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三大师(精)》读后感100字

《三大师(精)》读后感100字

《三大师(精)》是一本由(奥地利) 斯蒂芬·茨威格著作,华文出版社出版的2017-7图书,本书定价:精装,页数:,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三大师(精)》读后感(一):文学大师的魅力

三个人的传记,狄更斯的最能看懂,很有共鸣,确实是一针见血。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最深奥最难以理解,但是对俄罗斯民族地域和文化的特殊性分析地精辟深刻,特别喜欢那精准的高度凝练的总结概括,对俄罗斯、对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有了历史的全面的认识。 没看这本书之前,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文学大师,看了这本书之后,觉得陀思妥耶夫斯基是大神,人类文学造诣和成就最高的人,必须用顶礼膜拜来形容。 茨威格不愧为传记大师,宏大的视角,独到的见解,行云流水般的阐发,让人对几位大师有了全新的认识。 从《人类的群星闪耀时》开始,疯狂迷恋上了茨威格的作品,迷恋他那充满深情和人性的观点,迷恋他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解读,一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觉充盈博发。读书就是这样,由一本书爱上一个作家,由一个作家爱上他的全部作品,由他的作品爱上他的人格、思想和波澜壮阔的人生。

《三大师(精)》读后感(二):大师笔下写大师

大师笔下见大师,经典里面看经典。 茨威格很擅长写人物传记,他的人物传记永远是那么的有气魄,词藻华丽读来让人欲罢不能,而且语言凝练浓缩准确,结构严谨,让人佩服。 巴尔扎克这个人物同他笔下的人物都是而有野心有着独立的意志且向上攀爬。皇帝有皇帝的权杖,小说家有小说家的权杖。二者的意志不一样,前者是狂热的权力追求,后者是捕捉着芸芸众生,帮助弱小和平凡,让卑微的世界丰富多彩。 狄更斯具有永恒的欢乐与幽默,他的幽默和欢乐让千百万人,尤其英国人最喜爱他,同时维多利亚时代没有束缚他的思想和手脚。这个形象永远让人铭记。 前两个人物都只占了80页。陀思妥耶夫斯基却占了140多页这个人物经历坎坷,命运残酷,一辈子都在和命运做着无休止的斗争,到了最后去了天国,仍然是个性格分裂的矛盾产物,罪与罚同在,喜与苦同生,他的伟大,他的淫欲,他的纯洁,都在上帝与魔鬼,地狱与天堂之间。可是他的性格是以更幸福更美好的人类,而衬托出来的他,就是为了挖掘自己的灵魂,找到生活的意义,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爱生活胜于爱生活的意义。”

《三大师(精)》读后感(三):天堂在深渊:茨威格解读陀思妥耶夫斯基

借开头几行先说说如何阅读一本茨威格传记。我本人非常非常喜欢他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传记。他的文风看上去非常华丽,用拟人遣词,用比喻造句,行文常如洪水猛兽,滔滔不绝。但是茨威格自己说,他会把所有多余的句子删掉,精简精简再精简,绝不多留一个字。所以他塑造的人物形象,始终贯穿着“凝练、浓缩和准确”的原则。

你会在读茨威格的传记时发现,要划重点实在是一件非常难的事。因为他的文段,句句都是重点。入戏、停下、反复,是我觉得阅读时一定要有的三个步骤。豆瓣上有一句对他作品的评论,说得我深有同感:为什么有人就可以这样让文字熊熊燃烧!每一次读茨威格我都会感到周身起火,涔涔冒汗,唯有停下来深吸一口氧气,才能跟随他一起,烧得更饱满、热烈。

《三大师》写的是巴尔扎克、狄更斯、陀思妥耶夫斯基三位,因为陀思妥耶夫斯基占的比重最多,我就把关于他的部分算是做了一个比较完整的读书笔记。

开宗明义,陀思妥耶夫斯基就是两极,是对立,是无限,是全部人性的最后标准。

亦言明本文将从陀氏的面孔、命运和作品三方面展开。

这副深沉惨淡的农民样貌在死亡时比任何时候坚强。

陀思妥耶夫斯基

封闭和孤独的陀思妥耶夫斯基,其童年经历是不可考的,只能从他的作品中找到侧面印证的片段。而他的人生历经三起三落,振荡在希望的峰顶和不幸的深渊:长篇小说《穷人》使他一跃成为了作家,却因荒谬的理由被捕入狱,四个月后,被宣判处以极刑。

特赦令在开枪前到达,他的死刑改为西伯利亚监狱四年的监禁。当他作为一个被遗忘的人终于重回彼得堡时,《死屋手记》的问世惊醒了整个民族。荣誉重临之日,他和哥哥合创了一本杂志。不想又是一次谋害,叫停了他的杂志,为了躲避债务,他开始流亡欧洲。

远离祖国对他而言是比监禁更重的责罚,他在颠沛流离中写出了《拉斯柯尼科夫》、《白痴》、《群魔》、《赌徒》。

五十二岁之年,他终得以被祖国召回,《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他对民族前途的遗嘱。他在革命的前奏中去世,受到英雄般的尊敬。

他是最完善的矛盾产物,是最伟大的二元论者。茨威格在此处有一个贯穿全文的核心比喻,我觉得用得特别好,“他觉得生命是在对比的两极之间唯一的放电现象。”陀思妥耶夫斯基无限的生命就是在屈从中悟解,在悟解中充实和增强。

在这一部分,茨威格着重剖析了他命运的三大构成:癫痫、赌瘾和性欲。

癫痫给了他接近死亡状态的幸福,他把疾病当作命运来爱,那是他创作的魔法。

他热爱赌博的或然性,那勾起了他在深渊上鞠躬的兴致。他在赌桌上押上了全部生存。

情欲在他的作品中展现——

茨威格也将他和三位伟大的作家对比。

比之奥斯卡·王尔德,贵族王尔德不愿与囚犯为伍,出狱是他的终结。而陀思妥耶夫斯基爱他的苦难,出狱才是开始。

王尔德

比之歌德,歌德追求和谐,追求破除对抗;陀氏却认为和谐就是僵死,对立方能向上。

比之托尔斯泰——

苦难不是用来违抗的,而是用来使经受过苦难的生命变得更强的。无限,便是他命运的意义。

什么样的作家写什么样的人物。陀氏笔下的人物,既不像法国作家那样追求统一,又不像德国作家般追求秩序,他的人物不寻求,不索取。“他们从一开始就想超越自身,进入无限。”

他的人物是感受者,是探索者,是当时的俄国所孕育的。他们不愿在实现幸福时止息,非要拼到最后,所以没有一个人达到目的。

陀氏创造的人物跟他本人一样,享受苦难,在苦难中生活,通过苦难去爱。他的人物不流于表面,而是永远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自我而斗争。

茨威格把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世说中的新人创造称为“自我诞生”。他们在病态的孤独中寻求自我,孕育新思想。他们堕入深渊的最低处以认清自己的本质。几乎要到死,才能换到生。

这些人物形象在其完成的瞬间即绝对的相似,“自我诞生”结束,他们就迈入了陀氏人物的最后一个阶段,即拥有社会性。他们都是最真实的赤裸相对,他们相认了,也和解了。

在这个篇章中,茨威格完美呈现了陀氏的现实主义是如何完胜那些所谓坚定不移的自然主义者的。如果说自然主义是一丝不苟的现实复制,陀氏甚至探索于事物表层之下,他既是显微镜,又是千里眼,他用魔法绘画。“他不进行搜集,但是他占有一切材料。”自然主义者试图用身体表现精神,他却是用精神塑造身体。

他的画笔是什么?是言语。言语产生思想,思想结晶成形象。在他笔下,连每一次呼吸,每一次停顿都重要。茨威格把这些残酷的细节比作“尖利的钓鱼钩”,比作“一滴滴胆汁”,那是他最精致的艺术手段。

茨威格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陀氏笔下的现实已经如此真实,却不是我们的世界本身?

与荷马的史诗、歌德的作品对比,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缺少舒缓,缺少风景。他的人物是超真实的,他的描写不让读者在意环境本身,那些人物总是在感受、在说话、在斗争。

比之莎士比亚将一半的悲剧建立在天生的无知之上,陀氏的人物则是先知,他们预感一切。所以陀氏的现实主义“超越自身达到离奇古怪的程度”。

最后茨威格把画家伦勃朗称作陀氏的真正兄弟。他们都知道——

伦勃朗

本篇主要在讲陀思妥耶夫斯基作品的艺术表现形式中建筑学和激情的碰撞。

他永远饱含激情地创造他的世界,而读者也唯有饱含激情才能欣赏他的世界。

而他的建筑学可以用两个术语形容,一为“矿井构造”,一为“高塔感受”。

“矿井构造”,一是指其叙事的爆发力,千钧一发的准确性。又指他铺设火药的隐蔽性,几百页的篇幅跨度,他埋下的密码畅通而流动,却不着踪迹。

“高塔感受”,是指庞大基座的巅峰顶点。他能将无限的生活集中到狭小的时空之中,就像一座座哥特建筑,通过天才的计算才通往陡峭的尖顶。他让人一次次在深渊边鞠躬。

在生活的重压下,他的建筑物不完美,但他清楚它们的每一个缺陷。他的建筑物没有造完,却成了先知的预言。

陀思妥耶夫斯基首先跨越了地理的疆界,为世界发现了他的国家——俄国。

比之更伟大的是,他拓展了人类感情的广度,穿越了一片精神新区。

在文学作品的历史中,人类感情经历了从单线性向多变的发展,但陀思妥耶夫斯基更为深入地揭示了对立中感情的分裂。他对人物的具体感情设定,没有相似,只有多义。

最重要的是,他突破了爱情的界限。“爱情不是生活的基本要素,而只是生活的阶梯。”在他笔下,相爱不是最终目的,而是——

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爱情是转化,是分解,是“爱情+另一种原始感情”。他用爱情的冲突还原了人性的本来面目。他将灵魂解剖,要后人以亲身去印验。

他的所有一切包括信仰都是分裂的。“我愈是提出信仰的反证,我对信仰的渴望也就愈加强烈。”他的上帝是俄罗斯。他的信仰是排他的,是傲慢乃至狂妄的。

但是,为了这种傲慢,他付出的是屈从。他把一切自尊都浇灌了他的民族观念,他销毁个性为了形成更好的人类。

陀思妥耶夫斯基深不可测的苦难最终要达成什么?他的天堂在深渊里,他说只有通过痛苦,才能热爱生活。他的人物,都从悲哀中抬头,没有一个愿意放弃生活。

最后的时刻,他的无限对立终于迎来光明。

微信公众号:栗小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