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企业生命周期》经典读后感有感

《企业生命周期》经典读后感有感

《企业生命周期》是一本由伊查克·爱迪思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68.00元,页数:45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企业生命周期》读后感(一):门外女汉子觉得非常赞…

爱迪思是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创始人,可能和长期从事企业咨询有关,他的叙述不像专职书房研究的学者专家那样难懂,整个周期的划分用拟人通俗的语言阐释。 但是完全门外汉的我也只能非常粗略地get到他思想的一点点轮廓。 第一篇周期划分是铺垫,第二篇组织行为分析和第三篇企业诊疗更多直戳槽点,让人忍不住将实际工作中的情况对号入座,并同时深深佩服爱迪思对现实如此鞭辟入里的洞察和总结。对企业组织、领导风格等,“人”“事”“物”的分析都给人豁然开朗的感觉,许多独创性的工具也非常牛掰…PAEI组合、正常问题异常问题、机械意识和有机思维、创始人陷阱、家庭陷阱等都印象深刻。 再一次感到“真佛只说家常话”,随处是将管理知识用于家庭子女抚养等的纯熟例子。真是到了炉火纯青的化境呀。 最后还附有企业诊疗和案例。 总之,非常棒的书,经典就是经典呀。 2018.5.13晚

《企业生命周期》读后感(二):企业生命周期(十阶段模型)

”理论是浓缩的现实“

作为一名OD的专业人士,必须学基础理论开始,而不要沉迷于工具方法论。

本系列文章,为你推荐OD组织发展领域的大师的经典代表作,理论经过时间的考验,深受业内专业人士的好评,书中的理论都经过大量的企业实践和实证。

学理论,看似枯燥而乏味,学工具方法看似见效快,其实不然,学理论是才是真正的捷径,站在大师理论的肩膀上,我们可以比企业的CEO门站得更高,看得更远。

推荐第10本书《企业生命周期》伊查克·爱迪思 1989年 28万字

作者 伊查克·爱迪思(Ichak Adizes),1937年生,是美国最有影响力的管理学家之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创立者,组织变革和组织治疗专家。美国当代著名的管理学思想家、教育家、组织健康学的创始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终生教授,斯坦福大学、特拉维夫大学和位于耶路撒冷的希伯莱大学的客座教授。美国主流媒体评价爱迪思20世纪90年代“惟一一名处于管理尖端领域的人”。

知识点一:企业生命周期(十阶段模型)

爱迪斯的十阶段模型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孕育时期、成长时期和老化时期三个时期,并将这三个时期进一步细化为①孕育期、②婴儿期、③学步期、④青春期、⑤盛年期、⑥稳定期、⑦贵族期、⑧后贵族期、⑨官僚期和

《企业生命周期》读后感(三):视角独特的管理学书

这本书把企业的发展阶段和人类和生物这样的生命体做类比,然后把企业的生命周期分成了十个阶段: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壮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早期、官僚期、死亡。然后针对每一个阶段,都做了比较详尽的分析。比如在这个阶段应该如何安排组织结构,重点发力什么方向,都做了一些分析和说明,读起来还是比较有启发的。

我个人觉得这本书有几个比较有意思的地方:

当然这里只是很缩略的介绍了一些大概的情况。这本书整体上还是一本比较不错的管理学书籍,提供的视角是一个公司从零到一的分析视角,相对还比较少见。更多的管理学书是在思考在一个成型的公司下如何更好的具有效率。

更大的启发是,公司在不同的阶段,战略发展方向也是有侧重点的。这个和个人工作做事等等都是一样的。

《企业生命周期》读后感(四):生命周期和问题的本质

长期以来,东方社会一直将生物和自然过程融合到他们对社会的思考中去。但在西方,人类社会组织可以用自然界有机生命周期加以解释的想法则是由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Montesquieu[DeL'esprit de loi; Vico, SCienza nuova(1744,3rd ed.)]、Edmund Burke和Condorcet首次提出的。孔多塞提出了历史发展的十阶段周期论。

到19世纪,现代科学的史学研究走上了相反的方向(可能黑格尔除外,并且很明显俄国社会批评家Belinksy、Herzen、Chernychevky除外),他们关注“从事实到事实”的细节。

到了20世纪,在解释人类组织时,历史学研究更加关注卓越的历史价值,而不是其天生的周期性模式,其中也有几个例外,他们是O. Spengler(Der Untergang des Abendlandes,1919),以及更成功但也更有争议的A. Toynbee(A Study of History,1946—)基于生命周期模型研究世界文明。

在20世纪,研究商业组织生命周期的动力源起于19世纪Comte用实证主义方法研究社会学,Piaget(1954)的心理研究,M. Klein以及由塔维斯托克学院创建的精神力学,特别是Erik Erikson对人类生长阶段的研究(常常被早期研究生命周期的商业作家所引用)。

在20世纪30年代末,学者们的文章中还引入了类型学、组织阶段、管理动力学,尤其是熊彼特关于创业精神和官僚化的作品Business Cycles:A Theoretical, Historical&Statistical Analysis of the Capitalist Process(New York:McGraw Hill,1939)及马克斯·韦伯和他于1912年翻译成英语的著作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An Inquiry into Profits, Capital, Credit, Interest and the Business Cycle(1932;1954);D. C. McClelland(1961),特别是他对印度村庄创业精神的研究;彼得·德鲁克(1946,1954)的研究;关注战略和结构的钱德勒提出的更深入研究组织的敏感性问题(1962)。将生命周期运用于家庭、婚姻和职业的研究也传播开来,这部分是受到Erikson(P. C. Click et at. 1955)和S. Minuchin(1974)的影响,后来,类似于企业生命周期的研究,人们还展开了一些重要的关于家庭和婚姻生命周期的研究,特别是Carter和McGoldrick(1989)。早期试图构造生命周期模型的是D. Super等人,他们在Teacher's College Record,58(1957)中将职业生涯从发展到衰退划分为五个阶段。其他将生命周期的想法应用到商业中去的早期作品包括:E. T. Penrose把生物学与公司加以类比(1952), D. H. Thain关于公司发展阶段的理论(1969); L. L. Steinmetz关于成长和生存的动力学论述(1969);A. Tanski的研究(1980)。推动生命周期研究的关键文章是L. E. Greiner在《哈佛商业评论》(1970)上发表的“Patterns of Organizational Change”这篇文章。在该文中,他提出了增长五阶段论。从20世纪80年代一直到90年代早期,学界涌现出大量关于生命周期和“进化”理论的研究工作,在1986年7月期的Business Periodicals上,这一主题首次被列为商业研究和出版类别下的一个子类。1980年,J. R. Kimberly和R. H. Miles等人把许多文章汇集到一起出版了Organizational Life Cycle一书,书中包含了N. Tichy、W. Ouchi、J. Freeman和D. A. Whetten的文章。

在这十年期间,其他重要研究包括:D. Boulding(1974. 1975,关于“衰退”); D. A. Whetten(1980年发表的文章及后续文章,也是关于“衰退”);J. B. Miner(1982,关于“创业类型”和官僚的“阶段”);R. E. Berenbeim(1984,关于“企业家族”);J. Freeman(1982,关于“自然选择和生存”), P. H. Mirvis(1977);W. G. Dyer, Jr.(1986,关于“家族企业的过渡”);L. M. Miller(1990,有关发展过程的六个阶段);其他。

在20世纪80年代,以下学者对生命周期阶段“有效性”和“可预见性”展开纵向研究:D. Miller、J. Freeman、D. Miner、K. S. Cameron、R. E. Quinn、P. H. Friesen、R. Drazin、R. K. Kazanjian等。D. Miller和P. H. Friesen(1983)借助于每个阶段普遍存在的“互补性”,通过54个变量对增长和衰退的五个阶段进行检验,对可预测性的研究获得了积极的成果。R. Drazin和R. K. Kazanjian(1990)将进行预测分析的del过程用于不同“生命周期规则”的阶段模型,他们发现了一些支持性证据。但是,这些研究的总体结果一直含糊不清。

在20世纪90年代,对生命周期理论的研究发生了变化,它让位于其他细分领域方法的研究——关于公司发展和转型的研究。在这些具有革命性的早期研究中,困难在于:研究者要么是寻求在现实生活和组织这样的有机体中的机械应用方法,将规则视为绝对的事情;要么,他们没有探寻人类互动的不同之处和微妙之处,并因此而终止研究。

《企业生命周期》读后感(五):“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

这肯定是个过高的评价,但对我来说,读完确实有此感受。某种程度上本书也不虚此言,全书大部分内容在讲变革的原则,对应“通古今之变”,而最后一章讲到最强的组织整合力量源头是对万物之爱,这不正是“究天人之际”?

之前读《组织社会学十讲》和《组织理论》,让我感觉到自己的理论志趣被完全收束到了组织研究的领域;然后读《公司改造》则惊喜地发现自己最核心的实践志趣指向了组织的创建与变革。但这两者之间显然存在一个从理论到实践的鸿沟,即所谓“中层理论”。我一直认为需要自己通过理论的学习和实践的总结,才能架起两者间的桥梁,直到意外听说了本书,一读之下,惊为天人,一见倾心。

其实任何一个有些微经管背景的人,大概都对“生命周期”这个理论不陌生,然而仅仅对企业发展过程划分一些阶段,仿佛和“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这种划分一般显而易见和无趣,但这些阶段本身只有表象和认知层面的价值,未能体现背后主导这一切变化的根源所在——即便今天人类对于衰老和死亡的认识也并没有进化很多,直到现代生物学逐渐将视野转向了遗传物质(端粒长度)和生物能量学——从而也就不能真正以追本溯源的方式解决问题,往往变成“头疼医头,脚疼医脚”般机械式的治疗,这就是现如今诸多咨询顾问和企业管理者所做的事(所以经常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似乎每个专家都挺有道理,但最后没几个能成事的。)。

流行的工具模型千千万,但究竟哪个合适,并没有什么确切的直达本质的框架帮助判断,外来顾问更多依靠经验而非一个系统而科学的诊断工具来决定应该采用什么工具、采取什么行动。而本书中的思想,恰恰解决了这个问题,原因很简单,它抓住了任何组织(甚至任何生命体)发展变化过程中的两个最基本的矛盾:效率/效益(功能/形式)、长期/短期,舍此再无其他。

通过对这两对矛盾在时间线上组合/分解的动态模型,作者正面回应了行为干预者(变革专家、顾问、内部行动人等)最大的一些困惑:我的这些举动(流程再造、组织重组等),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改变了什么?究竟会有怎样的结果?不同类型的企业、相同或不同性质的问题,在相同手段之下,究竟会有什么不同的结果?所谓权变、定制,定制的到底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影响因素到底有哪些?

让变革的时机和结果变得可预测,这价值难道还不够大?

许多人完全低估了这个认知框架的魅力,甚至有人认为这个分类(PAEI)毫无新意。如果只是静态使用,这个分类当然过于简单而无趣,但作者通过“生命周期”这种动态发展的视角去使用这个分类,却收获了对影响因素众多的现实最接近的一种模拟方式。围棋的规则也非常简单,但却演化出了最丰富的战术,以至于棋如人生,一样的道理。

如果不考虑“生命周期”这个有点被用滥的词,而表述为“群体动态发展全景”,想必有些人更能理解本书理论的重要价值之所在。

看到短评里有一些贬低的言论,其实这与社会现实非常相符,流行的管理理论甚至理论研究都还主要停留在机械式世界观中,大多数人习惯的和想要的,依然是经验主义式的、技术理性式的直接可用的理解方式和工具。好比一个人感冒了,他只想知道要吃什么药,而这本书则是告诉你,如果你年纪小,你要吃多少剂量的什么类型的药;如果你要快速起效,你该吃什么什么药;如果你不想吃药你该怎么办甚至你平时该怎么锻炼身体防止感冒等等这一切决策背后的依据。——很多人不习惯这种思维方式,也不理解这事的价值。

其实从本书的参考文献就可以看出,作者是极其难得的有系统思维的管理学家,他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经济学、生物学、系统科学、心理诊疗相关的书籍和文章,他并没有将组织仅仅看做是一些被组装起来的零件,而是一个具有自己意志的生命体,也因此采用了“生命周期”这个形式,尽管具体内容与产业经济学或其他学科中的生命周期理论大不一样;没有把管理看做是简单的对部分组织零件的拆卸、维护和组装,而是对一个生命体整体状态的监督和调整。——这不就是系统观、整体观吗?而一些咨询公司宣传的所谓系统化变革,只不过是把一些概念组件按照自己理解的方式串成了一个提线木偶罢了。实际上我在阅读过程中感受到的东西,也确实和我从人格心理学、生物学、系统科学里的一些零散感受强烈呼应。

这可能就是本书思想并没有广泛流传的主要原因吧,与主流管理理论与实践的思维方式大相径庭,而作者的学术背景虽然已经比较强了(可以设自己的硕士和博士点),但与主流相比依然非常弱小。

有人吐槽作者是在推广自己的公司和咨询业务,确实作者有推广自己的嫌疑,但写书本就是一种推广,只要写得好又有何不可呢?更何况作者的姿态真诚无比,非常坦诚的表达了自己的局限性,有些东西例如文化的变革(所谓整合能力),他就明确表明仍在学习中,此外对于某些具体的场景,他也明确表示无能为力,毕竟看到不代表就能做到,哪怕看得再明白。

当然,吹捧之余,也还有遗憾,本书确实啰嗦异常(但我认为这一点优劣参半,因为那些不同时期的症状确实十分复杂, 不啰嗦点很容易让人感觉语焉不详,而作者又没法像教科书那般严谨全面,这个理论还没学术化到如此程度。这种啰嗦的风格很有点佛经的味道,靠重复减少信息失真),因此具体的一些诊断细节仍然需要读者自行整理消化;其次本书的理论需要对大量公司相对长时间的观察才能得到验证并了解更精准的诊疗要素,作者自己可能验证过,因而确信无疑,但其他使用者仍需要自行观察验证,否则直接按本书内容诊疗,多少有些拿着天书侃侃而谈的神棍味道;另外,本书主要关心内部变化,对于如何回应外部环境变化并没有明说(但却是可以推导的,一个家庭突然破产的二代,该如何调整自己的生活方式以保证健康和幸福?肯定要舍弃一些东西,无非还是效率效益之类的基本要素~);最后虽然人们可以借此书戴上一副上帝之眼,但如果缺乏上帝之手——或者哪怕是高超的人间之手,对于企业实际的干预能力,就依然有限,所以后续的学习积累依然是必不可少且任重道远的。

但无论如何,这本书给予的最本质最通透的认识方式价值无量。我也觉得十分幸运,可以说,整个关于组织智识与行动领域的全景图已经基本上完全呈现在我面前了,所需要的一是熟练掌握,二是将各种实用的行为干预工具塞进去,但最艰难的部分已被组装完毕,感谢作者!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