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呼兰河传读后感摘抄

呼兰河传读后感摘抄

《呼兰河传》是一本由萧红著作,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页数:2018-5,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呼兰河传》读后感(一):一座规矩的城,一群规矩的人

“一年中抬车抬马,在这泥坑子上不知抬了多少次,可没有一个人说把泥坑子用土填起来不就好了吗?没有一个” 呼兰河是萧红的故乡,那里有她的祖父与呼兰河百姓。二十岁那年,她祖父辞世,她也便果断地逃离了这里。 在看《黄金时代》之时,开篇讲了萧红私奔归来,而致家庭的民声败坏,因此而举家搬迁。在读到小团圆媳妇的故事前,我是十分地不理解这件事的。但在读后,却分明在他俩身上看到了他们各自的影子。 她们都是不自知的规矩的破坏者,理所应当地受到封建枷锁的迫害。但这并不能说她们错了,错的是那个规矩的将人变成鬼的社会。 呼兰河,这座黑龙江的小城,如今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小镇。这里的街道只有那么几条,人们过着脱下冬衣去,穿起单衣来的日子。仅有的平凡日子里的不平凡,也都是给了为了鬼的文化习俗。呼兰河的节日却多是为鬼而设立的,人们循着祭鬼而行人事,但这人事中,也透着规矩的气息。 呼兰河太规矩了,也许规矩的也不止呼兰河,还有鲁镇。中国的黑色的、红色的、黄色的土地上,大抵处处是这样的城镇。 这些城镇里的人同这些城镇一样规矩,他们制造了小团圆媳妇,孔乙己、冯歪嘴子、杨二嫂……当然,也创造了萧红。 不过制造萧红的并非是呼兰河这座小城和其中的人们,而是中国和其中千千万万的人们。他们无意伤害她,却酿成了惨剧。 我的家乡离呼兰河很远,离那个年代也已经有了几十年。但从这里的老人身上,仍旧或多或少地看到了同呼兰河一样“规矩”的影子。

《呼兰河传》读后感(二):呼兰河传

怎么就找不到在读的版本呢, 这些故事,像极了我们小时候发生的、现在渐渐并不发生的,戏台子这一章让人想起好多事,我们这边每逢重大的祭祀也会搭戏台子,届时也是人山人海,可以说小时候最喜欢的日子之一就是这些日子。快到“正日”前几天,有时去外公外婆家,舅舅姨妈家,母亲父亲总会搭上一句,记得请外公外婆,表兄弟姐妹们他们过几天来看戏,村子邻得很近,一村有热闹有戏看的时候别村的人总会来,满满当当热热闹闹的。 等到外公外婆他们那边有祭祀活动,有戏班子看啊,母亲总是提前过去帮忙做一些粿食啊,蒸吹面食,鸡鸭鱼肉,当然,我们这边有活动时,外婆姨妈姑姑们也都会过来帮忙,小时候真是热闹。祭祀完毕,长辈就把鸡鸭鱼肉水果零食饮料分装了好几大袋给女儿们带回家。女儿这边有祭祀,也是会给娘家那边捎点东西。 还记得以前的戏班子是八点还是七点半开的台,印象中也跟奶奶去看过戏,夜已深,那时候路上的灯也不多,也不亮,忽明忽暗,跟妹妹一人一把椅子,跟着奶奶,去戏台那边,奶奶也去找了它的闺蜜一起看,真是闺蜜,她们以前的头发还是互相帮对方剪的。 自从读了高中,在校寄宿,基本每年的这些活动我都是需要在校读书的,到现在多少年没看过自己村里戏班子演出。现在似乎这些事离自己越来越远,快要被遗忘,爷爷走了好几年,奶奶也很少出门了,每次回家她都是在客厅看潮剧,她的闺蜜不知道知否还在世上我也没问过。外公现在也躺在病床上。我总是隐隐约约印象中每次回家,那些以前见过的老人啊,邻居啊,都不怎么见到了,有时候问题,才知道他们已经逝去。

《呼兰河传》读后感(三):《呼兰河传》第一章的结构与叙事分析

《呼兰河传》是萧红生前最后一部作品。在这部寂寞与明丽交织、荒凉掺杂着温馨的小说中,作者展示了呼兰河小城中的风土人情,记叙了童年中印象深刻的片段以及三个性格、身份迥异的人物故事。

小说共七章,头两章采取上帝视角,俯瞰小城里的芸芸众生相,是颇具风味的散文化小说;第三章和第四章采取第一人称内视角,是一部概略的童年自传;最后七章采取第一人称限知与全知兼有的视角,是短篇人物速写。

由此可见,全书并无统一的叙述手法。倘若作为一部长篇小说来读,不免觉得其结构松散。究其缘由,应该是它本身就是先在报纸上连载而后集结出版的,作家在创作之初,或许并未按照书写长篇小说的方式去构思。但是每一章独立来看,或者拆分成三个部分来看,还是能看出安排精巧之处的。

第一章的结构最为精巧,叙事线索在时间与空间中隐蔽地变换。一开头便是一幅严冬图景——地面和皮肤都冻裂了,可没人抱怨,生活在此间的人们面对苦难似乎有着极强的耐受力。紧接着,一句“呼兰河就是这样的小城”,将观察的镜头从一个时间的切面上转移到一幅空间的俯瞰图上。作者像个导游,带领读者去探索的十字街、东二道街、西二道街和小胡同,简要或详细地讲一讲每条街巷上值得一提的人与事。其中最著名的便是东二道街的泥坑子,从人们对待这个泥坑消极被动的态度中,很可以一窥其麻木与愚昧。写到小胡同里走街串巷的小商贩时,叙事线索又开始由空间逐渐转换为时间,从卖麻花的写到卖豆腐的,时间很隐秘地由白天推移至傍晚,看完火烧云,又飞过一群乌鸦。然后极为迅速地,夏夜过去,秋天过去,冬天又来了,“啪嗒”一下与开头扣住,形成一个闭环。

倘若萧红逃脱了早逝的命运,或许她能给我们带来更精美、更成熟的作品。

《呼兰河传》读后感(四):读后

看之前说《呼兰河传》是萧红的童年记忆,虽然知道含着一些厚重冷凝的部分,但也以为大多会像《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那般。

然而不是。

这部小说看得我好痛苦。萧红用不谙世事的孩童视角,平静冷硬地叙述着她童年的回忆,那种凄哀悲凉是漫进骨子里的。

天真可爱的小团圆媳妇的被折磨被虐待,有二伯的孤独自苦,世人对王大姐的赞扬与批判,对冯歪嘴子的嘲弄与落井下石,让我无比清晰地感受到那些无主名无意识的看客的杀人威力。他们甚至没有具体的面孔,没有确切的名字,没有众所周知的经历,但是他们在经历苦难的同时施加苦难,用千年传下来的坚硬枷锁,用止不住的流言和议论,用看热闹的冷漠眼光,葬送了一条又一条生命。

这种批判是极其深刻的,她让人反思人性,反思社会,反思制度,反思那些从来如此的事情是否真的就对呢?

而在这片广袤的大地之上,人生的意义究竟何在?

“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来回循环的走,那是自古也就这样的了。风霜雨雪,受得住的就过去了,受不住的,就寻求着自然的结果。那自然的结果不大好,把一个人默默的一声不响的就拉着离开了这人间的世界了。 至于那还没有被拉去的,就风霜雨雪,仍旧在人间被吹打着。”

生命如苦涩的水,缓缓地向前流动,没有目的没有眷恋,活着的意义似乎只是人既然活着那就该活着了,若果死了,那也是该死了。

所有人依着教条活着,好像没有人是幸福的。

团圆媳妇婆婆俭省,一毛不拔,病了也要拖到非治不可的时候才去,为了给儿子成家买团圆媳妇,却不愿好好对她,只因那个婆婆不打团圆媳妇?花大钱治团圆媳妇,也不过是为了满足虚荣心做做表面功夫,并不是真的想医她,知道团圆媳妇死了,她也瞎了。

有二伯,痛恨自己的生活却不愿改变,依靠着别人,依靠着偷窃,孤独自苦,受人嘲笑,一个渴望关注的老人,可悲可怜又不那么引人同情。

而那些看客更是如此,自己的生活过得不好,却依旧向更弱者施刀,以他人的痛苦为那些平淡苦涩的日子需要一些欢乐。

这些都有什么意义呢?没有意义,因为他们没有自我。因为在数千年的传统中,人们不能有自我。

小团圆媳妇死了,王大姐死了,然而最后冯歪嘴子却无视周遭眼光,坚韧地活下来了,这或许是这满布的绝望中作者施与的一丝希望。

《呼兰河传》读后感(五):“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似,为什么如此悲凉。”

看完全书觉得每一个故事和人物都充满凄苦悲凉,就连作者萧红本人的一生也是如此,“孤独的一往无前的走着”。确实,“人生是苦多乐少的”。在萧红笔下的人物也是如此,他们的生活像一首凄婉悲凉的老旧歌谣。

①《呼兰河传》

占据全书大量篇幅的故事确实能够带来思考,当时呼兰河县人民的卑琐平凡的实际生活,作者与祖父的温馨日常,(其实我也曾想过,如果作者的童年没有祖父的爱和陪伴,她会更加不快乐吧!)以及作者对封建迷信活动和当地风俗文化的刻画也十分生动;特别是老胡家的故事和冯歪嘴子的故事,我个人觉得童养媳的故事是最令我感到窒息和心痛的,以及那些人的“看客”心理和胡家婆婆的所作所为,是会让我觉得愤怒的,从夏天到冬天对一个十四岁小女孩的残暴虐待,以及后面一系列的封建愚昧的行为举动,让我觉得更加心疼这个小女孩的经历,是当时时代和人为因素共同造成了一个无法挽回的悲剧啊!

再说冯歪嘴子,本来是一个淳朴善良的人啊,一生却充满了坎坷不平,所幸还有他乐观的心态让他能够存活在世界上,最后还是一无所有的活着……

作者说到“他们过的是既不向前,也不回头的生活,是凡过去的,就算忘记了,未来的他们也不怎样积极的希望着,只是一天一天的平板的,无怨无尤的在他们祖先跟他们准备好的口粮之中生活着。” 我看完《呼兰河传》也是这样的感受,似乎他们习惯了每天平静的生活,在四季里,风霜雨雪的过着,有点麻木呆滞的过着,只是这样活着…… 我觉得作者也是用文字平静的诉说着自己的童年记忆和几个人的故事,读起来总有一种悲凉冷寂之感……

②王亚明、冯二成子和翠姨

我觉得后面这几篇文章更像是想要表达底层劳动人民和小人物的心酸、逆来顺受和悲哀,尤其是王亚明,她因贫穷深受周围人的厌弃,她仍然坚持着,她学习那么努力却没有太大成效,最后无奈与父亲回家;以及冯二成子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赵家女儿,无奈选择放手;翠姨对知识和自由的渴望等等……这些人的人生结局往往更加落寞,生活得更加艰难不易……

其实我个人觉得作者还在这些文章中隐约包含了对男女平等和婚姻自由的向往,我觉得她更希望这个世界和呼兰河到是美好的,每个人都能够过得平凡幸福……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