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未来建筑家:你好,城市读后感100字

《未来建筑家:你好,城市》是一本由[法] 迪迪埃·科尔尼耶著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106.00元,页数:88,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未来建筑家:你好,城市》读后感(一):一封写给未来建筑家的信

亲爱的未来建筑家:

你好呀!在给你写这封信的时候,我刚刚成为一位父亲。看着女儿稚嫩的脸,我不由回想起参与翻译的第一本书。书的作者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文主义建筑家,自称菲拉雷特,希腊语意为“尚德之人”。在论及建筑的设计过程时,他将建筑师比作母亲——怀胎十月,历尽艰辛,才诞生出一座座又新又美的屋子。没错,建筑的创作或许正如婴儿的降生一样,是无限的可能发展成熟的过程。从遮风避雨的需求到温馨舒适的家,从翻山跨河的愿望到雄伟壮丽的大桥。可以说,人们的衣食住行都与建筑息息相关。

从房屋到高楼、从园林到城市,被你捧在手中的这套绘本正彰显出建筑包罗万象的特征。她是人们在多种多样的自然环境中,从社会的、文化的、艺术的目的出发,用智慧凝造的结晶。她一方面凭借数学和物理的知识获得抵御风雨的力量,展现出科学技术的理性;一方面又通过绘画和雕塑的诗意投射动人的美,透露出人文艺术的感性。

纵览世界各地从古至今的建筑,我们既感慨建筑奇观的千姿百态,又不禁赞叹每座建筑的独一无二。每一座高楼、每一架桥梁都有她自己的故事。书中将每座建筑的大事记、小彩蛋娓娓道来:为什么有的建筑高耸入云,有的小巧玲珑?为什么有的古色古香,又有的新潮澎湃?不同的建筑为什么自有个性,特立独行?这就要你从书中精彩的介绍和作者科尔尼耶充满艺术气息的手绘图中去寻找答案啦。

路化身成公园、用形形色色的植物打造迷宫时,你就会明白,建筑中蕴含着无限的可能。她能让人自由地挥洒想象力:瞧,许多意想不到的材料也能用来盖房子——纸、玻璃,甚至还有稻草;哇,房屋既可以是一块巨大的钢铁积木,也可以是天然的岩石;咦,不仅花草树木可以种在屋顶上,连大楼本身也可以像生物一样“新陈代谢”!

不过,在建筑的材料、结构、空间关系,以及创作的灵感之外,别忘了给予建筑生命力的母亲——建筑师。这些高楼大厦背后,不仅饱含着建筑师的奇思妙想,还有他们磨而不磷的前行之心。这些设计出不朽建筑的魔法师有许许多多的理想:有的希望盖出人人都能住得起的房子;有的想出能快速建起来的住宅,让地震之后流离失所的人们能重新享受家的温暖;还有的为了解决气候变化导致的海平面上升问题,设想出了漂浮在海上的城市!

那么,未来的建筑家,你会用什么奇妙的材料、创造出什么样的建筑呢?衷心希望这套绘本能作一扇小窗,让你看到窗外那片广阔的建筑天空。读完书,你也许会觉得身边的钢铁森林也充满了温度,也许脑瓜里会涌出无数让城市变得更美好的妙招,也许,会在心里埋下一颗小小的种子,勇敢地去建造自己的梦想大厦!

你的建筑师朋友 尚晋

作者简介:尚晋,清华大学2000 届建筑系,建筑历史与理论硕士。曾在建筑事务所和国家文物事业单位工作,现就职于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专注于文化遗产保护和创意城市建设工作。

《未来建筑家:你好,城市》读后感(二):虽然有点冷门,但这套书实在是太适合亲子共读啦!

因为疫情影响,实体书的销量不算乐观。但有两类书几乎没有受到影响,一种是教辅,一种是童书。

教辅类对于某些人而言属于刚需,而且某些指定教材(教辅)更是属于隐性完全垄断,可见,垄断知识是一门生意。从古至今都是。

至于童书,大概是因为不少父母舍得给孩子花钱,而有些童书因为某些奇怪的品牌效益不仅价格高、销量也大,虽然我也不理解这些“网红童书”究竟有什么地方吸引人,是插图足够精致吗?是书籍用词贴近儿童心理吗?还是因为开本足够大、描述足够幼稚?

我曾见过一本差不多A4大小的“网红童书”,20张(40页),每页上的字不超过100字(其实是夸张了,有可能连50字都不到,打完折的售价居然也要近50元。

我向来自觉抵制任何“网红概念”,因为这类商品往往带有不必要的溢价,类似的,如果我厌恶某个明星(或者是up主),与之有关的广告品牌我都会连带反感,这背后当然是有一套逻辑的。

同时,相对冷门的好书则越发需要读者动用一双”火眼金睛“”众里寻他千百度“。

平心而论,童书的赏析并不算是我擅长的领域,但一本书的用料是不是好,手感是不会骗人的;插图是外包转外包的”凑数稿“,还是认认真真花了心思的精细稿,眼睛是不会骗人的。

于是,当打开《未来建筑家》时,我第一时间感受到的是出版社的诚意,这倒不是指官方宣传中提及的用纸——

而是一本童书的插图居然做到了如此“精细“,偷懒甚至鸡贼一些的出版公司,童书秉承的原则就是能省则省,线条强调粗犷、配图使用色块,命其名曰”减少孩童眼睛的负担“,再加上毫无艺术感的人物形象,我认为这真是现代”除草剂“——如果孩子真的是祖国未来的花草。

随手翻开《你好,城市》——这是一本19到21世纪的著名经典建筑(概念)的分册,映入眼帘的是明快清新的配色和精细的彩铅笔触,这不禁让人想到西欧的漫画画风,如《丁丁历险记》,相较于美国漫画的”张狂“(如漫威或DC),欧美系(法国、比利时)的漫画(插画)似乎更注重唯美与写实。

《你好,城市》中,建筑剖面图是会基于现实进行等比例缩放,绝对不会出现违背透视规则的情况出现;更考虑周详的是,书中的插图对原来的复杂建筑空间进行了简明化、清晰化的处理,使得小读者能第一眼把握住建筑的核心设计理念、

关于童书的写实问题,我也思考过实景照片与专业插画哪一种更适合,实景照片固然可以呈现更多的细节,但正因为对细节还原过多,有可能反而会分散儿童的注意力;而专业插画就意味着更高的印书成本和更长的制作周期,优点则是可以保留建筑最核心的部分。

所以,一本质量上乘的童书为什么贵?

核心还是【成本】。

例如配图与说明文字,图片要尽可能充满童趣,但又不能丧失细节甚至偏离现实;说明文字要简略,但又不能空泛。这些都意味着出版公司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来对一套童书先进行“减法”,再在品宣方面做“加法”,在缺少品牌加持的前提下,童书想要在茫茫书海中脱颖而出,着实是一项技术活。

让我觉得这套《你好,城市》十分适合给小孩子看的原因,并不是因为它有“多童趣”,而是作为“读书人”,我一眼就看出主创想做的“知识普及”是符合我期待的那种“详略得当”、“图文并茂”、“老少兼宜”的拥有一定阅读门槛的“亲子读物”。

对于小读者而言,打开这套书,可能吸引他们的就是各种图,试想,我们当年作为小孩子,真的会理解建筑学背后暗藏的物理、材料、数学、艺术、社会学吗?只有当我们慢慢长大,开始从不管丰富的社会阅历中感悟到房屋、桥梁、花园、高楼和城市所对应的社会制度变迁、文化风尚改变、技术的革新和人类与自然间的关系变化等等,才会不禁慨叹“原来如此”!

于是,这套《你好,城市》显然是适合有一定知识沉淀的父母与孩子一同品鉴,通过孩子对书中图画的好奇,父母可以择机分享图片背后的故事,不仅可以慢慢提升小孩子的审美力、创造力和空间构想能力,还可以借由分享自己的人生思考,开启潜移默化的“深度教育”,让小孩子真正读懂我们的社会与生活,而不是停留在一个虚幻的童话世界,以为我们身处的环境只有“一种色彩”!

这套《你好,城市》共有五册,每册讲述一种建筑形式,每一册都有独特的开本尺寸,像《桥梁》的开本就是像一座大桥一样又长又瘦,需要读者“横着翻”;而纵向的《高楼》则是纤细颀长的设计,贴合了“摩天高楼”的形象;《房屋》不仅是为我们遮风避雨的土木结构,更是温馨舒适的家,所以,这一册采用了家庭相册式。

总之,这套接连斩获博洛尼亚国际童书展非虚构类“特别推荐奖”、蒙特勒伊童书展金奖、韦斯普奇童书大奖、儿童建筑图书大奖等多项国际重磅大奖的童书,自然有其让人眼前一亮的理由。

如果你希望孩子睡前有一套可以承载“梦想和希望”的书籍,那么,建筑也会开口讲故事的《你好,城市》是上上之选;如果你希望可以有一套与孩子共读的“故事集”,那么,书中43位近现代建筑界的灿烂群星、36座世界级经典建筑和27处城市风光手绘数百幅艺术级插画,将会让父母与孩子度过不止一段温暖时光。

《未来建筑家:你好,城市》读后感(三):你好,纽约

我的朋友柳无码给我寄来了浪花朵朵的新书,未来建筑家系列。收件的时候沉甸甸的以为后浪新出了多么大一本大部头,不成想,居然是五本精装绘本,花园,桥梁,房屋,高楼,城市。饶是画多字少,也足足花了我两个晚上的时间才悉数翻阅完。

未来建筑家:你好,花园

评价人数不足

[法] 迪迪埃·科尔尼耶 / 2022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未来建筑家:你好,桥梁

评价人数不足

[法] 迪迪埃·科尔尼耶 / 2022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未来建筑家:你好,房屋

评价人数不足

[法] 迪迪埃·科尔尼耶 / 2022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未来建筑家:你好,高楼

评价人数不足

[法] 迪迪埃·科尔尼耶 / 2022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未来建筑家:你好,城市

10.0

[法] 迪迪埃·科尔尼耶 / 2022 /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翻开书的时候我想起,和建筑相关的童书浪花朵朵之前也出过,2020年的《建筑的故事》。

建筑的故事

8.8

[英] 帕特里克·狄龙 著 [英] 斯蒂芬·比斯蒂 绘 帕特里克·狄龙 / 2020 /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建筑的故事》也是一本做的很棒的绘本,大开本+活页+剖面图之下,古往今来的著名建筑得以悉数解构,如其封面,便是纽约著名高楼克莱斯勒大厦的剖面图,我记得在这本书里,作者便津津乐道地讲述了克莱斯勒大厦与帝国大厦同台打擂,为了争夺第一高楼而使出各种花招的桥段。

而这一段,在《你好,高楼》里也得到了呈现——我想,这大概是建筑史上怎么也绕不开的趣事轶闻:

1927年,建筑师威廉·范·阿伦刚到纽约,就应汽车制造商沃尔特·克莱斯勒邀请,修建一座世界上最高的摩天大楼

那是四年前的暑假,我住在帝国大厦旁边,眼看着窜天的高杆撑开日夜,谁知道这后面居然还有这样一段故事呢。

帝国大厦的昼与夜,2018/06

纽约元素在这套丛书里含量简直不要太多。喏,翻开《你好,花园》迎面而来便是鼎鼎大名的中央公园:

我总记得我纽约的朋友爱之最甚。曼哈顿的节奏之快,会让人不由自主地跟着人群移动;中央公园,开辟出一片温柔搏动的绿地,方方正正地搁浅在寸土寸金的第五大道上。草坪上四散着晒日光浴的人们,仿佛想用肉身把时光锚定在此时此刻,来往穿梭的道路、人潮,如血管般流经这副自然脏器,让纽约生活的压力缓慢舒张。在《你好,花园》中,中央公园以俯视透视构图坐落在书页上,一旁的解说文字,竟然也陪同他一道近大远小了起来。

我最喜欢关于中央公园的照片来自高空视角的俯瞰,中央公园仿佛楞是从现代高楼的版图中争出来了一片自然的保留地,动静之间,况味横生。

说到纽约又怎能不提起布鲁克林大桥呢,《你好,桥梁》作为这套丛书里专注于两百年来桥梁史的作品,匠心独具地横排绘制,呈现出一条条翻山越岭追星赶海的长龙模样;运笔到兴头上,则两页连开,全然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布鲁克林大桥的壮观贯穿了几乎每部与纽约有关的影视作品,但这次我才晓得,这样的伟大建筑背后是一门两代三人前仆后继的血汗堆积,父亲死在了工地上,儿子接班;儿子倒在了桥墩下,老婆接管,愚公移山,子子孙孙无穷匮也,不过如此。

翻开以私人住宅为主的《你好,房屋》,从公共领域移步到私域的建筑大师们撒开手脚,一发天马行空起来;在这之中,我们也能清晰地洞见古根海姆博物馆。这座充满想象力的建筑,鬼魅到整个建筑本身都形同一个巨大的装置艺术:

如果说以上四本是以不同角度例举四类建筑,在讲述建筑与建筑师故事的同时,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建筑美学,那么回到本书《你好,城市》,则是从人与建筑、与群落、与城市的关系入手,走马观花地展现着世界各地城市的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在这本书里,我们不仅看到了高楼、街道、绿地、景观等,一些部分甚至已经超脱于建筑,关注于市民出行、城市交通,都市种植地的蔬果自给自足,贫民窟涂装所蕴含的自我认同与文化皈依等。

收束于此,《你好,城市》在最后一页用艳丽多姿的画笔勾勒出了纽约高线公园:

想起那也是在一个晴朗的夏日午后,我在高线公园上和老杨散步走过,一条废弃的铁轨被改建成踏青的小径,绿草杂花铺满左右,游人盘坐在透明玻璃围栏上呆呆地观看着公路在脚下奔腾。这气质简直不要太嬉皮。 这套书给小读者打开了一扇世界的窗,这些微小的种子在将来,我想,大概也能结出探索世界的花。四年多过去了,被封存的记忆在这套绘本前一点点松活开来,不禁令我憧憬着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或许我们也都能走到书本里绘画的建筑们面前,亲口对他们道一声,你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