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锦集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锦集

《海底两万里》是一本由儒勒·凡尔纳著作,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5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一):150年前的地理自然大作

本书写于19世纪,放在当时,不愧于一部集地理、科学、自然、人文的科幻力作 ,展示了作者极强的综合知识素养,其中对电力作为大型动力的预言,在今日业已成真。人人都希望拥有这样一搜鹦鹉螺号,像尼莫船长一样,自由遨游在海洋里,作者有着丰富的知识和储备,虽然有一些事后证实的疏漏,但这不影响我们尽情领略和感受人类文明的精华和自然瑰宝。即使是这样的一百多年后,我们对于海洋的认识,并没有增长太多,很多人对于海洋,还只能停留在海边的一点浪花,让我们跟随尼莫船长,乘坐鹦鹉螺号环游海洋世界,去海底打猎、托雷斯海峡、巴布亚岛的土著民、触礁搁浅、珊瑚墓、苏伊士运河、圣托里尼岛、克里特的潜水者、维哥湾、亚特兰蒂斯、大浮冰、南极、被困在冰窟中、和大章鱼的搏斗、墨西哥湾流的风暴、复仇者号,以及深海潜水,去南极破冰,去见识巨鲸,去与巨型章鱼战斗,再来两场海洋大战吧!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二):孤独的船长

海洋是生命的起源之处,人类从来就没有停止过对海洋的探索。儒勒·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描述了一个奇妙的海底世界,对于海底世界的描述瑰丽而又奇特,代表着人类无穷无尽的想象力和求知欲。

在《海底两万里》中塑造的最成功人物莫过于“鹦鹉螺号”的船长尼莫,冷漠的眼神、挺拔的身姿、精准的判断、丰富的知识、满腔的仇恨,凡尔纳用他的笔勾勒出一个坚强独立的船长形象。

他是一个冷漠的对手。

在劫持了阿洛纳克斯教授、随从康赛议和捕鲸手尼德·兰德之后,尽管尼莫精通法语、英语、德语和拉丁语,但在与他们第一次见面时,却一语不发,直至他们叙述了四遍的故事,确认故事并无出入。

但对于选择在鹦鹉螺号度过漫长余生的他,并不想被任何人打扰和让世间知道鹦鹉螺号的真实存在。于是他丝毫不顾教授等人的想法,坚持将三人软禁在鹦鹉螺号。

他是一个优秀的学者。

凭借着对大海的热爱,有着强烈探索欲望的尼莫在鹦鹉螺号里探索到了美妙的海洋世界,与教授等人的相遇和交流更加提升了他的研究深度。

他熟悉各个海域的岛屿分布,洋流的流动状况,海洋生物的分布,对海洋生物如数家珍,拥有着丰富的收藏品,并做了详尽的研究笔记。

他是一个温情的同伴。

看到海底的珊瑚墓的时候,尼莫船长说:“这座珊瑚墓是一座安静的坟墓,上天保佑,愿我的同伴和我,我们永远不会有别的坟墓。”

面对死去的船员,他留下了伤心的眼泪,并将其安葬在珊瑚墓中。

见同伴被章鱼缠住并卷走,为了拯救同伴,他奋不顾身地上前与章鱼搏斗。

他还是一名优秀的指挥官。

鹦鹉螺号在格博罗阿尔岛附近搁浅在暗礁上,尼莫船长准确地预判到涨潮的浮力足以让那个鹦鹉螺号重新漂浮。

面对土著人的围攻,轻松地在栏杆处布下电网进行拦截。

破冰进入南极时,鹦鹉螺号被冰层紧紧压迫,凭借着强大的精神力量克服着肉体的痛苦,组织人员破冰,指挥舰艇作出正确的脱逃方案。

“它采取了一个倾斜的姿势,尾部下沉,冲角扬起。只要注入一点儿水,就足以打破它的平衡。接着,在强大的螺旋桨推动下,它像一个巨大的羊角锤,从下面撞击冰原。它逐渐凿穿冰原,然后撤退,再全速冲向冰原,冰原裂开了。最后,潜艇猛力一冲,冲到冰原表面,用自身重力将其压碎。”

他又是一个坚定的复仇者。

把尼莫封锁在鹦鹉螺号中的,是一种时间都无法磨灭的仇恨。

他始终对人类有着强烈的敌意,他的仇恨是他驾驶鹦鹉螺号漫行海底的终极动力。

在面对敌国战舰时,尼莫带着仇恨之心一路牵引着战舰,直至诱导到有利位置,用钢铁冲角撞沉敌舰,目送战舰的下沉和对方船员的死亡,却始终没有停下复仇的脚步。

仇恨是激发尼莫继续航行下去的动力。而带着仇恨的旅途只有尼莫自己才能感觉和理解,这就是尼莫的孤独。

但是他很享受这种孤独,他在孤独地航行中见识了海底的美景,体验了海底的美食,这并不是每个人都能体验得到的享受。

这种孤独也让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去判断,去思考,才成就了他的知识和能力。

与此同时,尼莫的旅行过程也是一个长期压抑复仇欲望的过程,一旦找到复仇的机会,那种激动的心情喷涌而出,复仇的快感才会更加地强烈。

这就是尼莫自己选择的孤独之路,任何人也无法阻挡他的决心。

《海底两万里》读后感(三):不只是一场超现实旅行

刘慈欣的手写字就印在扉页里,他说“凡尔纳过去是、现在仍然是科幻的代名词”,相比这两句,后面的几行字显得更有说服力——他的作品充满科幻最本原的精神,以纯真和绚丽的笔触,表现了对大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的愿望,以及用新技术创造新世界的激情……

确实,在凡尔纳的这本故事书里,想来只要不是对密集和华丽的场景描述完全无法想象的人,也能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幅海底的图景。那里有着无法计量种类的植物和动物,有着用最为坚强的生命力搭建珊瑚礁的纤毛虫,小到一滴水里也有数以百万计,有着巨大的鲸和章鱼,稍微的动作就可以掀起海底的动荡。华丽的海底地质环境,山川河脉都如此生动真实,火山冰川也都有着朴初生命的脉动。

尼莫船长总是不知疲倦的把阿洛纳克斯带到最华丽的地方去,让他可以细细的感受着来自大海的一切细枝末节和大开大合,然后写成了这样一本博物志一般的“回忆录”。好吧,不得不承认的是,当让人晕头转向的各种鱼虾蟹藻贝螺等海洋生物的名字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时候,如果不具备过人的好奇心和毅力,是很难逐字逐句的读下来的,因为你即便按照正常的阅读速度看过了一遍,也很难记住。但是也就是因为这些铺天盖地席卷而来的海洋生物的名字,让这本书的博物志特质显得更加浓厚,也正是因为凡尔纳笔下的这位阿洛纳克斯先生是那么的沉醉于肉眼可见的科学研究工作,才会让他在细枝末节间带到的片段,毫无依据的增加了客观和中立的色彩。

所以,在十九世纪中后期写下环游海底世界的凡尔纳,也借助阿洛纳克斯先生的观察和感受,讲述了一些除却天才的尼莫船长的超前技术应用之外的东西——或许,那些真真假假的掺杂在科学道理与数字诡辩中的东西,才是影响了刘慈欣的科幻因子。比如,不那么友好的人类文明基调,不那么理性的群居生活规则,对大自然道理的误读和自以为是——几乎所有类似的桥段,都可以在《三体》里找到不同程度的映射,也是一种让人毛骨悚然的感觉了……

其实,如果只是从单纯的故事脉络来看,凡尔纳的这部作品并不复杂。因为一些关于海底怪兽的传闻,有人看上了主人公,也就是阿洛纳克斯先生的专业知识,所以就邀请他加入了征讨怪兽的队伍。经过了乏味以及漫长的追逐之后,他和他的随从以及另一个捕鲸人被鹦鹉螺号收留了。当然,对于那个捕鲸人而言,更准确的描述应该是,他们被好吃好喝的囚禁了。

收留是阿洛纳克斯的说法,而尼莫船长则认为他们是受到了邀请,而捕鲸人尼德则觉得他们是被囚禁了——在整本书中,这并不是第一个出现的颇有几分哲学气质的立场悖论,只不过在这个观点上,三角对峙的合理性和说服力特别均衡,角力的方式宛如一个漩涡(这行字出现的时候,忽然间就意识到了鹦鹉螺号的最终命运)——于是,时不时冒出来的某些分歧,不仅仅让这本被海底景观野蛮充斥的小说,增加了几分活人的气息,并且在看来朴素的行文当中,时不时的敲一下心脏某处早已麻痹的区域。

开始的时候,当尼莫船长的鹦鹉螺号还神神秘秘的时候,阿洛纳克斯曾经对于铺天盖地的胡说八道表达过身不由己的感受。因为当时的现实条件所限,于是每个国家收到的关于那个海底怪物的消息,都是碎片式的零星半点。而对于未知事物最为可怕的状况,就是因为这零星半点压根起不到任何一窥真容的作用,反而只会让盲目围观群众的因为自己不着边际的想象,而加剧恐慌。阿洛纳克斯也是其中之一,他坦诚的说“已经情不自禁的任由自己陷入了幻想”,与此同时,他也很清楚的知道,“该停止这些不切实际的幻想了”,因为“时间已经把它们变成了可怕的怪物”。

是的,鹦鹉螺号是妖魔鬼怪这件事,完全没有讨论的必要,毕竟,那已经是科学技术迅猛发达、达尔文已经明白的说了人类的祖先是猴子、新大陆已经成为了世界财富链的重要环节、欧洲帝国正大踏步的进入工业革命时代的年月。谁还会相信这个世界真的会有来自天堂或者地狱的怪物吗?

滑稽也诡异的是,身为科学家的阿洛纳克斯自己都有点相信,自己在猜疑和想象中给自己勾勒出来的、极其具体和翔实的怪物的各种情节了——那么其他人呢?那些对于广袤的世界认识本就十分有限的那些普罗大众呢?他们对于显而易见的胡说八道,是否也会经历一个从呵呵看八卦的心态,到逐渐把自己绕进去的状况,然后就深信不疑了呢?

后来,阿洛纳克斯进入了鹦鹉螺号,他第一次从潜艇的舷窗看到华丽的海底世界的时候,曾经评论尼莫船长很快就关上舷窗的做法说,也许是不想让我们对这些好看的东西心生厌倦。这里也埋下了一个伏笔,因为在后面的旅程里,阿洛纳克斯始终对华丽的海底盛景保持饥渴的向往,而那个加拿大捕鲸人尼德则在航程近半的时候就开始觉得厌倦。

康赛议,另一个神奇的人物,阿洛纳克斯的随从,他是真正目光如炬且谨言慎行的人。他对于阿洛纳克斯和尼德的分歧这样评论说,“他在这里有什么可做的呢?没有。他不像先生那样是个学者,他对这海里的东西不会有像我们一样的那种兴味”。有点忘记康赛议的这番高论是在哪个节骨眼上发出的,但是作为全书中最为顺从于阿洛纳克斯的人,一切都秉承着“先生喜欢就好”的无比可爱的随从,罕见的驳斥了阿洛纳克斯的自以为是,真的是很有趣的情节了。

在凡尔纳的设定里,康赛议是佛拉芒人,而阿洛纳克斯是法国人。在很多不同的地理和历史维度,他们是不对盘的。但是在整本书里的行文里,康赛议和阿洛纳克斯的不对盘,真的屈指可数。所以,如果倒回去看历史和将来,乱七八糟的牵扯让人以为那些关系很可能是不共戴天的,其实真的相处起来也没有那么可怕。

所以,阿洛纳克斯和康赛议,阿洛纳克斯和尼德,他们也是很不一样的人。前者因为地缘,发展出了超乎常识的依存关系。后者因为知识背景,对自己在鹦鹉螺号上的处境给出了不同的属性定义。真的是横看成岭侧成峰了。

再一个,就是纤毛虫的故事。这一段真的是很波澜壮阔的叙述了,尤其是从假装无所不知冰冷麻木的尼莫船长的嘴巴里说出来,这份严肃就显得更加的怪诞——毕竟,像他这样时时刻刻表现出对人类聚居地区的厌恶和社群关系的嫌弃的人,为什么会称赞团结和积累的力量呢?

因为凡尔纳有趣的断句——他刻意的缩短了句子承接的长度,使得尼莫船长那种声情并茂的样子,惟妙惟肖的出现在段落里,才会让人产生那种突如其来的热情的怪诞感:“至于纤毛虫,这些几十亿的微生物,一小滴水里就有几百万个……是石灰质大陆的真正制造者,它们生产珊瑚和石珊瑚……不断运动,不断创造生命!生命……更加无穷无尽……海洋,对人来说是死亡,而对数不胜数的动物来说,却是生命——对我来说,也是一样!”

尼莫船长其实没有很直白的表达过自己对人类世界的嫌弃,很多都来自于阿洛纳克斯基于鹦鹉螺号航线的推测。但是这一段话倒是很明确的表达了,尼莫船长和“人”的划清界限,因为他认为自己和数不胜数的动物站在了同一立场,认准了无穷无尽的生命力,不在于陆地,而在于海洋。

这一点还表现在他对于获取海洋资源的克制上。这也不是什么新鲜的理论了,在正常的自然规则里,生物链的上游对下游的压榨会有一个基于本能的自我约束,那就是不以超越维持生命所需为界限。所以,尼莫船长在每一次补给的过程中,都表现着囤货的标准,是要满足某个计划的阶段里的船员所需。所以,他没有组织捕鲸人尼德猎杀儒艮,但是却严令禁止他袭击长须鲸。

好吧,再微小的生物,再巨大的生物,再愚钝的生物,再聪明的生物,都必须降服在自然的法则下面乖乖听话——但是人类却不相信这一点,感觉自己可以改变这个世界,改变这颗星球。对此,尼莫船长是“呵呵”的,阿洛纳克斯是期待的,康赛议和尼德是不置可否的。

不过尼莫船长的做法也不都是满满的说服力,这给了捕鲸人尼德嘲笑他的机会。当长须鲸被抹香鲸攻击的时候,尼莫船长忽然就被某种英雄情怀给附体了。他那个在大陆被传成了神造怪物的鹦鹉螺号对抹香鲸群发起了一场屠杀。场面是如此之激烈,让捕鲸人尼德也瞠目结舌的嘟囔着,还是比较喜欢自己的捕鲸叉。

再一次的,尼莫船长把自己和人类世界割裂开来。他认为捕鲸人的行为是对自然的亵渎,却觉得自己出手救援长须鲸无比仗义。这种显而易见的双标也是没谁了。但偏偏,阿洛纳克斯似乎是被说服了。所以,这也成为了阿洛纳克斯与捕鲸人尼德的另外一种本能差异。对于阿洛纳克斯来说,因为他见过了很多尼莫船长对于自然的敬畏、和自然的契合以及融入自然的本领,就已经下意识的觉得,尼莫船长的观点已经可以代表了自然法则。但是捕鲸人尼德的感觉是下意识的,用捕鲸叉杀死鲸鱼和用鹦鹉螺号杀死鲸鱼,没有区别。就好像为了图腾和祭奠杀死鲸鱼任由它们的残骸在海浪里沉浮,和为了长须鲸让抹香鲸的残骸在海浪里城沉浮,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又一次尼莫船长把自己和人类世界割裂,他说话的对象换成了阿洛纳克斯。他对阿洛纳克斯说,要把自己的著作塞进玻璃瓶里丢到大海里去。阿洛纳克斯无法接受这种做法,因为他正小心翼翼的整理着自己依凭鹦鹉螺号的所见所闻,并且把它们妥帖的收藏了起来。不过还是有一些东西引起了他的注意,那就是尼莫船长会把自己的身世也放进去。除了恢弘神奇的海底风光,一直以来吸引着阿洛纳克斯,就是尼莫船长的身世。星星点点的蛛丝马迹,给尼莫船长一个反人类社会的充分理由,以及复仇者的抽象光环——尽管在凡尔纳的描述中,阿洛纳克斯并不把尼莫船长的这些谜团视作理所当然,很有可能,这些谜团越来越浓重这件事,一定程度上促成了阿洛纳克斯的逃跑——不过在这本书里,这个好像不太重要,因为有三部曲来着……

当然,关于海底奇境的描述,还是很诱人了。尤其是两个场景,让人觉得想象力这件事具体起来,就没有现实世界什么玩头了。

一个是鹦鹉螺号被困在的南极倾倒的冰山下,于是舷窗的灯为他们透露一幅几乎是无法描述的画面,“电灯光在随意裂开的大冰块上造成的效果,冰块的每个角、每个棱、每个面,都按冰块内部纹理走势的不同,而反射出不同的光,就像一座令人眼花缭乱的宝石矿……钻石般明亮的、令人睁不开眼的炽热光点中,四处流淌着无限柔和、层次细腻的乳白色调……像是灯光通过一流灯塔上的透镜折射出来一般”。对此,康赛议称,“在这里看到的一切,是上帝想要禁止人看的”。

另一个是途径大洋的战利品展示区。那些为了财富或者荣耀穿过被明白的标注出来的危险地的船只,被永久的留在了那里,它们有些或许曾经把求救信号传出去过,有些可能只是默默的消失了,现在都聚集到了一起,变成了阴森森的巨轮坟场,接受着鹦鹉螺号的检阅和阿洛纳克斯的喟叹。

当然还有一些其他地理水文的描述,也充满了让人叹为观止的惊奇之处,让海底两万里没有止步于罗列的博物志,而是从景致、冒险和言外之意上,都成为了一场超现实旅行。

稍微有点美中不足的地方……则是结尾实在是忽然就发生的事情,难道是要人看后面的续集吗?

只是被沙丘2坑掉的人,有多少力气去读续集呢?不知道啊。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