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荣格心理学导读》读后感摘抄

《荣格心理学导读》读后感摘抄

《荣格心理学导读》是一本由[匈] 约兰德·雅各比 (Jolande Jacobi)著作,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9.00元,页数:2017-9-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荣格心理学导读》读后感(一):精神在暗夜中成长

精神在暗夜中成长

2018-6-11 9:41:34

“此心好莫昏昧去,留得当前做主人。”(梁漱溟)“ 能唤醒,则自不昏昧;不昏昧,则自不放纵矣。”(《朱子语类》卷十二)。东方的修持之学,特别注重的,是自性的清明与觉知,如阳明夫子在临终时所言“此心光明,夫复何言!”辞世时的心智如此清楚明白,足见其造道之深与修养之纯,在我等薄地凡夫看来,是皎皎如秋月之朗,巍巍若泰山之高,是接近于完美了。

但荣格的心理学告诉我们的,是另外一条路径,一条更为圆融也更为现实的路径。“人心与人生”并非仅仅只有一条光明大道,典型的中国文明和西方文明都是理性文明(广义的理性是涵括东西方文明的,因其主要功能是不断地下判断,而不管其判断之依据如何),而相对地忽略了人生中的一个重要方面,那就是“阴影”的部分。如果一个人没有影子,一切都是光明的,那么他就不是一个现实中存在的人(在许多民族的神话故事里,魔鬼是没有影子的);或者,他虽然承认阴影,但在他那里,阴影只有负面意义(古今的道德家都有此弊病,从宋儒之末流到当代的思想政治工作者皆如此),则其弊病更与前面一种相等,因为他虽承认阴影的存在,但他的任务却是要剪掉阴影而使人变为“无影的人”。荣格则认为,阴影也是我们真实人格的一部分。认识阴影,理解、接纳、拥抱阴影,与它对话,是人格丰富和完善的必由之路。

荣格自己曾经记录过这样一个梦境:我做了一个梦,梦境吓坏了我,也鼓舞了我。梦中,我在一个陌生的地方;黑夜笼罩,我顶着强劲的风缓慢吃力地前进。浓雾四起,我把手弓成杯状,护住手中随时可能熄灭的小灯,我存活完全仰赖这盏微弱的灯光。突然之间,我感觉到背后有个东西朝我走近。我回过头去,看见一团庞大的黑影紧随不舍。尽管我很害怕,却仍清醒地意识到,即使有危险,我一定得保住这盏小灯,度过这个狂风之夜。

这是一个可怖的梦。为什么人们遇到的美梦不多,而怪异恐怖的梦不少?荣格认为,这和意识的压抑作用是不可分离的。我们每个人都有影子,白天之所以看不见暗影,是因为我们忙于日常活动,清醒时意识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很难看到阴影。到了晚上,阴影开始增加,在日常生活中也如此,黑夜到处都是暗影,特别是睡眠之时,随着意识强度愈来愈弱,被它压抑住的那些东西就开始活跃起来,我们白天带着人格面具,掩藏住心底的一切,刻意地使自己的行为符合外界期望,努力扮演好自己的角色,到了晚上就再也封禁不住,自己又变为真实的自己,梦境是残酷的,它拆穿了我们自己欺骗自己的谎言。平常人惯于生活在自欺中而不自觉,而梦境则是不自欺的。所以,古人说“昼课妻子,夜课梦寐”,并非虚言。然而“夜课梦寐”中的“夜课”,如果做得不好,就像是要求自己到了睡梦中也带上和白天一样的人格面具,这样反而在人格的修养上是倒退了——因为不真诚的缘故,或者说,是“似进而实退”了。

所以,成长真是一件如刀刃上行走的事。孟子说的好,“毋忘,毋助长”,过于刻意就变成了自我压抑,过于随性则又变成了放任自流。如同园丁照顾园圃中的植物,关注心灵成长的人也应当如此,给它稍微的引导,阳光雨露,然后,觉知其自然成长的过程,而不是刻意地给自己拔高。曾国藩式的“自课”或许在一段时间之内有效,但长久下来,则曾国藩自己也坚持不住——幸亏他坚持不住,使得内在的活力和生命力未受太大的戕害,否则,曾国藩就会变成一个倭仁那样的人,一个虽然自以为完美无瑕,其实却是被“圣人”的刻板印象给架空了的人。

荣格认为,每个男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个女性原型(阿尼玛),这是男性的性别阴影,而每个女人也有相应的阴影(阿尼姆斯)。在西方文化和其他父权制文化中,女性原型被压抑(由于男性特征被认为是更为高贵的,所以,男人不能表现出女人的特质),甚至女人也不能僭越地“冒充男人”,故而,所有的人格阴影都被彻底地边缘化,由而导致了心灵的枯瘠和灵性的丧失。对于性别的刻板印象,是西方文化最应当克服的自身的阴影。当然,其他文化,例如伊斯兰文化、中国文化,也都有各自的阴影,例如,当代中国人最喜欢做的,就是把自己的文化阴影投射到邻国之上,由而导致偏激狭隘的民族主义自大狂,或许,这也是经过了有意的倡导的缘故。但是,这不但无益于本民族的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对国人的心理成长,也是很严重的阻滞。

心理能量必须流动舒畅,它会把任何遇到的障碍都变成某种形式的病态。阴影则是我们遇到的最大难题,所以荣格关于阴影的所有论述都带有自相矛盾的“诡言”(paradox)的性质。“阴影是人类身上那些最好的和最坏的东西的发源地”,”在你的阴影里同时拥有着你的天堂和你的地狱。”“当你试图摆脱阴影时,它就会增加对你的控制力”“阴影是我们内在的非人性方面,但只有认识和接纳它,我们才能获得真正的人性”。

《荣格心理学导读》读后感(二):迈向完整人生之路

迈向完整人生之路

2018-6-9 21:12:33

荣格对我来说,始终是个谜,他是如此神秘,并且不断地提示我,每个人的人生都不仅仅是那些平白如水的柴米油盐之事,甚至也不是那些复杂算计的勾心斗角之事,所有人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有一个使命,或者说,是一段“大事因缘”,在东方是“开悟”,在西方被称为“认识你自己”。亚历山大可以征服世界,但唯独征服不了他自己,反过来,那些征服了自己(或者说,自己对自己有办法)的人,则是智者或圣人,在人间至为希有。亚历山大、拿破仑或者毛,都未必幸福,而那认清了自己并与自己和解的人(例如佛陀、慧能或甘地),则享有完整的人生,从而是幸福的。当然,这种幸福是超出简单快乐的“自我实现”。正如雅各比在序言中所言:所有的人生都是一种心智人生,只是有些人根本没有意识到这一点。如果我们能渐渐地认清主宰自己的黑暗力量,并且拥抱她,理解她,驯服她,转化她,就不至于沦为这种力量的傀儡,就既不会被群体所裹挟而成为凶猛的禽兽,也不会离群索居而变成落寞的孤独者,个人才会有良好的生活,从而实现长期而明智的生活计划。

荣格

每个人都对自己有着好奇心,并且都期待着人生幸福和自我实现,于是,“认识你自己”几乎是所有人都必须面临的一门功课,这门艺术原本是哲学家的领地,但随着哲学越来越精专于若干极为狭窄的领域,从康德开始(或许还要更早些),哲学逐渐让出了自己的这个地盘,现在,如果你想真正面对自己,特别是深入到灵魂的最底层,和那些最黑暗最隐秘的超越思维的无意识对话,那就只能求助于分析心理学,而非哲学了。哲学,在专业分工当中,不幸地(或者说是宿命地)浮在了意识的浅表,思而知,虑而解,如日下的孤灯,虽有光明而无所用,而如果超出思虑的层面,我们就必须读弗洛依德、荣格、马斯洛、阿德勒和弗洛姆这五位大师的著作。其中,最值得读的是荣格。

我对荣格是有偏嗜的,他不像弗洛伊德那么纠缠于压抑的性欲,而是具有更为开阔的胸襟,深深地潜入灵魂深处。我在大学时就读过他的《分析心理学的理论与实践》,但荣格始终是晦涩的,神秘的,正因为他的这种神秘,所以我读他的书,一方面感到那种无可言状的魅力,另一方面又总是不得其门而入。2012-2013年读了《红书》(The Red Book),让我养成了记“梦日记”的习惯。2017年读了《荣格心理学七讲》,大致明了了荣格的意思所在。2018年读的这本《荣格心理学》则风格更为明晰——虽然它出版到现在已经78年了,但丝毫不显得过时,它是一部非常吸引人的书——中译也流畅出色。这本书的作者约兰德·雅各比是荣格的长期助手,也是荣格的博士生,作为入室弟子的她,深受荣格的喜爱和信赖,这也是唯一一部由荣格亲自作序的介绍荣格的著作,可见其真确与权威性。这种权威性不是学究气式的那种“权威”,而是类似禅宗“以心传心”而得到的那种特殊气质上的传承。雅各比富于女性的直觉力,她对荣格的把握是真切的,绝非后世那些只从书本资料加以考据的学者所能匹敌。

本书的结构异常清晰,只有三章。第一章介绍“心理的结构与本质”,这一章是对各种核心概念的介绍;第二章是“心理动力学”,主要介绍了动态的概念“力比多”和心理能量问题;第三章是以“释梦”为核心的各种应用。第一章可说是静态的、结构性的、形式性的;第二章则转入了动态的联系和发展过程;第三章则是以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方式将前两章的内容作了具体展开。

每一个心灵都好似坐落在巨大黑森林里的沉寂了数千年的古堡。然而,我们没有地图和建筑设计图,只能自己慢慢摸索,在一片黑暗和神秘中,直面其中的惊悚,并寻找里面的宝藏,心理学家好比拿着蜡烛的人,这摇曳的烛光未必能照得分明,却犹胜似摸黑而行。故而,荣格在序言中说:不要把我的思想视为教条,心理学不是终极理论,但是,“我所研究的不是精神病理学,而是包含病理学实践材料的普遍心理学”。于是,荣格把自己和弗洛伊德划清了界限。作为原创性的大师,荣格也认为这本书对其心理学脉络的介绍,是“我自己至今无法做到的事情”,这便有些“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感慨了。大师往往沉浸于自己的思想,却不能自己给自己写导论。所幸,荣格有雅各比这样的弟子和助手。

《荣格心理学导读》读后感(三):两千年的真相至今还是真相/自我探索

关于我学习荣格心理学的故事 1、最初是从朋友那里了解到八维人格测试的,当时我正沉迷在九型人格的新奇世界中,所以我和朋友相熟络的对话是:我按照九型分析对方,对方和我聊八维, 有点驴唇不对马嘴,但却让我陷入了自己的某个high点,而不愿清醒。(捂脸捂脸…) 2、测试后显示自己是一个ENFP,该型号特征和自己有60%的匹配度,对于这个发现,我即兴奋又感觉有趣。当时我那个朋友是一个INTB,无论是从智力还是从思维上,都在碾压我,(有些特征我确实不擅长,比如个人独处、下五子棋、可以很开心的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享受着自我)对于我来说都很神秘,也吸引我,于是乎我就主动摔进这个荣格心理学的“坑”,连续跌跟头后,开始保持了成年人表面的克制和体面,(内心依然对这个型号保持着热情,像是一个爆发的小火山)。我开始发奋图强,学习荣格心理学,这就是我最初了解荣格思想的开头。 言归正传: 1、看完这本书,更倾向于了解自我的阴影、个人无意识、投射(喜欢的的男生、女生为什么是某个种类或者人)。人不能总活在外在功能或者人格面具所在的世界,这样内心的无意识、阴影会被压抑,离我们越来越远,让我们找不到来的路; 2、书中关于曼陀罗的解释新奇而有趣:从历史经验来看,曼陀罗追求的绝不是稀奇古怪,而是秩序。它的象征表现形式处处显示同样的规律,呈现典型的对称排列,所有元素都在一个圆圈或多边行中,象征完整,这些元素都与一个中心发生联系。 3、还有一个观点,是关于阿尼玛和阿尼姆斯的,我觉得也很有趣,具体的我就不透露了,想要了解自己为什么喜欢这个人或者探索自己的,那就看这本书吧。 4、对【荣格心理学】感兴趣的,可以先读《荣格心理学入门》,然后读《荣格心理学》这本书,会更加通俗易懂。 摘录: 1、人格的发展是福也是祸,我们必须为此付出很大的代价,因为它意味着孤寂。人格发展的第一个后果是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从彼此没有区别、懵懂无知的芸芸众生中分离出来,这是不可避免的后果。 2、炼金术中最重要的可能并不是化学实验,而是某种用伪心理语言表达出来的心理过程。炼金术使用的原始物质“第一物质”的混乱无序,代表着无意识中的混乱无序,通过分拣、蒸馏、不断进行化合,最后从中产生的是精微体、再生体、是金子。 3、用荣格的话说:基督教的作品是需要拯救的人为了向救世的上帝表示敬意而创作的,而炼金术的作品就是拯救者拯救沉睡在物质中盼救的世界灵魂的努力。炼金术士可能将自己的心理转变过程投射给化学物质,并通过化学物质体验这一过程。 4、千百年来,人类心理的基本现实几乎没有明显的改变,两千年的真相至今还是真相,也就是说,至今还有效,还有生命力。

《荣格心理学导读》读后感(四):认识与拥抱自性之路

荣格是瑞士著名的精神分析及心理学家。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源自于他对于大量精神病患者的治疗实践经验。荣格承认性欲和权欲在心理中的决定性地位,但与弗洛伊德或阿德勒不同的是他拒绝接受把所有心理障碍都归于一种单一冲动因素的假说。他认为居于顶端的因素是人类独有的、心理中天然的对于精神和宗教的需求。因此心理中原始冲动和人格彼此对立,他称之为“天性与精神”的对立,一种人性与动物性的对立。荣格的学说可能对于大多数年轻人来说还无法完全读懂。虽然它总能让人感到“是的,确实是这样,有人把我这种内心的感受归纳了出来”的感觉,但我们还缺乏足够的社会经历去读懂所有的内容,例如我能完全理解阴影,但不是很能读懂心象部分。这可能是修身不足的结果。

意识与无意识 荣格认为心理分为“意识”与“无意识”两个区域组成,它们彼此对立又彼此互补。人类起源于无边无际的无意识,而意识就如小小的孤岛。“自我”是心理的核心,主要负责适应外界。如果与自我的关系得不到自我的认可,那就只能是无意识的。由此,自我<意识<个人无意识<集体无意识,它们如同一层层的同心圆包围着。无意识是整个人类的经验中酝酿着出的符合内心世界惯常行为方式的典型反应,具有强大的平衡补偿能力,与意识针锋相对。 意识和意识的功能 意识是个人特有的与外界相适应的反应,它可以被概括成四个功能:思维、直觉、情感和直觉。其中情感和思维为“理性”轴心的两端,它们都涉及到判断,而判断依据完全相反。而感觉和直觉为“感知”轴心的两端,区别为“感觉”功能记录事物的本来面目,而“直觉”注重感知事物之间的关联。 荣格认为在这四种意识的基本功能中,一般会有一至两种主要使用的功能,两至一种辅助性功能,还有一种功能完全处于劣势,潜藏在无意识中,意识无法支配。劣势功能未得到分化,粗糙、模糊、不可靠,不是人掌握它,而是它掌握人。只要有机可乘,有激发的条件,劣势功能就会自发从无意识中发力,它的爆发带有无意识中原始冲动的特性。例如有些人会突然一反常态,变得粗野、冲动,吓旁人一跳。 随着年龄增长,优势功能会过度分化,而对应的劣势功能会在潜意识要求补偿。一个人可以在意识的提升中首先意识到劣势功能的存在,最终将四种功能都提升到光明的“意识区域”,就可以说这是一个“圆满”“完美”的人,当然在实践中只能无限接近,这与中国哲学中“修身”的原理是一致的。 除功能之外,荣格认为心理功能还可以定义两种倾向:外倾和内倾。心理倾向是个人面对客体的反应姿态,外倾与客体保持积极关系,而内倾消极。同样这两种倾向也互相补偿,另一部分潜藏在无意识中。个人同样也应有意识的接受和发展自己的无意识倾向。 无意识 无意识包括个人无意识区域和集体无意识区域。个人无意识区域“地下第一二层”包括被遗忘的内容、被压抑的内容。集体无意识区域的“地下第三四层”是我们的情绪区和原始冲动区,更深的是永远得不到意识化的最底层、最黑暗的部分,是我们进化、发展而来的体验:动物性体验,人类始祖的体验,从种族到民族,从部族到家庭,最终到达个人心理的个人无意识区域。就像层层叠叠的地层,集体无意识中记载了我们每一代祖先的记忆和伤痛。它就是客观自然。无意识内容往往以症状、情结、梦、想象和幻想中的意象与象征形式表示,我们只能通过这些间接的途径认识无意识。 人格发展之路 人格的发展是个体有意识地将自己从混沌的集体无意识中分离出来,其终点是将心理中的意识与无意识相互结合并形成稳定的关系,称之为人格的完整。完整总是相对的,追求完整是个体的终身使命。实现充分完整性的人格是无法达到的理想,但无法达到并不是反对理想的理由,因为理想不是目的地,而是指路牌。 个性化总体分为两个阶段,前半生的任务是“投入外部现实”,发展和分化主导和支配的心理倾向,发展人格面具,融入外部世界,找到自己的位置。后半生的任务是“投入内心世界”,更深刻的认识自己和人类的本性。与自身和解,反省自己没有意识到的特性,将自己与宇宙联系起来,也可以作为对死亡的准备。 人格发展的第一阶段可以体会到阴影。阴影是原型形象,是我们天性中埋没在潜意识中的阴暗面。正视阴影就意味着毫不留情地观察并批判自己的本性。但是由于投射机制的存在,阴影经常被投射给一个客体。如果认识不到自己的阴暗面,那么事情就永远“是别人的错”。如果分析对象不能正确将自己的阴影意识化,就永远无法客观看待自己的人格。

人格发展的第二阶段是发现“心象”。心象是异性的意象,男性心象被称为阿尼玛,女性心象被称为阿尼姆斯。认识心象是把自己的异性形象纳入意识倾向的过程。如果说人格面具是自我和外界的中转站,心象就是自我和内心世界的中转站。遭遇心象之日,就是人生前半部分结束之时,意识确定了对外的方向,由此人必须开始进入内心世界,面对自己的异性成分,扩展自身的人格。 人格发展的第三阶段是摆脱精神原则的人格化。这一阶段需要了解自己的本性,了解自己纯粹女性或纯粹男性的本源,直至追溯到形成本性的原始形象。摆脱这些“拥有超自然力量”的形象,荣格认为就如同男性第二次并且真正摆脱父亲,女性摆脱母亲,两者都使个体第一次感受自己独一无二的个性。但如果失败,就会像尼采认同查拉图斯特拉的形象一般,变得自负骄横。 最后的一步为“自性形成”,即通过一个共同的中心将心理的两个分支系统——意识与无意识——从对峙引向结合。只有这样,一个人才能解决自己与自己承担的两种现实——内部与外部的现实——之间的关系,成为圆满的人。 实现人格的完整性是人的终生任务,从另一种意义上说,人的一生都是在为死亡做准备。死亡如生命一样也是生命不可分割的部分,死亡用它的拥抱保护了我们。老年人会越来越接近与集体心理相互交融的混沌状态——人在孩提时代奋力摆脱的状态,人生的循环便在死亡时闭合,如同衔着尾巴的奥罗波若蛇。这个任务完成后,死亡就失去了可怖性,便可纳入生活之中。

《荣格心理学导读》读后感(五):倾听“无声之声”

倾听“无声之声”

2018-6-10 16:15:00

在深夜或凌晨,我们或许会做梦,大多数梦都会在醒后几分钟之内烟消云散,但也有的梦会萦绕心头,或者,在不同的睡眠中反复出现。比如,一个知识分子常常梦见一道奇幻瑰丽的彩虹,他试图走上彩虹,但彩虹旋即散去,他掉了下来;当他再次梦见彩虹时,他选择从下面走过去。彩虹象征着他的理想,他的理论世界,他还保留着对理想的渴求,但已经看到了现实的艰难。他逐渐地要从“理想主义者”变为“适应社会的人”了,但他依然心有不甘,于是,就反复地梦到这道彩虹,提示着他,仍然有一个瑰奇的世界。

梦中反复出现的形象,按照弗洛伊德的看法,表现了受压抑的欲望,这种欲望,人在白天是感受不到的,因为人受到各种清规戒律的束缚,于是,把自己的欲望小心地封闭起来,锁在心灵的阁楼里,严加看守,不让它出来。但到了梦中,“看守”打了盹,于是欲望倾巢而出,这心灵的“阁楼”,就被称为“无意识”或“潜意识”。

荣格秉承了老师弗洛伊德的看法, 把心智状态划分为“意识”和“无意识”,意识是清醒的、理性的、明白的,它给自我提供了一片活动空间,“自我”居于意识的中心位置,而“意识”的外缘则是“无意识”,于是,由自我出发,经由“意识”和“无意识”,我们得到了一个套环似的结构。在无意识的汪洋大海里,意识像是飘荡的小船,又像是冒出海面的小岛,“无意识就像拥抱全世界的海洋,而意识就像一个小小的孤岛漂流在这无边无际的海洋中”。用心理学家乔纳森·海特的比喻,意识如同骑象人,而无意识则如同大象,意识清醒,无意识幽深,意识有理性,而无意识则充满激情。与意识相比,无意识的历史更为悠久绵长,承载了几百万年到几十亿年的生命原始记忆,意识其实是从无意识中“涌现”或“析出”的。无意识是我们每个人童年的状态,在那个“黄金时代”,我们无忧无虑,看上去仿佛无知无觉,其实这是无意识的天堂。“长大”,其实就是“意识”完成了对无意识的“征服”和“压抑”。

但荣格不同于弗洛伊德,他认为“无意识”具有极高的正面意义。无意识不仅仅是被压抑的欲望,还是智慧的储藏所。用荣格的话来说,无意识是“二百万年的自性”,是“创造力之母”,是产生一切艺术和伟大作品的永恒不竭的源泉。荣格从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到,自己的心智当中有两个“我”,其中一个比另一个要古老得多。那个古老得多的“我”,荣格将其称为“自性”,也就是无意识的根源。它源于人类祖先,甚至所有生物的祖先,在儿童时期,它没有被压抑,所以,童年是每个人的“黄金时代”。

荣格《红书》

现代人最大的缺陷就是太理性,儿童时期的无意识得不到充分发展,就被自负傲慢的理性排挤,打入冷宫。“过于理智的意识态度虽然能带来有目共睹的成功,但它却不适宜于生活,生活枯燥乏味,渴求甘泉,而甘泉只有在‘儿童王国’才能找到”(93页)。所有的灵感和创造性,都隐藏在无意识里,只有深深地潜入无意识的深渊,才能得到宝藏。这些看上去奇幻古怪的意象,是人类千万年积累的集体智慧,所谓创造,就是激活沉睡着的永恒象征,对其加以发展和塑形。“用原始意象说话的人,就等于用千万种声音说话,他能打动人心,同时他能化倏忽为永恒,以个人命运来表现人类命运,激发我们的内在力量。这种力量曾经帮助人类度过漫漫长夜,排除千难万险以自救,这就是艺术效力的秘密。”(32页)

可惜的是,现代人已经远离了灵魂,也远离了无意识。他们的世界是被意识的重负压垮了的世界。荣格当年认为,这是西方社会特有的问题,高度文明、高度技术化、理性统治的西方社会,根源性的力量失去了魔力,把人类遗弃在孤独忧郁之中,东方社会和非洲社会要健康得多。荣格曾周游世界,考察各个文化的不同,我们相信他的判断,但随着传统社会的土崩瓦解,西方社会的病症也传染到了全世界。今天的中国人比之西方人更加焦虑,也更加轻视无意识的世界。他们听不到自己心灵的声音,也很少关注自己的梦境。梦、幻想、童年,都被认为是无用的赘疣,以前叫做“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的口号是“赢就要赢在起跑线上”,在这里,童年被消解得无影无踪。但是,根据“能量守恒”(心理学上也有类似物理学上的能量守恒,亦即力比多的守恒),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给了意识世界的现代人,必将受到无意识的反弹,而且反弹的力度将超乎想象。那些“少年老成”的人,以后多半会成为情感上不成熟的“巨婴”;那些沉迷于数理化而缺乏人文素养的人,日后也会受到非理性情感泛滥的折磨,在物欲横流的大潮中,首先倒下;一个过度算计的社群,会变得缺乏活力;还有现在用人工智能“天眼”控制的班级,每个小朋友打几次瞌睡,说几次话,玩闹几次都被记录下来,用以评测其学业,虽然校方说“仅是参考”,但这里反映出来的“理性”精神,恰恰是一种“死之说教者”。这自以为达到了最高水平的教育,教导出一群不会玩也不会闹的孩子,然而压抑的情感就像被压抑的岩浆,终究是要找到一个薄弱之处,喷涌而出。当无意识突破了“意识”的阈限,就形成了“情结”,终生摆脱不掉。劣质教育的可怕,就在于它用人工的方式打破了自然的进程,由而让一代人都有这样或那样的心理问题。从我个人的教育经历来看,现代的优秀学生大多知书明理,彬彬有礼,勤奋好学(因为我所在的大学还算是比较优秀的大学),但是,他们当中大多数人,整个生活是被动的,他们没有自由意志,不会做出自己的选择,生命力被摧残——至少在学业上是如此——然而仍然能考高分,他们的“为学”就被简缩成了考高分,或者通过各种测试和考试。然而,其他方面正常吗?这是老师甚至多数家长都不会问的,他们需要的只是学生和孩子“显得好”,表面上好就足够了。至于是否“真的好”,他们是不关注的。

于是,荣格甚至肯定“神经症”的正面意义,神经症是一个契机,通过神经症,我们更为关心自己被忽略的那一面。神经症,在荣格看来,是人格形成的发动机。另外值得注意的是梦境和闲暇。正如我的老师在《行为社会科学基本问题》中所说,从2013年以来的脑科学研究,肯定了“闲暇”和“梦”在大脑塑形中的含义,无论是想象力、创造力和社会交往能力,都需要人们享受闲暇。但是,现在的教育(无论中国的还是美国的)都在尽最大的可能剥夺这最宝贵的闲暇时光,于是,当代没有大师就是必然的宿命。

荣格《红书》

一个健康的人格,是意识和无意识达到相互平衡,协调自如的状态。在荣格那里,就是激活无意识深处的原型,与自己的“自性”对话,倾听它的声音,将意识和无意识做创造性的整合。要重视自己的梦境,“我们很可能在不断地做梦,只是清醒的时候意识太吵闹了,所以我们听不见自己在做梦。”“我们不是在做梦,而是被做梦,我们是客体”。所以,荣格用十几年的时间记自己的“梦日记”,后来被汇编成《红书》,又称为《新书》(Liber Novus)。他的这部神秘之作,共416页,重达4公斤,里面充满了令人震撼的彩色插图,描绘了他的灵异梦境,荣格认为,仅靠文字是不可能表述梦境的,因为无意识不可能用意识的方式理解,所以他画了大量图片,这可以看做是荣格度过中年危机的“寻根之旅”,他身体力行地实现了个人整合。荣格的思想结构,如雅各比在第2页的脚注中所说,与新柏拉图主义的形式不无相似之处。新柏拉图主义哲学家如普罗提诺(Plontinus)认为,宇宙的本源是太一(the One),世界由太一“流溢”而出,太一化为纯粹理念,而纯粹理念则流溢出灵魂,再由灵魂创生世界。人们的心灵从物质世界中来,通过反思而逐渐上升,回归到“太一”的状态。但新柏拉图主义仍是理性化的,在荣格那里,则回归于理性与非理性的交汇和谐而趋于完整的人生。在这一过程中,自我意识要负起更大的责任。

约兰德·雅各比

一个人在一生中,至少要努力这样一次,深深地进入并且了解自己,把光明的意识层面和黑暗的无意识层面整合起来。“如果早年没有这样的要求,那么中年是最后的期限,要么此时做到,要么永远做不到”(31页)。雅各比的这段话,足以让人自勉,并且会认为,为这一段“大事因缘”而努力是极为必要的,否则,真是虚度了一生。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