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依恋障碍读后感精选

依恋障碍读后感精选

《依恋障碍》是一本由[日]冈田尊司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90,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依恋障碍》读后感(一):让家长和孩子共同得到疗愈的方法还是存在的

随着当代人对孩子的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家长再也不可能像老一辈那样,认为孩子就应该什么都听父母的。现在的亲子关系更像是朋友关系,而这本书的观点能够把我们的关注点从外在现象和行为拉近家长和孩子的内心,从依恋形式入手,梳理孩子心中的创伤和阴影,找到最柔软最有爱的方式去修复那份藏在内心深处的安全感。这种做法,无论是对于孩子还是对于家长本身,都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疗愈。

《依恋障碍》读后感(二):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但我在慢慢治愈我

脑海里只盘桓了一句话:“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

原生家庭对塑造性格方面施加的影响力巨大且绵长。作为回避型依恋人格,对人的不信任许是出自从小父母的出尔反尔,缺乏陪伴,以及不断的否定,还有一些不能宣之于口的背叛。

于是长大后的我,极度自卑敏感。不敢喊痛,怕别人说我矫情。缺乏安全感,不敢要求别人什么,习惯了希望落空。从不轻易许诺,也比小时候更介意别人的许诺,事情本身不重要,重要的是你答应我了。

由此养成对待爱情婚姻的态度也是一样,人要走,宴席会散,既然注定孤独,一开始又何必费力投入,还能免于被辜负。

幸而,人生还有好友两三,有的保持着不远不近令我最舒服的距离,遇到事情不需要寒暄可以直奔主题;有的几乎时时刻刻都在,我们分享生活的琐事,倾诉喜悦或愤怒;还有的以亦师亦友的形式存在,教会我不同角度的看待问题,以年长我十岁的经历指点我一些待人接物,人情世故,尽管他本不必如此。

我从他们身上得到源源不断的肯定,那种肯定像冬日的暖阳,让我慢慢破防。如果说消融前的我是一块坚冰,拒绝沟通,所有让我不舒服的细节我都闷在心里,内心的小本本记满了对方的错处面上却丝毫不显,直到超出忍受范围,决绝离去。那现在的我,大概是被治愈了一些的,有了问题我敢说出口来,不再害怕可能出现的分歧。

我也不知道如果有一天他们不在了,我会不会退回到原来的样子。但愿不会吧。

《依恋障碍》读后感(三):摘抄:摆脱恐惧性依恋对我有启发的两个方法

全篇结构散乱,举了很多例子但缺少论证。要把所有神经障碍的症状都硬与依恋障碍扯上联系,缺少令人信服的论断。更像是一堆故事之中夹杂着一些作者自己的观点。而这些观点,只需要一些文章就搞定了。

我是一个恐惧型依恋,孤僻、冷漠、渴望爱却对亲密关系不信任,从未在他人面前放松的表露过真实的自己的想法(因为我更常用道德来批判自己的行为,而不是感觉)。读完全书我就已经知道要治愈这种恐惧型依恋的唯一办法是:找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来全身心的爱你,包容你的一切情绪。而心理咨询(那种对方冷冰冰的坐在旁边听你说,冷酷的剖析你)是没用的,只会让你觉得更加被冒犯和炸毛。

还有另一个对我有启发的地方,是「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我因为不想融入社交,所以回避人际关系,却因此感到焦虑。不如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培养自己做好一件事的能力,你会因为自己的价值受到他人肯定而感到安全。融入社交 —— 这更像一种脱敏疗法,也许会有改变。

《依恋障碍》读后感(四):从本书谈谈回避型依恋

这本书很适合快速了解各种依恋类型的成因及表现,对依恋类型的测试也较为准确,最难能可贵的是列举了诸多名人的例子来说明依恋模式对人的影响,对一些现象从依恋角度来进行的解释也感觉颇为独到,是一本对普通人了解依恋理论非常友好的科普书。

书中谈到了一些不安全依恋的特征,对其中比较感兴趣的点,因本人为回避型依恋,故从回避型的角度作进一步理解:

1、无法拿捏与人之间的关系距离,不是太远就是太近。

回避型,并不是指遇到所有人都持回避态度,而是指在关系中感到安全时过度无边界(太近),而感到危险时疏远(太远),而且从远到近,从近到远的切换毫无过渡,宛如变脸。这种尺度上的把握不当会给回避型人群的关系建立带来极大的困扰。其中的原因在于,回避型的安全感并非内生,而是外生,所以会随着对外部环境的判断的变化而出现行为的变化。这跟安全型依恋存在较大差异。安全型建立关系,出发点在于觉得自己是安全的;而回避型则是觉得别人是安全的。

2、缺乏为人处世的弹性,只能用坚持己见的方式来保护自己。工作的成败并非简单的工作问题,而成为了“工作成果是否能令自己受人肯定”的人际问题。

未被满足的空洞不会消失,反而将一直存在。因为在一般人际中未被充分接纳,因此回避型容易在工作中寻求人际肯定和认同,从而将单一的工作问题附加了太多额外的因素。因此工作中的是非问题容易演变为关系中的是非问题,保护自身的观点实际是在隐喻着保护自身。

3、在成长中抱有无所适从的感觉,试图脱离束缚自己的现实生活,寻找不确定的救赎。

在书中,这种对不确定的救赎的寻求被理解为寻求某种近似母亲的存在。“无所适从”书中未作更多解释,但我认为这是一个很贴切的词。“无所适从”就是无法去安放自己,而无法安放就是无法感知到外界某处的安全和舒适,所以容易对每个地方都没有归宿感。但外界真的存在让人“安然”的地方吗?其实不存在。这种救赎实际是要在内部寻求而无法在外部找到,最初的接纳可能来源于外部的某些人,但最终的救赎必然是源自内生的安全感。

4、将被求助当作麻烦的事情

助人,不光是对事情的解决,同时还包含着对感情的加深。对于回避型而言,如果选择助人,就意味着用行动支持了“人可以从别人那获得帮助”这一理念,从而与回避型自身的“人只能靠自己”的防御式自洽信念相冲突,如果前者瓦解了后者,就会让回避型重新体验到“却没有人来帮助/回应我”的创伤体验,因此后者不能被瓦解,所以通过阻塞助人行为中“感情加深”的这一情感体验,将之剥离出去,从而助人行为成为单纯的“完成任务”式的行为,从而维护了内心自洽,但产生了“麻烦”的感觉,具体表现为,完成助人行动的回避型会极不耐烦求助者的感谢。

结合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出,依恋类型属于近似“底层代码”一样的存在,会以种种方式对生活进行渗透,从而生活呈现出种种表征;而回避型依恋的源头,就在于接纳的匮乏、关注的匮乏、情感流动经验的匮乏所凝聚而成的不安全感。这种底层的不安将持续被动影响回避型人群的外在感知和行为。书中提出了一些解决建议,例如建立安全堡垒(找到可以无话不说的人)、写作暴露、修复原生家庭关系、重新体验童心、做自己的“父母”、扮演好社会角色……核心都是在“肯定、接纳和满足”上做文章,无非是用不同的形式来实现;理解了这一点,也就能变通出其他的方式来实现。

总的来说,关系中的问题,最终还是要回到关系中来解决。书中还有一些其他细节,值得翻阅。

《依恋障碍》读后感(五):《依恋障碍》的解决方法在于重建依恋,回顾儿童心理建设,以及非暴力沟通

《依恋障碍》 拥抱或者身体接触,是孩子获得安全感的基础,也是培养依恋的原点。 孩子与特定对象之间的稳定关系才是形成稳定依恋的关键。幼年时期与太多人产生联结,反而会助长依恋障碍。 安全堡垒:稳定依恋形成,孩子安全得到保障,并能持续保有这样安全感。但安全堡垒并不是一种违反孩子意愿的禁闭场所,这么做会让安全堡垒变成一种牢笼,从而培养出依赖型强,容易不安,无法独立的孩子。 烙在杏仁核的永久性情绪记忆总会让当事人在面对某些情境时,萌生莫名的熟悉,愉悦,不安与恐惧。 父母的依恋形式会传递。 部分客体关系:无论对方给过自己多大的恩惠,只要一度令自己感到不悦,过往交情便会一笔勾销,转而全盘否定对方。 完整客体关系:生气且伤心。 部分与完整的区别是是否产生了同理心。 逃避者对危险极度迟钝。 在不稳定依恋环境中成长的孩子,由于无法学会这种软弹性,只能用坚持己见的方式来保护自己。父母多对孩子采取强迫支配的管教方式,使得孩子养成同样依恋形式。 当依恋障碍问题更加严重,人们甚至可能表现出刻意作对的反应。明明内心想要坦然响应对方的要求,却故意做出叛逆的反抗的行为。这是潜意识里表现出对于情感遭到剥夺的愤怒。 依恋障碍者只要强忍想撒娇的心情,就会忍不住叛逆。多半不宽容和严惩不符合自己价值观或道德观的人。容易先入为主,有偏见。 有依恋障碍的人,试图靠自己的力量解决,忍耐到极限为止,最后也很容易被压力击溃。缺乏上进意识和自我肯定。 依恋障碍导致自我认同动摇,当然也会在面对世界或他人时,产生自我怀疑。 扮丑是自卑表现。 情绪表达障碍的人很难分享喜悦或悲伤,就算要分享,也因为实际上没有那种感觉,无从感同身受。依恋障碍者活在不稳定而不踏实的感觉中,只能依靠扮演某个角色来填补与他人之间的隔阂。 说谎和扮演:为了遂自己的心意而试图以谎言控制别人,为了以虚构的事实填补自己微薄的存在感。通过说谎填补自己内心的缺失。 对任何事都给予负面评价的毛病,很容易在依恋障碍者身上,无论给予多少关爱,为他耗费多少时间,只要对他造成一次例外的伤害,他就会轻易遗忘所有的好,只反复提起受伤的经验。 自我夸大比一般人更难面对严苛的现实,时常出现社会适应不良。 逃避者对负面记忆的回想受到压抑。焦虑者想起悲伤的经验,连带掀起愤怒或不安等负面情绪。 逃避者对父母表示敌意或愤怒倾向 ,焦虑型在家一条龙,在外一条虫,在需要伴侣支持时能够压抑愤怒,不需要伴侣支持愤怒就会即可爆发。 逃避者只信奉权力,业绩或金钱的力量。借此保住自己的价值。 安全型依恋第一,不会担心失去爱或被讨厌之类的是而烦恼,相信自己遇到困难或求助时,对方一定会有所回应。第二特征,直率与积极向前的态度,懂得以正面角度解读别人的反应,不会轻易否定自己,也不会容易误以为自己收到歧视,不容易受别人的反应左右,当自己拒绝对方的要求或否定对方的主张时,也不会担心因此伤害对方或害怕被讨厌。不会将对方的主张解释为对自己的威胁,自然容易保持客观的立场。 第三,面对生离死别,会感到悲伤,但会控制悲伤,感觉对方依然活在自己心中,为了响应过往对方给予的爱,他们常会选择积极向前得活下去。 逃避型第一特征,试图逃避内心的苦恼纠结,他们之所以不喜欢主动与人建立关系,正是为了避免可能随之而来的苦恼。第二,因为从不习惯纠结苦恼,遇到压力时容易做出冲动的反应,表现出具有攻击性的言行举止,这种类型的人的人多半难以体会别人的痛苦,有时甚至不会发现自己伤害了别人,乍看之下似乎性格冷静,一旦理智断线,情绪就会失控爆发。 观看失去心爱伴侣的访谈,逃避型并非忘的快,而是在信息正要进入大脑的阶段就被挡住,无法进入大脑中。他们对情感反应的认知较为迟钝,解读表情时也很容易出现不正确的判断。 逃避型的人习惯于逃避表达自己的想法,无法培养出良好的自我表现力。无法理解别人言外之意,经常会错意,显得迟钝,不解风情。他们表情与当下情绪不符。 逃避型无法对伴侣的痛苦感同身受,呈现稳重又温柔的样子,当作让人的事,以客观角度理解。 与逃避型交往,在自己有难需要对方帮助时,别说得不到对方的帮助,往往还会换来对方的愤怒反应。因为,对于逃避型,被求助是一件麻烦的事,只要感觉被卷入麻烦,他们很容易产生激动的情绪。 焦虑型害怕被拒绝,被抛弃,无法拒绝和违抗他人,且依恋焦虑会转化为担心对方是否在欺瞒自己,担心对方可能背叛自己,他们经常依赖身边的人,渴望从他人身上获得自己真正被需要的保证,否则无法平复自己的心情。 焦虑型为了确认自己是否仍然被爱,常做出多余的确认,具有强烈的猜疑心与嫉妒心,有时会出手束缚或监视对方。 焦虑型对伴侣的负面评价,往往使伴侣失去积极付出的动力。有时,愈是抱怨对方不够体贴,不够支持自己,对方就愈不愿付出体贴与支持。 焦虑型小时候被过度保护和宠溺。同时不顺从会被无情拒绝,他们一方面想依赖对方,希望被爱,一方面却也随时抱着是否会吃苦头的焦虑心情。因为小时候获得的爱并非无条件的爱,当状况改变时自己随时可能被抛弃,这种环境造成的焦虑不安,成人后会保持。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