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活出人生的意义》读后感锦集

《活出人生的意义》读后感锦集

《活出人生的意义》是一本由冯友兰著作,中国友谊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页数:3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活出人生的意义》读后感(一):活出人生的意义有感

人生有意义吗?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的回答是人生是有意义的。但人生的意义常因个人的见解不同,而各有差异。一件事情的意义,各人所说可以不同,其所说的不同,乃因个人对此事的了解不同,人对于宇宙人生的了解程度不同,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的意义亦有不同。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的某种不同的意义,即构成人所有的某种境界。

人生的境界可分为四种:1、自热境界,2、功利境界,3、道德境界,4、天地 境界

自然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时顺着他的才能或者顺着他的习惯与社会风俗去做,既无明了的目的,也不明了所做的各种意义,小孩吃奶和原始人类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是属于自然境界,普通人的境界即是如此。

功利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时以追求个人的利益为目的,其与自然 境界不同之处是自然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既无目的也不明白意义。功利境界的人的行为有确定的目的也能明白它的意义,这两种境界,都是一般人所有的。

道德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时行义的。所谓义与利,并非各不相关。二者表面相反,实则相互相成。二者的真正区别,应该是求个人之利者为利,求社会之利者为义。道德境界中的人,其所作为皆能为社会谋利益,古今贤人及英雄便是已达到道德境界了。

天地境界:其特征是在此境界中的人其行为是事天的。换言之,我的身躯虽不过七尺,但其精神充塞于天地之间。其事业不仅贡献于社会,更能贡献于宇宙。而与天地比寿,与日月同光。唯大圣大贤乃能达到此种境界。

以上四种境界,各有高低不同,某种境界所需的知识程度高,则境界高,所需知识低,则境界低。故自然境界最低,功利境界较高,道德境界更高,天地境界最高。因境界有高低,所以人所实际享受的一部分世界也有大小。一个人享受的世界的大小,以起所能感觉的和所能认识把握的大小为限。就感觉而论,各人所能享受的世界很少差别。若以认识了解而论,各人所享受的世界差别很大。四种境界就其高低的层次而言,由低而高,表示一种发展,前二者是自然的礼物,不需要特别功夫,一般人可以达到。后二者是精神的创造,必须通过特别修养的功夫,才能达到。

谢谢黑天鹅馈赠此书,感恩赠书活动!

《活出人生的意义》读后感(二):人生的意义

身边有个同学,最近很倒霉,我给她讲了一下,开篇他说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的某一阶段的幸与不幸不能称就为是命,命是一生中的幸与不幸的对比。这个观点很让人深思,不要因为某一时段发生悲惨的事情就要否决自己的一生,认定了自己不会好。其实不然,你的这一生也许走过了那段,反而会越来越富有也说不定。 人的一生要分四个境界: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就是在孩提是要吃要喝随感觉决定的;功利境界,以个人利益或目的性的出发;道德境界,其行为是对社会有利的;天地境界,以宇宙的世界为自己的世界。大多数人都处于功利境界和道德境界之中,有的小偷,偷了别人的手机,但又觉得抱歉,这就是他处于道德境界了,不过就是很讽刺罢了。 人生成功的因素,在于三个方面:才、力、命。才,就是所谓"百分之一的灵感,再加上百分之百的努力"中的"百分之一的灵感",没有这个灵感,有什么也只能最多做出超出平常人一点的水平亦或是持平状态。力,是指在这方面上的努力,业精于勤,也是说的这方面。命,一个人命好不好,跟人生中的境遇,遭受到的事情,所处的环境,是否能给自己创造机会等等,息息相关。这三者,缺一不可,不过在不同境界的人对这三者也各有不同看法,因为有的他是在意自己的社会地位,风险等等,有的人是心灵上体会到了感受到了,反而现实中不会特别的在意。人生中,当你发现你某方面比较有优势,一定要加以练习,也许有一天你会超出你自己的想象。 人生中的真善美,你是怎么定义的?用心,直觉去感受他是否是善,至于美,如果你觉得这一幕很触动心灵,你会说他丑吗?至于真,一定不要用第一直觉。我前几天看到一个故事,他讲一个女孩在火车上被人不知用什么手段下了药,但她还有意识,她去求救列车长,然后她被放到一个列车员休息的地方,很小,这个时候有个青年男人过来,安抚她给她讲曾经他遭遇的事情,慢慢的她缓过来了些,这个男人说看你这么害怕要不我送你吧,这个看来是不是特别暖心,觉得这个男的很好?并不然,这个女孩怀疑给她弄药中年人过来和这个青年人仿佛很熟练的在谈话。这个时候女孩惊慌了,这大抵是个连环套。如果不是这个女的警觉,恐怕她现在早已遭遇不测了。真,是把事情完完全全看清楚弄明白再说。 书中还写出了好多,关于人生的话题,悲观,道德,诚敬等等。我还需要在仔细的品味这其中赋予的道理含义。

《活出人生的意义》读后感(三):活出人生的意义|三千字关于人生的讨论

·

大凡于生活无阻碍的人,都不问为什么生活;有些人对于生活发生了问题,发生了悲观,他的生活达不到目的,他才要问:“人为什么生活?”此时不妨读一读这部作品,豆瓣9.8分的大师之作,冯友兰大师把哲学和国学相融合,全篇议论叙述。里面有许多是冯老的演讲、文章,观点和小品的季节。泛读了一遍,没看特别懂,但是有些观点让我感到非常深刻。

·

比如说,对于命运到底是什么。他说““莫之致而至者”是不想他来却来了;“节遇”是无意中的遭遇,这才是“命运”的真意。所以“命运”的定义就可说是一个人无意中的遭遇。遭遇只有幸和不幸,没有理由可说。我们生在这时代,可以说是幸或不幸,但我们为什么生在这时代,便没有道理可言。”命运无道理,余以为然。

再谈命运在人生中不可抗拒的作用时。他说“历史上有些人实在配称英雄,可是碰到比他更厉害的人,却失败了。有的人原很不行,可是碰着比他更不行的人,反能成功,所谓“世无英雄,遂令竖子成名”,所以事功方面的成败靠命运的成分大。“卫青不败由天幸,李广无功缘数奇”,我们不应以成败论英雄。”时势造英雄,余以为然。

谈到立言、立功、立德三大成功要素时,他有着自己的评价:“做官发财是“求之有道,得之有命”,唯有道德是“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做不做得全在自己。”有的道德反要在不幸的遭遇下才能表现,如疾风劲草,乱世忠臣。所以只有对于道德而言,命运的好坏并不那么重要,余以为然。

书中曾经提到一个比喻让我觉得很精妙,范缜答竟陵王云:“人之生譬如一树花,同发一枝,俱开一蒂,随风而堕,自有帘幌坠于茵席之上,自有关篱墙落于粪溷之侧。堕茵席者,殿下是也,落粪溷者,下官是也。贵贱虽复殊途,因果竟在何处?”人生有幸与不幸,正是如此。

对于青年的个人修养问题,冯老也提出了五大要求,要感觉责任,要坚定志向,要注重兴趣,要忘记成败,要锻炼体格。

《活出人生的意义》读后感(四):人生意义的第一课

这是一本适合放在枕边,随时拿起来读的书,不必多了,每次读个一篇两篇,也不必分顺序,更不必讲着说“我读完了这本书”这个样子,在我看来,这本书没有读完之说,只是在迷惘时,或是闲暇时,随时拿起来看上那么一会儿,它就能使你获得精神上的冷静和沉稳,让心底的浮躁之气都落下。 ——在我心底,这本书就是这样的一个存在。

冯老先生是著名的哲学家 ,这我早先知道,可我并不了解哲学,虽说之前也有过好奇,想过去学习一番,可是,每次下决心之后又放弃,因为我是打心底抵触的,我一直觉得哲学是一门高深的晦涩难懂的枯燥的学问,因此我便一直没有对哲学产生过一个正确客观的印象。而冯老又是哲学家,所以其实一开始,我也是以一种自我超越的心态来打开这本书的,结果呢,打开一看,我才发现自己之前所做的心理准备是多么的可笑。

这本书,完全没有我想象中的那种晦涩难懂的样子,正相反,一开始看,便觉得它在吸引你,所有的论证,论据,所有的引经据典,都是那么流畅——我不知道到底该用什么词来形容这种感觉,就是觉得,所有的观点像是温和的水一样自然而又轻缓的流进我的脑子里。

冯老讲的四大境界,讲人生,论命运,讲悲喜,欲好,道德,人性,似乎所有的东西之前都只是模糊的存在在我们的身体里,而这本书像是一通润滑剂,将所有混沌整理融汇,所有的认知开始显现清晰的轮廓,所有的迷惑似乎也都迎刃而解了。

在过去,在我这年轻的十几年里,从大概有了模糊的三观开始,我经常困惑,我会思考明天存在的价值,思考我正在做的事到底有什么意义,思考人生到底该如何定义,每次思考我都会进到一种低沉的阶段,因为我思考不出来,我没有办法给自己答案,无数的困惑在脑子里缠绕打结,将我牢牢的捆绑住,无法挣脱。

慢慢成长的过程中,我开始学习和探索,开始解开一个个死结,于是开始形成模糊的观点,这些观点都像是小小的火星,我没有办法将它们变大,可以说,这本书像是一瓶助燃剂,帮我把小火星变大了。

我相信,在以后的道路上,或许在下个月,或许就在明天,反正就是会在不知名的环境中,我会再次陷入迷茫和困惑,而且这种情况还不止一次,可是虽然这样,我却也同样的相信,再次面对这种时候,我的心会比以前强大,虽不至于强大到数倍,但是我会比以前更加知道自己该怎么处理,怎么使自己平静,如何说服自己,这将是一生的功课,而我之前一直都是在自学,这本书,便是我的第一课。我知道,路还很长,这第一课,也还远远没有完成。

人生的意义,本就是一件最简单也最复杂,似乎永远也无法通透但是却可以一点一点慢慢提亮的事情,在这件事情上,我们都还需要虚心学习,认真求教,努力从这世间万物里一滴一滴的汲取它。

《活出人生的意义》读后感(五):生命境界的理解

任何人都逃不脱人生终极哲学: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终有有一天你会问自己,而且不止一次的反复问自己。当你不能给自己准确的答案时,你会活得浑浑噩噩,在生命的不同阶段忽左忽右,走三步退两步。很多人穷其一生才发现还在起点。而有些人,一出生就知道自己的使命。西游记的唐僧每次出场,就给出了他的答案,贫僧自东土大唐而来,去往西天拜佛求经。当你开心过,痛苦过,经历过之后,这个问题又会魂牵梦绕拷问你的灵魂: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到哪里去。

一种痛苦是猪也会痛苦,一种痛苦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痛苦。一种快乐是猪也会快乐,一种快乐是先天下之乐而乐的快乐。有些生命,如烟花般灿烂,有些生命,如行尸走肉般游走百年。有些人的一生,生死病死,周而复始如同一天。而有些人的人生,与天与地,与先祖与后人,却可上下千年。同样是一个人的生命,却活出的不同的境界。

我非常感叹冯友兰先生的人生境界之说,自然、功利、道德、天地。斗胆说点个人的理解。

四个境界依次在我的概念上分别为小我、自我、忘我、无我。自然境界只是小我,只为生存,无心为他。功利境界生存已不是问题,但一切出于自我的目的,为他或者不为他都是顺带。道德境界有我但忘我,我只是顺带。而天地境界已然无我,如同天地如同宇宙。

自然境界为本能的为我,为他与否不关他事。功利境界功利的为我,为了为我可以暂时为他,为了为我也可以不为他。道德境界忘我的为他,天地境界已无我无他。

四个境界的世界不同。自然境界为物质世界与感官世界,物质世界只在生存层面的物质,而精神世界我认为不能称做思考,或者只是浅层的思考而已,只能称为感官世界。功利世界为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而道德境界为精神世界,天地境界为灵魂世界。

四个境界的痛苦不同。自然境界,深受饥寒之苦。功利境界,深受名利之苦,虽衣食无忧,但陷入名利,得不到而苦,得到更苦。道德境界,没有了痛苦,只有为之付出的快乐,至于得到与否已然释然,哪怕必要的时候舍我为之付出。

四个境界之人性不同。自然境界出于本能,功利境界人性尽在其中,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之人性的光辉是人类生生不息的灯塔,可为圣贤。

四个境界对待死亡的态度不同。自然境界与功利境界对待死亡是本能恐惧,死亡意味着一切与我无关。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对待死亡是生命本来如此的坦然,死或是永生,通过规律、科学、艺术、信仰等已抵达彼岸,思想尤在灵魂不朽。

自然境界的数量理解,我与冯友兰先生略有不同。我以为为生活为生存终日奔波不停的芸芸众人多 为自然境界。如果世俗的按照当下财务自由的标准定义,十之八九。有其他动物不知痛苦的痛苦,不知快乐的快乐。同为生存而生,却还不及其他动物的随心所欲,其他动物是本能的自然,而人却不得不的自然,躺平的自然,任命的自然。作为万物之灵却从感官痛苦与快乐,与其他牲畜有何区别,如果有区别只能是愧对于万物之灵的桂冠。功利境界,世俗的说精英阶层以上,是自然境界可望不可及的,万之一二。而道德境界,不为名利超脱了名利可谓难上加难,亿之毫厘。天地境界,与天地与宇宙,或有或无。

当如何活出人生的意义,一切在你。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