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长安与河北之间》读后感摘抄

《长安与河北之间》读后感摘抄

《长安与河北之间》是一本由仇鹿鸣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78.00元,页数:40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长安与河北之间》精选点评:

●佩服。最喜欢《权力与观众》一篇

●上联 屠呦呦 下联 仇鹿鸣

●论文集。地区视角下的政风与士情。小切入点、大史观。最喜欢“贰臣”一篇,第六章讲晚唐需要补课重读。。。

●关注他者视角,充分利用材料,破解表达与实践之间的矛盾统一。仇先生无论研究魏晋还是中晚唐,方法与态度一以继之,掩卷受益良多。

●按目录索骥,读的论文

●原作多篇论文连缀而成,但修改后也很有整体感。从全书看,也体现出作者运用新方法的尝试,从话语阐释、权力景观等视角切入,以便更好地揭示以往被遮蔽的中晚唐历史面向。胜义颇多,结论多引而不发,似仍有讨论余地,我想到的有三点:再郡县化的结构趋势;“河北故事”可能谈不上是稳定的默契而只是无规则博弈中的临时平衡;藩镇骄兵的“经济性骚动”应与军队职业化一并考虑。

●“尽管在论述上更加科学而成系统,但仍不脱历史辉格解释的色彩,即试图将一个已存在的历史现象加以合理化”果然对世界的认识(即“框架”)是先于所谓研究的。

●仇神这是在豆瓣封神了吗?新书评分接近10分。那我也给个5星的评分吧。 中晚唐时期,河朔地区藩镇割据,唐朝中央集权式微。虽然在宪宗时期短暂地实现了中兴,但元和中兴得益于魏博田弘正的主动归附,并没有改变河北藩镇割据总体的格局。 中晚唐魏博的牙军势力成为一股决定魏博走向的军力,魏博的节度使多由牙军擅自拥立。而为牙军拥立的节度使地位并不稳定,唐廷授予他们节度使的任命有助于提高节度使自身统治的合法性。在唐朝政府默许河北藩镇的自行承袭的“河朔故事”后,河北藩镇的叛乱多以经济性骚乱为主,即藩镇中日益强大的职业军人为寻求丰厚赏赐而自行废立节帅,节帅以财富维持军队的勉强效忠,一旦节帅不能满足军人的需求,军队便会拥立新的节帅以获取更多的利益。

●新世纪以降,土木勃兴,陆续出土中古墓志,为史学提供一种脱离意识形态文献的“当代”资料。仇以此入手,深耕细作,集矢于政治实践与表达之间的关系。对隐藏在仪式性的活动(如谶言星象,建祠立碑等)中的政治语言进行解读。国之大事唯祀与戎,繁文缛节虽于社会生产并无意义,但确是维系组织的必要手段。一些仪式性的宣言表演,目的在于树立正统,表达政治态度,甚至是一些纵横策略。落实到中晚唐政治则是中央与藩镇之间关系的演变,藩镇的内部结构及性格的变化。实际上唐后期已经找到一种有效的控御藩镇手段,其关键是李德裕与河朔故事。并且最后仇对中古史学的发展作了一番探讨,对既往如陈寅恪及日人的唐宋变革说作了分析。实际历史发展有其必然也有偶然,不能一味牵强构建体系,预设目的去解释史料,而应该主干之外形成旁支。这一点更给人启发。

●七篇个案研究,经连缀整合之后,看起来整体性尚可。上自安史乱起,下至唐末角逐,涵盖百余年岁月。作者引入内部观察的视角,着眼于燕政权的结构、藩镇的演变以及长安和河北之间互动的实质等,着力描摹出政治运作过程中的复杂性。胜义颇多,刷新认知不少。与此同时,疑惑也自难免,如作者据河朔藩镇建立巨碑风习推断说,在胡化的河朔三镇,普通军民依然多怀有“匡君为国”的朴素情怀,似与开头提及俗谓禄山、思明为“二圣”的社会心态颇有矛盾。其间民众心态如何转化,仍存不少讨论空间。

《长安与河北之间》读后感(一):节选本书陈尚君序文对隋唐史研究的看法

今人治隋唐史,就基本文献言,即史籍与诗文。史籍虽有公私撰著之异,诗文亦各有撰写缘起,然经千年汰选,存者多近官方立场,异端多湮没于时间与公识,而敦煌文书与石刻文献能存当日之真迹,故尤为可贵。安史之乱起自胡将拥兵强盛,野心者欲窥取大宝,未半年席卷北中国,其战力之强,可以想见。虽大乱稍定,河北旧部拥兵自守尚逾百五十年。其间战守攻取,崛强示弱,无数反复,史籍虽有存载,皆唐廷及其臣僚之言,至如安史举叛之宣言与目标、内部人事之组织与冲突,河北叛镇能长期存在,其内部之管理与权力分合,则因彼方立场文献之完全缺失,难以作客观公正之认识,史家每以为憾。尚君近年颇喜读近代史论著,至若中外冲突,各方档案具在;朝廷党争,涉事诸君日记及来往信件具在;民变及战端,公私记录具在:因此而可作客观之研读与深入评析。中古无此幸运,学者所见多断片,立说能不细究而审慎欤!

《长安与河北之间》读后感(二):多了几个字

顶级!看魏博,唐王朝要改变河朔故事的一个方面(节帅承袭),就必须动摇另一个方面(兵帅一体),而后者的动摇,就意味着前者也无法实现。这对矛盾实际表明政治手段的在当时无力实现目标。昭义也是一样,想通过控制节度使来控制军队的结果,后果可能是节度使也无法控制军队。节帅和藩镇的高度地方一体化是王朝控制藩镇的前提,同时也是王朝难以容忍的、随时可能造成叛乱的基础,恭顺与对抗,往往取决于双方个人层面的性格与选择。改变这种一体化看似使得王朝在与节帅的强弱对比中占据优势,但藩镇更基本的骄乱却更难遏制。因此王朝不行动,担心地方分裂,曲沃代翼,行动,则整个王朝的结构难以避免地要从瓦解趋向土崩,而后一个过程本身也是藩镇进展的一个趋势。换言之,唐王朝只能通过节帅来统合藩镇社会,但又不愿意通过节帅来统合藩镇社会。因此唐王朝实际不可能解决藩镇问题,无力凝固和重新组织藩镇社会,唐亡及其后的动乱局面也就成为一个系统性结果。

《长安与河北之间》读后感(三):以墓志一窥全貌,小人物的呐喊,还原历史的洪流

当代新派史学家延续了陈寅恪、田余庆等大家见微知著、以小见大的治史风格。官方对史料有意识的甄别和裁剪,构建有利的叙述,在王朝正统观念笼罩下的史书编纂无疑是一种选择性记忆。安史之乱和后续的河北藩镇,因战乱及立场异端,导致很多史料湮没于时间。本书的研究方法独辟蹊径,从近年出土的中晚唐人物墓志一窥历史的原貌。墓志这种带有私人属性的记载,以小人物的呐喊,还原了历史的洪流。

唐中期对五德承运的反复修改可视为一个日渐失去魅力的政治宣传的余音。古文运动并不是单纯的文体革命,同时也是思想革新,构成了中唐以后文人思想转变的重要一面。德政碑成为象征朝廷对藩镇控制能力的重要尺度。各镇普遍的“骄兵化”使节帅不得不将精力用在内部弹压,无力外张,对朝廷的威胁反而下降。百余年来河北地区多民族迁徙所构筑的复杂文貌,并非能用简单的标签所能涵盖。曾经在天可汗的旗帜下,一度扩展到葱岭的帝国边界,退缩到了长安附近。中央失驭的同时,以河朔三镇为代表的旧藩镇已夕阳西下,趁势而起的新藩镇填补了权利的真空,一个新的群雄逐鹿的时代浮出水面。

《长安与河北之间》读后感(四):失焦与重校

把下面这段话粘贴到评论区以后,豆瓣建议我转成长评,那好吧,听你的。

正如作者期待的那样,本书充分展现了中晚唐历史演进的多线程和复杂性。尽管“事件-人物”仍在焦点位置(这由“政治史”的性质确定),但藩镇内外权力结构的变动不居、政治景观的制造与流变、典章制度与政治默契下的双重央地秩序等观点,均与传统政治史范式展开了有效对话。

本书副标题为“中晚唐的政治与文化”,以个人的阅读感受来说,此处文化似指碑刻景观、星象符谶、忠义观念、年号正朔等「政治文化」,而非民众的生活世界与“知识-信仰”体系等“新文化史”语境下的文化。渔阳颦鼓以后,普罗大众心中到底有无李唐,是否乐于、安于燕政权,是否有明确的胡汉认同,仍有赖于其它材料,而不是肉食者书写的碑志坟籍。

作者的问题意识强烈,尤《权力与观众》一章。其进路大致为:

石刻史料的物质性-景观-后现代空间理论下的权力景观-景观制造过程中的央地关系-政治实践中制度与默契

政治学与后现代的交错,为重审中晚唐提供了有效切口,这让人想起作者在另一本书中的话,大概是说,作者最得意的几篇论文,问题意识都来自其它学科而不是历史学,读其它学科的一流研究胜过读本学科的二流研究等等。

《长安与河北之间》读后感(五):由藩镇骄兵想到的

赵翼《廿二史札记》“藩镇骄兵”云:“秦汉六朝以来,有叛将,无叛兵。至唐中叶以后,则藩镇兵变,比比皆是。盖藩镇既不守臣节,毋怪乎其下纵而效之,逐帅杀帅,视为常事。为之帅者,既虑其变而为肘腋之患,又欲结其心以为爪牙之助,遂不敢制以威令,而徒恃厚其恩施,此骄兵之所以益横也。“ 仇鹿鸣此书中对藩镇骄兵的分析亦从前人中来,他特意抉出藩镇骄兵化对藩镇本身的极大腐蚀作用,以至于藩镇逐渐沦为牙兵集团的自利工具,在晚唐崛起的新军阀面前不堪一击,失去逐鹿中原的政治军事实力,最终走向末路。而军将一体,运转高效的新军阀,其实也不过是第一代藩镇的转世而已。其组织名目、人员出身或有变化,而制度结构及精神品格则相同。然其最终之灭亡,亦逃不过骄兵之患矣。原因何在?不过是老话题:以利合者,终以不义而亡。换言之,此种大问题在于:一个政治军事团体内部的凝聚力究竟如何才能持久保持?其凝聚力之精神性格如何能确保其团体之生长发育?藩镇将领及其军士皆爱利者,欲望强盛,此其能纵横一时之基础,然血气旺盛者亦必受血气之反噬,以暴力牟利取乐者,亦终受暴力所迫害摧残。以其偏颇邪辟,不悟中庸之故也。藩镇集团的精神品格就是彻底自利,其内部之凝聚以利为原则,故以不义为正义之原则,如此岂能凝聚?【按:柏拉图《理想国》卷一中有关不义之讨论于此处颇有启发。】

又,军队与地方为中央集权制度国家之极大问题,政治制度故可以防范,然人欲泛滥,不可仅仅以制度收拾。人心惟危,又如何降服?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