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锦集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锦集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一本由[美]本·布拉特著作,低音·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0.00元,页数:3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精选点评:

●从一些数据出发,对畅销书和畅销书作家进行评论。金句频出,读来很有意思。

●用统计学方法写的文学评论,却是一本兼具学术价值和阅读趣味的佳作。爬梳语料,统计词频,再对比解读,看上去简单三个步骤,却因为作者精心选择的样本、对照组和解读策略而变化缤纷,甚至产生一种阅读悬疑小说的期待。最深的感触是,不用担心数字解剖会把艺术作品拉下神坛,也不用担心通过数字“破解”文学创作的奥秘后能批量生产,文学自有其生命,审美更多作用于人的感性经验和生命体验,这种数字透视法非但不会减损文学之美,反而能跳出传统文学评论的窠臼,建立新的视野。

●要去理解或描述艺术,而不是试图去“炮制”艺术。无论在哪种情况下,在创作自己的杰作之前,你都希望对这门技艺的细节有一定了解。阅读是了解如何创作小说最简单的方法。研究成千上万本书的写作模式,回答不同的问题,也是理解如何创作的一种有效方法。

●大数据分析不单单是数学的事,它也可以助力文学分析。数学与文学的结合,统计了1500本书,得出的写作方法简单有用,非常适合爱好文学的你!

●蛮好玩的,里面的统计和研究也很引人入胜。问题在于,书名是不是有点儿飘?

●正在读,很有趣的书。数学统计的角度探讨作者写作的技巧。写作本身不能拘泥于某种规则,文学的表达亦是作者循着心灵广度及深度的探寻。作者可贵之处在于其寻找规则的同时还能看到规则之外,二者是否矛盾,对于写作者而言,又提供了什么样的启发,比如文辞简洁对于一部作品的意义所在,作品本身的力度与文辞表达之间是否存在某种关联?又比如男性或者女性作者的性别理解/性别视野,我们每个人受自身身份及环境所限,对于世界的理解可能存在的某种偏差(是否意识到这一局限性对于作者的观察与思维的开拓也是一种有力的启示)。感谢编辑老师的推荐。PS:突然想起,这部书也提供了《红楼梦》后四十回作者争议的某种研究思路。

●十分有趣且科学的文学研究。对于写作者,它在遣词造句上会给予很多修正建议,少一些不必要的副词和感叹号,虽然没有人说感叹号不好,但如果统计经典文学和现代文学,还是能感受到使用量的差距的。换句话说,感叹号用得少不一定是经典,但经典通常用得少。在数据统计下如此案例比比皆是。对于读者也在其中能瞄准一些经典读物和作家,因为有些作品总是呈现出优异的表现。另外很羡慕作者的统计能力以及国外环境。作者锚定业余写手时选择了同人、情色文学的专门网站,都是社会、政策给予的巨大潜在数据库。以及60年代的统计模型至今颠覆不破,不同章节使用不同的统计模型,让我由心地感到震撼,并对模型不适用中文感到很遗憾。另外作为使用统计分析过音乐的人,我也感到①统计量庞大;②分析语言详尽且普适性很强。定位学术也好定位阅读也好,它都是佳作。

●用统计的方法研究文学,新颖、有趣、清晰,一点儿也枯燥。

●这本书写得有趣,第一次看到用大数据分析文学作品的书,布拉特把复杂的事儿讲得简单明了。这本书验证了很多写作的准则,也有很多内容可以作为素材积累。值得一读。

●三星半,一本角度新颖的写作书,教人如何在写作中避免陈腔滥调。但是仅仅学会用词是不够的,写作更多时候要求的作者的格局。如果统计学可以判断什么是好的作品,那么AI将成为最牛逼的当代作家。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一):你用了多少ly?

这是一本用数据分析作者和文字的工具书。数据能够帮助我们辨识作品的来源、鉴定作者性别等实际用途,对验证各类写作指导和探索作家的创作状态也能提供思路。

比如第一部分《简介”地“用词》中强调少用ly结尾的副词,和第四部分《向偶像学习》里提到的Show, don't tell.,避免使用thinks knows realizes等思考类动词,都是强调让读者自己了解和发现。这个观点适用于所有需要沟通的场合,演讲时举出具体案例而非讲大道理,广告从细节和案例出发等等,是可以被普遍接受的写作指导。观点本身不新奇,但拉出海明威、斯坦贝克和福克纳每万字用ly副词的数据后,其中的巨大差异本身也是一个好课题。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二):要去理解或描述艺术,不是试图去“炮制”艺术

标题引自此书结语。

看完这本书,随手翻了一下豆瓣书评,让我觉得有趣的是很多标题让我觉得这本书是一本写作指导书,而我是当成一本有趣的数据分析书看完的。简单的说,我感兴趣的是手段,而很有些人的关注点却是目的。

这一点,让我觉得很有意思。诚然,本书作者的出发点是利用大数据的方法来研究写作,也试图从几个个方面来探讨了一些优秀的作品以及优秀的作家所表现的模式。比如说,会比较少的使用副词,一些喜欢重复的癖好等等。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仅仅遵循这样的规则并不能使得本身平庸的作品变成佳作,规则背后的态度或许才是值得推敲的部分:对自己笔下每一个细节的专注,避免落入俗套的陷阱。

除了对优秀作品的探讨以外,作者还很有意思地研究了如下几个话题:男女作家的差异,英国作者与美国作者的差异,每个作家自己独特的编码。从数据的角度得到了很多有趣的结论,诸如美国写手在尝试写英国风格的作品的时候,会比英国本土写手使用更多的公认的英国传统的单词,而那些没有广泛传播却本身具有英国烙印的单词则没有这种表述。让我不由得想到了翻译腔。在女性作者作品中,男性角色更多地亲吻别人,在男性作者作品中,女性角色更多地亲吻别人。或许,每一部作品,都是作家本身对这个世界的认知的投射,当我们去研究它们的时候,特别是那些畅销书,其实也是在研究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或者偏见)。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三):《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主角到底是谁?

无论是小说作者纳博科夫,还是蝴蝶研究专家纳博科夫,这个美籍俄罗斯人的文本,就是以不好读著称全世界。谁没有好胜心?我可以用自己与蝴蝶无缘为由避开纳博科夫贡献给他一生收藏的文字,可是纳博科夫的作品优质但难以读懂的声音越是甚嚣尘上,我就越是想弄明白,这位又高又大因此脑容量也远远超过常人的俄罗斯人,到底用小说说了些什么。在电影的帮助下,在诸多长篇大论和小絮叨的指导下,算是懂得了《洛丽塔》,《微暗的火》以及《普宁》呢?更遑论据称是他的巅峰之作的《爱达或爱欲》了。

我需要一跟拐杖帮助我走进纳博科夫的小说世界,所以,《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的书封一闯入我的眼帘,我就不假思索地入了手。

拿到书的瞬间,傻眼了。

先来看看这本书的大标题和小标题:简洁“地”用词、海明威说得对吗、男女作家、概率的魔力、美国人嗓门大、陈词滥调太多了、吊人胃口的“男孩”……不是我没有将含有“纳博科夫”字样的标题放出来,而是,九章的大标题和每一个章节下的小标题,就没有一条言及纳博科夫。我得承认,仔细阅读全书,我们会在一些章节里读到纳博科夫最喜欢哪些词,但是,将纳博科夫请到书名里却不把他当主角使,说什么也有些沽名钓誉。可,谁让我们这些在纳博科夫的作品前屡屡碰壁的不甘心者,总在焦虑地寻找进入纳博科夫世界的捷径呢?上当了不是。

假如,我们不跟书名较真,放轻松地进入到书里,《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还是一本很有意思的书呢。

自打有文学创作以来,文学批评就与之如影随形。不用多加说明我们就知道此为文学批评的文本是什么样的?无非是抓住一部作品,做出活色生香的好或坏的判断的同时,添加进灰色的理论支撑。所以,蓦然遇见只能归类到文学批评里的《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有被它打懵的刹那感觉——见过用统计学的方法拆解文学作品的吗?这一本就是!

书的第一章节“简洁‘地’用词”,总共23页,呈现给读者的图表就有11幅。那些传统意义上的文学评论也有图表,用得如此密集,少有。再来看看这些图表的名称:海明威没10000词中以ly结尾的副词数量、伟大作家伟大作品按照副词数量由低到高排列、福克纳的副词使用、每10000词中以ly结尾的副词数量的中位数……没错,“简洁‘地’用词”这一章节主要阐述了作家是怎么运用副词的,那么,作家如何运用副词能决定其作品的优劣吗?好像未必。那么,《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是一本教读者如何写作的宝典?我们跟着那些伟大作家亦步亦趋地使用动词,再活学活用该书的第二章如何男女有别地用对词汇、第三章如何用词汇给自己的作品打上指纹、第四章如何像伟大的作家那样使用思考类词汇、第五章如何适度地使用复杂单词、第六章如何像美国和英国作家那样用词汇构筑起自己的地域色彩、第七章如何像伟大作家那样避免陈词滥调等等内容,我们就能成为作家?

答案显然是非常犹豫的,可见,冠以“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书名的这本书,纳博科夫不是主角不说,也不是一本标准范畴的文学批评文本,说其对读者的写作有指导意义,恐怕只能见仁见智了。

不过,我很想分享给大家自己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中的心境变化。

起先当然是愤怒。我是来获得纳博科夫文学世界的奥妙的,你却告诉我海明威是怎么用副词的,这不是花羊头卖狗肉的勾当吗?

其次,被作者本·布拉特的奇思妙想拖入了这本书的“坑”里——原来,文学也可以用统计学来分析的。用统计学原理归类后的文学作品,也许给出的好与坏的“判决”与读者的主观感受会大相径庭,可是,用如此新颖的角度去窥探文学的幕后戏,难道不令人好奇吗?

最后,我想说,它打开了阅读文学的新角度,它告诉我,评论文学未必只是文学批评家的事,跨界的尝试,也许能让文学世界更加别有洞天。而别具一格,又是纳博科夫的一生追求,哟,本书的主角还是纳博科夫呀!

�&�d�z^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四):在大数据的分析下,文学、写作法则变得有迹可循?

在这个世界上有不少的大作家大文学家,他们的文学作品被世人所熟知,甚至有些成为了学生时代课文的标本,经过时间的洗礼,经过了重重筛选,最后留下来的成为了经典。那么,这些文学作品为什么会那么出名呢?它的作者究竟是怎样写出这么好的文学作品的呢?

一本叫《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用统计学计算出大作家们在创作一部作品,用了多少个副词,哪些词语是这个作家经常使用的,又有哪些词语是他们从来不使用的,甚至细致到标点符号的使用。

作者本.布拉特,他曾经担任过《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作家。著有《再也回不 来,我也不在乎》,用统计学大数据分析出大作家的门,创作的偏好,使得文学写作变得有据可循。

很多作家在创作一部作品的时候,不管是散文还是小说,总是觉得描写的越详细越好,而且为了作品显得更加的丰富,显得更加的有文采,在创作的时候,加形容词,副词等。在号称简洁的典范——海明威的作品当中,他的一部小说一共865000个词,其中有5020个是副词。占作品的5.8%,也就是说他每17个单词里面就有一个是属于父子。

海明威认为作品应当尽可能的精简,只留核心的部分,多余的文辞只会损害作品。《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统计了,海明威每一部作品的副词使用率,可见,他的作品当中,虽然副词使用率最少的那一部,并不是最受欢迎的那一部作品。但是副词的使用率略小,那么他的作品质量,受欢迎度也是相对的高。不仅还没海明威如此,在统计其他作家的作品时,也是如此,比如斯坦、贝福克纳。

在统计中发现,诺贝尔得主辛克莱.刘易斯他是公认的大作家,他的作品副词使用率比海明威的要多的多,但是在分析他最好的两部作品的时候,发现副词的使用率,是其他没那么好的作品要低,也就说明成功的作品,一定是他这几部作品当中最简洁的作品。可见,作品的质量,受欢迎度是与副词的使用率,是否写的精简是有相关联的。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在抛开是否伟大之后,统计了不那么伟大的167部作品,从统计图中可以看出,虽然这些作家这些作品的副词使用率都很高,整体趋势还是他比较好的作品,使用的副词也会少一些。证明了作品的质量和副词的使用率存在着一定的关联。作品的作者是否是大作家,是否是职业作家还是业余作家,作家是没有关系的。也许正是因为这些作家没有那么伟大的其中一个原因吧。

我们常常在一些不知情的情况下会这问这是谁的?或者这是谁干的?前些天我收到一个快递,是一箱芒果,但是我并没有买东西,然后我就是去询问好友是不是他买的。在文学中,你在读一本书的时候,封面不见了,你不知道其作者是谁,那么我们怎么来判断谁才是真正的创作者呢?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中统计了600部作品,发现了不同的作家的写作风格是不一样的,就像人的指纹一样具有独特性。通过这些作品,用作家最常见的词来统计,同一个作家,在他的其他作品当中也会出现他常用的词语。

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显示,即使作家在创作的时候会有所刻意隐藏自己的身份,但是他也很难以改变自己特有的写作风格,如果我们有相当了解或者喜欢的作家,在一堆作品当中也能够迅速地辨别出哪些作品是他写的。

我们从小学语文的时候,就会学习到标点符号的使用,以及用词。埃尔默.伦纳德他声称作品中每10万次的感叹号不能超过3个。在统计中,虽然伦纳德并没有按照自己所说的10万字不超过三个,但是他的这个规则却得到了验证。在分析众多作品当中,感叹号的使用相对较少的作品当中也是相对成功的。伦纳德还说,绝对不要使用“突然”这个词,“突然”这个词作家会通常都会使用到,使用的相对较少。对于伦纳德所说的绝对不要,是有些极端的。但是可以尽量少去使用。作品的质量也有所提高。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在分析了众多数据之后,可见成功的作品是遵循着某种轨迹的。

《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读后感(五):诗仙李白和诗圣杜甫的诗有什么不同?大数据告诉你背后的秘密

每个人写文章、写诗,都有他的个人风格,你相信吗?

比如我们上学时候,老师跟我们说,李白是浪漫主义诗人,他的诗一般都比较大气磅礴,尽显豪迈,而且很多诗里都有想象的成分。他的诗歌,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其代表作《望庐山瀑布》一诗是一首气势磅礴的山水诗。李白善以豪迈的笔墨描绘祖国壮丽山河,写了许多想象丰富、气势奔放的优秀诗篇。

诗仙李白

但纵观李白同期的杜甫,又是另一种风格了。杜甫的诗趋向现实主义,内容广泛,富有时代性,通常取材于政治兴亡,社会动乱,战事徭役,饥饿贫穷和贫富悬殊。杜甫的诗善用理智去仔细观察人生社会的现状,从自己的生活经验去体会人民的苦乐,具有强烈的政治意识。杜甫善于描写人物对话和独白,叙事注重客观描述,让故事本身直接感染读者,而很少发表议论,并善于运用民间口语,通俗易懂,老少皆宜。其代表作《三吏》里面写道: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言语简洁明了,都能看得懂。

有人通过大数据分析,找到伟大作家的创作偏好,并且采用统计学找出经典作品的规律,你相信吗?

我们上购物网站,浏览过某一类型的东西,下次再打开时,系统会推荐类似的产品;在某一平台看过某一类型的文章,系统会在你下次打开时再次向你推荐类似主题文章,你是不是一直觉得很神奇?

这就是大数据,他们通过一系列关键词来分析这一端的我们的喜好,并且给我们推荐相关的信息。

那用大数据分析作家的创作喜好及经典作品的规律,又是什么结果呢?在看这本书前我也是半信半疑,看完书我就信了。

这本书就是《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作者本.布拉特曾是美国《石板》、《哈佛讽刺家》等杂志撰稿作家。文章经常发布于《华尔街日报》、《波士顿环球报》等媒体。

在《纳博科夫最喜欢的词》一书中,作者用大数据分析了近1500部文学作品,数百名伟大作者,数百万个奇妙单词,通过理科生思维来观测写作的隐秘模式,发现每个作者都有其个人风格,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标点符号,都有鲜明特点,在不同作品中,通过这种对比,都能很快找到真正的作者,而且屡试不爽。而读者也会对某类题材特别感兴趣,就算是不同作者写的,也会有很大的关注度——这在我们自媒体文里,大概就叫热点事件了。

细细读来,这本书有三点最引人深思,对我们的写作,帮助很大。

1、 每个作者都会展示其个人风格

现代美国文坛上久负盛名的女作家凯瑟琳.安.波特说:你的风格是你本人的化身。

《联邦党人文集》大数据分析报告

作者在书中,描述了《联邦党人文集》中有争议的12篇文章,最终通过统计学的方法,运用概率进行分析,成功的找出来真实作者的案例,论述了每一个作者通常具有个性鲜明的写作风格这一命题。

显而易见,每个作者长期的练习写作,输出文字,都会逐渐形成他特有的风格。比如我们前面提到过的古代诗人李白和杜甫,他们虽然是同时代的诗人,但是他们两个的诗,却有完全不同的风格。这放在现在自媒体时代,就叫个人IP了,很多爆文作者,积累下一批批的粉丝,就因为他们鲜明的定位下所展现出来的文字风格了,有睿智的,有诙谐的,有严肃的……读者之所以追随你,就是对于你文字风格的认可。

2、 有悬念的开头能吸引读者继续读下去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作者也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比如《傲慢与偏见》、《洛丽塔》、《安娜.卡列尼娜》、《双城记》等等文章的开头,发现简短的开头确实更令人难忘,但并不仅仅是”短即好“,而是独创性,让人难忘 。无论句子长短,那些出人意料,令人难忘料的文字更具有震撼力。

所以我们现在很多自媒体写作课里,也反复强调,文章阅读量提升的关键在于,要好好构思文章的第一句话,也就是开头,如果有个好的开头,读者的注意力被吸引过来了,愿意接着读下去,文章的完成率很高,系统会判断文章很吸引人,从而能获得更高的推荐了。

3、 向榜样学习能让我们少走很多弯路

伦纳德使用感叹号情况分析

在这一部分内容里,作者例举了很多知名作家给写作者提出的建议。比如美国著名作家埃尔默.伦纳德在《埃尔默.伦纳德的写作十规》一书中提出一条关于感叹号的使用规则,他提出在一部作品中,每10万字中,感叹号的数量不能超过3个。”作者分析了伦纳德45部作品的感叹号使用情况,发现在他提出此项建议前后,感叹号的使用情况除其中一部儿童文学作品外,确实是大幅度的降低。通过作者对很多同人小说的分析结果来看,同人小说作者用的感叹号远比职业作家多,从而得出“成功作品普遍较少使用感叹号“这一结论。我们学习写作的人,在写作时都可以多问问自己,这些真的有必要吗?除了这样,还有没有更好的表达方式?

写作,真的是有诀窍的,尤其是大数据环境下,文章的推送机制需要我们对自己做精细的定位,形成独特的风格,并且也可以通过拆解学习大号,总结提炼一些方法,从而避免少走弯路。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