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大癫狂读后感100字

大癫狂读后感100字

《大癫狂》是一本由【英】 查尔斯·麦基著作,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CNY 59.00,页数:306,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癫狂》读后感(一):群体疯狂是人类的本性吗

这本书写在差不多200年前,写的又是那时之前三四百年间的群体疯狂事件。算下来,里面的故事到现在已经过去四五百年,但面对现在的ICO泡沫、传销骗局,跟书里的故事仍然神似。或许,群体的疯狂是人类的本性,不会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而消失,其影响范围反而越来越大。毕竟,南海泡沫只是影响了伦敦人,密西西比泡沫只是让很多法国人倾家荡产。而次贷危机则是让全世界金融市场乃至实体经济陷入冰冻,已进入高潮的ICO不知又会让多少人在群体的狂欢中失去自己安身立命的财产。

或许,阅读才是破除这个人性弱点的手段之一,《大癫狂》,在群体狂热的时候,更加值得被发现,被拿起,被传播。

《大癫狂》读后感(二):站在时代的肩膀上评头论足

我是在经济类目的图书专栏找到这本书的,被这个题目所吸引住——我喜欢猎奇的的题目与独特的内容。

书本到手后,封面上面写着”“群体心理与金融行为的融会之作,每一位金融从业者都值得一读”。前两三章着实贴合这个描述,但是后面的章节与金融行为已经完全没关系了。

这本说出版得早,中文版也至少翻过5个以上的版本,中国工信和人民邮电联合出版的这版本为了突出与其它翻译版本的不同,在书封上着重强调此版本为“专业解读版”。解读是有的,但也只限于前三章——译者分别在前三章的文末做了个人解读,但后面的九章并没有。可能译者也认同我说的,也就前三章写得比较好(纯粹个人臆测,译者没有说过这样的话)。

第一章是描述法国对于股票的全民追捧,第二章也大同小异,但是战场赚到了英国。这两章既有事实,也有分析,是非常合格的实例分析。第三章描述的郁金香狂热放到现在也依旧典型,欧洲各国热炒郁金香的行为像极了现在炒期货,看起来也十分有趣。

但是,从第四章炼金术士开始到最后的圣物崇拜就没有分析可言。作者列举了大量的实例,这的确需要花费十分多的时间去搜索资料,但是同一章节的雷同实例未免过多,其中也不乏加入了许多个人的场景臆想渲染,如果将这些内容单独摘出来作为职业发展史/群体行为汇总等,或许会更符合。

个人认为,将此书单纯归类到经济类视乎太勉强,归类到心理学也差点意思。

由于此书的编写时间较早,作者正处于工业革命期间,有可能较为倾向于唯物主义和科学实用主义(也是我的个人臆测),对于催眠以及医学心理学的观点过于偏颇,基本上是大盘否定。现今社会对于心理学也越来越重视,阅读此书可以带着审视的眼光去阅读此书。

最后要着重强调一句,这本书写的时间尚早,所以在那个时代能被称为著作,作者在当时绝对是一个洞察力超群的学者、但在史料如此充足以及经验教训摆在眼前的现今,这本书的价值视乎有所贬值。我也是站在时代的肩膀上对书本评头论足,纯属马后炮,请见谅。

总之,能让这么多出版社多次重翻重印,相信在专业读者眼里有不可忽视的可取之处。

《大癫狂》读后感(三):人性 —— 唯一的变化是不变

这本书和《乌合之众》一样,虽然是典型的心理学类著作,但是已经被列为金融学的必读书籍。

最精华部分集中在前半部,介绍了近代早期最知名的的三大泡沫:密西西比骗局、南海公司泡沫和郁金香泡沫。

后半部分则介绍了人类历史上幻想癫狂的社会现象,催眠、炼金术、决斗等,人物事件太多,比较乱,但是有些社会现象受当时科技水平和人们知识文化水平的限制,很难超越当时思维,感觉作者苛求古人了 。

印象比较深刻的是作者在叙述三大泡沫时展现的个人、社会、政府部门的行为与心态,看后你会发现,人性这个东西过了几百年都不会有变化,仅仅是随着认知能力的提高而少犯了些常识性错误罢了。过去是一面镜子,总能照到现在的自己。以下为一些有意思的摘录:

1 “连路口的鞋匠也把自己的摊子租给股票经纪人进行交易,每天居然能赚200里弗。更夸张的传言说一个驼背的老人把自己的背出租给股票经纪人用来进行交易,也发了大财。甘康普瓦大街引来了大量的投机者,连巴黎的小偷、混子们也闻风而至,那里每天都充斥着骚乱。到了晚上,巴黎政府甚至需要出动军队才能让这条小街恢复平静。”(密西西比) —— 牛市时由于排队纠纷而大打出手的股民

2 “这个著名的法令规定,凡是拥有价值超过500里弗以上的金银币的人都要被处以重罚,并被没收其持有的所有金属货币。法令还禁止了珠宝的买卖。”(密西西比) —— 牛市时末期总伴随着强监管,但往往在癫狂中被人们解读为利空出尽

3 “(南海泡沫时期催生了大量圈钱公司)他声称自己仅仅需要募集5000股股票,每股面值100英镑,共计50万英镑,认购者只需先支付21英镑,每年就能拿回100英镑的红利。” (南海泡沫) —— 超高回报的民间理财,至今总有人上当

4 “事实上,从来没有人提起过这些事。人民群众总是简单、正直、辛勤工作的;他们总是受害者。那些该被吊死、淹死、分尸的强盗犯下了所有的罪行,是他们抢走了人民的财富。” (南海泡沫) —— 牛市崩塌股民们总是骂政府骂监管层,而从不在自己身上找原因

5 “但在2010年的这部电影中,戈登改口了,他认为美国人之前沉迷于房价永远会涨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中,被金钱的欲望所控制,拼命加杠杆,实际是在拼命给自己挖坟墓。”(译者解读) —— 都说中国的房地产只会涨不会跌,我们很独特吗?

6“这句俏皮话非常流行,生命力很长久,导致一个不了解俏皮话会稍纵即逝的投机者,以此为名办了一份周报。这份周报就像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很快随着俏皮话本身的过时而消失了。” —— 社会上阶段性热词热点的现象几百年来都没有变化。就像现在小猪佩奇社会人一样,热度最多持续了一个月,现在已经没人提起了,曾经换了头像的又换回来了,穿着佩奇T恤的人显得傻乎乎。

7“在现在这个绝望的年头,很多人会在心中默问:‘坏日子什么时候能过去呢?’虽然无用却毋庸置疑的答案是:‘坏日子总会过去的。’ ” —— 再绝望的时候也要保持希望

《大癫狂》读后感(四):《大癫狂》读后感

读后在网上查看图书信息时很惊讶地发现,这一版本内容中的章节和其他版本差别极大,被很多人单独提出来觉得略有价值的“十字军东征”部分完全删去了,而很多版本中关于“骗术”的部分在这里被划分为从第四章到第七章多个章节。可能这就是书名下加了括号的“专业解读版”的涵义吧!

本想写书评,但想想可能还是读后感更为贴切。其实书的内容自然是配不上对它的过高的赞誉,因为多是对一些历史事件的简单描述的堆叠;但怪我自己读书太少,尤其是对历史所知甚少,所以看后还是比较有收获的。

就说我看的这个版本,前三章分别是发生在法国的密西西比骗局、发生在英国的南海泡沫和发生在荷兰的郁金香狂热,大致还是围绕金融相关的事件,因为就是自己活着的这37年,也经历了1997年和2008年两次金融危机,也许不久还要加上如今的互联网创业热潮,尤其是这两年兴起的以微商传销模式扩展的貌似高大上的区块链云云。也见识过大众的狂热,因而近些年这些金融事件也常被提起。而第四章之后,与我就都是新鲜的了。

全书只有两处可以上升为理论的观点,一是人类癫狂的原因有三,对财富的渴望,对未来的好奇和对死亡的恐惧。如果说前三章金融事件是源于人类对财富的渴望;第四章炼金术士开始,还有一些贪财的影子。第四章及此后的末日预言家、占卜和催眠术士更多地体现的是人类对未来的好奇,而人类之所以对未来好奇,则引出了本书第二处理论,即人类的自负,假想一只小虫认为日月星辰的变迁昭示它的命运的变迁,人类定会发笑,因而人类自以为日月星辰的变迁昭示了自己的命运的变迁,上帝也会发笑吧。第八章开始,则略显琐碎了,但也是反映当时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总之,人类的癫狂来源于贪婪、无知、自大、自负和从众。

通篇下来,越发证实我的之前的一点感觉,人类发展的进程是相通的,东方和西方即使此前被大海隔绝,各自发展着,却有着人类的共性。比如,西方的“动物磁疗术”和我们的气功大师的作为如出一辙;所谓的“兵器药膏”则是变相的“人血馒头”;须发事关荣辱让人联想到清朝初入关时的“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而炼金术士、占卜,尤其是鬼屋魅影和侠盗方面,貌似中国的表现得更为浪漫一些;决斗与考验、圣物崇拜方面,可能我国和西方表现各有不同;末日预言家这部分,恕我孤陋寡闻,倒是觉得我国历史上罕有;城市的荒唐这部分,让我有种眼前一亮的感觉,好像是可以给我论文选题以启发的,城市流行语或者城市中令人发狂的歌曲,在我对中国历史的浅薄了解中似乎找不到对应的内容,但是在如今的网络上,应该是随处可见,不过我可以从这个角度来贴合城市宣传语或者城市歌曲之类的进行挖掘。

暂时写到这,如今写读后感或者书评才发现,第一,自己不会写这种文体;第二,读书太少;第三,写的也是不知所云。

不管怎样,坚持写吧,权当练笔了。

《大癫狂》读后感(五):有关智商税受害者的黑历史

其实吧,这本书还真的是挺无聊的。按照查尔斯·麦基在这本书的第一版序里讲的那样,仅仅是想要朴素的说明“人在群体中是十分倾向于从众和跟随潮流的,即使这种潮流引向的是罪恶的深渊”这个道理,于是大部分的段落都只适合于匆匆浏览,而缺乏那种供人咀嚼的余裕。

这倒也不是说,查尔斯·麦基的书完全缺乏让人读下去的动力,毕竟,即便是匆匆浏览也并没有粗暴的中断,所以说,他那种浅白的说书方式,以及在行文之中并不考虑过多的凭借自己的主观感知或基于其他动机的分析动作,来给到读者一些指引。这让本书单纯摆事实而懒于讲道理的风格,显得轻松好读。

或许,这就是很难去实现平衡的幺蛾子所在。如果作者可以抽丝剥茧的把那些事情讲清楚,那么读起来就必然会有点吃力。可是像查尔斯·麦基这种点到为止,实在是又让人觉得干巴巴的少了点刨根究底的趣味。

或许也是因为那些仔仔细细拆解诸如密西西比泡沫、郁金香狂热之类的大部头太多了,才会让译者选了这本轻质的类似主题来翻译。按照他们的讲述,当做一本故事书随便看看的话,查尔斯·麦基的小报文风已经够了。这让他们刻意中插其间的所谓专业解读因为画蛇添足而更显尴尬。

不过离开了专业分析,其实查尔斯·麦基还是有讲到一些被认真专著忽略到的点。恰恰是这些点,让我在犹豫的边缘最终还是选择往下读。

第一个让我觉得可以往下看的部分,是查尔斯·麦基在讲述密西西比泡沫那些事的时候,给到了一个另类的视角。约翰·劳当然是一个职业赌徒,但是查尔斯·麦基也同样认为他的某些构想是超越时代的,尤其是他对信用货币和国民经济关联性的解读。同时,他还认为约翰·劳充当了摄政王背锅侠的角色。暂时抛开君主制国家不可忽略的某些机制惰性,约翰·劳本人难道没有在人气巅峰沾沾自喜吗?或许,约翰·劳是超前的,但是他和摄政王搭档在一起,也是谁都脱不了干系的哼哈二将。

同样的状况换了个南海泡沫的名字出现在英国的时候,某个类似于替罪羊子孙的知识分子在回忆他祖父经历的时候,很是感慨的说“当时的英国刚从一夜暴富的美梦中醒来,自然到处寻找始作俑者,欲将其绳之以法”。这也是一个新的视角,普遍来说,被金融危机榨干了财富的平民会觉得自己是上当受骗的完美受害者,但实际上,每个在泡沫退去后倾家荡产的人,都是逐利风暴里的煽风者。从某种程度来说,他们未尝不是因为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荒唐,才迫不及待的要找到一个替罪羊,但这并不能弥补什么。因为,每个人都为爆发式的愚蠢付出了真实而且无法转让的代价。

那个受害者的孙子以很让人生气的口吻写下了自己对南海泡沫的观点——真正的气死人不偿命但偏偏真实的可怕的那种

如果说前三章还有现实感,那么后面跟着的几章就显得很像寓言故事。

既然是寓言故事,就很难做什么概括,索性摘录几个觉得有趣段落,随便讲讲。

在描述炼金术这件事的时候,查尔斯·麦基颇为乐呵呵地讲,教皇二十二世死的时候,留下了超级多的财产,因为大家不知道这些钱是哪里来的,所以这笔财富成为了他掌握炼金术的证据。加上当时的人一般都相信,掌握了炼金术的人不能说出炼金术的秘密,否则那些金子就会变成石头,就显得教皇二十二世的财富合理性变得特别可靠了。各种的关窍,你自己品。

还有一个段落是关于催眠术的,里面当然有各种各样的技巧,来让施加催眠的人显得很有能力。为了证明当时某个催眠大师的可靠性——他已经收集了让人惊讶数量的信徒——国家专门成立了委员会来对这位大师进行调查,最终得出结论:认为有利于动物磁疗术的唯一证据就是其对人体产生的效应,但这些效应无需所谓磁力传导或操控也可以发挥出来,而且所有这些在病人未察觉时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由此可见,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是想象力,而非磁力。

还有就是很像超级粉丝的那种圣物崇拜,只是对象从爱豆变成了圣徒——爱本身使得事物神圣化,并且逐渐走向神坛,但是这份单纯的情感却衍生出无穷无尽的迷信和荒诞……这些人为了得到圣徒的颚骨、圣徒的脚趾甲、国王擦过鼻涕的手帕或者吊死过犯人的绳子简直不择手段。他们一味渴望从祖先的坟墓中挖掘出陪葬品,却压根不考虑这会使他们美名远扬还是臭名昭著。所以说,爱情使人盲目,不管你爱的是活人还是死人。

最后补充两句,这本书,反正也就随便读读。很快可以读完,读完也就一笑而已。故事书,看个热闹,想要看点门道,还是得找难读的书。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