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我该几时鼓掌》读后感锦集

《我该几时鼓掌》读后感锦集

《我该几时鼓掌》是一本由[英]丹尼尔•霍普著作,广西师大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该几时鼓掌》读后感(一):太散太浅

我只能说这本书真正做到了“针对那些对古典音乐和交响乐团零基础的读者”,因为这内容实在也太浅显散乱了,通篇是冗长的废话。作为入门指南,它不够有趣;作为深入浅出的科普,它又不够格。尤其是前小半段关于古典主义还是浪漫主义派别的介绍比高中历史教科书深入不到哪里去。 我看这本书,就是被名字吸引,希望知道在演奏会上,观众该几时鼓掌,除了我知道的不要中途鼓掌(斯特拉斯堡进行曲除外),还有哪些演奏会入门小知识,但是读完后我不觉得自己体验到了本应有的乐趣。 个人觉得去把《交响情人梦》或者京吹看完都能更有收获(而且体验更好)

《我该几时鼓掌》读后感(二):古典乐普及小册子的典范

摸到书的时候,我也“一瞬间释放了肾上腺素和‘快乐荷尔蒙’”,尽管把烫银摸到了手上。

接着我就不忍心放下,一口气读了下来。毫不夸张地说,我在某些段落哭了。

如果要做普及古典乐的小书,这真是本精致的典范。

至少有两点,使其在同样定位的书里很出色,一是外观比较精致,二是内容不夸耀也不故意放低姿态,微妙地平衡了尊严和真诚,这恰恰源自霍普那种均衡的气质。

霍普不是那种古怪孤僻的天才,他浸润在世俗生活的平衡当中,他爱音乐,他的声音甜美丰盈,我几乎可以想象他穿上白毛衣去乡间打板球。

我对他最初的印象,是十多年前一本杂志上看到的,躲在学校浴室里违规偷偷练习门德尔松小提琴协奏曲的小男孩。后来是在现场,一种新鲜的活力,同时是一种尊重音乐又尊重听者的姿态。

或许是一种典型的英式习惯,他很喜欢或者很擅长描绘具体场景。如同某些善于讲故事的英国导演,整本书将邀请两位朋友听一场音乐会的各种细节分解成场景,流畅自然,自始至终有他高贵而真诚的声音。

在引出一个要谈的问题时,他也会描述某个具体场景,一个来自于他的经历的鲜活场景,令人莞尔。之后他会由此深入,谈论自己的见解。比如他对本真演奏的看法。

当然,少不了音乐家的逸闻趣事。不过总是以一种有节制的幽默来呈现,绝不会为了吸引眼球或接地气而措辞夸张或绝对。

整本读来,霍普以一种有尊严同时又诱人的方式达成了他向年轻一代推广古典音乐、拯救未来或许空空荡荡的音乐厅的目的,正如他说“听音乐会于我就像过节般隆重”“可能由于我童年的教育和习惯,我总是觉得音乐理应得到它该有的尊重,而你考究的穿着就是对它的尊重。”

《我该几时鼓掌》读后感(三):有趣的人从不装腔作势

丹尼尔·霍普写作似乎是水到渠成的事情,这位激情洋溢的小提琴家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生出的想法都会在他手中成真。他写视频日记,收集集中营时期的佚名者音乐,策划“不插电的莫扎特“活动,《纽约时报》这样说他:”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步要做什么“。

他带着他那把价值昂贵、产于1769年的格利亚奴小提琴,穿梭于世界各地顶级的音乐殿堂,以一个内行人的“门清”,写作了《我该几时鼓掌》,也是他从音乐人化身为作家的第二部文字作品。

因为专业,显然可以把这本书看作是技术流。底层正厅七排到十二排之间永远是最好的位子,音效刚刚好。可是在霍普看来,窍门并不止于此。要直接面向独奏家,应该选取正厅偏左位子;而要想看清楚演奏家的指法,那么最佳位置是二楼包厢,并且还要以靠左前排为好。

然而霍普的本意远超过写一部观看古典音乐的礼仪指南,他以小说家的笔法接入一件生活小事,整本书不过是说服年轻的邻居夫妇去音乐厅看一场演出。而借着这一因缘,霍普趁机普及了他心目中的音乐史——其中趣味胜过知识。写舞台,勃拉姆斯、施特劳斯总是把台上占得满满的,而海顿和莫扎特只需要一小块儿地方。写李斯特演奏时的昂扬姿势,则说他如果生在现代,必定是一位流行巨星。

在霍普的笔下,丰富的音乐世界之外,还有一个更为激越的音乐家的世界,既充满荣光,也不乏滑稽。指挥大师富特文格勒简直是神一般的存在,有人曾在演奏中发现,整支乐队在练习演奏时,忽然变得更加温情和强烈,原来这位大师正走进排练厅。然而也有乐队与指挥不合的,乐手们窃窃私语:他再一意孤行,我们就按照他说的那样演奏了!完全不管不顾地准备砸场,让人感叹音乐家之间的没谱。

在这个古典音乐有可能式微的时代,我们到底要不要去现场?关于唱片与现场演出,音乐家又是自己又是如何看待的呢?霍普举了截然相反的例子。当著名小提琴家约瑟夫·约阿希姆第一次听到自己的演奏录音以后,竟止不住流泪。而塞尔吉乌·切利比达克,这位指挥家一直拒绝录制唱片,是现场演出坚定不移的拥趸,其理由是:“谜一般的音乐岂能被压缩成一片会发声的薄饼?”是的,即使在最杰出的音乐家之间,见解也是迥然不同的。一个听众,究竟应该拘泥于音乐厅陈腐的规则,还是应该全然放开身心地,作一个率性鼓掌的音乐的共鸣者?霍普显然赞成后者,也指出了后者更有渊源的历史。

或许不是第一次有人写作古典音乐的礼仪书,但《我该几时鼓掌》肯定是第一本来自演奏家的自我审视之书。从站在夜场售票处的窗口买下票的一刻起,音乐大幕如何开启,指挥和独奏家怎样登台,舞台监督如何工作……乐手们如何排除异见在那一场庄重的表演中为了音乐的神性而合力演奏,视角都是从里向外的。而这位演奏家,刚好又不是一个学院派,他雅好各种段子,也从不吝于自我解嘲。正如有趣的人从不装腔作势,这位16岁起就跟着梅纽因同台演出的演奏家,写这样一本小手册,不过是希望大家回到音乐厅,“嗨,想鼓掌就拍手呗”。

《我该几时鼓掌》读后感(四):2019年FLAG之20篇笔记之六——书籍&音乐会《我该几时鼓掌》——音乐会入门读物,一起去听音乐会吧

说起这本书,是我与一位在微信上相谈甚欢的上海朋友第一次在北京见面那天,中午在朝阳大悦城的花厨吃饭,花厨对面是高晓松老师的网红图书馆“晓岛”,隔壁是一家上海三联书店。吃过午饭,因室外空气不佳,我们决定在三联书店看看书。

因为我下个周末要去参加一场古典音乐会,所以在不经意间看到这本书是一位小提琴家写给大众看的古典音乐会观赏指南性读物时,不禁觉得这就是缘分吧,那个下午坐在地板上(为数不多的座位都被占满了“就读完了其中的一百多页。

作者是知名小提琴家(说是知名,但我先前也并不知道他的)丹尼尔·霍普,开篇便在表达普遍的担忧:听音乐会的人是不是越来越少了?音乐会是不是过时了?调查显示,18岁以上的人中,50%的人对音乐会持开放态度,但只有6%的人会定期去听音乐会。因此,他写这本书告诉对音乐会感兴趣而实际不去听的人们,音乐会从幕后准备到拉开帷幕到表演结束的种种细节,从观众的角度(他接触的一位对音乐会吃有偏见的纽约司机以及他认识的一对夫妻朋友),从音乐家的角度,从音乐知识的角度,从音乐会场所音乐厅的角度,帮助读者全方位的初步了解音乐会的过程,让大家不要再带着那么多不必要的担心:我不认谱,我不了解这些曲目的作曲家的背景,我不了解这些曲子的意义……要做的就只有买一张音乐会的票,早早入场找好座位,保持安静,用心聆听就是了。

上一篇笔记我提到,《千只鹤》在我去内蒙古前一天晚上便读完了,我想着就带《几时鼓掌》去鄂尔多斯解解闷吧。结果没想到,在飞往呼和浩特白塔机场的航程中,我就把这本书也读完了。

在去内蒙古之前,我一个人去国家大剧院音乐厅观赏了一场音乐会。这是我第二次去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第一次是做公务员的好朋友,单位发了民乐音乐会的票,我仿佛一头扎进了一个美妙的世界,我为现场倾听乐器演奏曲目的感受着迷。毫无观赏基础的我,一开始理解的”民乐“还是《好日子》那种民歌?哈哈,我当时咋想的呢!到现场才知道,民乐是民族乐器的意思,古筝琵琶二胡古琴等,其中演奏的几首曲子是我喜欢的古风,深深沉醉了。

所以这一次,即使没有人陪我一起(如果从心底意愿来说,并非是找不到人陪我去看,而是我本来就想独自去安静地沉溺地欣赏,并不需要人陪,不需要现场倾诉感受,只希望不被任何事情打扰而已),我提前几乎一个月订了票。

第二次听现场音乐会的感受还是震撼和沉醉的。这次的演奏是古典弦乐交响。上半场是小提琴协奏曲,杨天娲女士也是一位貌似天才型的少年成名的小提琴家,演绎的莫扎特虽然我一个不知道任何作品背景的听众,还是被深深吸引,屏息聆听,以至于间或有人手机掉地上或者咳嗽一两声都让我无比反感。

第二次听音乐会,让我感受到了一件以前自己一直心存疑惑的事儿。音乐会中的指挥究竟有什么用?

记得小学的时候,班里合唱我还担当过指挥,那时只知道三拍的歌曲就双手画三角进行指挥。我并不觉得同学们在根据我的指挥唱歌,而是我在根据歌曲让我的手势能跟上拍子。

但是在这场音乐会的现场,以及后来在《几时鼓掌》霍普对指挥章节的描写,我才意识到指挥家真的有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本场音乐会的指挥是来自台湾的吕绍嘉先生。人已经不年轻了,但是在指挥出第一个音符开始,便能完全感受到他对乐曲的全情投入,在乐曲进入到慷慨激昂的片段时,他激动地仅仅合并了双腿,踮着脚几乎跳起来的兴奋地指挥,在舒缓的段落,乐器跟随他温柔的手势,缓缓演奏出令人不禁闭眼感受的轻柔乐章。

《几时鼓掌》让我知道在乐团中是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冷笑话的,我才知道有的乐团成员与指挥之间的关系会崩裂到,全团不听从指挥的开始演奏的指示,竟让指挥尴尬在台上在历史上真实上演过。我才知道,虽然小提琴家们几乎在每一场演奏中都不停歇地演奏,有的乐器在几个小时的音乐会中可能只演奏那么几个音,但他们的工资,哈哈哈,竟然是同等的,心疼辛苦的小提琴家们。

啰啰嗦嗦说了不少。

《我该几时鼓掌》真的是对于想要对音乐会有进一步浅显了解(没有深刻的理论知识),对听音乐会多多少少有些感兴趣,又不知从何做起的迷茫朋友们点亮一盏明灯。作品本身的语言很简洁幽默,可读性很强。基于上述那么多那么多主观的原因,我就偏要给这本书五星了,哈哈哈。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