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打开心智》经典读后感有感

《打开心智》经典读后感有感

《打开心智》是一本由李睿秋(Lachel)著作,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页数:32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打开心智》读后感(一):说到思考,你绕不开L先生。

无论外界如何嘈杂,读一篇L先生的文字,立即可以让心情平复下来。

L的文字里,很少夹带情绪,日常交流时,依然给你淡淡的温暖,而,这么多年过去,当我在一次次发现深度思考带给我的强大力量时,心里却是深深的感动。

只要你在找寻如何让自己更好的思考,最终都不会错过L先生。

从18年底找到L先生,年三十通宵读完公众号里的所有文章并激动不已的推荐给身边的人,再到智识营,一路走来索取太多,无以为报

《打开心智》读后感(二):建立模式,完善系统,一本教会你成长的好书!

当今社会,人与人交流的方式多种多样,往往面对这纷繁复杂的外部世界,我们的一切行为和外在表现都是靠着心智来引导和调整的。探索心智,了解其背后有哪些认知框架支撑,依托有效原理,有针对性地去调整,我们才有可能真正改变自己的行为。 · 本书带领读者从最基础的大脑开始讲起,首先需要了解“心智模式”的四大块:节能.稳定.预测.反馈。 ▪️节能:大脑用最简单的方式行动 ▪️稳定:大脑维持现状,获得安全感 ▪️预测:大脑不断完善自己的训练 ▪️反馈:大脑为我们提供动力 · 接着通过六大技巧阐述如何提高心智,通过怎样的方式能够打造多维的竞争力,避免进入误区,给大家一种简单直观的应对措施:掌控情绪.自我驱动.果断行动.高效学习.深度思考.积极创造。 ▫️如何与情绪做朋友 ▫️如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如何摆脱懒惰拖延和畏难 ▫️如何打造终身受用的学习系统 ▫️如何成为更聪明的人 ▫️如何找到立身之本 · ·书摘 推动大家的不是“我必须如何”的自律,而是“我可以做到什么”自驱。好的习惯反应成熟的心智,不需要虚无缥缈的自律——我们应该让习惯来适应我们,而不是我们去适应它。 在生活中不断积累细节,多去主动地,有意识地寻求问题,并自己做出选择,把它解决掉。 ·读后感 开发人的心智,利于人德行的提高。简单通俗的语言,不仅让我们了解到大脑的底层原理,还教会我们如何正确利用好这宝贵的财富。社会的存在,决定了人们的思想,人们的思想,又反应了社会的层次。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会因为懒惰拖延而闷闷不乐,郁郁寡欢。一个心智成熟的人,不会因为缺乏自信而自暴自弃,两手一摊。我们生活在这个网络发达,大数据的时代,我们更应该让自己的心智趋于成熟,拥有应对各种困难的能力。 理性,冷静看待各类问题,诸如社恐,敏感,焦虑,拖延…保持身心健康,务必将本书打开,也是将心智打开!

《打开心智》读后感(三):一本值得作为礼物的好书

这本书超出预期——即便是作为L先生公众号的老读者,也不得不如此由衷感叹。

对于“漫长的催书过程”,公众号的读者都不陌生,这份“漫长”正因为先生的理性、谦逊、严谨——他一直对自己有着较高的要求,对读者的期待背负着一份责任。看到本书后记,不免有些泪目,诚如先生所言,这本书就是当下的他所能给到读者“最好”的。

回到本书内容,这本书从大脑节能、稳定、预测、反馈的四个底层逻辑说起,延展出对情绪管理、自我驱动、行动方式、高效学习、深度思考和积极创造的探讨,它们之前相互联系彼此依存,呈现出立体的网状结构。

在书中,我们不仅可以了解到诸多常识事物的“本质”(想必这个词是本书词频最高Top3),诸如学习的本质,快乐的本质,上瘾的本质,愤怒的本质,焦虑的本质,心流的本质………一场精彩的元认知旅行;此外,我们还能看到先生的亲身实践现身说法,将枯燥的知识点化为一个行动指南,不再陷入“道理我都懂,依旧过不好这一生”的盲区。你甚至可以轻松总结行动口诀,立马实践:

情绪来了口诀:我知道了,你退下吧!

累了口诀:我的精力是无限的!

遇到困难口诀:我的挑战又来了,突破舒适圈的机会又来了!

做事口诀:一次只做一件事!

复盘口诀:哪些可以继续,哪些有问题,哪些可以做一些新尝试!

………

先生用这本书教会我们如何知行合一。

工作多年,在一个心智逐渐僵化的阶段,一个重新思考人生意义的阶段,一个时常迷茫焦虑的阶段,读到这本书是一大幸事。我们可以重新反思自己的思维框架,像一个孩童那样“任性”出牌,找到自己人生下半场的动力与意义,一如这本书的书名——“打开心智”。

感谢先生的诚意之作,希望它能被更多人看到,让每一个期待未来的人少走弯路,轻装上阵;让每一个遇到困难的人重拾信心,健康生活。

备注1:用【智识营】所教“概念图”方法对全书进行整理

(注:看不清可点击右键——在新标签中打开图片)

第一章【心智模式的四大支柱】是本书的锚点

1. 大脑的【节能】需求是由人类生存繁衍的本能——趋利避害所产生,有关人类注意力资源的分配机制、【有限理性理论】的发展,一直到后来的【双系统理论】和【动机决策者理论】都是在谈这件事。

2. 大脑的【稳定】需求是为了【节能】而生。包括确定性(缺乏安全感)、一致性(不愿意认错)、适应性(不愿意改变),可以解释我们生活中诸多事宜,比如后面提到的立场先行、偏见、拖延症等等,又如习惯为什么一经形成很难改变。

3. 大脑的【预测】需求也是为了高效节能,此外,还未了大脑的可塑性,大脑的本质就是一台贝叶斯机器,帮助人们对外界环境进行拟合。【预测加工理论】正是研究这一大脑天性,大脑无时无刻不在做着预测-对比-修正,以期更好的理解这个世界。所以,我们需要对大脑进行训练,大脑是个用进废退的典型,我们也需要理解大脑对“不符合预测”的期待,毕竟为了生存,这一敏感度一直保留。为什么人类大脑喜欢“故事”不言而喻。

4. 大脑的【反馈】需求与奖励有关,与我们熟悉的老朋友多巴胺有关。大脑的奖励分为【快感】和【动机】,本节反常识的点在于,多巴胺的分泌主要和奖赏回路所带来的动机有关,而快感来自大脑其他的享乐热点。奖赏的本质就是预测误差,这也是我们人类动力和自驱力的来源。

第二章【掌控情绪】怕是都市人最爱的话题

现在生活节奏加快,我们几乎无时无刻不被情绪问题困扰。

根据第一章大脑趋利避害的本性,我们知道了情绪的本质就是大脑的报警器。情绪是一个人成长过程中概念的形成、社会认知、文化环境综合的产物。

我们经常被愤怒、恐惧、焦虑裹挟。而这三者都是杏仁核活跃的产物。【前额叶】和【杏仁核】是一对好兄弟,前额叶负责决策理性思考,杏仁核负责情景记忆和威胁识别,杏仁核一旦发现了危险,立即做出或战或逃的准备,战,就是愤怒——高唤醒且可控;逃,就是恐惧——低唤醒且不可控。焦虑和恐惧同源,也是对未知的恐惧;再极端一点,就是灾难化想象,比如我们常常听说的疑病症等,都是杏仁核过于活跃的表现。而【前额叶】这个好兄弟,是可以被训练的,当它强大起来,就会对【杏仁核】产生抑制的功能。所以说,当你理性的时候,感性就会少一些,当你感性的时候,理性也会少一些。想要不被情绪裹挟,多一些理性思考是没错的。

先生总结了掌控情绪的四种武器:

1. 知道情绪是一种投射,不是事实,情绪来了,不要被它控制,做它的主任: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2. 认知重构,情绪ABC理论:反思自己的信念,信念解读外部的事件,信念也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反应。

3. 表达性写作:焦虑的事情,感恩的事,情绪日记。

4. 内隐自我:做更多积极自我认知的储备,在情绪不好的时候调用。

虽然先生也给7个提高情绪免疫力的日常练习:

1. 焦虑箱;2. 后花园(兴趣爱好);3. 社交;4. 阳光;5. 睡眠;6. 锻炼;7. 阅读和思考

第三章【自我驱动】让我们重新审视了【意志力】

书中反常识的提出意志力的基础可能是个伪命题。我们一直认可的【延迟满足理论】以及【自我损耗理论】被最新的研究所质疑了。

意志力是无限的——只要你认为你的还有,它就存在——我们再也不能给自己的懒惰找理由了。

既然我们要反向自我损耗效应,先生的系统优化法采用了他最爱的思维模型之一(第七章)动力-阻力模型:

如果说自驱力的本质是让动力大于阻力,我们需要从最小可行的系统开始,也就是阻力最小化来构建自己的习惯,逐渐的完善,不要急于求成。读书,减肥都是如此。同时避免陷入计数器陷阱,因为它只能代表表面的繁华而让我们忘记我们的真正的目标是什么。

第一章我们知道大脑热爱反馈,所以我们需要给到大脑一些积极的反馈,让其奖励机制形成动力,让我们自己逐渐用新的习惯取代旧的习惯。这也符合系统论的盖尔定律——永远记得从简单可行的系统开始构建。

先生在书中反复用读书和减肥举例,想必是很多人最大的困扰了,也是我们可以行动起来的典型生活事件。

第四章【果断行动】——拖延症晚期患者的福音来了

为什么行动力充沛的人能立刻行动,一作到底,果断判断,愿担风险。

而为什么有些人会行动力迟缓,拖延、懒惰、畏难。

先生用动力-阻力+内因外因模型给我们展现了4种类型的拖延症患者成因:

1. 威胁敏感——被困难吓倒

【精神内耗】的主要原因是大脑的默认模式网络过于活跃,它们联合起来夸大威胁,对损失敏感,且严重占用你的脑内存,让你一直无法行动。

改善方式:多记录掌控自己的想法;锻炼专注和感知力;主动引导自己的大脑默认模式网络;培养行动的习惯(做了再说);最小行动法则(第三章“系统优化法”)

2. 反馈缺失——缺乏动力

从第一章我们知道动力的来源是大脑的反馈机制奖赏回路,我们就明白为啥,有些事情由于过长的反馈路径让我们逐渐失去耐心和动力。

基于这一点,我们需要给大脑喂食:

1)将较长的反馈路径拆分为较短的,并享乐其中

2)将思考变成乐趣,产生心流(第七章,心流的本质)

3)经验心态——成长型思维(第七章)

3. 状态导向——完美主义

“等我准备好了”心态在我看来特别完美主义,其实本质是自我调节能力较差,被动的依赖外界信息,使得行动力缺失,压力积压。

改变方式:

1)内隐自我——储备积极自我认知(第二章)

2)做具有一定困难的事情——增加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效能感

3)多想想自己能做什么——改变视角

第五章【高效学习】一套有效的知识管理系统

【学习的原则】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所以我们需要化被动为主动,寻求正反合,将【知识-思维-运】用这个学习圈运转起来,形成自己的能力。

【记忆是思考的痕迹】,“必要难度”、“必要动脑程度”都是记忆的必需品,只有这样才能理解掌握和内化知识,不然只是乍见之欢,形成“我学习了”的假象。

【学习的本质】是将一个一个概念在原有图式的基础上编织形成新的知识网络。

【DIKW模型】让我们很好了理解了知识的层级——数据(概念)——信息(概念的定义)——知识(概念的连接)——智慧(概念的迁移和应用)

先生原创的【INKP知识管理法】,正是解决学习零散被动囤积的问题,让学习到的数据形成以【主题】为核心的知识流动,非常值得实践。

第六章【深度思考】是对【高效学习】的升华

【个人成长的本质】是心智世界对真实世界的拟合。【心智世界】包含了3个元素,概念、规则和框架,我们学习概念,懂得规则,形成自己的思维框架,并付诸于行动和世界碰撞,从而继续丰富自己的概念,懂得世界的规则……这一个螺旋上升的过程。

如果我们过早的固化了我们的思维,就会被大脑的节能和稳定需求给套牢,而真正开放的心态正是保持活力的方式:对不一致,整体化和多样化的追求。

都说现代社会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不稳定的社会,我们需要养成【实验心态】而非【任务心态】对面对这个社会,正如一位心理学家凯利所言“人人都是科学家”。

由于思维模型是我们心智世界的主要组成部分,它能帮助我们洞悉世界的本质,那怎样的思维模型是好的思维模型呢,先生奉献了他自己的常用的四个思维模型——都是比较高维应用范畴广泛的思维模型:

1. 个体-整体:这个模型基于万物相连,且整体大于个体之和的逻辑

2. 输入-输出:这个模型基于系统论控制论

3. 供给-需求-约束:这个模型基于经济学原理

4. 动力-阻力:这个模型在前面意志力和行动力得到了充分的应用

我们需要避开的【思维陷阱】主要就是基于大脑节能稳定需求所形成的偏见——对个体而言是【立场先行】诸如自证预言等等;对群体而言是【群体极化】。人类大多数的矛盾也均来自于此。

我们需要知道【思考的本质】是有选择的主动的对信息进行加工批判和审视。输入-处理-输出三者缺一不可,都很重要;不然就会陷入信息囤积、坐井观天、体验碎片化、盲目行动、毫无思考的误区。

先生再次奉献了一套他自己高效的思考方式:复述-提炼-整合-分析-批判-代入-联系-定向-复盘-创造

第七章【积极创造】

【时间管理的本质】是减少消耗,更好的生活。

【生命的意义】,生命本没有意义,但是我们要寻找意义。这个意义来自于高于我们个体的事业。如何找到这个事业,取决于我们的激情,我们的激情来自于动力,动力来自于我们从实践和行动中所获得的反馈和奖赏回路。所以,去行动,去创造,才能找到自己那个愿意为之奋斗的事业和我们生命的意义。

快乐是有精神阶级的,消费和创造都可以给我们带来快乐,但是消费是没有门槛的,我们的快乐阈值被一直拉高让我们懒于再通过其他方式获得快乐,而我们的价值被外界定义。创造是有门槛的,创造需要动脑,它的奖励回路来自于我们的能力的提升和成就感,我们可以夺回自己定义价值的主动权。所以,去行动,去创造,我们能获得更多的价值。

如何更好的创造呢?

首先,创造是有一定难度的,是需要动脑的,是需要时间的。所以我们要养成“整段时间思维”,通过压缩不可支配的时间、自动化/规范化,化零为整,避免过长时间的消耗来获得“整段时间”,处理更多困难且有价值的事情。

同时,我们要管理好【时间黑洞】,诸如日常琐事,我们可以缩短时间或者仪式化(心理自动化),并为那些消费者打法时间的事情(如刷抖音)设定好边界。

同时,我们要有【复盘】的习惯。反思我们之前所作的事情,同时为接下来的行动做指引,哪些可以继续,哪些有问题,哪些值得尝试。

最好先生给了我们5个提高效率的技巧:

1. 一次只做一件事

2. 少次多量快速进入心流

3. 让工作状态和工作场景建立联系,让自己快速进入状态

4. 按照自己的作息找到自己的节律从而更好管理精力

5. 任务清单:行动清单、问题清单、甜点清单

备注2:有关书中【本质】的索引

1. 大脑的底层原理

1. 大脑进化的本质——P4

2. 大脑的本质——P5

3. 习惯的本质——P7

4. 神话的本质——P14

5. 焦虑的本质——P15

6. 情绪的本质——P29

7. 奖赏的本质——P37

8. 内驱力的本质——P38

2. 掌控情绪

1. 情绪的本质——P43, P46

2. 愤怒的本质——P49

3. 焦虑的本质——P50

4. 愤怒焦虑恐惧的本质——P50

3. 自我驱动:如何长期坚持做一件事

1. 意志力的本质——P76

2. 减肥的本质——P99

3. 学习英语的本质——P99

4. 果断行动

1. 拖延和懒惰的本质——P107

2. DMN的本质——P120

5. 高效学习

1. 做题式阅读的本质——P151

2. 学习的本质——P168

3. 构建知识体系的本质——P175

4. 主题笔记和概念笔记的本质区别——P178

6. 深度思考

1. 个人成长的本质——P199

2. 实验心态的本质——P209

3. 系统的本质——P224

4. 人类之间冲突的本质——P223

7. 积极创造

1. 兴趣的本质——P257

2. 创造者视角的本质——P268

3. 心流的本质——P282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