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克鲁索的读后感大全

克鲁索的读后感大全

《克鲁索》是一本由[德] 卢茨·赛勒著作,世纪文景/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33,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克鲁索》读后感(一):为被唾弃干杯

荣获德国图书奖的《克鲁索》,是德国著名的诗人卢茨·赛勒的首部长篇小说,该部小说因作者在27岁那年的夏天在希登塞岛的克劳斯纳饭店做洗碗工,而有了创作的源泉:这个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象征着自由的小岛融合的一个有关自我探索和真正自由的故事。《克鲁索》里面的主人公克鲁索取名于英国丹尼尔·笛福的《鲁滨孙漂流记》里面的主人公鲁滨孙·克鲁索,赋予在克鲁索身上的传奇和挣扎,他在困境中构筑的安全城堡,他的精神领袖和庇护所,是希登塞岛的克鲁索能量。

《克鲁索》读后感(二):没有叙述的小说

当小说没有叙述,便得需要其他来支撑

或者借由意象营造的氛围,或者是情绪

既然故事不可或缺,书的厚度也已显然

一种诗意的东西就会来取代叙述的缺席

毫不奇怪,卢茨·赛勒首先算是一位诗人

而《克鲁索》则是他写出的第一部小说

整部小说由相互并列着的简单句子构成

甚少有起承转合、产生叙述力的连接词

“句号分开 句子断然。”这是诗人的策略

不能说不可如此行事——万般皆成文章

但没有叙述,就像没有隐喻内置的诗歌

感觉完全不同了:阅读价值削减至贫乏

阅读诗内的叙述与阅读小说的诗,两者

如此不同:诗的叙事仍可借由句子安排

获得言外的余味,但以叙述为本的小说

倘使没有叙述强力推进,多靠诗的空洞

氛围来填充,无异于空足迷失于密林中

《克鲁索》读后感(三):灵薄狱或乌托邦

米歇尔·图尼埃在他对《鲁滨逊漂流记》的一次大胆而颠覆的改写中使用了这样的标题——《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将野人礼拜五的存在作为鲁滨逊传奇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转折点。在现代文明与原始自然的冲突之间,图尼埃笔下的鲁滨逊让野人礼拜五随船去往英国,自己却选择了在与世隔绝的孤岛度过余生。这结局教人不禁发问,灵薄狱的苦行究竟有何种魅力,竟能使遇难者拒绝回归故土?

而卢茨·塞勒同样大胆地在《克鲁索》一书中对这个问题进行了一番独特的解读。尽管在内容上融入了德国柏林墙倒塌前夕的历史政治背景,并将场景设置为东德边缘地带的一个度假小岛,但主人公艾德及其伙伴们在岛上自食其力其乐融融的生活,仍然不免使人将这些场景与鲁滨逊花了二十多年在荒岛上建立起的那个国度联系起来。

一个独立的国度,一个心灵救赎的乌托邦。在岛上长大的克鲁索将短工们和“遭遇船难的人”聚集起来,分享食物、住所和娱乐,定期举行集会,设立各种仪式和规矩,几乎就是一个自成一体的国家。克鲁索用“遭遇船难的人”指代那些带着逃离东德、追寻自由的信念来到希登塞岛的人们,他收留他们,尽管这些人真正追求的自由在大海的另一端,在边缘之外的地界,尽管不断有人在往希登塞岛的更远处逃跑的过程中葬身大海。因此我们在卢茨诗意的文字之间,不难发现这个乌托邦梦幻而脆弱的框架。他们彼此间分享的关于自由的信念如同诗人的空梦,而岛上生活的充实反而凸显出仪式集会的异样感。甚至早在艾德真正领略岛上的全貌之前,作者就通过他留宿的观鸟台暗示了这个世界的真相:不过是一个摇摇欲坠的临时栖息地,人们如候鸟一般,来来去去。

作者以克鲁索之名暗喻鲁滨逊,但他的目的显然不是绝境求生的意志。建立乌托邦的是克鲁索,孤身流亡的却是后来跟随着克鲁索的艾德。因女友之死而几欲自杀的艾德在洗碗工的锅碗瓢盆交响乐中汗流浃背地找回生活的实感,向艾德敞开心扉的克鲁索却在迷惘之际陷入疯狂。艾德在他狐狸与小王子的妄想中排遣孤独,克鲁索则在巡视领土的闲暇写作诗句。鲁滨逊和礼拜五的角色仿佛在叙述中不断地变换着,一步步走向图尼埃在《礼拜五或太平洋上的灵薄狱》中对自我存在的探求。在这一层意义上,这个乌托邦的破灭不啻于灵薄狱的又一轮历练。在模糊的地狱边缘,人们一再迷失自己。而这一次,再无单纯如白纸的野人,也没有迷人而危险的大自然,反倒是黑沉沉如潮水的一窝蟑螂,激醒人们原始的活力,与欲望。

《克鲁索》是以诗歌成名的卢茨·塞勒首次创作的长篇小说,其中不乏鲜明繁复的意象,和流水般的诗意。同时,在自我觉醒和感情认同之间回响着的那些特拉克尔的诗句,在被主人公以“存货”指代之际,也完成了其文学救赎意义的具象化。相似地,反观卢茨在书中时而深情,时而冷静的书写所引起的共鸣,相信《克鲁索》作为一曲写给追求自由之人的挽歌,亦已完成它的使命。

《克鲁索》读后感(四):自由在何方

读完这本书,脑中立马浮现出几个字——诗意的栖居。作为德国极具代表性的诗人,卢茨·赛勒在尝试长篇小说《克鲁索》的时候,文字也是极富有诗意的。断壁,悬崖,一望无际的碧蓝大海。在克劳斯纳,这危险却广阔的意象代表着的,是自由的趋向。这,是一个关于自由的故事。

诗意不仅体现在海岛清新明朗的环境里,也体现在众人的心灵里。诗意与自由是密不可分的,表浅的自由从艾德在窗口探出大半身子的战栗,到湛蓝大海代表的无限的可能,走向的是诗意的毁灭,而克鲁索所推崇的,由外向内挖掘心灵深处的自由,则满溢着诗意的永恒。

故事由绝望的艾德开始,他失去了女友G,也失去了生命的颜色。选择去克劳斯纳,不过是选择和其他人不同原因的“逃避”罢了。追寻自由,换句话说便是逃避不自由。自由到底是什么?在窗口感受游走在生死边缘的漂浮感?或是跑到被抛弃者聚集地的海岛上?抑或是在代表死亡的蔚蓝大海的诱惑下朝向彼岸的游动?海岛的领导人物克鲁索虽然身处这逃亡之地,却和逃亡的众人不同,他认为自由是根植在每个人心中的。众人奔波各处去寻找遥不可及的自由,那渺茫希望的海市蜃楼后是死亡的深渊,这是完完全全的错误。

关于自由的讨论是书中的精神内核,但这乌托邦的世界终究是处在动荡而分裂的大环境之下的。迷茫的艾德初来岛上工作,这里所有都像诗一样美丽,所有人都是诗人,但只有克鲁索像是无涯墨色大海上高高矗立的灯塔。相似的失去亲密关系的人的经历使他们越走越近,克鲁索发掘内心自由的引导像是岛上美丽的歌。美丽的心灵之歌在整座岛上萦绕,对抗着塞壬女妖的魅惑叫声,他们不断从大海的口中挽留那些追随用自由做遮掩的死亡,走上不归路的人们。但这乌托邦式的王国在时代的洪流下崩解,离开这理想王国的人越来越多,他们回归生活,不再是狼狈的逃亡者,曾经在艾德眼中坚不可摧的克鲁索慢慢失去耀眼的光彩,而小岛飘摇的特点也变得愈发明显,就好像他们的命运。主次地位发生了变化,曾经是克鲁索引导着艾德寻求内心的自由,现在则是由艾德引导着失去光彩的克鲁索坚持走下去。那无形却难以越过的海上柏林墙,在大趋势下慢慢被推倒。赛勒没有明确点出克鲁索的理想王国倒塌的原因,但我们知道,是那两德统一的时代浪潮在冲击这个飘摇的地方。赛勒将时代背景虚化,只展现其力量,而他着重强调的,依旧是背景中的人,以及人们追求自由的力量。

初次阅读的时候,缓慢的叙事节奏如同朗诵一首长诗,随着艾德一点点从灰暗走向蔚蓝,在油腻腻的洗碗池边,在海边新鲜的泥土旁,在狐狸慢慢变成静态枯骨的洞穴里,他与这个海岛渐渐融为一体,他与跃入死亡之海的逃亡者之间的分别与海岸线一样越来越鲜明。艾德和克鲁索之所以成为心灵至交,是因为他们对自由追随的方向是相同的。与期望通过小岛逃离东德的逃亡者们不同,他是追随着童年的足迹踏入小岛的,他的逃亡,目的地是内心世界,而不是众人憧憬的西德。或许这种扎根心灵的自由就像收音机维奥拉的声音一样飘忽不定难以追寻,但这种追寻本身带来的友谊,爱,和觉醒 都是实实在在流淌在血液中,感受得到的。

当所有缥缈的东西离去,留下的,便是明明确确的真实。“所有的边界都开放了”,仿佛一直以来想要冲破的“自由”突然变得杳无踪迹,这是其他人追寻之路的结束,而对于艾德和克鲁索来说,也是用心灵与之抗争的结束。当人们不是去远方寻找自由而是依凭自由的心灵去向远方,当探寻心灵自由的人为大海的死者唱起安魂曲,即便成为被唾弃的人,也应该是围在一起,笑着干杯的吧。

《克鲁索》读后感(五):生在一个不自由的国家还能怎么办?

《克鲁索》和同样由世纪文景公司出版的,被我盛赞过的《斯通纳》很不一样。《斯通纳》是前半部分不好看,《克鲁索》是从头到尾都不好看。

这是一本由诗人所写,充斥着西式典故,几乎没有什么情节可言的纯文学长篇小说。

咬牙切齿读完以后,我把这本折磨了我一个星期的书扔到了沙发缝里,并在豆瓣短评上给与这本书“不明觉厉”的评价。

原本想把读这本书的经历当做吃了一道难吃的菜一样,先吐槽再忘掉拉倒。

然而,接下来连续几天晚上睡不着,老是想起这本难看的小说,你说烦不烦躁?

终于,已经差不多忘了自己还有个书评公众号的我,在昨天晚上决定今天无论如何都要为这本书写一点东西。

《克鲁索》以1989年的东德为故事背景。学习文学专业的大学生艾德先是死了女朋友,又找不到和女朋友一起养的猫,本着爱咋咋的死了也好的指导思想来到了小时候和家人一起去过的东德旅游胜地——希登塞岛。

一方面,很多准备自杀的人倾向于到风景秀丽,尤其是和家人有过美好回忆的地方向这个世界告别。

另一方面,希登塞岛与丹麦默恩岛隔海相望,可以看作是通往西方世界的“海上柏林墙”。反正都不想活了,也不怕被东德人民军抓住枪毙了。

是死?还是叛逃?总之先上岛看看情况再说。

用作者的话说,希登塞岛属于“得享极乐的人、白日做梦和梦中起舞的人,属于失败者和边缘人”。按照本人粗俗的理解,希登塞岛属于“稀松二五眼的人、要民主要自由的人和家道中落以后的贾宝玉那种人”。

艾德在一家名为“克劳斯纳”的餐馆找到了一份洗碗工的工作,并结识了苏联将军与马戏团女演员的私生子亚历山大·克鲁索维奇(昵称克鲁索)。

哲学青年克鲁索对自由有着自己独到的简介,他认为众人所追寻的所谓自由会发出仿佛塞壬女妖的歌声一般“魅惑人的叫声”,会引诱追寻自由的人踏上一条不归路,而真正的自由并不在他们希冀的远方,他根植在每个人的内心中。(看到这,很容易觉得克鲁索是个卖心灵鸡汤的老禅师,别急,继续看。)

在这种对于自由的理解之上,克鲁索建立起了一个乌托邦式的“克鲁索王国”,通过极具仪式感的“分配日”、“圣汤”、“洗身”等活动,他一边为那些偷偷潜在小岛上伺机逃跑的人提供暂时的栖身之处和食物,一边将自己对自由的理解灌输给这些人,以免他们步那些在逃跑中葬身大海的牺牲者的后尘。

帮助克鲁索维系这个王国的是希登塞岛上的短工们,核心则是克劳斯纳餐馆的短工,还有仿佛滔天巨浪中的诺亚方舟一样的克劳斯纳。

一个苦逼的文学青年,一个牛逼的哲学青年,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金风玉露一相逢,算了我还是别吐槽了。

在两德即将统一的时代洪流下,克鲁索一手搭建起的乌托邦一点点分崩离析,曾经紧密的围绕在它身边的那些克劳斯纳的短工们开始一个接一个地离开克鲁索搭建起来的理想王国,回到现实世界中去。

失去了拥戴者的克鲁索身上曾经笼罩的光环开始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越来越浓重的悲剧色彩。克鲁索成了“一个孤独的军队统帅,一个没有军队的将军,一个正在冻僵的英雄”。

这时,艾德和克鲁索的角色也悄然发生了变化。曾经生活在克鲁索庇护下的艾德开始变得越来越强大,“慢慢进入了他的新角色”,因为“现在得由他负起责任来”。曾经的诺亚方舟现在仿佛一艘风雨飘摇中的小船,同时昭示着艾德和克鲁索的命运。

身受重伤的克鲁索被父亲从岛上接走,回到了现实世界中。成为克劳斯纳“最后一个短工”的艾德独自支撑着克劳斯纳,直到从收音机中听到两德边界已经打开的消息,随后,他也离开了希登塞岛,回到了自己的生活中。

这本书与《鲁宾逊漂流记》的互文关系就不用我说了。(鲁滨逊的姓氏的就是克鲁索),相对于文学,我还是对历史更感兴趣一些。

民主德国,1949年建国,1990年与联邦德国统一(实际上就是并入联邦德国)。在其存在的四十一年历史当中,其国民生活水平一直在社会主义阵营当中数一数二。可即便是重兵把守的柏林墙也无法阻止东德人民抛头颅、洒热血、前赴后继地逃向西方。对于自诩社会主义优越性的东德及其背后的苏联,柏林墙既是打在自己脸上的响亮的耳光又是矗立在世人面前的耻辱柱。尤其是苏东剧变以来,东德的这段历史几乎完全了西风压倒东风的样板。

克鲁索的核心观点可以总结为“东方的任务”。本人一点粗浅的理解就是:东方人不要跪舔西方人的自由,而应该探索出自己的自由之路。比如,遁入内心,对诗之旅进行探描等等。

说得再通俗一点,不一定非要到远方去找诗,我们也可以通过诗到达远方。(诗不是狭义的诗歌,而是广义的诗魂——比如诗意地栖居,比如,诗即反抗。)

之前,我一直在向大家介绍一些好看有趣的书,为什么这次推荐了一本纯文学小说咧?

有的书,很好看,并且想反复看。这种书,我比作软炸里脊,怎么吃都吃不够。

有的书,很好看,但看过之后就不想再看第二遍。这种书,我把它比作红烧肉拌糖兑雪碧。

有的书,不好看,特殊时刻看一看却有起死回生之功效。它难得一见又富含营养,我把它比作长白山里采一颗少一颗的老山参。

最后啰嗦一句劝人读书的大白话,回答一下本文标题所提出的问题。

越是通俗有趣的玩意儿,管得越严。越是晦涩难懂的东西,尺度越可以大。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