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穷人读后感锦集

穷人读后感锦集

《穷人》是一本由[俄]列夫•托尔斯泰 著 / 关矢 绘著作,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8.00元,页数:2017-1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穷人》精选点评:

●想起幼年时期,记得的是那个清晨的长芦苇草,那次的数学考试,还有这篇短篇小说。

●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在小学的语文考试中是作为重点考试篇章来精讲的。 大师没有使用华丽的辞藻,夸张的修辞,而是用通俗的语言向大家展示了一对心底善良的夫妻形象。孩子读来更容易培养善良与乐于助人的品格。

●也许是那个时代已经远去了,读起来很轻松。但体会那种经历。

●俄国文学大师托尔斯泰的经典小说。精彩绘本。讲述了劳苦大众的艰难生活和人性光辉。那些苦难生活尽管离现在已然久远,但也需要让孩子了解历史上的艰难岁月,同时受到美好品德与情感的影响,让他们从小感受良行善举的温暖,在今后人生的漫长道路中,切勿丢失最初的纯朴本心。

●熟悉的故事,还是小学时候的语文课文,书中的插画是板画制作,感觉好棒,但是板画不形象,好抽象。西蒙惨死那张板画,感觉好逼真,很有感觉

《穷人》读后感(一):爱和善才是富足和幸福

“简陋的屋里,渔夫的妻子让娜坐在火炉边修补一张破旧的船帆。。。。。。”画面感铺面而来,文学巨匠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就这样铺展开来。列夫•托尔斯泰,传世巨著《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的作者,俄国作家、思想家,被誉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

《穷人》的故事是熟悉的,简单的,故事的结构精巧,描述堪称经典,对恶劣气候的景物描写铺陈有序,华丽中透着质朴,烘托人物形象,力量直击人心。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让娜探望邻居西蒙,发现西蒙已撒手而去,留下一对嗷嗷待哺的孩子,于是带了回来。又担心为了养活已经五个孩子的全家,不堪重负的丈夫会不同意。劳而无获的渔夫丈夫回来了,谈及邻居的死去以及留下的孩子,丈夫说,“得把他们抱过来”。“瞧,他们在这儿。”让娜说着,拉开了床幔。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而且是世界上真实存在和唯一可能的幸福。” 大爱和善心在穷人身上更是可贵,这个简单的故事,冷静地传达出穷人间的温暖,质朴无华,人性的光辉却力透纸背,夺目耀眼。

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将托尔斯泰的这个经典名著制作成精美的中俄双语绘本书,并且全篇用了木刻版画的大幅插图。灰黑白色调形成了极强的视觉冲击力,为这个精巧而富有张力的叙事提供更富感染力的表达,将故事里人物的苦难压抑体现得淋漓尽致。史诗般的悲情和人性的光辉交织在一起,在文字和版画的相映成辉中,扶摇而上,直达心灵。

书里还附上了插图的创作草图,以及版画制作过程的图示流程说明,这对于青少年的美学启迪和熏陶也是非常难得。书中最后几页是缩版的插图配上俄文原文,虽然我们和孩子学的外语都是英文,对俄文一无所知。但这显然是出于一种对原著的忠诚和致敬,于是乎,在超脱看不懂的语言之外,遥想托翁当年,莫名泛起一丝的感动。

正如托翁所言,爱和善就是真实和幸福,无关贫穷与富有。当我们和孩子一起走进童书,触摸经典,当我们的精神和心灵浸润在爱和善里,我们也感到了温暖和幸福。

《穷人》读后感(二):值得收藏的精品书

我一直很想读前苏联的各种“斯基”的作品,因为一直收到很多人的推荐,我自己很少读这些著作,但相信是一些能给人的心灵的慰藉和思考。

这次看到这本书的时候很惊艳,制作很精良,胶版纸印刷,手感很好,同时出版社还请了北京的版画师专门刻了本书的插画,我也是一位没有绘画经验的读者,版画的优劣我虽然没有办法分辨,但通过阅读本书也了解了版画的制作工艺。本书的体例是3部分,中文的故事及插画,版画制作介绍,俄语的全文及插图。俄语的版本整体比中文的小些,算是参考。

因为对作者列夫托尔斯泰的“久仰大名”,我仔细阅读了本书,后来发现原来这本书的故事其实在小学的时候学习过,讲得是前苏联底层劳动人民的艰苦生活。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渔夫出海打渔,妻子在家中缝补衣物,3个孩子在床上睡觉,因为暴风雨出奇的大,妻子越发担心丈夫,同时想起了生病的邻居,变起身去邻居家探望,发现邻居家的寡妇已经去世了,留下的2个孩子还都没有超过2岁,一个还不会说话。去世的母亲将自己仅有的衣物包裹在了孩子们身上后离开了。渔夫的妻子将2个孩子抱回家中,但也担心渔夫回来后会责骂她,内心一直忐忑。后来渔夫回来之后,妻子告诉他邻居去世了,丈夫和她的意见一样,让她把孩子抱过来,因为他们相信虽然他们的生活艰苦,但一定能坚持下去的。

很喜欢书中的这句话,完整的表达了《穷人》给我的感觉,就是熠熠生辉的故事,展现了人性的美好与希望,艰难困苦仍有爱。这样的故事能给我们力量,能让我们相信坎坷人生中,一些值得坚持和坚守的东西。我们必须承认,有时候做正确的事情,也是一件很艰难的事情。

这本书,我肯定会收藏了,将来给小孩子们看书和讲故事。无论是本书的装帧还是内容,都是十分经典的。无论再有多少年都是值得收藏的。新疆青少年出版社的对这个故事的精加工是十分有必要的,感谢编辑创意。推荐大家买来收藏。

《穷人》读后感(三):托尔斯泰自己的“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列夫·托尔斯泰,俄国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19世纪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被称颂为具有“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天才艺术家”。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也创作了大量的童话,是大多数人所崇拜的对象。他的作品描写了俄国革命时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在世界文学的巍巍群山中,堪与莎士比亚、歌德这几座高峰并肩而立的俄国作家当首推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是一位有思想的艺术家,也是一位博学的艺术大师。他的作品展现的社会画面之广阔,蕴含的思想之丰饶,融会的艺术、语言、哲学、历史、民俗乃至自然科学等各种知识之广博,常常令人望洋兴叹。他的三部鸿篇巨著无疑代表了19世纪世界现实主义文学的最高水平。托尔斯泰的文章和论著保存至今的共290篇,已完成的164篇,构成他的文学遗产的重要部分。

列夫·托尔斯泰伟大,不在于他作品的海量印数,而在于他的小说所传播的思想与力量,正如他所说,思想和力量是为了拯救人的心灵,而人心得救,世界才可得救。 罗曼·罗兰、茨威格都争着给他树碑立传,他爱《圣经》,爱所罗门,爱印度佛陀。他崇尚老子教导人们从肉体的生活转化为灵魂的生活,他不断实践孔子“仁者爱人”的人道主义。他真诚的内心,纯洁的感情,清澈见底。他的自知之明,他的人情味和同情心,他缜密的思想清晰的目光奔放的感情,他残忍冷峻的对自己灵魂的审视叩问和自我批判的激情……“撕下一切假面具”,用行动赎罪,这让他的生命元气充盈至今。英国作家福斯特说:“没有一个英国小说家像托尔斯泰那样伟大。” 托尔斯泰多次出国,看到社会重重矛盾,但找不到消灭社会罪恶的途径,他呼吁人们按照“永恒的宗教真理”生活。 托尔斯泰主义是托尔斯泰的宗教思想和宗教观的代名词。在托尔斯泰的思想中,除了对现实的无情批判以外,还热切引导大家“道德自我完善”、悔罪、拯救灵魂、禁欲主义、“勿以暴力抗恶”等观点,宣扬一种属于托尔斯泰自己的宗教“博爱”思想,人们称之为“托尔斯泰主义”。

托尔斯泰是伟大的思想家和艺术家。从他的创作初期开始,特别在60年代以后,他始终不渝地真诚地寻求接近人民的道路,“追根究底”地要找出群众灾难的真实原因,认真地思考祖国的命运和未来,因此,他的艺术视野达到罕有的广度,在自己作品中能够反映1861年农奴制废除后到1905年革命之间的重要社会现象,提出这个转折时期很多的“重大问题”。托尔斯泰的伟大,主要还由于他以天才艺术家所特有的力量,创作了无与伦比的俄国生活的图画,而那些“重大问题”大多就是在“图画”中艺术地提出来的。 列夫·托尔斯泰是现实主义的顶峰之一,在世界文学中有其巨大影响。

1891年之后,托尔斯泰放弃了著作权,因为他觉得,版权交易是他生活里“最麻烦的事情”。托尔斯泰是俄国第一位有可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人,但是他拒绝了诺贝尔文学奖评委会的一片美意。1906年,托尔斯泰听说俄罗斯科学院推荐他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便于1906年10月8日致函朋友,芬兰作家和翻译家亚尔涅菲尔特,托尔斯泰在信中恳请他转达瑞典皇家科学院,他拒绝诺贝尔文学奖。 托尔斯泰拒绝诺贝尔文学奖,即他拒绝了几百万卢布的奖金。托尔斯泰在奖金和稿酬方面始终有一个原则,那就是,他的作品是无偿的。在他作品全集的扉页上,总是印着“免费翻印”的字样。因为托翁写作的目的,不是为了聚敛金钱,而是为了使读者认识世界。从这个意义上说,托尔斯泰的创作是无私的奉献。 80至90年代法、英等国最早论述他的评论家,都承认他的现实主义创作对自己国家文学的振兴作用。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成长的进步作家罗曼·罗兰、托马斯·曼、萧伯纳、德莱塞、高尔斯华绥以及其他欧美作家和亚洲作家都受到他的熏陶。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