方。 所以此时最好还是多看看马克思的说法里有哪些和我们常识里的马克思的区别吧。最经典的问题在于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的极大超越是否可以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这件事在这本书里还是有一定顾虑的,但由于马克思认为当时的生产力发展还不能够保障可以在突破现有统治阶级后不重蹈覆辙(而够的时候应该如何需要根据具体的社会阶段),所以当务之急并非意识形态批判而是生产力发展和新社会模型的建设。 这是一个非常明显的张力。而马克思或许认为可以靠自己的论著来弥补这个差距——通过自己的著作,革命成功后确实会是无产阶级专政。而今日是否也能如此,这是值得探讨的,既然我们承认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那么就算实践才能改变世界我们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认识今日的经济基础。或许今日的生产力已经大得可怕但无产阶级还是没有进行有效的暴动,此时要做的或许更多是意识形态清扫——这应该是法兰克福学派的想法,而法国人担心的是这场弥赛亚革命如何可能的问题,怎么才能革出一场消灭压迫的命,而苏联的问题使他们很难认为马克思主义原典可以领导无产阶级不走向其他东西。当然,我国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 认识世界在今日重新起来,因为没有一个21世纪的马克思帮人们认识世界来指导实践。不过这不是延宕的理由,马克思明确地说只有革命才能真正让学术的统治阶级的言语流传到全社会,才能够真正让认识和行动相合一。比如阿多诺就是典型的说的好但不做,老德意志意识形态家的作风。他是否真正做到了自己的否定辩证法呢?哈贝马斯又是否真的始终包容来者把所有来者一开始都当作理智的呢? 当然,这并不是说今天急需一场社会革命,但至少对自以为今日只需要意识形态批判的人来说,他们可能还需要对他们在批判时无法触及的外部——社会——进行思考。如果说早期马克思有人本主义是因为生产力还不成问题(或者说认为生产力在今日已经足够),但人却和自己的产品分离,那么我们要做的就是指出这一分离,从而改变生产关系;而后期马克思则认为生产关系还不成问题(或者说生产力早已足够),但生产力发展不足,所以需要正确认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情况,发展经济学,并且考虑革命后的政治经济社会建设。那么现在西马的问题就是我们不知道生产力(和未来建设)够不够到我们只需要意识形态批判,也不知道未来应该如何建设以此为理由落实意识形态批判。不管是哪个都是“两种马克思”中间的问题,因此不管选择人本主义还是非人本主义都是有问题的,当然这不是马克思主义本身的问题而是西马要面临的问题的答案。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四):【转】聂锦芳: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和现实旨归——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未誊清稿Ⅰ”

【作者简介】聂锦芳,男,1966年8月生,山西寿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8调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学和哲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独著《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2012)、《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2005)、《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2002)、《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1998);合著《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读本》(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1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2003)、《超越“后发展”困境》(2002);主编《“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2014)、《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201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2013)等;发表论文180余篇。

聂锦芳:唯物史观的理论视域和现实旨归——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未誊清稿Ⅰ”

《德意志意识形态》读后感(五):【转】聂锦芳:唯物史观的阐释方式与论证逻辑——再读《德意志意识形态·费尔巴哈》中“两个誊清稿”

【作者简介】聂锦芳,男,1966年8月生,山西寿阳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曾在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工作,1998调北京大学任教。现为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文本、文献学和哲学史的研究。主要著作有:独著《批判与建构:〈德意志意识形态〉文本学研究》(2012)、《清理与超越——重读马克思文本的意旨、基础与方法》(2005)、《哲学形态的当代探索》(2002)、《哲学原论——经典哲学观的现代阐释》(1998);合著《马克思〈资本论〉研究读本》(2013)、《马克思主义哲学史》(2012)、《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程》(2003)、《超越“后发展”困境》(2002);主编《“巴黎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历史地位》(2014)、《马克思的“新哲学”——原型与流变》(2013)、《〈资本论〉及其手稿再研究:文献、思想与当代性》(2013)等;发表论文180余篇。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