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见字如面(第二季)读后感摘抄

见字如面(第二季)读后感摘抄

《见字如面(第二季)》是一本由关正文 主编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416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8-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见字如面(第二季)》精选点评:

●期待下

●比较适合大众。后面介绍背景部分不出现评论性语言更好。

●赞赞赞

●有几篇冷门,有几篇很牵强。

●想读

●《见字如面(第二季)》同名书,寥寥数语,字字锥心!

●见信如见史,有温情,亦有无奈。如何做人做事,离不开具体的大环境,人亦有沉浮、患难和思变,几多感慨,几多唏嘘,中国人的智慧和性情,尝鼎一脔,美哉。

●央视的国学风彻底带火了,带领国人重温那些穿越了历史又弥久弥新的文字经典,给人以无穷的力量。喜欢这档节目,喜欢见字如面。

●第二季书期待已久,最喜欢的文化节目没有之一!去看过现场真的太满足声控了。期待第三季节目上线!

●放在桌子上,随便翻翻竟也翻完了,与妻书依然是最感动的一篇

《见字如面(第二季)》读后感(一):16位重磅明星领读,重温书信里的时光和记忆

1、爱与不爱的热烈与绝决:如于凤至写给赵四小姐同意她与张学良结婚的信充满暗示:“当你听我说要把孩子抱回大帅府,由我代你抚养时,你感动得嘴唇哆嗦,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滚落下来。你叫了一声“大姐!”就抱住我失声哭了起来……”

2、生离死别的巨痛与隐忍:如抗日英雄的妹妹写给与哥哥同归于尽的敌人之妻的信令人感慨万千:“我们的母亲,她只有感伤地仰望着漫不经心的江水和惨淡的月色,让惨痛的回忆敲打着她年老将断的心弦。然而青春多情的你,片片的樱花,也会引动相思……”

3、令人喷饭的奇趣逸闻:如北大校长蔡元培的辞职信大骂“北京是个臭虫窠”:“无论何等高尚的事业,一到北京,便都染了点臭虫的气味。我已经染了两年有半了,好容易逃到故乡的西湖、鉴湖,把那个臭气味淘洗干净了。难道还要我再作逐臭之人,再去尝尝这气味吗?”

《见字如面(第二季)》读后感(二):如果人生有坚持,请标注为温暖

2018年10月22日,我拒绝了糟糕的企业文化,放弃工作,满腹失落也斗志昂扬的到闺蜜家寻求安慰,她说,正好,送你本书。于是我拿到了这本见字如面第二季。 常规的读法,目录,梗概,重点,目前还没看完。但是这本书到我身边的时机真是恰到好处,让我在秋季突如其来的降温中如同坐在篝火边上,被照亮,被温暖。关老师在序言里写,总要坚持点儿什么。而这本书里选的书信,能看到形形色色的坚持,自我,气节,爱情,亲情,甚至生命……有些可以读到坚持的内容,有些可以读到坚持的原因,有些可以读到坚持的方式……不一而足,却都让人动容不已,值得迎着晨曦开启这一天,也值得挑一盏夜灯慰藉自己。 这点坚持,也许不足以称之为信念或者信仰,但一定是莽原上一点可见的星星之火。这点火也许不足以成燎原之势,却能够在生命的某些时候成为全部的力量。我们常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而就是这样复杂的时代里,每个人都有自己艰难的时刻,在那一刻,这点坚持的光芒就能照亮你整个的人生。

听过那么多道理,却还是过不好自己的一生,那是因为那些道理不是自己的;看过那么多坚持,不要觉得遥不可及,不要让自己的生命沉沦在混沌的世界里,不要放弃找寻自己的坚持。找到ta,你就找到了足以支持一生的温暖。

《见字如面(第二季)》读后感(三):别样的“情景再现”

《见字如面》(第二季)分为生死、挂念、苦情、爱恋、知行、锋芒、热血、古韵八个章节,虽各自独立,但读来感觉各有交融。看过这一电视节目的观众对内容肯定格外熟悉,这本书就是运用另外一种方式将这些书信及解读进行呈现与保存。每一篇书信短小简洁,内容在情感和历史上却都很厚重。

“人在写信的时候,并不是为了发表,而是具有特定的交流目的,信息真实有效的成分比较多。”《见字如面》总导演关正文在序里这样提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人们对于某些信件的内容有着很大的好奇心,除却窥私欲作祟,还有就是在特定情形下信息的真实性。

虽然序里说写信的时候不是为了发表,但其实书中所涉及的书信,有很大一部分,书写者在书写的时候有抱着公开发表或是允许公开的态度在撰写,因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写信时所扮演的角色不单纯是生活中的他们自己,更多是背负着自己所独有的社会责任与社会角色在进行书信往来。多封书信为古时统治者与“敌对者”或是今人借古讽今,模拟与古人进行书信交流,那封信本身就是他们的武器,又怎会不公开“亮相”,以达目的呢。

在每篇书信的背后,都有摘录每场节目的嘉宾对于书信里的人物及背景环境等背后的故事进行更多的补充与注解,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单纯一封信是不太可能将一件事或一个人交代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虽是短短一封信,但铺展开来,却能看到书写者某个时段的某一些投影,因为已经是过去的事了,所以很多信里的希冀,你是能够知道最后实现了没有。那些爱恨情仇征战掠夺待到最后是怎么样一个结尾,说不定只看了标题,你就已经知道答案了。所以相对来说这不是一次轻松的阅读,或者可以说会比较沉重。

和小说不同,这本书可以随意跳读。每一篇文章就是一封独立的书信,很多读者可能会想要先看自己感兴趣的那几封信。所以除却总目录以外,在书中为每个章节设计了独立页面,以深蓝色为底,这样从书籍侧面(书口这一边)能很快进行定位,进行特定章节的阅读。这一设计真是大大方便了读者的选读跳读。

《见字如面(第二季)》读后感(四):感受

不仅仅看了这本书,还看了这个综艺节目,真的是感慨中国的汉字博大精深,这是需要有深厚情感的。这是一本书信集,这是一本值得我们用心去阅读的书。这让我们感受到书信的温暖。在我们这个到处充斥着电脑手机的时代,所有的东西都是那么的不真实。所有的感受都是通过手机去获取,很多的工作也基本上不用去书写,感情的表达也变得那么的脆弱。同时,很多的字大家也都不会去写了,也不认识了。这本书信集,却让我们感受到了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

书信里有家国大义:甲午海战开战前,经远舰二副陈京莹预感到人生将尽,在家书里解 释,“一直拿着国家的俸禄,也就没有了退路。”经远舰在甲午海战中 遭到四艘日舰围攻,管带林永升、帮带大副陈荣阵亡后,陈京莹毅然接 过军舰指挥权,最终不幸中弹牺牲。舰上水手在无人指挥的情况下,仍 然坚守岗位,继续向日舰发炮还击,直至经远舰沉没,全舰二百七十多 名官兵除十六人获救,其余全都壮烈殉国“那天你父亲哭得就像个娘们儿,花园的草看到了,你父亲可以拔掉;树也看到了,你父亲没办法,他们受《植物法》保护。杀人的心都有,却奈何不了一棵树。力拔山气盖世,时不利兮树不逝”。

书信里有爱情故事:徐志摩与陆小曼的爱情故事。而通过他们之间的书信,不仅看到了他们炽烈的爱,也了解到陆小曼的心境。她在那样的情境下,下定决心离婚,与徐志摩在一起,也是鼓足了勇气。她对徐志摩说:“在我不认识你之前,我的思想,也同她们一样,我也是一样没有勇气,一样的预备就此糊里糊涂地一天天往下过,不问什么快乐什么痛苦,就此埋没了本性过它一本子完事的。自从见着你,我才像乌云里见了天,才知道自埋自身是不应该的,做人为什么不能轰轰烈烈地做一番呢?”这是陆小曼追求心中所向往的勇气。

书信中有致歉信:这封信是2008年“5.12”汶川地震的相关报道中,那篇“范跑跑”报道的作者向报道当事人范美忠的致歉信。吴聪灵的这封致歉信,或许是为了治愈他人,更重要的是,她是了自己一个治愈的机会,这也是一种认识错误,并愿意改正错误的勇气。

《见字如面(第二季)》读后感(五):你就是我

循着纪录片的曙光,我渐渐爱上了这种过时但不过气的沟通方式——书信。曾几何时,我们没有电话、没有网络、没有手机,有的只是这种一两张纸的信息传递方式,将满腔的热爱与关注挥洒在这种遥想之中,信的这一端是父母、朋友,信的另一端是自己,尤其在昏暗的煤油灯下,一笔一划书写的是对对方的无限思念。 见字如面,这四个字经常被用在书信体中,正如小时候被教导的“字就是你的门面”,有了门面,你就可以抛头露面了,就可以靠着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通过自己的双足立于地面上,即使在一去不复返的潮流中,你仍然保持着自己的清醒与独立。 儿行千里母担忧,在这本书中我体会最多的仍然是人皆称颂的母爱,也许母子之间的血肉联系是千山万 水都无法隔绝的,就算你我不是迷信之人,也相信在千里之外,母子也是有感应的,感应天感应地感应你的父母。尤其在那烽火连三月的季节里,你的一封信哪怕是猴年马月寄出的,也表示着当下你是平安的,你对故土是依恋的,你对时光是敬畏的。当然,我们不主张每个人都将有限的时光用于遣词造句,而是有话当面说。 虽然已经过了鱼雁往来的时代,但是我们仍然发现天涯渐远是不可逆转的。在现代化的通讯手段下,我们即使有了电话、有了网络、有了手机,但沟通方式仅限于口头,很少有书面形式的庄重与考究,特别是对于上一代人,他们本来文化程度不高,他们往往口述,以秀才、举人的文笔进行润色,由此起到了文化传播、延续的客观效果。 相比于《见字如面》第一季,第二季在选择书信上更突出了“牵挂”,此处不仅有苛刻的挑选标准,而且有文化大咖的助阵,让更多的人看见、读到,而不是局限于寄信人与收信人之间,体现的是对人文的关注,启发了受众的深度认知,如果由此有了独立思考的能力,则是皆大欢喜的意味。 全书不仅有白话文,而且有文言文,涉及了孔子、司马迁等历史大牛,他们的作品比起当代而言,更是穿越了几千年,流下的都是精彩,流下的都是经典,我们读之感觉到先人的智慧与勇气,那些从心里流出的文字必然回流到更多读者的心中,一代代地传承下去,让我们的文明烛照整个时代,不也是功德一件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