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记忆小屋》读后感100字

《记忆小屋》读后感100字

《记忆小屋》是一本由[美] 托尼·朱特著作,三辉图书/中信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23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记忆小屋》读后感(一):/

1)二十岁最后的读物。喜爱的作家分享了“铺床工”一节——我也认为这是全书最微妙、最值得一写的故事;又说这本书“是那种读者会觉得有负于作者的书”——难以苟同,但我猜测她在读到“对着肚脐眼的凝视”(se regarder le nombril)时,想必想起了那个自我耽溺的世代。

2)zionism、communism、巴黎高师与法国知识分子、法国1968、东欧文学、英国教育改革、identity politics、某某“转向”与“后”某某学派,既能一窥学术论争,又可以当作政论,读过此书,必然有助于了解他在其他作品中所持的见解。作者不认为不受冒犯是一种权利,因而在冒犯人一事上乐此不疲;想起斯坦纳访谈录,恰好也有相当篇幅谈论“犹太性”和性别。去年读《未竟的往昔》,我写“祛魅后尊敬犹存”,相较彼时,我更了解世事的暧昧、抗争的艰难,在某些议题上的立场和取向也更明确,但我仍然希望自己保有持异议但敬重的宽容。毕竟,作者是一个出色的行动者:投身Kibbutz劳作,被汤普森激怒后学捷克语;而多数人都没有言说和行动的胆识。

3)比起种种观点,反倒更关切作者在身患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失去活动能力后“在自己的思想中寻求抚慰与依靠”这一行为本身。倒也契合一个潜在的研究方向,觉得自己在年轻时有这样的兴趣,固然是出于对己、对人身心状况的深切忧虑,但或许也是一种提前抵达。

《记忆小屋》读后感(二):个人史的书写

因为托尼·朱特教授的学术著作,对他颇为不简单的身世同样深感好奇。作为出生于英国、周游欧洲列国又入籍于美国的犹太人,让朱特的人生经历颇为丰富,如他自己所言,处于“边缘人”的状态,在身份控制下游走于世间。而与此同时,他又是一个纯粹的知识份子,文字中对自己的生活很少提及。而命运的不平静却不因为三缄其口而放过朱特。罹患ALS(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后,托尼·朱特的生命进入了灰色的倒计时,同样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他的性情。

在《记忆小屋》中,托尼·朱特变得更为感性,把对宏大历史的兴趣与目光转向自己的个人小历史中。虽然译者在书的最后吐槽了朱特的语言仍然“措辞里有一种气人的知识分子的孤高”,但就可见的内容而言,却相较学术论著亲和太多,全书中规中矩地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记录了儿时回忆,第二部分面向学习工作与思想,直到第三部分才回归了熟悉的调调,回忆不觉进入了地域与政治的领域。就像是生命的三块拼图,在记忆小屋中拼出了一个多层次的托尼·朱特。之所以会一反常态地絮叨回忆,大抵与疾病颇有瓜葛。ALS的属性,“虽不影响人的神智对过去、现在与未来做清醒的审视,却会逐步截断人将其诉诸语言的所有途径”,“即使是最善良、最体贴的朋友或家人,也无法明白这种疾病加诸病人的孤独与囚禁”。基于这样的情状,托尼·朱特的文字显示出了少有的求生欲,他想从回忆里抓住生命的微光。作为一个知识分子,他虽没有宏大的野心,像他所吐槽的那些有志于成为回忆者为安顿自己的学识而建造为炫耀而生的“记忆宫殿”,而是保留了一些小高知的傲娇,想建立舒适的“记忆小屋”。

小屋是记忆的载体,也是一种极为妥帖的比喻,如朱特自己所言,小屋的好处,在于可以细微具体,亦可以不断重现。在个人史的书写中,托尼·朱特更加可爱,甚至表现出了不那么严肃的幽默感,譬如“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严肃感就像色情作品一样,难以定义,但一望便知”,或是略有些洋洋得意地讲述了自己如何“逃脱”了与芭蕾舞演员女学生约会的“骚扰”指控,不着痕迹地讲述了自己与最后一任妻子相识相恋的情感故事。

当然,托尼的魅力依然集中于思辨。即使身体已在病床中身陷囹圄,而记忆与思考依然在小屋中熠熠生辉。无论是乡愁还原家园的论调入心,还是讲到全球化看似让人们处于同一个扁平的世界,却愈加严厉地进行了身份控制,包容性愈弱,边缘人愈无处容身的那份犀利。在记忆小屋中,朱特感性却不平静,时间如铁轨,记忆如列车,他的心,依然在变革的时代中,穿梭。

《记忆小屋》读后感(三):有关知识分子的絮语:读读托尼朱特

《记忆小屋》或许是我读过的悲伤书之一。托尼·朱特去年死于ALS,这是一种退行性疾病,让他越来越不动 - 只是手指和脚趾,然后整个手臂和腿,直到他根本无法动弹。

在这个系列的第一篇文章中,他实际上详细描述了他每天经历的事情。在白天,他通常会有人交谈,指挥事情,他可以更频繁地移动,等等。但他的问题是夜间 - 当他被放在他的床上一个位置,他不能从整个晚上开始 - 甚至不是一个小调整。在他上床的特定时刻,最不舒服的位置是他所希望的最好的。因此,为了分散自己的注意力,因为他可以理解,晚上无法入睡,他试着从利玛窦的记忆宫进行“记忆宫殿”的心理锻炼。正如它的名字可能暗示的那样,它涉及的是记忆“宫殿”的精神构建,你可以在你的头脑中生动地和详细地描绘,通过它和许多不同的房间的不同路线。这个想法是你可以附加一个特定的记忆,或者你希望通过宫殿以特定方式制作的论点,或者将它放在你学习中的桌子上的一系列抽屉中,并按照你的顺序记住它打开他们。这是一种认知练习,可以让很多人获得更高的保留率。这是一个非常有效的方法让朱特度过他的夜晚并记住他第二天早上的想法。

朱特为自己构建了一个记忆“小屋”,而不是一个记忆“宫殿”。他的“小木屋”是瑞士一个适合度假的地方,他曾与家人一起去。对于像朱特这样的好社会民主党来说,宫殿本来就太过分了。他非常重视这个小木屋的小而完全不起眼的性质,除了他在五十年后的每个细节都记得它。为了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他从基础开始 - 他的童年时代,并指示一系列文章,这些文章将我们带入他的个人成长过程,直到他成年,然后还有一组论文,讨论各种话题,他的背景给了他强烈的意见。

这是一个令人悲伤的项目,在很多层面上,最生动地是因为他的建筑。在他关于ALS的章节中,他广泛谈论了他失去的所有事情 - 他为自己做了最基本的事情的能力,以及他如何在没有一切的情况下学会做,除了他的思考能力,以及他慢慢地,痛苦地表达这些想法的能力。幸运的是,他作为一名学者的生活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这些技能,但他仍然犀利地告诉我们,在他增加的思考时间里没有幸福或没有礼物,只是暂时的逃避,如果那样的话。

他所有关于他生活的论文似乎都是为了重新找回他在疾病发生之前完全改变了他每时每刻生活方式的功能。为了能够与他曾经的人联系起来,他从战争结束后的紧急英国的一个章节开始。本章允许他将自己的过去重建为一个有用的基础,似乎给了他更多的武器来对抗这种疾病。如果他能说服自己,他一生都没有做过,也许他所经历的事情会更加可以忍受。因此,“紧缩”的主题,他的最低限度的需求,吝啬和拯救,以及对奢侈品感到不舒服的事情几乎在后来的所有章节中都有发现。他正在建造的这个房子的黑暗面是他似乎无法理解他生活中与此无关的部分。他对任何轻浮,任何比它需要的更大,任何华而不实或任何有趣的东西都毫不同情。他甚至对任何激情,需要或强烈的表达都不耐烦在一章中,他谈到了他对以色列事业的少年奉献以及他在几个夏天生活过的共产主义的基布兹,他认为自己的激情基本上是荒谬的,而是集中精力证明他为什么离开这个地方是正确的。最终长期以来一直怀疑某主义和以色列。

《记忆小屋》读后感(四):历史学家的记忆

在《记忆小屋》之前曾读过托尼·朱特的《沉疴遍地》,对于这位著名的历史学家,总是抱着一种仰视之感。或许因为他对欧洲问题和欧洲思想的研究课题给人的印象太过“宏大”,也或许是历史学家的视角造就了他的“伟大”光环,总之,遥远的距离感始终存在。

然而《记忆小屋》打破了这样的成见,让我们看到一个真实而平淡的托尼·朱特,他迷恋铁路,善于思索,即便在被查出患有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也就是我们常听到的“渐冻症”时也没有放弃写作。在无数黑暗的夜里,他通过寻访自己的记忆小屋,写下了有关自己童年、青春和过往人生的难忘经历。

在有关托尼·朱特自己病情的《夜》里,他详细写了四肢瘫痪后的身体感受。比如:“费九牛二虎之力,我才能稍稍移动一下右手,左臂也只能往胸口挪6英寸左右的距离”;“别人怎么安排我的手臂和腿,它们就怎么隔着,直到别人再来帮我移动它们。”以及“早晨带来片刻喘息的机会,然而,仅仅是即将被挪到轮椅中坐一整天这样的事,就能让人精神百倍,由此便知长夜是何等寂寞!”

想象一下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在短短两年时间内渐渐失去行动能力,思想意识却仍旧清醒,医生无能为力,家人也只能依靠无微不至的照顾来帮助你减轻一点点的痛苦之情,你想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却再也不能去做,这是多么令人无望和抓狂的生活!但是托尼·朱特“想方设法将这种耶稣受难式的苦痛变得可以忍受,且不仅忍受一晚,而是忍受余生的每一个夜晚”。

虽然60岁在普通人的年龄来看还不算老,托尼·朱特也说自己的妻子还年轻,孩子还幼小,但他却不得不充分利用尚且“内涵丰富的头脑”去记录下“充满多用途、可回收的有价值的记忆,供喜好分析的思想随时取用。”托尼·朱特的性格坚强而内敛,从他的文字中你看不出任何抱怨和不甘,反而是一如既往的平和与从容,有一种历史学家的宽广与深邃。

出生于1948年的托尼·朱特经历过战后物资匮乏的年代,在回忆童年的《艰苦年代》一篇中,读者可以看到英国的配给制度、极简主义的建筑方针、烧煤带来的常年尘雾……这个时代带给托尼·朱特的人生难以磨灭的印记,就像我们的父母辈一样,他习惯节俭,也对当年的艺术作品、商业、公共事业、政治、领导人等等有着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所以在他看来,当今社会只是一个只知在消费上人人“休戚与共”的精神贫瘠的社会。可谓一针见血,直刺内心。

儿时的《食物》、曾经迷恋过的《汽车》,还有上学要坐的《绿线巴士》,剑桥读书时期的《铺床工》,以及后来美国时期的《向西去,朱特》、《被禁锢的头脑》、《女孩,女孩,女孩》等等篇目,涉及托尼·朱特人生过往中的方方面面,以点带面式的叙述常常混合着历史性的眼光和怀旧的自我审视,很多小细节都非常有趣。

虽然这本散文式的小书不能算作文学佳作,但通过《记忆小屋》,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历史学家的另一面,或坚强、或Old School、偶尔风趣、善于思索与自省。不过,可能最重要的信息在于,这本谈论自己的小书创作于作者去世的前几个月,让后来者可以看到,在一个历史学家的眼中,如何去回顾与自己生命有关的历史,如何看待现在和过去的一切,如何面对生命的明或暗……

《记忆小屋》读后感(五):厚重,形态以及传承

文/R郭郭

对于喜欢历史的朋友来说,托尼·朱特的名字并不陌生,《责任的重负》、《未竟的往昔》、《思虑20世纪》……著名历史学家或许就是他身份的一个标签,因其对欧洲历史的研究而闻名于世。从他所写的作品来看,无疑都是伫立在历史的类别中找到它们。但这本《记忆小屋》,却是托尼·朱特手中极其少有的非历史类作品,这是一本带有自传体色彩的小品文。

虽说《记忆小屋》是一本散文文集,但在每一部分的字里行间,依稀能够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厚重感,交通工具的变迁、铁路系统的变化、民族性特征的转换,每一个变化的背后都能够让我们看到历史的存在,就像是带人走入一个时空隧道,隧道中陈列的就是这些历变,在这些变化的背后,我们看到的不止是一幕幕历史的变迁,更能够让我们感受到历史的沧桑变化,以及对历史中的真相保留着尊重的态度。

政治问题、性别问题、身份认同、地缘归属……每一个主题的背后,我们都能看到托尼·朱特在意识形态上面的观点以及论述,作为一个严谨的历史学家,毫不含糊地确认和表达对这些主题的观点,尖锐而且立场坚定,在《记忆小屋》中,托尼·朱特很擅长于横向对比,从多个角度剖析主题,言语之中透露着犀利和幽默,他被人称为“公共知识分子”(虽然他觉得这个称号本身毫无益处),我觉得那真的是实至名归的。

在这本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精英》这篇文章,作为一个毕业于剑桥大学和巴黎高等师范学校的人来说,他必然可以算的上是精英中的一员,这里无意作阶级观念的分别,而我觉得书中的精英应该是指对于学识有着极致追求的人,如果真的有“精英主义”的话,那也是一种对专业性的认同和内行的赞赏。思想上的包容、学习上的磨砺、兼收并蓄、特立独行。

这本书中传承的思想不仅仅在于“精英主义”这方面之中,托尼·朱特还写出了另一方面的传承——“犹太精神”,托尼·朱特无法摆脱的另外一个标签是——东欧犹太人,他隶属于这个民族,对于这个民族的存亡也曾经热血过,奋斗过,但作为一名历史学家,辩证地分析以及冷静客观地看待局势,让他更为深层次地看清楚了“犹太”一词对于他个人而言意味着什么:“犹太人的民族性对我而言是对自己的审慎自省,是直说真话的勇气:是犹太人曾经为人所熟知的达夫卡式的耿直与特立独行。”他也是一直这样要求自己的,。或许这才是传承的真正意义,不因为我们是同一种肤色或者是同一个民族就认定我是这样的人,而是在根源上去找寻这个种族存在的意义,内心的归属才是真正的归处。

托尼·朱特把这本书定义为小品文,刚开始我以为是散文类型的自传体,是病痛之后的对于伤痛的各种陈述,但是托尼·朱特并没有,整本书轻描淡写地就三、四处提及了一下这个病症的名称:“肌肉萎缩性脊髓侧索硬化症(ALS)”以及这个病症给自己带来的不能够再次享受乘坐火车的便利性,再无其他更多地诉说了,就像译者何静芝在译后记中感叹的那样——“作者的坚强以及生命的无常”——能够带给我们的除了一声叹息之外,更多的是精神上的震撼。

历史的厚重感,意识形态的坚定立场以及对某种自由主义和犹太精神的承袭,造就了这本《记忆小屋》。托尼·朱特在无情的疾病面前,给人们留下了些温情的记忆 。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