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经典读后感有感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是一本由尚刚著作,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5,页数:24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一):一本好的入门读物

这本《烟霞丘壑》是一部介绍中国古代绘画的入门普及之作,对于绘画史我不甚了解,不过于书本身我倒是颇有感触,这本书言简意赅,文辞优美,余韵绵长,遣词造句极富书卷气,像极了上世纪博雅洒脱的老派学者,令人久读不倦倍感亲切。书中选取了古代绘画史上具有代表性的二十多位画家,依时间线排布开来,先述其为人再述其作品,既不因其作品抬高其人格,也不因其为人贬损其作品,客观公正,褒贬有度,雅量非常,叙事考史排篇布局能隐约看到《史记》的影子。从书本身来看,这本书纸张光洁,装帧精美,插图与内容结合紧密,体量适中,拿在手中盈盈一握,轻巧便捷,是一本不错的读物[嘿哈]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二):《烟霞丘壑》再读

显然,这是一本普及读物。因此,若是以“研究专著”的标准来比照要求它,难免有点苛刻了。

不显然的是,这是一本“绘事兼画史”,以绘事为主。这与以作品为主线的“绘画史”有别。显著体现在此书对荆关董巨、刘李马夏着墨不多。因为他们虽有不少作品存世,但论及绘事,显然不及苏、米。可能又囿于篇幅和体例,只能割爱了。

此书成于20多年前,当时美术史研究的社会学转向初具规模。学者的研究兴趣,从作品扩展作品生成的社会语境。此书的写作似乎与此颇为暗合。不同的是,此书更重视艺术流传和鉴赏过程中,大众对艺术家的认识。这又与现今的“知识生成”研究,异曲同工。在绘画史成为科学的学科之前,连缀画史不是靠全面对比、科学考据或者科技鉴定,而是靠基于部分优秀作品的“业界共识”(在博物馆制度形成前,人们很难接触到大量真迹)。董其昌是凝聚共识的大佬。甚至在今天,他的很多认识都是书画鉴定的基础。“知识生成”就是探究我们鉴定绘画的认识是如何生成的(参见《“董源”概念的历史生成》等)。

此外,此书还提示我,大众在欣赏或者“消费”艺术作品时,关心的不仅是其艺术形式,还有凝聚着艺术家秉性、志趣的故事。比如,我们欣赏梵高、弗里达,不仅倾倒于其做作品的独到风格,也唏嘘感叹他们那些与作品相互交织的人生境遇。在中国古代,那些今天看来真真假假的故事,与作品一样,也是使艺术得以流传至今的历史血脉。正如此书首章提及的李白一样,他的奇事和奇诗,都为他赢得了旁人无法企及的声誉。

当然,此书仍旧保持着作为普及读物的质朴、简洁,语言流畅生动,尽量不牵扯枯燥的理论,少坐而论道。以上几点,大约是此书对研究者的轻吟低语。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三):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

初遇时,见到北京大学出版社的名字,看着素雅的封面,直觉是理论研究著作,望而生畏,大着胆子翻开来,惊喜,是很平易近人的文化普及读本。

按照朝代顺序讲解了许多历史上知名的画家,有他们的故事,也有相关联的画史。

有画家和名画的讲解,有画作与相关图片展示。

画作的图案清晰,排版漂亮,阅读感舒适。

开卷觉得纸质太好,先不管内容,先就忍不住珍重起来。

文字很美好,平实典雅,充满韵味。作者先生谦虚说自己不是画史专业人士,其实知识渊博。作者先生治学几十年,以平生积累写就的内容,讲解深入浅出,引经据典,信手拈来,读完受教良多。

和其他讲解中国画的书籍相比,作者先生大约是身为老师的缘故,似乎能懂得读者的痛点,每每遇到一个准备要去百度的知识点,接下来必然发现作者先生已经贴心给出了讲解,这种体贴的程度甚至忍不住要怀疑,莫非作者先生书中内容曾经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授过。读作者先生的书感觉简直不能再好。

对中国画充满向往,也奢求有一天能真正走进中国画的世界,期待有一天在博物馆里见到古画的时候,能多多少少明白作者的心思,识得几分画中深意。

能够遇见作者先生的讲解是幸运。

以上。

Ps:

追评:看了同一出版社类似主题类似风格的某书以后,更加确认,《烟霞丘壑》的阅读体验是真情实感,不是光环效应。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读后感(四):《烟霞丘壑》自序

自序

(尚刚)

1996 年夏,同窗畏友李庆西约我写一本小书,专说中国古代的绘事和画家,他还想出了一个很有意境的书名—《林泉丘壑》。1998 年,小书由台北的幼狮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出版。2006 年秋,北京大学出版社的朋友刘方认为这书还好,且大陆版权归我,便在次年出了修订版。十年过去,北大社相信此书价值仍存,于是,就有了这本《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书名既然调整,内容就要变化,这次的工作主要是增加了一篇《元朝御容》,又调整了若干插图。为了此书的出版,编辑赵维尽职尽责,倘若没有她温婉又坚韧的多次督促,完稿或许遥遥无期。

庆西、刘方、赵维的热诚和信任让我深深感激。我还要感谢高宗帅及周少华同学为此书插图付出的辛劳。

受了父母的影响,我自幼喜爱中国绘画史,杰作让我痴迷,大师令我仰慕,渴望以之为业。大学时代,虽说读的是中文,但为当上中国绘画史的研究生,也做过不少准备。谁想报考时发现,向往的学校并不招生。无奈之中,转而攻读了中国工艺美术史,并且以之为业至今。

遭逢“”,上大学之前,我还没有念满初中一年级,即令懵懵懂懂,仍被认作“知识青年”,派送北大荒的山河农场,艰苦劳作八年半。这使我几乎没有自然科学知识,对于制作工艺的物理分析、对于材质物料的化学表达,常有雾里看花之感,因此,讲授和研习古代工艺美术十分吃力。尽管我勉力坚守专业,但迷茫困窘之时,也常有改行的冲动,自认中国绘画史更适合我的积累、禀赋和志趣,毕竟她既见作品,又见人物,还疏远理化。

时光荏苒,我行年六十有五了,精力虽在衰减,但专业内的工作却不断增加。我终于知道,转攻画史已经幻化,成了永远的梦。因此,这本小书在我,也隐含着对幼时梦想、早岁努力、中年写作的怀恋。同时,也希望此书的读者都不像我,都能圆梦。

写作《林泉丘壑》时,我的父亲还健在。他是位博雅洒脱的老派学者,对中国的思想史、文学史、绘画史,都有精深的造诣,却几乎述而不作。写作之中,我凡有疑惑,总能随时请益,那时,我深幸自己有后台、有靠山。修订时,父亲西行未久,我迁来陪伴母亲。在侍奉她的最后六年中,我尽管极其辛劳,却依然备感温暖。单是我上班出门,她总在窗前含笑招手的情景,就令我感念永久。

我的母亲是位油画家,可惜,她的职业生涯主要是在绘制领袖肖像。与父亲的才情四溢、风流儒雅、敢言敢当不同,母亲老老实实、勤勤恳恳、安静平和、纯朴善良。作为画家,她不算成功,作为母亲,她却近乎完美。我对探究画史的梦想、对日后专业的坚守,固然直接受到父亲的启迪和教诲,但也愈益深切地感受到,母亲的勉励和扶持其实潜移默化,如影随形。

《林泉丘壑》的修订版曾被我借以纪念父亲,我还要借《烟霞丘壑》纪念母亲,感激她的养育,铭记她的抚爱。她弃我远行已经四年。

2017 年9 月7 日

《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读后感(五):一丘一壑都是故事(汪 亓)

(转载自《书城》杂志)

如果不算论文集,学人的著作主要就是两类:学术专著和普及读物。学界看重的自然是学术专著,因为要推动研究,它传达了作者对议题新的综合理解,展现着视野、器局、学养和智慧等等。但是普通读者则另有需求,他们身处学科之外,虽然也会关心某些有趣的或是具有社会影响的学术问题,可毕竟不做专门研究,通常更乐于阅读普及读物,闲适之中增广见闻、提升知识素养,自然也是一大乐事。

近二十年来,国内出版了不少美术史方面的普及读物,对于提高民众审美素养起到很好的作用。这其中,尚刚先生的《烟霞丘壑——中国古代画家和他们的世界》是我非常喜欢的一种。此书原名《林泉丘壑——历代绘画佳话》,一九九八年由台北幼狮文化事业有限公司出版,当时内地很少见,我有幸觅得一册,曾是几次阅读的案头书。幼狮版收录二十五篇文章,以画家生卒年和作品时代为序,或说诸家风采、或谈作品故事,或讲核心画论、或叙绘事精神。二〇〇七年,此书由北京大学出版社重出,并作了修订,开本放大,文字有明显增删,黑白插图转为彩印,副标题也改为“中国古代的画家与绘事”。二〇一八年,北京大学出版社又重新增订出版,这次的主要改动是添加了一篇《元朝御容》,调整了若干插图与文字,并改为现在的书名。二十年来,此书在两岸出了三个版本,不能说是畅销书,也算很有读者缘。

业内人士都知道,尚刚先生是有影响的中国工艺美术史家,并不专治绘画史。他的《元代工艺美术史》《唐代工艺美术史》《隋唐五代工艺美术史》被誉为学科的扛鼎之作,作为教材的《中国工艺美术史新编》出过两版,被国内艺术设计和工艺美术教学采用最多。还有王世襄题签的论文集《古物新知》,更显示作者治学的识见与境界。另外据我所知,早在二十年前,作者就投入工艺美术普及读物的写作,先后编撰过电子图书《中国工艺美术史图说》(与吴明娣合作)、纸质图书《天工开物——古代工艺美术》和它的缩写本《极简中国工艺美术史》。可见作者一向重视专业知识的普及与推广。

不过,《烟霞丘壑》是介绍美术史的,从作者的专业来说,似乎是一次跨界的艺术旅行,其实不然。其实,撰写这类普及读物更需要游刃有余的学术功底,具体就古代画家与绘事这类话题而言,不但取决于作者是否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和精湛的理论见解,更在于对中国画史和传统士大夫文化的整体把握。

大概是出于普及读物的可读性考虑,《烟霞丘壑》这本书采用见人见事的写法,讲述从顾恺之以下大约三十位宗师巨匠的故事。中国古代自立门户的大画家太多了,重要画论和艺术现象不胜枚举,普及读物自然不必像教科书那样面面俱到,顾及所有的重要人物与事件。本书的叙述则兼顾各家造诣与影响,通过名家名作介绍画种、题材、风格、流派,并以少数篇章描述某些典型现象,解说其核心理论。

中国画讲究笔墨,但面对本书的读者讲述画家与绘事,则不能仅从笔墨技巧出发。因为,对于大多数并不从事绘画的读者来说,他们关注的不是笔墨的赋形功能,而是笔墨所传递的精神、性情和文化信息。所以,作者特别重视那些古代画家在历史记忆中的生命形态,也就是他们在古籍里是怎样被叙述的。譬如,书中写苏轼、米芾的《竹石风流》《米氏云山》两篇,首先从人物的言谈謦咳、为人处世入手,通过从文献中勾稽的逸闻趣事,令读者先识其韵度,知其风采,晓其襟怀,再自然导入其名作,仅精要述说技法。藉如此点染的宗师形象,读者可以思近往古,心接前贤,在收获笔墨丹青知识以外,又能与古人神游。

赵孟頫绘苏东坡立像

苏、米是好友,也是书画同道,但二人秉性不同,志趣各异。说起苏轼,其绘事之能、画理之妙自然无法绕过。于是,作者写了东坡候友时,在壁上“扫”出的“运思清拔”的墨竹,又写了东坡笔下“托物寓兴”,抒发满腹“不合时宜”的枯木怪石,也写了东坡的朱竹、墨竹之辩,再写了其“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这些左右中国画发展的名句格言,还写了他以孔夫子“吾从众”妙对米芾的辨颠之问。几纸之中,东坡的书画磊落、智慧兼人、襟怀坦荡、诙谐可爱,莫不胪陈读者眼前,仿佛神交这位卓尔不群的文化巨人。

米芾是大才子、大名士,兼擅诗文书画,还精鉴定、富收藏、爱品藻、性狂怪。为使读者认清这位奇人,篇中着墨更多的是其言语行止。从古装高帽可见其“慕奇好异”;从真伪“洁癖”,可见其“标榜邀名的手段”;从收藏的佯狂,可见其“卖癫”;从拜石爱砚,可见其天真;从挥毫时的跳跃,可见其创作的奔放……文章借种种行迹,勾勒出一个既有凌云才气,又富狡黠精怪的人物形象,米芾写意山水那种逸兴遄飞的才情、造诣和影响也由此带出了。

中国画风韵独具,传统画论自成体系。在古代,尤其文人画的创作与欣赏都囿于士大夫的小众圈子,及至如今,那种绘画精神和理论也显得玄妙。如何让读者领会,只凭义理的枯燥阐说难以奏效,若借恰切的故事娓娓道来,一定更易理解。古人格外关注创作的自由状态,故而在此书的开篇,作者不靠玄虚的理论,而是先讲庄子寓言里“解衣般礴”的著名故事,用以说清了一个基本的道理:“真正的画家应能超然物我,良好的创作状态就是真挚自由。”又借更为大众熟悉的李白、杜甫身前身后之事,阐发了一个道理:大众全不在乎文艺史家的深入剖析,也绝不顾忌那些学理性的说法,文艺家的天真浪漫、超凡经历,就能使他们赢得更普遍更热烈的爱戴。正如专家往往看重杜甫,大众却更尊崇李白。

元人绘倪瓒像

中国画里边,文人画最有意味,前人论述可谓林林总总。解读文人画,是理解中国绘画精髓的入门津梁,故而书中《文人与文人画》一篇尤为重要。此篇中作者仅用有限的笔墨缕述文人画的生成和发展,更多的文字在说文人画的表现和理据,着重以文人的心性和特点解说文人画。比如文人要擅诗文、富情致、有学养,因此,文人画特别尚意境、崇气韵、重寄托。文人往往政治失意、却尊崇高洁,因此,文人画尤其愿意用象征意义的题材抒发抑郁忧伤、标榜道德情怀。文人心怀家国天下,寄情山水自然,无暇做专业画师,因此文人画大多不以写实的人物、精密的建筑为题材,而乐于表现更宜挥洒的山水、花鸟、特别是梅兰竹菊;画法则常常钟爱写意、排斥工笔。文人是古代主要的识字能书阶层,因此,文人画格外推崇“书画同源”“书画同理”,“引申出的道理依稀是,既为书道行家,必为绘事高手”。文人要写作、要读书,因此,他们就把本与之联系的术语引入绘画,“索性称作画为‘写’、干脆称赏画为‘读’”。作者的这番比对,贴切入理,视角独特,解说透辟,尤其高明。

一部画史,官司太多,而聚讼纷纭的人物必有瑕疵、必有缺欠。作者以“不虚美,不隐恶”的态度评骘人物,并以洗练的文字做切中肯綮的点评。譬如,由宋入元的赵孟頫历来是一个争议的焦点,尽管赵氏书擅五体,画兼多能,悉造精微,是元代书画领袖,但自元末以来,常有论者非议其身仕两朝,气节有亏,还有人杜撰出诋毁诬陷的故事。“人品不高,书画必俗”是一种纵横古今、风行天下的老生常谈。但尚刚书中持论允正,先说清其“操履纯正”,官声甚好,这跟一般附逆害民的官员大相径庭,再说其艺术——“的确,赵孟頫的书画偏于柔雅秀润,也许并不极其高妙,但也没有低俗媚艳。再者说,如若人人刚硬,个个雄强,源远流长的中国艺术岂不单调,岂不枯燥。其实,那类通行已久的线索已然偏颇,风格、人格相悖的事例,古往今来屡见不鲜。大约从吴道子的画中,看不出杀人,从董其昌的画中,也体会不出劣绅。”接着又引元好问诗对潘岳的剖析,强调“心画心声总失真,文章宁复见为人”的道理,倘无对历史、人物、事理的识见,这种公正的评判也无法得出。

禹之鼎摹赵孟頮自画像

知人方可论事,知世才能说理。画家再特立独行,画论再精深玄妙,也都不能摆脱时代的影响。如同尚先生著述的一贯作风,《烟霞丘壑》也相当注重对理论背景的介绍,书中《六法及品藻》一篇就是极好的例子。

“气韵生动、骨法用笔、应物象形、随类赋彩、经营位置、传移模写”,这是齐梁谢赫《画品》的精髓,被奉为“六法论”,千载流芳,成了中国绘画最基本的理论框架。作者简要解说过“六法”,继而引出如下一些话题,勾勒出当年的风气和背景:

今日看来,六法论的价值主要在其美学意蕴,而当年谢赫之所以提出它,却是为着品藻画家、画作。自曹魏时代选拔官吏的九品中正制施行以来,品第、评鉴人物便蔚成风气。

抽象的品藻之所以风行士林,因为它能带来切实的好处:一经品题,品藻人、被品者彼此声价倍增,而世俗流传,以为美谈。此风之下,文艺中的品藻评鉴也相煽成风。在品藻之风盛行的时代,谢赫及其《画品》绝不孤立。

“形式不孤立,内容也声气相通”,作者又以刘勰《文心雕龙》、钟嵘《诗品》与《画品》比照,指明“在中国文艺的发展中,文学的地位远远高于艺术,尤其在早期。由于文学地位的崇高,关心它的人更多,它的理论也更成熟,更有影响,因此,艺术常常要从文学理论的宝库中借出武器。”或许出于对自家专业的偏爱,美术史家常常罹患拔高议题的通病,如此看待文学与艺术关系的理性精神实在可贵。

关于六朝风气与《画品》关联的议论,本身是一个学术性话题,作者之所以在这里不惮其烦地讲述这些,显然是考虑到读者有必要从画论生成的历史语境中去理解某些审美关系,而不是仅仅局限于绘画本身。作者很擅于用通俗的语言去梳理其中的话语关系,这对于喜欢品鉴绘画的读者来说,不啻开通了思维的路径。

不过,任何著述一经面世便成靶子,《烟霞丘壑》这本书不是无可挑剔,我个人认为,内容安排上对清代绘事似乎多少轻慢。清代近三百年的画史固然不及晋唐精彩,也没有宋元精深,但书中这部分仅列两篇,只说了石涛、八大等四僧,金冬心、郑板桥等八怪,毕竟留下一些遗缺。恽南田、禹之鼎、费丹旭乃至吴昌硕都可以不说,但至少应该谈谈四王,尽管他们较少创造,但功力深厚、影响巨大。尤其是其中的王翚(字石谷),享有“清初画圣”之誉,对山水画主流影响深远,实在无法漠视。如果能补上清初的几位,也有助于读者认识中国画近世以来的发展变化。

古人说“言之不文,行之不远”,精彩的表述能使托载的内容流传久远,也能引来阅读的乐趣。普及读物主要写给非专业读者,尤其应当讲究表述。本书作者在这方面的作了许多努力,书写方式跟学术专著有不小的区别,比如多短句,少长句,重韵致,去虚饰,或排比,或对偶,总之在陈事说理的同时,充分发挥了汉语精湛的文字表现力。作者还善用浅近的表述,比如在第一篇里,他写道:“这位‘解衣般礴’的人物姓甚名谁?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也不知道。画得怎么样?还不知道。其实,也不必知道。《庄子》一书,‘寓言十九’,虚构出种种生动的故事,为的只是阐发道家高深玄妙的义理。”言语相当浅白,却有趣而耐读。

普及读物必须删繁就简,但是内在要有学术支撑,这就对写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就艺术史这类读物来说,应该有这样三个标准:一是甄选内容,体现对艺术史脉络的把握,实际上只有全面深入地把握对象,才能准确把握删减哪些,存留什么。二是要有理论着眼点,不但不能规避重要的理则和精髓之义,还要把它们说得原原本本、清清爽爽、明明白白。三是亲和表述,不能掺杂繁琐考据,少做迂回证明,最好是用畅达而考究的文字做浅近的表述,以使读者产生阅读兴趣。在这些方面,应该说《烟霞丘壑》虽有缺憾,仍是一种标杆性读物。

唐代史学家刘知几认为,史家应具有史才、史学、史识三长,后来这就成为优秀历史著述的标准。我以为,这也是《烟霞丘壑》约略体现的一种特色。作者以七万余字的篇幅、近一百五十幅的插图,饶有意味地勾勒出中国画的历史演进,与读者同享绘事的幽微之诣,共作穿越时空的艺术旅行,一丘一壑都是故事。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