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盛世的黄昏》经典读后感有感

《盛世的黄昏》经典读后感有感

《盛世的黄昏》是一本由陈文嘉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0.00元,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盛世的黄昏》精选点评:

●这一本别具一格的乾隆史,轻松、幽默且发人深省。作者挖掘《清高宗实录》《清史稿》清宫档案等史料,正文部分选取乾隆登基以来至1758年发生在乾隆帝国的22件重大事件进行抽丝剥茧般的还原,包括防堵非议皇室言论、打击朋党、炮制文字狱、捉拿传教士、废科举、海禁锁国、整顿吏治等。附录部分则结合时下热点,选取乾隆朝的14个事例,例如北京房价、冤案平反、女性平权、难民处理、考试舞弊、出轨离婚等,畅谈乾隆朝的社会百态。 通过这些生动的事例,作者带领我们重回历史现场,亲身感受乾隆帝在政治、军事、文化、社会治理等方面的雷霆手段,立体感知乾隆的帝王生涯轮廓及他治下的官场与民间百态。

●网文水平吧

●应该叫《盛世的二十二个瞬间》,怎么都感觉还会有续集,毕竟只讲到乾隆二十二年,选取的案例很具代表性,放在今天也有现实意义,唯独不喜附录里关于洪承畴的一章,所谓“爱民”怎么看都是收买人心,洗不净他叛明降清,屠戮汉民的罪。

●这是一部作者短篇的合集,一些观点也算新颖,但缺少了乾隆中后期的内容。如果能完成后半部分,并把文章之间做整合与衔接,会是一部好作品。

●以时间顺序写乾隆时期的故事,客观中肯,值得好评。

●叙事流畅,阅读感受很好,故事性史书

●很赞同钱穆先生的观点,满人治国用术,败坏国家。。。

●呈现出一个人治占主导、满汉分野严重、排外与惧外并存的前现代国家。

●值得一读。

●案典详实,一窥乾隆帝王心术,满清盛时官场吏情

《盛世的黄昏》读后感(一):盛世的黄昏

《盛世的黄昏》,陈文嘉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7第一版。最近一个月看不了一本书,出差一天就能看一本。看完第一感受就是,历史周期律是跳不出的,每个王朝都一样,只有环境形势略有变化而已。不是戏说,但很简单。基本从乾隆登基开始,一年写一件事,就是一篇。不过只写到乾隆22年,看来还会有续集。

《盛世的黄昏》读后感(二):历史如镜子

盛世的黄昏讲述了乾隆自上位以来二十二年(1736–1757)间,每年发生的一件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故事,书中的很多地方都标注了出处。作者用尽量客观的态度,将这些事情描述出来,同时引用了很多史书记载的文字,既能体会到乾隆时期的朝廷琐事,又让人感受到仿佛这件事情就发生在当下这个时代。

虽是书中所述之事全是史事,却能让读者感受历史之于现代的魅力,似乎就是一面镜子。文中讲述了乾隆年间的事情,比如科举考试作弊、商贩给猪注水、官员贪赃枉法、无辜人员被屈打成招等等事情,其实与现在很多问题极其相似,原来所谓的盛世,也有这么多与现代社会相似的问题。总之,是一部通俗有趣而且可以引人思考现实社会的历史读物。

《盛世的黄昏》读后感(三):好书

有趣而不乏深度的一本小书。相对一般如通史那样所涉及的国家大事,本书讲的基本是一些小打小闹的案件事件。但正因为其相对较小,当中的人物反而更有血有肉活灵活现,从其言行中颇透露出当时的时代气氛和习惯,有心者从中正可读出背后的历史动态。 编集的内容看似随意散乱,但读着读着就可感受到实际集中反映几个核心的议题。 清朝如钱穆先生所讲,始终不脱其部族政权的本性,所以最终也是因其部族私心而亡。而要说这部族私心的最高体现,很自然就是其最高统治者的帝王之术。这帝王之术看似捉摸不定无任何道理可讲,但说白了就是“对人不对事”。无论一件事关于什么具体内容,所造成何种影响,皇帝主要的关注点只在于是否威胁到满人的统治权。简单来说,只要相信你足够的忠诚,什么贪污舞弊都不是什么原则问题,表示一下痛改前非也就可以轻易放过了。但如果皇帝起了疑心,感受到对其权力的侵蚀,那即使你有什么好理由也必然会被罗织解释到十恶不赦的死罪上去。 正文的内容基本涉及政治层面,附录的资料倒比较接近民俗,让读者在更广阔的范围上体验一下古今之变。 总之,这是一本各种水平读者都可以找到乐趣的好书。

《盛世的黄昏》读后感(四):粗略感想

这是一部严肃的历史作品,如果是想要看类似《明朝那些事儿》的读者可以放下这本书了,因为这本书相对而言会有点枯燥,但是确实将历史的大背景认认真真地搬到了我们面前。

其实我最初看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延禧攻略》和《如懿传》,两个性格反差极大的乾隆皇帝摆在我面前,让我很想要知道,真实的乾隆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

影视作品多少会将人物美化或者丑化,在我看来《延禧攻略》中的乾隆拥有严肃果断和幽默风趣两种特质,是一个比较生动的形象,似乎给人一种他的思想是比较开放的;而《如懿传》中的乾隆阴郁诡谲又有些不务正业(因为戏里他真的没有参与多少国家大事,镜头在他身上不是后宫争斗就是在把玩古器)。这样一看就很明显,我更喜欢前者的乾隆形象,但是这本书却给我带来了一个真实的他。

与雍正时期阴暗的气氛不同,乾隆想要肃清这种氛围,但是却难以逃脱为了巩固皇权最终还是收紧了言论自由这条路,实际上中央集权制国家的古代帝皇是无法真正能够接受批评的,至少要非常的委婉表达说辞,而且不能多次上奏,要保存皇室的颜面。为了巩固皇权,他借题发挥除掉了鄂尔泰党羽,兴起了几波“文字狱”,对西方传教士的抓捕行动等等,其实都体现了虽然乾隆时期的政治氛围比雍正时期要明朗一些,但依旧是那个封建社会,企图有巨大的变化也是不可能的。但是中央集权下的皇权政治最令人无奈的莫过于底下小官们的贪腐,疆土之大要肃清所有的腐败何其难,官员层层庇护,剥削百姓,即使皇帝有心却也无力,尽管书中他对腐败官员的惩戒措施十分严厉,却也不能将所有人都抓捕归案,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事情,他做不了,底下的官员也不想做。

戏剧中的历史人物形象或许多少经过了修饰,不管是好是坏只要不要偏离事实太多其实都是可以接受的,因为有时候正史中的人物形象性格过于鲜明也不一定能让人抱有好感,只不过忠于历史才是忠于现实。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