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两个世界的战争》经典读后感有感

《两个世界的战争》经典读后感有感

《两个世界的战争》是一本由[美]安东尼·帕戈登(Anthony Pagden)著作,民主与建设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10.00元,页数:5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两个世界的战争》精选点评:

●以一种开放,包容的眼光看待历史很重要。

●因为好朋友是天主教徒,于是最近的兴趣点在宗教上。唯物史观是无神论的,于是在宗教上着墨甚少,我们的历史课上,中世纪一笔带过,只留下“黑暗的”三个字。中国古代史的矛盾是君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古代欧洲则是政与教的权力边界。宗教与意识形态,正是西欧与近东千年战争的根源。

●按需。

●讲西方文化和伊斯兰文化的演化冲突还是蛮有意思的,但中间参杂的讲中国,启蒙运动,法国大革命段有堆字,偏见嫌疑

●这几个观点大为受益:1、并非所有人天生渴望自由,有些人偏爱秩序和方向感,西方启蒙主义价值观对有些人适用,另一些人却厌恶,举个例子,有人富有冒险精神,去创业,有人却甘于当公务员,按时领工资,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感,所以,理性上应该给人自由栖居的权利,选择生存环境,并尊重穆斯林的选择(虽然群体中的受害者根本没有选择权);2、中国是伊斯兰世界的“友邦”,存在于“东方”这一地缘概念之内,至少中国暂时不是穆斯林的敌人,相对安全;3、“伊斯兰”和“穆斯林”的本义是“顺从”,一切叛教者、异教徒都将受害于“吉哈德行动”,在伊斯兰的话语体系中没有无辜者,不要指望所谓“善意”;4、穆斯林认为“恐怖活动是惟一能让西方理解的语言”。综上所述,伊斯兰原教旨主义这场精神瘟疫将生生不息,只因根源于人性的权力斗争生生不息。

●这本书跳跃性很大,而且逻辑性很弱。没讲清楚就跳了个结论出来。而且出现了很多指代不明的情况,当然这跟翻译也有很大关系。

●准确来说是近东与西方的文明冲突史吧,总体来说没有大的纰漏,但同时也无甚高论(把近东衰弱归为宗教和专制),节选的几个片段(波斯与希腊,亚历山大,罗马,教皇与穆罕默德,十字军,奥斯曼崛起,拿破仑东征与一战)也没什么亮点。宏达叙事的缺点基本都犯了。

●“东西方之间的长期斗争似乎不太可能很快结束。23 个世纪之前的希波战争划定的战线,几乎丝毫没有发生变化。” 二十一世纪了还有东西对抗宿命论,而且对西方和东方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十九世纪早期,随手一星不谢。

●从希腊时代到中世纪,西方世界除了在亚历山大和罗马时代短暂取得了优势外,东方世界的实力长期占据优势,西方世界长期受到东方世界进攻的巨大压力,甚至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惶惶不可终日。但是,在1683年的维也纳战役后,双方的运行轨迹出现了巨大的交错,东方世界开始逐渐衰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最终分裂成一个个小国,而西方世界走上了蒸蒸日上的快车道,引领了世界的发展直至今日。究其原因,是由于伊斯兰世界宗教的压制,严重制约了社会的发展,导致社会停滞不前直至落后。伊斯兰教使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成为了无法分离的统一体,如同紧箍咒一般套在信徒的头上,让社会与科学绝缘,不能学习任何新知识,无法接受任何新观点。“最糟糕的东西是新东西,”«圣训»里有这样一条,“每一个新东西都是一项创新,每一项创新都是错误。

●头轻脚重之作。准确的书名应该叫西方如何对付伊斯兰以及(更重要的)伊斯兰怎么面对西方和看待自己,前面的希波战争亚历山大什么的都是流水账,给不知道这些陈年旧芝麻事的人补补知识和提供背景的,重点在启蒙之后。作者的出发点在于当下,试图从一个西方人(无论作者多么了解伊斯兰,视角是确凿无疑的西方式的)的角度回答911之后的一系列难题,历史绝对没有终结。然而当下问题的答案必须从这些历史中寻究,同时叙述这些历史还不可避免地跟角逐各方如何阐释历史密切相关。那些想以一行字的答案(例如伊斯兰缺少一个宗教改革或启蒙运动)回答问题的人要失望了。与历史学家相比,作者的视角更接近政治思想家。

《两个世界的战争》读后感(一):一个bug

第九章第四部分有个笔误,不知道是译者还是作者的锅:

“他也提到了汉人,称他们为‘Kitayoi’,说他们‘友善而且仁慈’,他相信他们都是基督徒,住在‘大量出产棉花、酒、金银和丝绸’的地方。但是因为他并没有亲眼见到他们,所以所有这些都是道听途说。”

这个kitayoi是契丹人啊!看这读音也不应该是汉人吧!我看的时候就在想汉人的发音怎么能变成一个k开头的单词……直到看了蒙古行纪的原文

《两个世界的战争》读后感(二):琐记

1.东西方划分是文化上的意义。早期可能西方意味着贫穷,但却是反奴役的自由和反专制的法治。与东方的对立,凸显西方自身的形象。希腊人的高傲,蛮族没有理性,所以被奴役,所以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人,希腊的城邦具有封闭性。2、土耳其的文明开化要比远东早得多,历程与满清类似。其实今日天朝也类似,到底是像竞争者的长处学习还是归咎于当下的腐化追寻过去的荣光去复兴?3、本书各个议题对我来说不陌生,亚历山大、罗马、十字军、拿破仑等等,书果然越读越薄。此处的东方也只是近东而已,书名有些托大。4、将东方的落后归责于或宗教或皇权的专制主义,是偷懒。5、理解伊斯兰之境和战争之境;伊斯兰普世主义和阿拉伯民族主义。

《两个世界的战争》读后感(三):看得不容易,但总结出了方法

读书过程中,意外地总结出“三维立体空间法(正方体的底面和一条竖边组成)”。底面为地理空间,人物和事件陆续登场、铺展开来。竖边为时间,朝代更替、层层叠加。这种方法帮助记忆、理解并发现规律。适合我这个非历史专业,对“世界历史”有浓厚兴趣的“笨鸟”。

但它的局限在于,以某单一线索(如战争)来形成历史框架,像人体的骨骼,更丰富多彩的细节,还得通过大量阅读来填充。

这本书每章一个主题,按我的理解分为三部分:前七章以宗教和战争为线索记录历史、梳理脉络,第八至十章记录西方的启蒙和对东方文明的探索过程。最后两章是我们熟悉的世界近代史。

其中,对中国的详细介绍和探索,从第九章才开始出现。这章读起来最顺畅也最有感触,因为有了我们熟悉的社会作为参照,才更好理解其他社会的不同之处。

《两个世界的战争》读后感(四):关于以色列的内容有点意思

整本书没有太多说的。

就是西方自由、东方专制的基本常识再讲了一遍。

当然有一些西方近代东方学的有趣内容。

但总体来看新意不大。

只是里面有个内容,颇为有趣。那就是关于早期英国支持犹太人移民巴勒斯坦的一段。

当时英国人认为,在奥斯曼帝国崩溃之后,该地区必然会陷入混乱之中。而当地如果有一个犹太人定居地。将会成为维持秩序和稳定的力量。

这其实甚至不是一个新想法,拿破仑就设想过犹太人将会把“欧洲启蒙运动”传播到巴勒斯坦。

甚至犹太复国主义之父赫茨尔,也认为新犹太国将是“文明对抗野蛮的最前哨”

这样的一个国家,是绝对不会由当地的阿拉伯人建立起来的。

当然,即使在当时的英国都有很多人反对这个计划。

甚至当时就有人说,犹太人对巴勒斯坦的领土要求,甚至不如英国对法国领土要求更有道理。

但反对者,比如著名的贝尔福公爵,表示自己无意去询问当地居民的意见。

他认为欧洲应该支持犹太复国主义,因为它“出于古老的传统、现在的需要和未来的希望”,而这些当地民众重要的多。

今天的以色列,确实成为了中东最文明的国家。成为了文明对抗野蛮的前线。

但同时,它也一直陷入合法地位的争论之中,以及由此带来的无休止战争。

不过这些老前辈,在天之灵,应该还是很高兴看见以色列今天的情况吧。

《两个世界的战争》读后感(五):18001,西方的东方

2500年的历史,宏观中带有微观故事的展开,从欧罗巴与特洛伊的故事开始,到21世纪的西方恐怖主义活动为止,书中的东方是喜马拉雅山脉以西的广大世界,而书中东西方界线一直不是清晰的地理分界,是文化上的分野,从东方波斯专制与希腊罗马民主的对立,互相纠缠,互相改变,互相威胁的二元对立结构,萨拉米斯战役的结束在诉说着希腊的胜利,但是专制也因此而流行。

始于耶路撒冷的三大一神教,在以色列建国之前,伊斯兰教建立之后,东西方的冲突就是两大宗教所代表的政治体间的斗争,西方的政教分离,东方的政教合一,是书中重点描绘 ,都在曾经的专制社会中各有输赢,但是作者作为西方教育体系中佼佼者,对于希腊罗马体系留存下来的自由民主体系肯定是是眷顾的,虽然在文中也对自由民主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反思,但对于在中国价值体系成长起来的我,可能在阅读中会存在许多对于细节的不清晰与作者某种价值观输出过程中的不舒服,冷眼旁观,一切正在发生,犹太教虽然是其余两大一神教的起源,但是犹太民族的历史坎坷以及信仰数量量级的差别,最后世界历史舞台上剩下的是伊斯兰教和基督教。

而在文艺复兴之前,萨拉丁的胜利是伊斯兰教的伟大胜利,奥斯曼帝国雄踞在东方,虎视眈眈。而在文艺复兴之后,《卡洛维茨条约》签署,意味着整个伊斯兰之境的无力,奥斯曼的衰落。科学与人文主义的确立,在历史的进程上就意味这次选择是西方的胜利,而持续至今,因为自由与民主。

锡安运动爆发,意味着犹太民族的建国努力,最后化成了以色列。然后在中东的土地上分布着什叶派,逊尼派,犹太教,东正教,基督教各自所属的政治力量与宗教力量,战火也就从未停息,恐怖主义活动也终于烧到了美国和英国的本土,东西方的对立,以西方的胜利而告终,至少在目前看不到东方胜利的可能性,但基要主义者在谋划着,海豹突击队行动着,冲突没有终结,剩下的是废墟与死亡。

普世主义真的存在吗?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