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字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100字

《自卑与超越》是一本由民主建设出版社著作,30出版的231图书,本书定价:平装,页数:2017-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一):对生命真诚的思考

是很有人文关怀的一本书。

从一个点出发,展开与延申。回归到生命意义,解释了许多常见的误区与错误方向。

强调了合作的重要性,把一切引导到群体发展的价值上。承认了卑微感的存在,承认了优越感的存在,引导找寻有高度社会情感的优越目标和路径。

是自洽的。是正面的。是社会化的。从这个角度来看,凝结了作者对生命真诚的思考。

至于生活,可能总得下场扑腾,经受考验。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二):告别自卑,超越自我

自卑与超越

8.1

[奥地利]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 / 2017 / 民主建设出版社

看到很多关于此书的差评,在此仅想发表一下自己的理解。

我认为读完这本书,我们至少应该对自卑有一定的了解,想要解决某个问题,首先应该明白问题的来源,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除去基因决定的部分,一个人的思想行为都是在后天,在他人与环境的影响下,一点一点形成的,或好或坏,都能在他的人生轨迹中找到起因。

产生自卑的原因多种多样,捋一捋人生线,总归是能找到那个终极原因的,只要看到了问题所在,人们总是会有意无意地去改变自己,才能实现真正的超越。

阿德勒认为人的一些过激行为与反常行为都是自卑的表现,且当事人并不会意识到,一旦他们意识到问题所在,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确实,阿德勒的有些观点过于绝对,但是全盘否定肯定是不对的。每个人的思想都不同,重要的是汲取有益的部分,学会分辨是非。

读完一本书,有所裨益,那些糟粕也就无伤大雅了。

当然,对于这篇书评也是一样。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三):人的一生也许被童年决定,但也有超越的可能

读完本书已有几天,该死的拖延症导致迟迟没有动笔写读后感,无论如何要给写点自己感悟。 书名为自卑与超越,但内容没有过多介绍自卑,主要从个体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自卑情结展开讨论,涉及了活着的意义,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全文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合作,人一生所有的意义都是围绕着职业、友谊、婚姻三大关系,这三大关系是由环境决定的,都需要合作,其中婚姻是需要高度合作的关系。

优越感来源于自卑,个体的行为是为了心理上有优越感,消除自卑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优越感,以此来摆脱自卑带来的心理弱势。书中很多分析的案例都有理有据,论据多为目的论,作者解释所有的行为都是目的和根源的,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无意识过随机发生的。

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其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她)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我赞同通过该方法去寻找根源,但我不同意这种命运论。如果人的大部分命运都被五岁前的童年决定了,那多少有点过于悲观,我命由我不由天,通过后天改变超越命运的剧本是大家都向往的。

对于核心价值观——合作,阿德勒过分强调“合作”的价值,忽略了“孤独”的价值。孤独是思考的开始,比如我现在写的评论正是我孤独的时候,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灵魂需要独行。尼采对孤独的三重境界,孤独第一境界:你不缺陪伴,缺的是理解;孤独第二境界:这个境界的孤独刚好治疗平庸;孤独第三境界:我想用孤独反抗命运。也许独孤是思想的天堂。

关于学校教育。作者很非常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学校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从某种程度来说,学校教育摆脱了命运论、基因论,通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治愈童年,可以被超越,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类文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爱情。阿德勒认为,决定婚姻是否幸福的首要因素是双方能否相互合作。合作获得的不仅是两个人的幸福,也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生活在一个两性的世界,男女双方有身体本能的冲动,相互吸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感觉,发挥着繁衍生息的作用。而爱情,不单纯是简单的感觉、性原始冲动,而是责任、委让、甚至是愿意为了对方而牺牲。那些利己主义者、被宠溺娇纵的长大的人、过分自由放荡的人,他们都不可能有幸福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四):人的一生也许被童年决定,但也有超越的可能

读完本书已有几天,该死的拖延症导致迟迟没有动笔写读后感,无论如何要给写点自己感悟。 书名为自卑与超越,但内容没有过多介绍自卑,主要从个体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自卑情结展开讨论,涉及了活着的意义,心灵与肉体的关系,自卑感和优越感,家庭和学校对人的影响,还论及了早期记忆,梦,犯罪及爱情、婚姻等内容。他在书中着重论述了自卑感的形成,它对个人的影响,个人如何超越自卑感,如何将自卑感转变为对优越地位的追求以取得成就。全文的核心价值观就是合作,人一生所有的意义都是围绕着职业、友谊、婚姻三大关系,这三大关系是由环境决定的,都需要合作,其中婚姻是需要高度合作的关系。

优越感来源于自卑,个体的行为是为了心理上有优越感,消除自卑最好的方法,便是建立优越感,以此来摆脱自卑带来的心理弱势。书中很多分析的案例都有理有据,论据多为目的论,作者解释所有的行为都是目的和根源的,到现实生活中很多事情是无意识过随机发生的。

作者认为:一个人在五岁之前,其生活经验已经决定了他(她)成年后解释自身遭遇和回应的方式,对于对这个世界和自己应该期待些什么有了基本的答案。我赞同通过该方法去寻找根源,但我不同意这种命运论。如果人的大部分命运都被五岁前的童年决定了,那多少有点过于悲观,我命由我不由天,通过后天改变超越命运的剧本是大家都向往的。

对于核心价值观——合作,阿德勒过分强调“合作”的价值,忽略了“孤独”的价值。孤独是思考的开始,比如我现在写的评论正是我孤独的时候,孤独才是人生的常态,灵魂需要独行。尼采对孤独的三重境界,孤独第一境界:你不缺陪伴,缺的是理解;孤独第二境界:这个境界的孤独刚好治疗平庸;孤独第三境界:我想用孤独反抗命运。也许独孤是思想的天堂。

关于学校教育。作者很非常强调老师的重要性,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延伸和补充,在学校可以让孩子学会与人合作,学会换位思考,学会理解他人。从某种程度来说,学校教育摆脱了命运论、基因论,通过良好的学校教育可以治愈童年,可以被超越,所以学校教育在人类文明进步起了重要作用。

关于爱情。阿德勒认为,决定婚姻是否幸福的首要因素是双方能否相互合作。合作获得的不仅是两个人的幸福,也是促进整个人类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条件。我们生活在一个两性的世界,男女双方有身体本能的冲动,相互吸引,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感觉,发挥着繁衍生息的作用。而爱情,不单纯是简单的感觉、性原始冲动,而是责任、委让、甚至是愿意为了对方而牺牲。那些利己主义者、被宠溺娇纵的长大的人、过分自由放荡的人,他们都不可能有幸福美好的爱情和婚姻。

《自卑与超越》读后感(五):家庭的影响:从婴儿到人格独立

在新生儿眼中,自己就是全世界,自己哭,以为全世界都在哭,自己饿,以为全世界都在挨饿。从封闭的自我到认识世界、学会合作、适应社会生活,母亲是这个过程中的桥梁。

孩子是非常敏锐的,只有母亲“发自内心地对孩子感兴趣、竭尽全力获得她的信任,并维护她的利益”,孩子才会获得安全感。安全感是什么?首先,除非是出于阅读或学术目的,一个有安全感的人根本不会想这个问题,因为安全感让他们处在怡然自得的平和状态,可以关注当下,不会“胡思乱想”。而没有安全感的人内心戏极多:微信最后一条消息明明是完整信息,对方就不回了,是不是我哪说错话了?为什么他们给她点赞不给我点?这样发朋友圈会不会惹人讨厌?我们不熟啊,主动跟他说话会不会太尴尬了?发现了吗,这些顾虑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都在关注对方的反应,而忽视了自己的感受。所以反向可知,安全感是一种稳定的状态,让人拥有关注自己情绪的本能和坦然做自己的底气。

再来说说安全感的习得。“同伴就像镜子,让人认识自己”,那么母亲就是小孩近距离接触的第一个同伴。如果母亲耐心解答她对陌生世界的疑惑,她会保持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并充满耐心地探索;母亲关心她的身体和心情,她也会学会照顾自己;和同伴产生冲突,如果母亲抚慰她的伤痛,她会觉得摩擦并不可怕,如果更进一步,母亲教她解决问题,她会学会解决问题的方法。小孩的成长重复了人类进化过程,对于当事人来说绝非易事,所以需要母亲帮她们平稳地完成进化。

所以,母亲要“发自内心对孩子感兴趣”,孩子才会明白自己是个有趣、值得关注的人,母亲“竭尽全力获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才会相信人与人之间存在信任,母亲“维护孩子的利益”,孩子才明白“我”的感受理应受到尊重,如果感觉不舒服,理应表达出来。这样才能形成健康的独立人格,带着这种default才能顺利与人合作。

母子相处的这些点点滴滴,都是母亲给孩子提供的机会——孩子可以接受或拒绝、喜欢或讨厌,借此认识自己。然而如果母亲只关心自己的感受,不是发自内心地在乎孩子,那么母亲其实只想通过这些行为证明自己的能力,不会给孩子真正表达自己的机会。如果孩子从小接受的反馈都是以他人(即母亲)为中心的,自己的感受排在他人感受之后,那么孩子对负面情绪的容忍度就会比较高——不是真的不在乎,而是不会表达出来,因为从小接受的“训练”告诉他们,正确的表达没有用,只有让母亲开心,自己才能得到认可。这些小事中产生的负面情绪日积月累,到了某个极限一举爆发。这种模式让母亲觉得自己的孩子果然是个没长大的孩子,离不开自己,让其他人觉得这个人莫名其妙、阴晴不定——同样的事,明明之前好好的,怎么突然就发这么大火?

简而言之,自恋型母亲的训练让孩子忽略过程,只看结果:忽略过程中自己的感受,只期待结果是对方开心,然后接纳自己。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没有安全感的人会委曲求全,在恋爱中总是会检验对方是否爱自己,因为她们无法感受过程的喜怒哀乐,只有拿到一个确定的结果她们才会安心。然而,人际交往本不是朝着某个终点前进,缘起缘灭不定,唯有把握当下才是相处的精髓。拿着错误的模具衡量人际关系,自然只能失望,而“失望”又传递了负反馈,人际交往因此陷入恶性循环。要打破循环,必须学会感受当下。

当然,母亲的职责不仅限于母子相处过程。孩子和母亲相处过程中习得的“理论”应该应用到与他人相处,才能内化为本能。母亲以外的第一个人,自然就是父亲。因此,母亲应该引导孩子对父亲感兴趣,这是孩子对社会感兴趣的起点。

另外,母亲本身就是孩子的榜样,母亲如何对待孩子,孩子就会学到怎么对待其他人。但母亲如果把精力都集中在孩子身上,孩子就会变得骄纵,只关注母亲,希望母亲只关注自己。因此母亲除了给孩子充足的关注,也要兼顾与父亲的相处,经营自己的交际圈,才能给孩子做好表率。

说了这么多,不是为了指责母亲,而是希望人际交往有困扰、缺乏安全感的同学认识到自己性格缺陷的来源。知道了问题的根源,才能提出原生家庭的负面影响。知道自己从小缺少关爱,不够关注自身感受,才能调动自己的“家长模式”,学会照顾自己。

一个好妈妈自己可能也只是凭本能,并没有意识到到自己的做法如何影响孩子人格的形成。所以这个话题看起来很精细,其实一旦后天形成本能,操作起来并不复杂,说白了,只是养成新习惯而已。只是,面临困扰的人往往不能跳脱出来思考问题,意识不到哪里不对,怎么知道该改正什么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