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中年之路》读后感1000字

《中年之路》读后感1000字

《中年之路》是一本由[美] 詹姆斯·霍利斯著作,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图书,本书定价:2022-10,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中年之路》读后感(一):所谓四十不惑

作者James Hollis是著名的荣格派心理学家,书中也能读到大量的荣格观点。

在这本书里,你能看到关于很多人到中年现象背后的心理动机成因。比如,童年时期受到创伤,那么这个人到中年会怎样?比如为什么很多人到中年会出轨,会家庭解体,会出现迷茫……这一切其实都是作者指出的,人在40岁前后会经历自我的第二次成长和建构。

有意思的是,如作者所说,“无论一个人在巩固自我状态、建构自我世界方面多么成功,中年之路上的坍塌都会带来困惑、挫败和身份丧失的体验。”

所以总结前来就是,人生前半段是追寻外部成就,人生后半段是探索内心。只有理解自己“内心的小孩”,找到真实的自己,才会保持平和的心态来抵御外界现实的冲击,才不至于被抑郁、焦虑、痛苦、崩溃打垮。

中国传统上也有“四十不惑”的说法,由此看来,不谋而合,四十岁,内心更丰富更沉静,才有不惑于外物的自信。

《中年之路》读后感(二):人到中年,死亡是必然的,复活是幸运的

中年危机的到来是缓慢的、煎熬的、久久萦绕的。

我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到迷茫、困惑、无助,怀着寻找答案的心情,翻开了《中年之路:人格的第二次成型》。

【一句话概括 】

整本书从荣格学派的人格发展理论框架出发,解释了中年危机的产生来源,并提供了一些心理自助的操作指南。

【五个核心观点 】

1、作者认为我们童年的经历、尤其是童年的创伤经历,塑造了我们在成年期的一系列选择。这些创伤概括起来有两种:1)被忽视或遗弃的经历;2)被生活压垮的经历。

2、长大后,成年人格就是对早年生活经历的一种反应,这种反应是条件反射式的、是无意识的。

3、我们在亲密关系、原生家庭关系、个人职业发展中所遇到的一切困扰,都是因为我们将童年未尽的愿望疯狂投射到成年生活的方方面面。

4、混沌的人们还不自知,误以为成年期的愿望投射都是自己的自我实现。但这都是假象。

5、作者提出,走出中年危机的方法,就是通过独处、反思、营造一些仪式等,去觉察自我的本性、真正的“成为自我”、变得完整。

其实我们都明白,不可能指望从一本书中就找到答案。书中说,“当一个人对使用自己精力的不满已经无处安放时,他或她就踏上了中年之路。”我想,我确实在路上。

《中年之路》读后感(三):译者序 听从内心的召唤

有本书里引用了这样一段话:

当我看到这段话时,我便寻找它出自哪本书。当我看到书名 The Middle Passage: From Misery to Meaning in Midlife 时,我便寻找这本书。当我得知这本书没有中文版时,我便联系出版社。当我手上还有其他稿件时,我便寻找小伙伴一起来翻译这本书。几经努力,终于找到了合适的出版机构,再经过日夜锤炼,翻译、审校和编辑的工作也得以完成,因而她此刻能与大家见面。

在这个过程中,我不知道是我在努力寻找这本书,还是这本书通过各种方法找到了我。

不可否认,我的人生走到了中年,且经历了一些痛苦,我想理解这是怎么回事,是不是人人如此,我想在这本书中寻找答案。但换个角度来看,这段话潜藏在书中,等着被人发现;而这本书又借由这段话伺机而出,她在等待和召唤一个有缘人。

不管怎么说,这本书的出现可谓恰逢其时。人到中年,必须经历一场转变。

在成年早期,或者说,在第一个成年期(12—40岁左右),我们的人格不过是对外界的反应的集合。我们还不完全了解这个世界,我们学习的是身边大人的态度和行为,我们被要求成为这样或那样的人。到了第二个成年期,我们才有了一点闲暇和空余,自我才有了一些力量,可以琢磨着如何“成为我自己”。

成为我自己,这是心灵发展的目标。在荣格看来,心灵是一个实体,有其自身的目标,那便是求得圆满。对一个人来说,便是尽量实现完整性。一个前半生依赖性强的人,后半生需要学习自力更生。一个控制性强的人,后半生则需要学会顺其自然。如果我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心灵就会轻轻敲击我们;如果我们还是毫无意识,心灵就会用板砖拍打我们。

所以说,如果我们不是一直保持有意识的状态,如果我们不是一直在积极地改变自我,在中年时期,内在压力的不断累积就会引发一场心灵的危机。危机是一种警告,危机也是一种召唤,召唤我们走向更大的旅程。正如本书作者詹姆斯·霍利斯所说:“我们的心灵组织了这场危机,制造了这种痛苦,因为伤害已经造成,改变必须发生。”

但愿每个人都能经历这场危机。除非你一直在经历调整和更新,否则,心灵就会以危机的形式,逼迫你不断扩展自己的边界,发展出那些被压抑的人格侧面,直到你成为一个完整的人!

此生短暂,请听从内心的召唤,活出圆满的生命。正如《多马福音》中所说:“若将你内在的东西活出来,它们必能拯救你。若不把你内在的东西活出来,它们必将毁灭你。”当然,这里的“毁灭”不是说让你真的死亡,而是说你辜负了自己的生命,你没有成为你自己。

听从内心的召唤,我组织了几位小伙伴来试译此书,作为一次练习。本书初稿分工如下:柳橙(序言、第一章和第二章部分)、张慧强(第二章部分)、陈月星(第三章部分)、田雨婧(第三章部分)、张琴(第四章、第五章)、王晓东(第六章),大约每个人承担了六分之一。柳橙对全书进行了初次审校,郑世彦进行了二次审校、部分重译和统稿。童桐认真阅读了部分章节并提出了宝贵意见。本书的出版离不开编辑老师的勤奋工作。在此,对大家的辛勤劳动一并表示衷心感谢!

鉴于精力与学识有限,书中错讹难免,敬请各位读者指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