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1000字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1000字

《九月的十三天》是一本由[美] 劳伦斯·莱特 (Lawrence Wright)著作,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68,页数:40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一):续疑似勘误

1. P001 Para1 Line1 “大提顿国家公园”,P173 Para2 Line4“大蒂顿国家公园”,Grand Teton National Park通常译为大提顿国家公园;

2.P173 Para4 Line4“拔示巴”,Line5“拔士巴”,英文Bathsheba两种译法都有,但前后文应当一致;

3.P229 Para3 Line1“布里克”,P230 Para2 Line1“布瑞克”,前后文应当一致。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二):什么是不能谈的?

这是一本关于1978年戴维营埃以和平谈判的书,作者以艰难的谈判进程为主线,将中东几十年纷争的历史,每个谈判主角的人生经历递次展开,看起来非常过瘾。 只是说,历史毕竟不是电影,谈判不是某个英雄的振臂一呼而各方摈弃前嫌,而是各方有些肮脏的利益交换;谈判最终还是得依靠卡特的强势,以埃以两国对美国的利益依赖,逼迫各方接受谈判条款;条约的签署成功地分裂了阿拉伯世界,以色列成为最大赢家;而谈判中真正的英雄萨达特,则被伊斯兰极端分子视为与魔鬼妥协的罪人,在谈判3年之后被当众枪杀;中东从此固然实现相对和平,没有再次出现全面战争,但纷争的根本问题没有解决,继续在国际新闻扮演主角。 BTW,意外收获,书中讲到,谈判方案制定中,美方参考了哈佛大学 Roger Fisher的谈判技巧;循着脚注,找到了Fisher教授的一本畅销书《Getting to Yes: Negotiating Without Give In》,看了几十页,非常棒。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三):为期13天的戴维营会议始末

本书讲述了1978年美国卡特、埃及萨达特、以色列贝京在马里兰州戴维营举行的为期13天的会议始末。书里按这13天推进展开,描述了围绕犹太人与阿拉伯人在西奈半岛问题的博弈。对详细了解“戴维营会议”这一事件有帮助。 毕卷后突然有一段鲜活的记忆被拉出来。 那是2003年的秋天中午,在十一学校科技楼一层,一扇几层楼高的朝南的落地窗前,我和当时很铁的哥们儿席地而坐,互相复习下午第一节课的考试。 “互相复习”就是我提问他回答,然后换他提问我回答。 不知怎的后来聊起了军事和历史,从他嘴里我第一次知道了埃及和以色列打过仗。 “以色列空军有世界上素质最高的飞行员,每个人都精通好几门外语。当他们飞入埃及领空执行任务的时候,埃及地面防空部队用无线电询问他们的身份,他们用标准的阿拉伯语回答说自己是埃及空军,于是就这么大摇大摆进了埃及。” 他就说到这里,然后下午第一节上课铃就响了,我俩从地上站起来跑教室,身上被晒的暖烘烘的。 这日子算到今,快20年了。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四):贝京和萨达特两个最强硬的领导人竟然谈成了和约

约旦国王被阿拉伯自己人刺杀,萨达特被埃及自己人刺杀,拉宾被以色列自己人刺杀。极端分子,假借所谓正义之名,将自己的民族自己的国家进一步推向深渊。

有人会说,贝京是这些极端恐怖分子的榜样,成王败寇,但至少贝京对犹太人的温和派是忍让的,有时候甚至自身受辱受攻击也没有制造内部混乱。

好多人说卡特无所作为,但促成埃以和谈,虽然协议不完美,但其意义怎么夸奖我都觉得不过分,埃以实现和平,消除了该地区爆发大的战争的可能,为冷战两大超级大国消除了一个战场,避免了多少生灵涂炭。

贝京和萨达特两个最强硬的领导人竟然谈成了和约,简直不可思议。要是谈不成,形势会怎么发展,以色列就能占住西奈吗?卡特反脸,还能得到美国政府的支持吗?新的战争新的冲突是少不了的,那么以色列还能吸引世界各地的犹太人去支持这个扩张的事业吗?犹太人的悲情还会获得广泛同情吗?那些反犹势力岂不更得势?

中东问题今后往何处去,看不到方向。以色列是民主国家,经济科技军事发达,与美国价值观一致,这使其优势会保持相当长时间,但以色列和美国的极右思想和势力的存在和占主导,会使其道德优势越来越下降,也会使其内部分裂,社会的进步受到更大阻碍,当然巴勒斯坦人是最受损的一方。

中东问题从阿拉伯各方角度看,也看不到积极的情况,埃及、约旦是稳定的一方,但其力量太小,文明进步太慢,无法成为主导力量,其他阿拉伯国家,各种专制独裁混乱宗教极端主义,不能指望其起到积极进步的作用。

巴勒斯坦人,包括西岸加沙及在周边国家的难民,将往何处去,这是最大的现实问题,他们自己斗争解决吗,难。谁会真正帮助他们,有能力解决这个问题,目前看不到。如果时间再回到1947年,他们还愿意按联合国的决议建国吗?有欠缺地解决问题,难道比几代人流离失所、无家无国更不能接受吗?

我觉得进步的事业,每一点点进步都应该抓住。

《九月的十三天》读后感(五):《九月的十三天:卡特、贝京和萨达特在戴维营》读后感

在《九月的十三天》中,作者按自然日划分章节,详细讲述了1978年9月5日至17日,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撮合下,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举行谈判,磋商和平解决中东问题,并最终签订具有历史意义的《关于实现中东和平的纲要》和《关于签订一项埃及同以色列之间的和平条约的纲要》两份文件——“戴维营协议”——这一历史事件的全貌。

此书出版于2017年9月,但为了突出事件的年代感,封面封底都采用泛黄的老照片设计,乍一看给人一种年代颇久远的老书的即视感。

将此书列入书单是因为之前读“大国外交三部曲”之《峰会》时,被三位有着不同宗教信仰、背负着三个不同意识形态国家发展使命的领导人,在冲突的夹缝中辗转腾挪,峰回路转的谈判过程所吸引。

摆脱了《峰会》中单一篇章的束缚,《九月的十三天》得以有更大的空间还原历史,将峰会上各类观点的交锋、各方对诉求的坚持与让步刻画得更为淋漓尽致,足见作者对史料收集、整理、编排的熟练。个人认为全书最令人称道的是在每一章节中,作者都会有意识地铺垫一些“知识点”,包括主要人物的成长历程与性格特点、埃及以色列的建国历史、中东局势与军事冲突的背景等,让读者充分感知与会各方,特别是萨达特和贝京——独一无二的成长环境造就了二人鲜明的个性和处事风格,在历史抉择时刻所面对的局面和需要考虑的情势,进而影响个人及其所代表的利益集团对议题的争持与妥协。

单纯从峰会的成果来看,“戴维营协议”仅仅算得上是一个妥协性产物或者半成品,因为诸多决议仍然需要埃以两国政府审议,仍然需要两个国家更多细节的进一步磋商,和平的最终落实依然存在着大量的不确定性,甚至是一个“没有人满意”的和平协议,这一点从事后卡特输掉大选、萨达特遇刺身亡、阿以巴以纷争不断皆可体现。但就结束当时阿以战争状态,加速地区和谈进程,使阿拉伯国家同以色列的关系由对抗转向对话发展来看,无疑有着巨大的分水岭般的历史意义。

无论是卡特、萨达特还是贝京,都不是以个人身份参加戴维营峰会,也不是以个人身份发表观点和进行决策的,而是代表着身后数以亿计的普通民众、利益集团,乃至数千年的人类历史,从这点来看就不难理解协议谈判过程之艰难和成果之可贵了。

全书内容丰富,翻译也无明显瑕疵,推荐给对国际关系、阿以冲突、现代中东历史有兴趣的人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