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The Formula》读后感锦集

《The Formula》读后感锦集

《The Formula》是一本由Albert-Laszlo Barabasi著作,Little Brown and Company出版的Hardcover图书,本书定价:GBP 22.3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The Formula》精选点评:

●very inspiring

●Your success isn't about you and your performance. It's about us and how we perceive your performance.跟着万维钢老师读书第三本。感谢audible,终于听完了。

●可能研究方法比较牛,还没时间仔细研究,结论好像比较普通

●可计算的成功规律,另外一种看待成功的态度,比起书中的观点,简介中的统计方法更吸引我

●非常好(近几年同主题最佳),不过重点不在于具体的law, 而是涉及的研究和当中的分析方法。一方面内容非常新(paper一直到16, 17年),另一方面,得益于作者本身的身份(network science大牛),分析细致、有思考,而不是讲鸡汤、大道理(比普通畅销书作家强很多)。遗憾之处在于图表本应占很大篇幅,但似乎完全没有。另外,当中涉及不少国人的研究,期待他们能讲讲自己的研究成果

●有点儿失望的一本书。作者用科学的方法总结世俗成功的公式,但这些公式其实大家都知道……有点像看作者怎么论证这些论据,然鹅并没有给你带来什么冲击性的思维补充。

●其实还有个类似的观点: “我们生活中遇到的所有事情基本可以分为三类, 第一类纯粹由随机性决定,比如布朗运动和轮盘赌博, 第二类纯粹由能力决定,比如英语六级考试,110米栏之类。 第三类,也是我们最常遇到的,由能力和随机性共同决定,比如创业,投资,恋爱或是梦想。” 对应到 Formula,就是你的社会网络截点越高,获得好运气的概率更大。

●tiger mom vs master mom/ “What Chua prohibited: •Not being the #1 student in every subject (except gym and drama)”

●①如果业务表现可测量,业务表现驱动成功;如果业务表现不可测量,则是网络驱动成功。②业务表现是有上限的,而成功是没有上限的。③以前的成功 × 适应度 = 未来的成功。④团队需要各种人才的合作,但是功劳往往归于一人。他能拿走功劳不是因为他这一次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拥有这个领域。⑤r,是不可捉摸的。Q,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产量,你自己可以控制。

●super interesting

《The Formula》读后感(一):世俗成功的公式

导论 1.这本书说的不是“成功学”,而是有关成功的*科学*。 2.这本书研究的是世俗的、可见的成功。如果你是一个作家,你的成功就是你写的书销量怎么样;你是一个品牌,你的知名度怎么样;你是个律师,有多少人排着队请你帮他打官司;你是个明星,你有多少粉丝……这里说的成功不是你自我感觉怎么样,而是社会对你的认可。 3.业务表现好,不等于成功。决定你成功的不是你的业务表现,而是别人对你业务表现的评价怎么样。你的成功不是你的事,是我们 —— 也就是社会 —— 的事。

成功定律一 如果业务表现可测量,业务表现驱动成功;如果业务表现不可测量,则是网络驱动成功。

说明:打网球和考高中,是业务表现充分可测的项目。艺术品是业务表现完全不可测的项目。大多数项目处在二者之间:表现和网络都起作用。 你能怎么做:像名校这样,有时候网络看似不起作用,那可能只不过因为这个网络足够大,你身在其中而不自知。而如果网络很小,你又胸怀大志,那就一定要一开始就瞄准那个顶级网络! 好东西越来越容易传播,而位置的总数不变,这就意味着胜者通吃和收入不平等的局面会越来越严重。 很多人说美国人的收入差距增大是因为工作外包和自动化导致的 —— 这些效应都可能存在,但弗兰克认为,更重要的原因是技术进步带来胜者通吃的局面。要知道现在不仅仅是底层跟上层的收入差距在拉大,上层的人与人之间的收入差距也在不断加大。现在连牙医都是明星通吃,普通水平的收入下滑。 1980年代,CEO的平均收入是普通工人的42倍,现在CEO则是400倍。这难道是因为CEO们越来越贪婪吗? 过去选CEO都是从公司内部提拔,那么CEO的工资就是公司内部协商确定。但是90年代以来,CEO可以跨公司,甚至跨行业任职,出现了一个*开放的CEO市场*,CEO的议价能力才大大增加。这个变化的一个重要榜样就是在IBM的传奇CEO路易斯·郭士纳,他之前是烟草公司的! 什么叫人才流动,这就叫人才流动。这个流动的时代,就是胜者通吃的时代。胜者通吃的时代,是竞争越来越激烈的时代,是个人能力越来越重要的时代。 如果你能在某个领域中,表现得比所有人都高出一点点,也许你的收入就会比所有人都高出很多倍。 所以也是运气越来越有用的时代。

胜者通吃的时代,“小众”市场将继续存在。 可是另一方面,如果你真的想要严肃对待一个工作,那面对这个胜者通吃的世界,就千万别自欺欺人,拿“平庸”当“小众”。大部分无名的作品内容水平其实真是差不多 —— 你要真厉害,这个时代比任何时代都容易出头。很多时候所谓“小众”其实是对“平庸”的自我安慰。 大多数人不感兴趣,但是有少数人对你的东西特别特别感兴趣 ,这个才是真正的“小众”。大家都不怎么感兴趣,那叫“平庸”。

成功定律二 业务表现是有上限的,而成功是没有上限的。

说明:一旦大家的水平都接近上限,到了金子和金子比的程度,决定成败的就很可能是一些细节,甚至干脆就是纯属偶然。但是到了这个层次,成败的结果却越发地重要。第一名只比别人领先一点点,他收获的回报却大很多很多。业务表现是正态分布,成功的回报却是幂率分布。 你能怎么做:首先你得是金子。其次你需要一点特色,得让人容易识别。 索罗斯手下的交易员评价索罗斯,说这就好像打高尔夫球一样。不怎么会打的时候,你看不出来顶尖高手到底厉害在哪。等到你的水平越接近顶尖高手,你就越觉得顶尖高手高不可攀。高尔夫球打到高水平要考虑的因素太多,风速、温度、草地的纹理……但是最大的难点,还是在于你敢不敢挥出这一杆! 索罗斯,不但能综合运用四种知识,而且到关键时刻敢于执行。索罗斯拥有的,叫做实践智慧 —— 他能在恰当的时机,用恰当的方式,做恰当的事。 所以高手厉害还真不是数学厉害,而是他综合考虑了数学、主观感受、社会文化和情绪,以及直觉。

成功定律三 以前的成功 × 适应度 = 未来的成功

说明: 1.适应度:当前这首歌有多成功,多受关注,叫“欢迎度”。欢迎度跟以往的成功有关,甚至可以是白给的成功。而“适应度”,则是这首歌在同等的条件下,自己打败竞争对手和赢得关注的内在能力。这是一个来自进化论的词,正所谓“适者生存”。 2.欢迎度可以是炒作出来的,而适应度代表内在的竞争优势。 3.适应度并不一定就是业务表现,因为业务表现是个独立的分数,而适应度是跟别人竞争的优劣情况。但是适应度不受社交网络流量的影响。 4.如果你想知道一个东西好不好,你需要关注的是它的适应度,而不是欢迎度。 你能怎么做:名望和托儿代表你以前的成功,而想要取得未来的成功,你还得有适应度才行。

成功定律四 团队需要各种人才的合作,但是功劳往往归于一人。他能拿走功劳不是因为他这一次做了什么,而是因为他拥有这个领域。 说明: 1.团队智商高的集体有三个特征 —— 人们比较善于通过表情和肢体语言捕捉每个人的情绪; 平等对话; 团队中最好要有女性,因为女性更善于协调团队成员之间的关系。 2.成功团队的网络结构有三个特点—— 要定于一人。这个人为项目负总责,其他人提供支持。 人员构成要多样化。每个人有不同的专业,人与人之间要有不同的强弱关系。要有熟人、有新人、有外人。 强调面对面的平等交流。

你能怎么做: 1.想要拿回自己的功劳,你必须学会独立工作。 2.如果你是新手,别在乎眼前的得失,你想要的不是一两个功劳,而是自己的系统!如果你是老板和导师,千万千万把该给别人的功劳都给人家,到公开场合大声说这是谁做出来的 —— 你心里明白,其实还是你的。 我们再一次看到了“系统”的重要性。一直跟着一位牛人做事,你很难拿到自己的功劳。但是如果你跟不同的人合作过,做过很多事,你的人设就出来了。 用一句话总结画布策略的心法,就是 “be lesser, do more” —— 把自己放在更次要的位置,给别人做更多的事。 有什么好想法,赶紧告诉老板。多跟不同的人认识,介绍不同的人之间互相认识。别人都不愿意做的事,你去做。发现团队有什么缺点和漏洞,你去补救。更进一步,不但对前辈要这样,最好对所有人都应该这样。想想有什么好想法能帮助别人,免费把想法给他。 这就是学徒的精神。 “画布策略”没有过期时间。哪怕你自己已经独立做事了,哪怕别人都开始对你使用画布策略了,你还应该继续给人当清道夫。 因为还有一个最后的道理,是那些狂妄自大的人体会不到的:当你给人铺路的时候,你实际上也在左右他的前进方向。

成功定律五 坚持不懈地做下去,成功就可能在任何时候出现。

说明:单个项目的成功,由两个变量决定。 第一个变量叫 r 值,r 代表想法的好坏。r 值越高,这个想法如果能实现的话,它的影响力就越大。 第二个变量叫 Q 值,代表你把这个想法实现的能力,也就是你的执行力。 用 S 代表成功,那么—— S = Qr. 人的 Q 值,并不随着年龄变化。 r,是不可捉摸的。Q,我们很难改变。但是产量,你自己可以控制。 你能怎么做:现在很多人爱说“拥抱不确定性” —— 请注意,说我不怕 r 值的不确定性,对各种想法持开放态度,这可不叫“拥抱”不确定性。你得主动出击,毫不懈怠地一个项目一个项目做下去,没有新 r 值就难受,这才叫拥抱。 一个学者取得他的最重大成就,既不一定是年轻的时候,也不一定是年老的时候 —— 而是完全随机的! 如果你说这个重大成就靠的是灵感,那巴拉巴西的结果就是,灵感与年龄无关。 比如说200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一位得主,就是凭借研究生时期的一篇论文获奖的,那是他平生发表的第一篇论文。而另一位诺贝尔化学奖的得主,则是在70多岁做出的获奖工作 — 他本是耶鲁大学的教授,当时耶鲁规定70岁强制退休并且关闭实验室,他在退休之后坚持做实验,竟因此得了诺贝尔奖。 所以那些五十多岁就没有重大发现的人,并不是他们太老脑子不够用没有灵感了,而是因为他们不做了。 所以搞科研不是踢足球。巴拉巴西说,人的灵感和创造力并不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下降。你无法取得成就的真正原因并不是你失去了创造力,而是你没有坚持下去。如果持之以恒,你的创造力不会辜负你。 老王未必没有体能了,但真正表现了体能的,是老张。 巴拉巴西只是指出强调了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创造力并没有衰退。我想强调的一点,则是随着年龄的增长,一个人的创造力似乎也没有增加!这个研究说的是做出最大贡献的年龄完全是随机的。 这说明灵感,其实有很大的运气成分。 我们可以把科研工作比作挖金矿。你到处挖矿,运气好的时候,一下子就发现了一个大金矿,运气不好的时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你都没啥收获。当然,你可以慢慢对金矿的走势有个感觉,就如同高手的确善于科研选题,可是你永远也否定不了运气。 你认为你是老王,你就是老王。你认为你是老张,你就是老张。

《The Formula》读后感(二):一些有意思的研究

个人觉得这本书写得很有意思

- 分析细致,比同类书籍要强(比如Outliers, The Cultural Code),这是因为作者学术出身的缘故

- 讲了许多新的故事,也涉及了许多新的研究,对我来说很新鲜

- 不足之处是图表几乎没有。其实可以都放上来,会更好懂一些

建议先看作者在NYU的讲座。有图,会更好懂一些

视频: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6XyTZY6S5NE

网站: https://www.barabasilab.com/

书篇幅不长,一个周末能看完。对大部分人,案例和分析都算有趣,算是近几年同类书中的最佳了,推荐试试。不过,对我倒觉得具体的law没什么,更喜欢背后的研究,其思路、方法都值得学习

拿体育来说,是打球的水平很高、拿了冠军,还是挣了很多钱?还是这些都叫成功?

这本书最好的地方,就是做了区分和定义

- Performance(水平):表现的水平,比如打球水平很高

- Success(成功): 大众对于Performance的反映(Perception of performance),比如因为打球而获得的关注

即把成功定义成了社会化现象,而不是个人体验。因此,有了2个道理

- 如果水平能客观衡量,那么可依靠水平成功。比如网球、跑步,第一就是第一,大家也会因此关注冠军。反之,则依赖社会评价。比如艺术品,需逐渐受到认可、成功也是逐步的,因为其水平难以直接衡量(比如书中说的Fountain,下图,值几百万美金)(书中Law 1)

- 水平是有限度的,会出现难以区分的情况(比如酒的比赛、钢琴比赛),成功、冠军只有一个,但并不是其他的水平就差很多(书中Law 2)

也就是说,如果自己的工作水平无法直观体现(e.g. 介于体育和艺术之间),那要多和network中的节点互动,把自己的价值传播出去(e.g. 介绍自己的作品)。自己觉得自己NB是没有用的,因为没法衡量

反过来,豆瓣和IMDB用评分量化电影好坏,让人们更易感知,好电影也就能更易体现、获得成功了

(1) 社会化评分的影响

场景:

- 音乐App里的排行榜一般按下载量、播放量排序,是否会出现排在前面的是因为大家都只听前面几首,而导致一些好歌上不去?而且还有水军、黑军刷榜,以及新歌入榜的情况

- 商品打分影响:比如豆瓣评分、Amazon评分,是否会有后来的人看到之前的高/低分,跟着打高/低分?也就是跟风打分的情况

对于第1个场景,https://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21934 做了研究,把歌的属性细分成了吸引力(根据名字、乐队而选择播放的概率)、质量、可见性(根据在榜单中的位置而不同),然后提出了优化的排序方法,能解决这种“马太效应”,让好的歌曲得到更多流量

对于第2个场景,https://www.liebertpub.com/doi/10.1089/big.2014.0063 做了研究,能把一个产品评分的内在评分(也就是和本身质量相关的)算出来,区分跟风的打分情况(下图)

这些研究我觉得很有意思,比如豆瓣/Amazon的评分,有多少是跟风打分的情况?看到别人说好、差,也跟着说烧脑、烂片?能怎么获得电影的内在评分?

又比如排行榜优化。比如豆瓣评论(书评、影评)的排序,我觉得可以改成最大化"有用"的增长速度,而不是按总票排序。因为豆瓣的本质是个人化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所以应该尽量鼓励大家发东西,而不是只让头部的人拿到"有用",后面发的就看不到了。微博、知乎是信息分发渠道,其培养头部帐号是合理的,但豆瓣未必

(2) 人们如何认知一篇论文的主要贡献者?

一篇论文的作者现在很多,人们是如何认知当中谁是主要作者的?

https://www.pnas.org/content/111/34/12325 给出了一个算法,基于共同引用文章计算每个人的贡献量,并且用诺贝尔颁奖的结果做了验证,是用network science做的非常酷的一件事

(3) 科学家何时做出其最重要的工作(生涯早期 vs, 晚期)?

是不是早期做的研究更有水平、影响更高,因为年轻时更有创新力,到老了就不行了?

这是作者的研究,做一个很酷的可视化 http://scienceofsuccess.barabasilab.com/ (上图),文章在 http://science.sciencemag.org/content/354/6312/aaf5239 通过分析各领域几千位科学家文章的引用数据,发现最高水平文章的出现是随机的(如下图,最高影响文章的出现前后几乎没有差别)

此外,作者给出了 s=Q*r (每篇文章引用数=执行力*idea的质量),是怎么得到的,可靠吗?

其实是观察s的分布符合lognormal分布(上图),然后猜想由Q*r相乘(lognormal一般都涉及乘法)。假设Q恒定不变,并验证通过了。所以,这个公式只是作者的一个假设,只是一种可能合理的组合,但未必称得上law (我觉得都有点循环论证,先假设Q不变,然后再论证Q不变.....)

不过,为什么Q不变呢?难道随着科学家经验的增加,执行、研究的水平真的没有长进?

我觉得可能之一,是作者用的数据是截断的。用的是发过20年文章的科学家,前期quit的研究人员都不算。下图是用的科学家“最高影响数”的构成,可以看到low impact (0-10区间) 很少。如果把quit的放进去,会变成熟悉的power law分布,大量的“炮灰”集中在底部 (0, 10) 区间

这2者的差距是显著的,很多人就是因为无法持续做出好成果而退出学界。能持续做下去的,其实都是很厉害的科学家了。对他们而言,他们的水平一直都很高,相较于他们最NB的成果,未必能观察到前后研究水平的差别了

最后

- 我最喜欢是书中涉及的研究,因为都是data science. 相关背景的同学,可以读读、学习里面的思路(大过年的我居然在看畅销书里的论文....)

- 书中涉及了很多国人的研究,期待他们能讲讲自己的研究成果

关键词:数据分析、专家

《The Formula》读后感(三):用科学的方法告诉你成功的配方,你,听不听?

✪ 引言 ✪

|| ◤网络理论科学家 Albert Laszlo Barabasi 2018 年 12月刚出版的新书, 用科学的论证方式告诉我们成功的配方是什么。《黑天鹅》的作者 Nassim Nicholas Tables 题词: This is not just an important but an imperative project. ◢ ||

作者先从自己儿子申请美国大学时的经历讲起,作者是在罗马尼亚受的教育,儿子的母亲是在瑞典受的教育,虽然作者本身在美国的大学已经任教多年,直到自己的儿子开始申请美国的大学,才明白申请背后除了SAT的分数证明学习能力之外,还有很多其他要考虑的因素,参与社会活动的经历,体育才能,文艺才能等等。 作者开始调查美国大学生不同大学毕业之后的就业收入发现一个现象是:诚然常春藤毕业的学生刚毕业的收入水平比其他大学的毕业生要高;同时,作者发现决定长期成功的因素却不来自于最终你毕业的学校,它和一个因子相关- 当初你申请的学校,即使你可能没有被录取。 譬如,你的SAT成绩可以申请哈佛大学,但是却没有被录取,最终去了西北大学。刚毕业短期内可能收入不如哈佛毕业的,但是长期的收入却最终是和当初同时申请哈佛被录取的毕业生在一个水平线上的。换种说法,取决长期成功背后的因素是成绩和野心- 你认为你可以申请上哈佛大学的实力。

-------------------------

Why Hard work does not work ?

作者通过艺术作品成名的例子来讲述这个有点tricky的悖论: 要想让自己的艺术作品受到瞩目成名,必须在有名望的艺术馆展出, 但是有名望的艺术馆一般只会售卖有名的艺术家。 同时,艺术界有个心照不宣的“公开秘密” : 一旦艺术家成名,每个人都会继续努力是你持续出名。这就揭示了成功背后的一个公式 : Sucess depends not on you or your performance but on us. The network is what carriers the collective response to your performance.

这个公式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理解。我们传统曲艺世界的师徒制, 以及演绎到现在的各种练习生都是这个道理,个人的成功是和整个背后的团队利益绑定在一起的成功。目前最热议的话题莫过于被腾讯当作亲闺女热捧的杨超越,其最近在综艺节目真人秀中暴露出来的甩手掌柜性格缺陷,已经打脸的说明了背后包装团队对其成功的影响,一个人的成功都是背后一群人力撑 (以及背锅)。目前,腾讯是不会让其失败的。

具体到我们在公司也一样,在职场阶梯中爬升的过程中,如果没有老板或者团队为你背书力挺,很难继续往上走。同时,作者也说了,职场中阶梯毕竟就一个,道路那么窄,如果在这个阶梯上爬不上去了,别忘了横向拓展我们的社交网络阶梯,这样才能有更多的路和上升渠道。

-------------------------

为什么我们都喜欢看体育比赛中最后的冠亚军争夺,因为高手之间的较量已经不是水平能力以及平时他们联系的多少相关了,充满了太多不确定性和可能性,所以看起来十分过瘾。那问题来了:当高手的水平都相当时,决定冠军的因素到底是什么呢。

作者举例自己去看朗朗的钢琴表演的经历,诚然朗朗是世界顶级的钢琴表演艺术家,但是作者在观看过程中完全被朗朗的肢体语言深深吸引了,夸张的动作和激情以及让作者忘记了音乐本身。 其实,朗朗这些肢体语言背后都是有目的的。伦敦大学的研究者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让一些专业音乐家和普通听众组成的实验对象分成三组,每组都提供入选古典音乐世界比赛前三名的表演片段,一组只是听表演无现场表演观看, 一组只是看视频表演没有声音,一组是观看现场表演有声音有视觉。出乎意料的结果,第一组只听的选中冠军片段表演的比例只是25%,第二组只看的选中冠军的是50%。而且专业音乐评审和普通观众的选择没有多大差别!实验开始时,大多数人表示,这毕竟是音乐比三,他们当然会根据他们听到的内容选择冠军,实际结果纷纷打脸,他们不仅仅是听,也受到了所看的影响。

这就是成功背后的第二个公式,实力能力是可预期的有限制的,但是成功不是,它需要我们古话所讲的天时地利人和,两个武林高手在晴天和下雨天比赛的结局可能完全不同。一个人事部门的经理就给作者分享一个案例,当最后面试入选者都差不多时,他从那天所有最终面试者中挑选了那个穿粉红袜子的男人,因为那个太特别,令人难忘了。

最后,我们必须要接受和认识的现实是最后的那个第一名的高手享受的成功宏利是无边界的。第二名可能只是银牌,第一名除了金牌,还有金牌以外所有的长尾效应。

Sucess breeds sucess. The recognization leads recognition. Knowledge breeds knowledge, skill breeds skill, expertise breeds expertise. And each of these leads to success, which builds on itself.

回想到我们求学时代,是不是哪个课程老师表扬我们越多,我们对那么课程的兴趣就越大,也越愿意投入到那门学科的学习,也就越容易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也就更多的得到该课程老师的表扬。这就是一个正向反馈的循环系统。在现实生活中, 我们也都有这种感觉:似乎成功的人做什么都能成功,而且也越来越陈工。世界上80%的财富也是掌握在20%的人口里。

职场求职中,面试官倾向招聘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但对于求职者来说,一个悖论就是如果不能应聘到该工作,又怎么获得相关行业经验呢?如果博弈双方要的是相关工作经验,那第一次的成功大门到底怎么敲开?How much initial sucess is succifient for further success? How many kicks does it take to kick-start something ? 我们经常拿自己和自己所在领域的超级明星做比较,以至于难以竞争;一个解救方法可能是把比较对象换成那个比我们强一点的对象。例如,你不会和马爸爸比较财富,但是你会和同桌的小红比较谁会成为其他父母中别人家的孩子。当你超过小红时,再选择隔壁班的小马,然后不断的超越直至你成为那个第一的学霸,你接下来要比较的就是昨天的自己。

作者引用自己在MusicLab 上针对google的研究时的经历讲述了第三个公式。在对音乐评分的研究中,一个很出乎意料的结果是:一个产品被打分的越多,它最后的评分离它实际的适用性差别越大。同样适用在亚马逊的产品评分上,只有第一个评分是最不会受到他人影响的真实产品用户反应。但你作为第二个人去评分时,本来你想打三分,但看到前面的人打五分,最后你可能给的是4分。

作者结合自己参与的几个研究实验表明,一个团队里如果有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领导者,那这个团队的整体表现会比较差;但是如果团队更多的受到一个卓越领导人影响,团队的成员的表现会比之前好。又是一个出乎人意料的研究结果,如果一个超级明星能够对一个团队产生巨大的影响,为什么两个,三个,五个超级明星对团队的影响反而不如一个呢? 这就涉及到现代管理学领域的一个新课题, 被MIT的学者命名新的衡量标准- collective intelligence- a team’s capability to perform tasks as a whole.

这个在现实生活中也很好理解,去听乐队演出,大多数人往往记住的是主唱的名字;提起苹果公司,第一反应永远是乔布斯。

这就是作者的第四个公式: 成功的团队需要平衡和多样性,但同时他们也需要一个超级明星领导者。作者的团队对诺贝尔奖的预测做了一个算法编程,计算机推测的结果竟然和最终评审的结果大多数都是一致的。作者用一个物理学奖的推算讲述背后的逻辑,1985年发表的一个学术论文是199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获得者。论文发表时有五位作者, Arthur Ashkin是其中比较自身的科学家,比另外一个年轻的合作该论文的Steven chu有声望的多。计算机算法因为该论文随后的不断饮用,刚开始给Ashkin 79%的概率会得诺奖。但,在接下来的几年里, Steven Chu接连在同一个论文研究领域发表很多高质量有影响力的研究,Ashkin却没有。 慢慢的,人们饮用Steven Chu的文章开始变多,计算机算法发现了这一规律,开始调整比例,将更多的评分给予Steven chu。 1997年时,诺尔比物理学奖给予Chu 而不是 Ashkin,和计算机算法的预测一样。

这说明了一个很容易被大家进一步深思的问题。在学术界职场等任何事业刚起步时,跟着有名望的人是一个好的开端,但是,如果一直花费大量时间活在别人的阴影下,我们自己的贡献可能就被忽略了。终有一天,必须学会自己飞,从他人的阴影下走到聚光灯下,才能挣得自己那份荣耀。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颁给了对生物学以及医药行业有巨大贡献的GFP,实际领奖的却不是真正发现的科学家 Douglas Prasher。Prasher当年由于科研成果没有得到重视,没有得到科研经费,为生活所迫不得不离开科学界,将该发现免费转给当初对这个研究成果感兴趣的两个同事。最终是这两个同事将其成果不断加以应用,成为GFP的代言人站到了诺贝尔化学奖的领奖台上。作者说第四个公式就是一个赤裸裸的现实世界,有时候获得名声和奖励的往往不是那个实际做出贡献的那个人。理解了第四个公式,我们才能更好的去理解这个世界和人性,以一个更好的姿态去面对和接受所谓的不公正,不是选择去抱怨,而是选择去努力走到闪光灯下,得到你想要的成功。 Prasher的例子固然令人可惜,正如Prasher自己后来接受采访时说的:终然有各种现实的理由和当初不被接受的研究现状,但是是我选择了放弃。

爱因斯坦在26岁发表狭义相对论时,曾说过这样一句话:“ A person who has not made his great contribution to science before the age of thirsty will never do so. ” 我们的张爱玲奶奶也早在上个世纪喊到” 出名要趁早”。

作者对科学界的牛人们发表论文的时间和数量进行研究,表面上看大多数科学家的重要突破论文时在三十岁左右发表的。随后当作者和团队把科学家的年龄去掉,只以论文编号作为年鉴,来进行对比是否早起发表的论文更有价值。结果确出乎意料,这些论文并不是早期发表的更重要,晚期的论文也同等重要有价值。所以,科学家们的创新能力和年龄似乎不是相关的,而是和效率产能有关。

为了更好的理解,作者以买彩票为例,从一岁到30岁每年的生日那天你买一张彩票,这样获奖的几率五年前和十年后都是一样的。但是,如果在30岁那天一次性买了30张彩票,中奖几率就提高了,而是有可能就是第三十张彩票。正因为不断的买买买,到第三十张的时候可能就中奖了。 这个和科学家们发表论文的研究是一样的,在二十多岁时,心无旁骛的不断的尝试不断的思考不断的推翻重来,坚持不懈的努力获得了重大的突破。到了四十岁,人到中年的生活一地鸡毛,婚姻问题,孩子问题,老人问题这些之前都不是生活范围之内的事情分散了注意力,生产率大大降低,而不是科学家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创新能力降低。

这就引出了作者的第五个公式:坚持不懈,成功可能随时到来。 Your chance of sucess has little to do with your age. It is shaped by your willingness to try epatedly for a breakthrough. 想想我们现实世界里马爸爸早年的经历到今天成功的例子就可以明白这个道理.

是金子总会发光的理念在这个时代很难获得成功了,社会科技在进步,我们的观念也得进步。

[ 完 ]

感谢宇宙中独一无二的光芒四射的你的关注!

不折腾不能活的生活态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