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读后感锦集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读后感锦集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是一本由[荷] 鲁特格尔·布雷格曼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58.00,页数:2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精选点评:

●对我个人有启发,但主要是第一章节。后面太水。

●bold,绝对,激进,但提出的问题和解决方法都值得思考

●为什么大家都觉得这本书不好呢?或许,只有我这种小孩子才敢确信这一切

●作者既不是经济学家也不是社会学者,知识分子也不要谈的上,竟然构架了这么一本宏大命题的书,论证方式和论据多是不靠谱的数据和推论,基本上是来搞笑的。见识城邦和后浪的选题中十有七八都是这样。

●我还是很喜欢这样新锐思想者的作品的。读起来有一种在看赫拉利作品的错觉。其中若干章节我还看入了迷。哪怕书中论述的过程和证据都有种“因人设岗”的味道。

●火车上看万完《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结合身边的年轻人,发现他们并不认为会有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在等他们。罗素曾经这么说过。“我们应该期待的,不是一个完美的乌托邦,而是一个活跃着想象力和希望的世界。”这个年轻人需要的想象正在被扼杀,而一种全面的丧文化正蔓延。

●我毫不吝啬给这本书打个5分,这本书恰恰也是在今年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后再开始读的。今年的实验经济方法在摆脱贫困上以及对于实验方法的研究是充分的,这本书作为某一种类型的综述与个人意见的表达也是充分的。 这本书让我在飞机上大致勾勒出从摆脱贫困到宏观经济学的路标,作为下一个起点的新路标。

●有些观点同意,也算不上烂书,但真的,太碎了,碎了逻辑都没有那么强了。可以,但没必要。

●很有新意的一本书,概括就是“别停止更美好的愿景,敢想敢做”,移民那部分的论点不赞同,页数不多,整体不难读,观点大胆

●2019年看完的第一本好书。能减轻局域网、媒体、广告带来的孤独和疏离感。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读后感(一):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如何构建一个理想世界读书笔记

1,不满是一个人或者一个国家发展的第一步。千万不要害怕有不满,也别怕有质疑和不同的声音。因为不满所以才有进步的空间,我们的一切忙碌努力才有意义。如果一切都很满意,我们就没有理由每天早晨起来下床出门去工作。

2,不要抗拒机器代替人工。不要认为机器会取代人类,让人陷入无工作的无聊境地。当人从工厂解放出来,会有工作去安顿这些人。如果没有,那就无需生育子女。总不能我们鼓励生育是为了把他们送进工厂当流水线工人吧。

3,不要抱怨太累。现在这个时代,穷人才没有工作可做。(因为无知识无技术)已经过了富人不工作的时代,现在越拥有财富的人每天工作的时间越长。劳累和压力是每一个想要实现财务自由的人必须承受的。如果受不了,那么只好贫穷,然后等待救助——这个时代好就好在饿不死穷人,总有人会给你饭吃的。

4,科技进步可以让社会更美好,但并不意味着让每一个人都能受益。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读后感(二):乌托邦的意义就是:一直走下去

书中提到,过去的一切发展都是缓慢的,在99%的世界史上,99%的人类都处于贫穷、饥饿、肮脏和恐惧中。直到17世纪,人们向往的乌托邦还很纯粹,营养充足、环境干净安全。

1820年的时候,世界上84%的人口仍然生活于极度贫困之中,到了1981年,这个比例降到了44%,而现在,仅仅过了几十年,这个数字已经降到了10%以下。

“50年前,有1/5的儿童无法活到自己的50岁生日。而今天呢?这个数字只有1/20。1836年,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内森·迈尔·罗斯柴尔德死了,他的死因仅仅是因为抗生素尚未面世。”

吃饱穿暖、有相对的健康保障、更加长寿,环境安全卫生,可这也并不意味着大多数人都来到了曾经向往的乌托邦。

上个世纪人们计算出来如今人们每周只需要工作15小时,能够拥有大量的闲暇(甚至有人真情实感地为这还未到来的闲暇操起了心),可如今呢?贫富差距不断加大,工作时间不断延长,即使人类早就能够上天入地,却离乌托邦始终还有距离。

作者认为只要减少生产,减少工作时间,一切都会逐渐变好,我们离真正的乌托邦也会更近,作为一个加班熬夜的社畜,我很想赞同他的观点,又隐约觉得不对劲——事情当然没有这么简单。

或许爱德华多·加莱亚诺这段话才是真相:乌托邦就在地平线上。我朝它走了两步;它往前移了两步。我又走了十步,它又往前移了十步。无论我怎么走,都走不到。那么,乌托邦有什么意义呢?它的意义就是:一直走下去。

三星半,一些论据给人感觉不够严谨,读完好像知道了很多又好像啥也没记住。

《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读后感(三):关于穷人的偏见是何时产生的?

在书店翻开这本书时,吸引到我的是“为什么穷人总做蠢事”这一小章节标题。平心而论,我在阅读这一小节时并没把自己当成穷人(但也没当成富人),我想了解的正如这个小标题所言——穷人为什么总做蠢事?这种想法让我愧疚。更让我愧疚的是,我发现自己确已在不知不觉中形成偏见:是的,穷人的确总做蠢事。所以我想看看为什么。

但理性告诉我不是这样的:我们在穷人和富人中都可以很容易发现愚蠢的人。无论我们怎样定义“穷”与“富”,愚蠢的人总是分布在被定义的群体中。但是,我发现自己确实有这样的看法:

富人大多受过良好、优雅不粗俗,遵守社会公德,在残酷竞争的环境中,他们可能比穷人更善良,更不暴力。

而那些插队、随地吐痰、闯红灯、在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不遵守社会公德的人多为穷人,他们多拼命争夺资源,自相残杀,粗鲁——更具有以下特征:懒惰、容易变成瘾君子、缺乏自制力、多暴力、易犯罪。

然而我没在任何地方看到过相关的较为严谨的社会调查数据,我知道自己此想法是偏见,和对人类皮肤颜色、性别、性取向有偏见一样。

因没经过仔细调查,我不敢说此偏见是从何时起渗透入中国社会,而我又从何时受到社会浸淫产生了以上偏见的。

只能做一些简单而模糊的回顾:

就整个社会而言,时期,中国人大多认为贫下中农是“好出身”,那时候人们将贫穷和善良画等号,将富有和邪恶画等号,那显然也是偏见。可是社会在那几年激烈动荡后,“好出身”的贫下中农有很多变得富有,社会又一点点归于平衡。直到这几年,“阶层固化”一词突然在各大媒介流行,“消费降级”也成了热议话题,贫富差距的波澜又激荡起来。

就我自身而言,记得有一个词叫“社交控制力”,它的定义是:

“在生活中扮演不同的角色,以适应不同的状况;随时调整自己的行为,以符合当时情境的需求的能力。”

(摘自:https://www.ruiwen.com/meiwensuibi/1217651.html)

“社交控制力”还包含当与经济水平和自己有差距的人交往时不流露出内心真实的态度,能够保持礼貌、合宜的言行举止的能力,甚至在跨阶层时也能如此。

我这方面能力一直很强,我的一些朋友一定不知道我有上面那些偏见。我从小学开始就很善于和家境不同的人交往。可能这种偏见在我小学、中学时还未出现,因为那时自己没什么家境贫困富有的观念,对此不敏感。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原来小学、中学班上有些同学家境是那么富有(家境贫穷的倒是早早就察觉到了),我家明明条件比他们差了很多,但我还是一样无所谓地与同学们交往,丝毫未察觉出家境方面的差异,即使偶尔察觉,也根本不在乎。

我的偏见可能自大学起萌发,因大学同学来自五湖四海,不知为何,我的班级就是没有别人回忆中的大学班级那么和谐。同学之间多结成小团体,投缘的常在一起,不投缘的几乎没交集,甚至互相厌恶。

我一直记得大一时某节课,身边有一位来自农村的同学突然惊恐地看着我的指甲,说道:“你竟然涂指甲油?”我很抗拒,心想这有什么新鲜的吗?可大二时,这位同学就开始涂指甲油、烫发、穿高跟鞋,彻头彻尾地改头换面了。我当时对她更生了轻视的心。

我也记得一位同学,大一时还告诉别人自己来自某地,到了大四和外国留学生交往时,自我介绍时竟开始说谎,她竟然不坦白告诉别人自己的家乡。

偏见的积聚,可能来自一些家庭贫困的人散发的敌意,我已无法说清具体案例,这种感觉是模糊的,因为有时敌意可能不是针对我,而是针对某个群体,而我刚好是这个群体的一员,比如“北京本地人”。还有时别人并非有敌意,而是因其承受的我所不知道的苦难已经深入ta的生命,进而散发出一种令我不适的气息。例如一个人沉痛地、认真地、悲愤地对我讲起自己的贫困,或是刻意着重强调自己来自很穷很穷的地方——你知道吗,我们家很穷。

记得有一次在一个社交群中,我问一个人:你现在是移民美国了吗?

没想到他马上私聊我说:快撤回那句话,这个事情很敏感,群里还有很多和我不熟的人。

我从没想过“移民美国”有什么了不起,而他一直很注意在此方面的自我保护。这种自我保护像一道墙,它会不自觉地让你和一些群体的人疏远。

我姥姥以前常说自己“从不告诉院里别的老人自己的退休金”,因为“别人会说”。她就一直这样小心翼翼地隐藏着,只因为自己的退休金比较多。

我的偏见的升级可能来自去年北京大兴失火后引起的社会舆论。很多人说北京人驱赶外地人,并且带着极大的愤恨控诉“北京”的做法。这种控诉有时候就会变得目标扩大。我知道,可能有很多人已经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了。

我可以轻易地找出例子推翻“穷人大多很懒、不求上进”“他们很穷是因为他们不够努力”“他们很穷是因为他们智力较低,总是做愚蠢的决策”等偏见,至少我大学时所见的来自农村的同学大多比来自城市的同学努力,甚至那是一种近乎拼命的努力。不得不承认,这种努力本身也会让我有隐隐抵触,不仅仅因为多年来北京人被说高考题简单。

明明有显而易见的例子可以推翻,可是偏见还是一点点产生了。因此我试着将原因解释为:因为想要这样解读。进一步解释就是:因为不希望穷人努力。

有一些仅仅分析“阶层固化”的文章,只破不立,仅讲述穷人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法实现阶层跨越这一论点。我对这样的文章是厌恶的,因为它在传播无限的绝望,且没有意义。或者说,这些文章的意义恐怕就在于,不断灌输穷人绝望的意识,同时引发中产阶层的得意与共鸣。

但是,我自己内心都会隐隐地产生不希望穷人变得富有的想法——我一直觉得自己还算比较善良的。

我的这些想法,或许会遭到一些人疯狂的攻击,但这些都是我抛开理性,也抛开更深层的情绪,所表达的一种真实的,但是浮于表面的情绪。我觉得一定有些人的想法比我更极端。

抛开一切,其实我的确是有一些朋友,我们的友谊是不关乎彼此的家境的,或者,有时候你真的会希望这种家境的差异不存在,就像我童年无知无觉时那样。

为了证明这一点,我举出这样一个例子。我老公曾经就是一个穷人,可我爱他,这是很私人的情感。我亲眼目睹了他的家族为了争夺遗产不惜骨肉相残,最终我老公因为获得了不少家产而突然富有起来——只有在房价这样疯狂时才会出现这种情况。

我本身不是一个站在自私的立场希望把所有穷人都踩在脚下的人,但是我说这些的字里行间,我自己清楚,流露出难以掩饰的优越感。

贫富差距,这越来越是一个难以压制住的矛盾,像已经烧开的水,这样涌起气泡,快要把锅盖掀翻了。

回到《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这本书,书中提出了三个主要倡议:

①降低扶贫标准,即“白给穷人钱”。

②减少工作时长,政府减少刺激消费的举措。

③开放边界,尤其是贫富差距很大的国家之间的边界。

这三点构成了通往作者所言的乌托邦的路。

作者举出了很多仅仅阅读这本书无法证明真伪的实验。抛开这三个点的可行性,仅说立场,我想作者是一个站在中产阶层位置,寻求底层与中产、上流阶层和解之路的温和派。他试图在寻找一条平和过度的路,沿着这条路,我们就能慢慢走向社会主义,时间会很漫长,但不会流血,不会有战争。

我认为这世上没有多少中产和上流阶层会真心希望底层人民“超过”自己。书中讲出了一个很有道理的观点,即国民幸福感和贫富差距成反比。无论一个国家总体多富有,只要贫富差距很大,那人民就不会觉得幸福。不过从另一个角度看,中产和上流阶层之所以幸福,是因为有人比自己差。我们通常只希望穷人别在生死线挣扎,达到温饱,甚至过上小康幸福生活,但并不希望穷人一跃成为富人,中产和上流阶层大多会抵制这种飞跃。所以马克思说,穷人只有通过暴力革命才能夺取政权,才能翻身做主人。

我认为这本书最有意义的内容在开篇,即为什么要思考乌托邦的事。作者认为,因为人需要希望。当下,全球人民的生活都比几十年前好了很多,但我们的幸福感却没有显著提升,我们失去了希望,不知道未来何去何从。幻想也好,乌托邦也好,我们只有有一个希翼,才能迈开步子前进。

然而这些很难实现,因为剥削或许真的是资本主义的本质,作者想告诉那些手握资本的人,你们只有稍稍放松,才不至于未来的某天“被革命”,可很少有资本家会放松。

有时候,穷人本身也会产生偏见,这种偏见来自于绝望。

有些穷人会以佛教思想解释自己的出身和命运:一个人之所以贫困,之所以命运悲惨,是因为前世做了恶,一切都是今生的业报。

有的唯心主义者认为,一个人所遭遇的所有不幸都是他自身性格决定的,即性格决定命运。这有一定道理,但我认为亦不绝对。

一个人之所以贫穷、悲惨,社会占了很大因素,整个世界亦有错综复杂的责任,只不过因为我们改变不了社会,改变不了世界,才会归因于自身,归因于前世。但这恰恰符合中产和上流阶层的想法,即穷人安于贫困。

我自身仍旧希望能探索真实,探索真相。《现实主义者的乌托邦》一书给了我一种很不错的视角,但很多事仍需在现实生活中去收集资料。仍有很多信息需要了解。

台北市政府的入口墙上刻着《礼运大同篇》的句子,着实让人感动。或许有一天真的有和解之路。

姑且用《礼运大同篇》作为结束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