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荣格自传的读后感大全

荣格自传的读后感大全

《荣格自传》是一本由[瑞士] 荣格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元,页数:40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荣格自传》读后感(一):上帝视角 观照内心

温度计本身没有冷和热,所以它能准确判断冷和热。其实所有人都有多重人格,比如你理想中的自己、你鄙视的自己和当下的自己,精神分裂的人是极大地被多重人格影响,大多数人则是时常被自己其中的一两种人格所左右,比如冲动,比如发怒,而一些大成者,或日常自省,或打坐冥想,或观照内心,总之殊途同归,是跳出现有状态,仿佛以上帝视角从第三方角度去观察自己的心态起伏,从而不断调整成就自我。

《荣格自传》读后感(二):生命如烟花一样短暂

看自传感觉人的生命如此短暂,虽然八十多岁高龄的荣格,一生的过往也如在昨日刚刚发生。

因为看了荣格的《寻求灵魂的现代人》一书,非常想深入了解作者,本书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梦境的描述,真的觉得无趣,荣格作为心理学家,对梦的回忆深刻,可惜我虽有一定共鸣,却感觉有些虚幻,当然可能是我的领悟力不够吧。

最让我感兴趣的是荣格在美国和非洲旅行的描述,虽然篇幅不长,但再现了工业影响之前,美洲印第安人以及非洲人生活趣闻。

另外书后附上的荣格与妻子及弗洛伊德等人的信件,或许更真实的反映荣格的现实状态。也说明凡是有所成就的人,一定有很强的进取心和好奇心。

因为近期读过另一本自传《昨日世界——一个欧洲人的回忆》斯蒂芬 · 茨威格自传,对这两部自传稍加比较一下吧;两人同样对东方文明有兴趣,或对东西方的文化分析后,对西方文明进行了反思;他们同样都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荣格虽然服过兵役,但并没有过多提到战争影响,只在梦境里一笔带过,这或许跟荣格的患者群体有关吧;茨威格的自传非常精彩,他生活受战争影响起伏较大;两人都在自己领域名人,描述了他们与之交往的人物,正是群星闪烁的历史人物跃然纸上。

《荣格自传》读后感(三):闯入永不流逝的世界

“我总觉得人生如同从根茎上长出来的植物,其本真的生命隐而不现,蕴蓄于根茎中。沃土上可见者只维持一夏。然后枯萎,昙花一现。若思索生命与作物无穷往复的生成与消亡,会得出对虚无这种印象;但有什么变易不居、存续不绝,我从未失去对它们的感受力。所见英华消逝,根茎持存。”

荣格把心理类型大致分为外向与内向两种。又根据心理的四个功能——感觉、思考、感情、直觉配合内向,外向把人的性格归纳为八种类型。

荣格是个热衷于发现内在精神世界的人,属于内向直觉形。这类的人大多是幻想家、艺术家、神秘主义者...他们的无意识、直觉异于常人地活跃,所以或许旁人看起来诡异、稀奇古怪。如果他们受控于潜意识的幻象不能自拔,幻想信马由缰脱离生活实际,就有可能产生精神问题,成为疯子。

荣格一生发过的梦多得他自己也数不清,在20世纪10年代的时候还经常出现幻觉,最神奇的幻觉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预言,脑海蹦出无意识的声音和画面更是家常便饭。不过荣格很幸运,他没有沉湎于幻象。用自己的理论勇敢地面对内心的无意识,不是诺诺是从,也不是压抑。

尼采是无根的浮萍,他最后疯了。荣格意识到消逝的都是英华,根茎会持存。他成功抵御了无意识的洪流,还发现海水下深藏不漏的亘古的人类集体无意识。

《荣格自传》读后感(四):他逃学、打架、放火、傍富婆、出轨、弑父……但他是一代心理学大师

一、

12岁因为不想上学,得了一种奇怪的病,每逢上学都晕倒。于是休学一年之久,每天在家玩耍不要太开心。

为啥又去上学了呢?

因为有一次听到爸爸和朋友聊天,朋友的大意是:

你家条件也不怎么好,然后儿子还得了这种奇怪的病,以后会很悲惨吧……

听到这话,他就康复了,逼自己上学,并努力学习去了。

接着考上大学,报考赚钱的专业,期间兼职卖二手货赚生活费……

后来,他成了有名的医生,并指出自己逃学晕倒的病症为心理应激反应:

不是真的生病,只是不想上学。

所以!要不是家里穷,谁要拼命学习啊!

要不是家里穷,谁要卖命工作啊!

二、

上学的时候,因为老是考第一,被人嫉妒。不爽,于是之后就常年考第二。

但还是不招人喜欢,总有人挑衅他。

终于有一次她不想忍了,死命把对手打到毫无招架之力。从此再也无人敢招惹。

想要无敌,不仅要不在乎第一,想考第二就考第二;

还要能要么不出手,一出手就置人于死地,无法反抗。

三、

他小时候喜欢玩火。

还命令小朋友必须保持火堆一直不灭。

不知道他有没有听过玩火的小孩晚上会尿床这种恐吓。

反正长大后他对世人说,玩火这种行为是某种神秘的感应,感召他获得天启。

大家都不明觉厉。

好好好,只要你牛逼了,说什么都有道理。

四、

长大后,他娶了个有钱的漂亮女人做老婆,生了一堆小孩。

住着老婆的别墅,开着老婆的游艇,然后睡了自己的患者,而且睡了一个又一个。

后来,情人也变成了牛逼的心理学家。后来还拍成了电影。

你看,无论渣成什么死样子,只要有一技之长特别特别长,就能在历史长河里留下印记。

当然,连同各种桃色、黑色一起。

五、

小时候,他看不上自己的父亲,觉得自己的父亲囿于自己陈腐的知识,从未获得真正的顿悟。

长大后,他有了一个颇有争议的前辈,他为前辈辩护,支持前辈,终于,变成了父子一样的师徒关系。

师父说,性是人类一切心理的根源,弑父娶母的俄狄浦斯情节,是心理本能。

他不能苟同,于是和师父翻脸了,创建了自己的学说,这对他的师父来说是个重创;对他自己而言,最终把他送上了一代大师的宝座。

他的师父是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他就是卡尔·古斯塔夫·荣格。

《荣格自传》读后感(五):了解一个人,不要去看自传

买这本书的时候,我以为会像曾经看过的一些传记,比如简读版的:爱迪生、居里夫人,长篇版的:洛克菲勒、比尔盖茨,这些人的传记,跌宕起伏,无不充满了生命力,让看的人感受到他们在事业中的成功和困境,个人的成就和品德。

荣格这本自传,完全不是熟悉的传记写法。个人经历和成就没怎么涉及,也不是总结出一些他成功的原因,也没有提到他超前、先进的心理学认识。看完我只能说,这本书既不能让你了解荣格的各种心理学见解,也不能让你了解荣格的一生经历和人格魅力,反而像荣格在写他作为普通人、怪人的那个人格传记,这个人格像意识流构成的一样,总是在漫无目的的思考,各种稀奇古怪的想法,宗教见解,幻想,梦境,意象象征。

开头看到他青少年时期,各种意识流、跳脱的想法,很少涉及到他的个人经历或独特的想法,好吧,青少年的内心世界就是这么无边不羁、充满幻想。我应该接着往后看。

然后我又看到了他工作后,除了开头他写到他诊断的一些奇怪病人经历,后面又到了各种意识流想法了,虽然荣格说他不信基督教,但他通篇各种宗教言论和故事,甚至用宗教人物来说明他的想法,这些宗教相关的东西很陌生,让我不知道他提到宗教的内容想表达什么想法。看到荣格重新振作继续心理学事业时,我有些不想看下去了,通篇我像在看一个神经病人在一直讲话,但不知道他想表达什么。他就顺着他的一生记下了各种想法,这些想法就和记忆碎片似的,太散乱,没有一个中心思想。

但既然看了一大半,我还是想看完整本书,我又接着看了荣格的老年阶段,各种旅行还好点,不是纯意识流的内容,然后又到了他心肌梗塞死而复生的内容,后面到完结都是各种想法意识流,各种宗教相关的东西,各种看法(然而看完一大段看法后,我也不知道他为什么想到这些看法,到底想表达什么,又为什么下一段突然转到了另一个看法,这么多想法到底想说啥,我真的很懵逼)。

看的时候,我打了三星,因为这本书虽然没有我想知道的内容(荣格的心理学见解,个人经历,人格魅力),但研究荣格的人也许想了解他的内心世界。而且他的语言很通俗易懂,虽然没有中心思想,但文字很容易读,所以我读的很快,只要我不纠结他想表达什么。但看完我还是觉得只能打两星,因为我没有获得感,一本书能够成为好书,总得教给别人什么,这本书读了很浪费时间。

看到别人吐槽翻译,我觉得翻译比较言简意赅了,但语句组织上,有一些不好理解,特别是一些心理学词汇和神学词汇在一句话里,理解更混乱,一些语句理解困难,可能原文就是这样,意识流,比较散乱,不讲究语法,没去对比别的翻译,相信就是有更好的翻译,也不能改变这本书纯意识流的问题。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