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100字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是一本由(美)珍妮弗•加维•贝格 Jennifer Garvey Ber著作,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1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一):发展的过程就是觉醒➕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眼中的世界都是心理投射的世界,工作场尤其如此。这本书从领导意识层面打开了看待自己和别人的一个新的角度,更好的看待自己,理解别人,以此为基础,打开视野和格局,站到看台上,观察舞池中的人。

一个人的领导意识进化分为四个阶段,以我为尊,规则导向,自主导向和内观自变,不辩好坏,但从处理复杂事物的角度来看,意识的进化可以更好的管理大的团队和解决复杂的问题。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二):被书名耽误了但也不影响这是一本适合所有成年人去阅读的书

作为组织里的一名HR,与人打交道是每天都在进行的工作,伴随着十年多的经验,我一直秉信“成年人是无法被改变的”。深信一个人是永远被他的父母(遗传因素)、生长环境、所受的教育等等因素影响,在成年后,行为、想法、价值观都不会轻易被改变。

同时,我也发现,在职场中天天都在发生的“沟通”反而是工作中最大的阻碍。A听不懂B说的话,虽然大家说的都是中文,A觉得B说的太虚,B觉得A想得太浅,C觉得你们只会执行等等。what how why,有的人只停留在what,有的人可以把what/how/why都想得明明白白。遇到困难和挑战,有的人是抱怨,而有的人是打起精神勇敢面对。

以上问题,都在本书中找到了答案。

不同心智结构的人确实不在一个沟通频道上!

前半部分的价值特别大,后半部分对于正在练习教练技巧的我来说也很有用,无奈与自己的心理学素养/教练技术等素养太低,读起来比较费劲。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三):组织是否清楚,他们的员工有多希望和组织一起发展?

/写在前面/

临近年底,每个组织、部门和个人都在进行年终总结与规划,根据业务发展战略,进行组织调整、岗位设置、人员配置等工作,我们公司也不例外。

今天开完了公司的年终总结大会,每个领导的发言都很精彩,听的我热血澎湃。

为了加大对新业务的发展力度,公司将在春节后调整所在业务单位的组织架设,将现在两个事业部进行合并重组,成立新的交付中心,重新进行人员分工与调配。

当一个公司,在创造岗位角色和架构时,组织领导者们往往会在心中考量许多事情:

它必须思考什么是达成任务最有效的方式,业务对弹性、创新的需求和响应的速度,怎么样对流程控制、质量和职责的执行有效,功能和信息需要被整合至何种程度,以及对工作集权或分权的方面有多少需求。

但是,我发现,很少有组织会在调整架构、创建岗位角色时,会考虑到对员工学习意义发展这个想法的诉求与支持。

因此,我在思考一个问题,就是不管规模大小,每个组织都很明确,需要将自己的人员发展到什么层次,但组织是否清楚,他们的人员有多希望和组织一起发展?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四):前两章读后感

今天刚读完前两章,各种思绪感想在看到内观自变心智状态时纷纷冒了出来,想稍微记录下。

首先四种心智模式看似各有层级但是本质上是个螺旋上升的过程,进化过程基本可以概括为:唯我大我,在更多观念冲突下失去自我,上升到更高层的同时找回自我,再到理解到更宏大的关联性时再次动摇自我。

核心在我和客观世界之间的角力上,但本质上,我的概念越来越弱化、超脱、解离和客观。

我希望自己的判断是真实正确的,假设我算够的到大约第三个阶段上,那么再往上进化过程中会面临到的迷茫和恐惧,虚无和孤独。是不是一种愿意付出的代价?

我愿意相信书中所述的心智模型和认知是正确的,因为能感受到三四级上的一些概念跟科学是有对应关系的。

第四级那种轻易看穿万物之间联系的洞察,跟爱因斯坦死前致力于统一场论是否很类似。

而看透之后伴随的动摇和虚无之感算是我没曾想过的副作用,但是又马上联想到三体里因理解到物理规律从不曾存在而自杀的理论物理学家们,他们应该是典型的第二三层级心智水平的人,因对对科学有信仰般的执着,且目标坚定,才能够耕耘至今。面对毕生追求不过是一个偶然一纸荒唐而崩溃弃世。

又联想到道德经,老子真如此通透,道家才是探讨最宏大级别真理的学派,代表人物老庄才那么烂漫洒脱,看似最随意,倡导无为而治。只是因为看清了万物背后存在的本质上的关联,即使是对立的事物背后也无不存在本质上的统一。哪还有什么观点好立、队伍好站,说到家都是一回事。

通透了之后,经历完大破大立的阵痛和蜕变,最后就通达了。心智上怕不是快成仙成佛了。这会是我想追求的终极进化体嘛。哈哈。

联想出来了一堆有的没的,这本书因为翻译的原因稍显晦涩,但联想上述这些观点,抽象着去理解,还是有点意思的,构得上好奇的。都读完还有感想再来补。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读后感(五):人类意识结构的五个层次,成年人的进化地图

书摘: 建构主义的提倡者相信,世界并非一个静等我们发觉的外在实体,我们在发现这个世界的同时也在塑造它,人类喜欢为周围发生的事情赋予意义,因而意义本身可以被看成是周围环境。 “以我为尊”意识结构的被教练者,可能是最难被教练的客户群。大部分的教练策略都是帮助规范主导或自主导向心智的发展,因此当教练尝试过各种策略后,可能会发现全都无效。要找到适合这些客户的方法是困难的,但不是因为客户本身很难缠,而是因为我们的教练技术趋向于为其他情况所设计。若是将深度信任关系以及合适而具有目标性的技巧结合在一起,教练活动可以引领这些客户得到非常好的结果。最有帮助的技巧是那些支持客户获得新观点的方法。例如帮助客户理解,给予反馈和接受反馈的新方式,或者进行某种反思练习。 此处有个提醒,这个理论不是一种越高就越好的理论,而是一种高一点只是高一点的理论。比较复杂的心智结构可带来多样化的好处,但也会带来缺失,这里最重要的一点在于你生命中所需要的,和你能力所能做到的两者之间,是否可以相互契合。例如,接受训练的消防员不一定比其他人更优秀,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们具备了大多数人所没有的才能。 心智发展也如同这个理论,假设你的生活环境并不需要复杂的发展,那么具备复杂的心智结构似乎没什么优势。在某些情况下拥有更宽广的视野是比较有用的,但在某些情况下具有更宽广的视野反而会让你无所适从,使你的生活过于复杂,也可能破坏你的宝贵关系。 罗伯特·凯根,哈佛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教授,30多年前的研究显示,人类意识的成长是有一定规律的,大部分成年人都曾经走过童年常见的魔幻心智阶段,在少年时期经过以我为尊的阶段,社会上总有一部分人终其一生都不能突破这个意识阶段,但大部分成年人都会在社会化的环境下顺利进入规范主导的阶段,而且很多成年人会忠于这个阶段一直到老。当中又有一些为数不多的人可以通往更高的自主导向阶段,但只有少数的人可以真正接近罗伯特凯根所描述的最高意识层次,内观自变。 书评: 一本薄薄的,令人惊喜的书 领导者的意识进化 一个巨大的贡献是,作者引用了罗伯特·凯根教授的研究 将人的心智结构分为了五个层次 童年时代的魔幻心智 少年时代的以我为尊 成年人的规范主导。 发展之后的自主导向 少数人能达到的内观自变 这相当于将人的意识进化,描绘了一个清晰的地图 作者贝格本身是500强企业的总裁教练 所以她也特意提到,教练技术对于不同意识层次的人,作用不同 对于上面三层的人,教练技术能发挥巨大的威力 但是对于停留在以我为尊意识层次的人,教练往往会遇到棘手的难题 当然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需要更多的亲和,耐心,方法和工具 而我最喜欢的是附录中的一句话 人类喜欢为周围发生的事情赋予意义,因而意义本身可以,被看成是周围环境 意义就是周围环境! 这是一个特别有力量的洞见 当我们能够构建意义,就是构建了一个特殊的场域 就像游戏中的魔环,投一个球就能得一分 当我们能够构建意义 我们就能为他人赋能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