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鲁迅文学全集》读后感1000字

《鲁迅文学全集》读后感1000字

《鲁迅文学全集》是一本由鲁迅著作,群言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98.00元,页数:全7册,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鲁迅文学全集》读后感(一):重新追忆鲁迅文风

Blue编辑

鲁迅先生可以说是中国近代以来文学上的一位奇人,其作品可以说是影响了后世几代人。在之前的读书时代,经常在语文课本上能看到他的作品。而我就是因为在阅读了其小说《阿Q正传》之后对鲁迅先生的作品产生了兴趣。但是由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实在太多,在我看来很难能够阅读完。

《鲁迅文学全集》读后感(二):读鲁迅作品,给精神补钙

生而识字,我们就绕不开鲁迅作品。因为一直以来,鲁迅作品都是中小学教材必备的内容。但是,重要的不一定是喜欢的,作为中小学生,对鲁迅作品多少有些畏惧。“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曾是大部分中小学生的心声。近年来,随着教材中《朝花夕拾》等散文小说作品的增加、杂文的减少,相对降低了学习的难度。

其实,学生对鲁迅作品隔膜的原因首先在于时代状况的巨大差距,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其次就是鲁迅作品的精神高地,有着学生难以企及的高度。所以,学生感到学习鲁迅的作品比较艰难。

但是,鲁迅不惟一个文学大家,实为民族精神之魂。毛泽东评价鲁迅是“中华文化的方向,民族之魂的坚碑”, 所以,每个中国人都应该读鲁迅。

那为什么十几岁的孩子就要学习鲁迅作品呢?

虽然十几岁的孩子并不能很好的理解作品内涵,但通过学习留下的印象,可以起到人生早期精神启蒙的作用。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阅历的增加,就会不断有新的理解与感受。鲁迅作品对于孩子摆脱浅思维,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非常有益。并且,还可以引导孩子开始思考关于民族文化的问题,这个意义是巨大的。鲁迅作品对于孩子精神成长的作用,相当于“钙剂”了。

不惟孩子,即使如成年人,红尘滚滚,受社会熏染,精神上的钙有不同程度的流失。读读鲁迅作品,给精神补补钙,能重获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今天,快餐文化、碎片文化的流行,对传统文化造成强烈的冲击。我们很多人已经不能沉静下来,已经失去了读纸质书的时间和兴趣,能读耐人寻味、需反复咀嚼的书的人更少了。这种现象,会对我们的人生理想、精神状态产生重大影响。

那怎么读鲁迅作品呢?

首先我们必须了解当时的写作背景,这是解读鲁迅作品的密钥。鲁迅作品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整体,虽然小说、杂文、散文有体裁、结构、表达内容方式等不同,但在同一时期,一些特定的思想内容总会在不同的作品中反复得到表现,所以,只有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和具体的小环境,关注作品总的思想倾向和表现手法,才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的理解其作品内涵。

鲁迅的文学创作,不是为了文学本身,而是为了思想启蒙,为了改造社会。鲁迅是在新文化运动和文学革命中首先用白话文写小说的。1933年他回顾那一段历史时曾说:“在中国,小说不算文学,做小说的也决不能成为文学家,所并没有人想在这一条道路上出世,我也并没有要将小说抬到‘文艺’里的意思,不过想利用他的力量,来改造社会。”这也正是他留学日本学医却又弃医从文的原因。

鲁迅多数作品大的时代背景就是辛亥革命。其作品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及其失败原因,总结了经验教训。反封建、改造国民性是其作品的主题。这是理解鲁迅作品的关键。

鲁迅的小说打破传统章回体的格式,不以故事情节的发展来安排结构,而是为了表现典型人物,抓住能展示他们性格的生活片断和具体场景来组织结构。善于运用白描手法塑造人物形象。精心选择最富有特点的动作、神态、最具有表现力的情节,用场面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性格特征,使读者对某一人物情节产生难以忘怀的深刻印象,极富表现力。其作品展示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个时代背景的复杂性,思想内容的深刻性,表现手法的多样性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鲁迅希望中华民族强大起来,不仅从物质上,更是精神上。今天,我们国家日益强大,但不等于精神也同样强大。他在许多作品中深刻揭示的中国社会和民族性格的种种劣根性,将具有长久的“当代性”,所以,读鲁迅作品,常读常新,非常有现实意义。

总之,鲁迅作品的文学性、思想性从未过时,他的奋斗意识、批判意识、自强意识永远值得我们学习,鲁迅精神是民族精神的脊梁。

——读鲁迅作品,给精神补钙。

《鲁迅文学全集》读后感(三):我之鲁迅观

一百年前,在北京的绍兴会馆曾经住着这样一个公务员,作为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外留学生,年轻时东渡日本求学,打算通过医学来拯救病弱的国民。可他渐渐发现,若想让国民振作起来,仅仅有个好的身体,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要让他们内心充实起来,于是他想到了文艺。他确实也这么做了,在日本办了一些杂志、参加了一些活动。回到中国后,仕途还算顺利,早先还一腔热血想要放手做些什么,到后来也就“哺其糟而啜其醨”了。每日应付应付公事,写写公文,再就是抄抄魏晋古碑文,日子也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了,这一年他37岁。 忽然有一天,某杂志的主编找上门,看到他在抄古碑文,于是就问他,做这些,有意思吗?没意思。那么抄来做什么呢?何不为青年们写点东西呢?他说这太残酷了,设想一群人久睡在铁屋子里,它是绝难打开的。这时你大嚷着,继续待在里面会闷死人!于是乎,有几个响应你了,可是大多数也要跟着醒来感受“临终的痛楚”与其让他们这样死去,倒不如让他们安安静静的在睡梦中死去。不试试怎么知道,就没有一丁点“毁坏这铁屋的希望”呢? 好吧,那我就试着写一点东西吧。不久,一篇《狂人日记》就在《新青年》上发表,并由此掀起了一场空前洪大的文学革命。 到这里,我们也就猜到他的名字了,鲁迅。 作为一位战士,但却不是语词化、脸谱化的战士。在《这样的战士》中,诗人举起投枪刺杀了披着种种“先进思想”外套的“正派人物”,一枪下去才发现,原来是些“末路鬼”,“假道学,真小人”。他之所谓战士,誓要揭穿一切虚伪的面容,还国民以真相。 诗人赞扬猛士。在《淡淡的血痕中》,他发现了造物主可怜的权术:给你一点点希望,不抹掉一切,给你一点点勇气,使其不会灭亡他我们的谎言就是,时光会冲淡一切苦痛他靠着微甜致幻的毒酒,驯服着人,使人沉浸在虚妄中,而人难察觉。塑造一个叛逆且激进的猛士,以超人的勇气和真知灼见,发出呼声,要么“苏生”,要么“灭尽”,总好过这种“咀嚼”而“不肯吐弃”的顺从。 他绝不是一个站在制高点上,指点这个,指点那个的夸夸其谈社会改革家。永远在解剖自己,对自己实行外科手术式甚至是狂暴的解剖,借自己,来剖析国民性。他崇拜尼采,崇拜西方进步思想,他当然想成为一个诗人,可他也明白“我决不是一个振臂一呼应者云集的英雄”。 《野草》,一个平行的,但却是充满对立和冲突的世界,在《题辞》里,诗人写道:“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我以这一丛野草,在明与暗,生与死,过去与未来之际,献于友与仇,人与兽,爱者与不爱者之前作证”。这是一个语词的战场,但却是语词之间的“内战”,是词与词之间的对峙与厮杀,揭示了种种对峙状态,这同时也是诗人内心的斗争,恰应证上文所说“解剖”之语。《墓碣文》篇,一个可怖且梦幻的故事,诗人站在自己的墓碑前,读着碑文,看着缺失心脏的棺中尸体。鲁迅从来不只会解剖别人,他解剖自己远比解剖别人更狠,以“抉心自食”的勇气,把自己身上的可憎可悲可怒可喜可叹可贬的一切,都如数拿出,如终极审判一样。如此,我们看到一个充满现实性的鲁迅,他永远不是是高高在上,稳居庙堂者口中的圣人,而是我们国民中的大多数。 有人讲,鲁迅的笔下,总是那么的黑暗,那么的虚无,甚至有人为他扣上了一顶虚无主义的帽子,认为他学尼采学坏了。不,他是“于无声处听惊雷”,在最没有希望的地方,找到路径,且示以白眼。正如“尼采追求的是虚空之后,重新打开的预感即永远回归”。他虽偏爱这等虚无感,可是从不坠入虚无世界之中。“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如《秋夜》中的枣树,“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 他一直在国人身边,哪怕他讲看不到希望,但却一直存有希望,哪怕是很渺茫的一点。在《影的告别》里,他说:“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天堂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地狱里,我不愿去;有我所不乐意的在你们将来的黄金世界里,我不愿去”,天堂高高在上,只能作为“地狱”的一个不切实际的参照物,正因为有了对于天堂的执念,所以才给世人带来了困苦和罪恶。黄金世界只是“将来”的“现在”,时间虽然延长了,但是性质却没有发生改变,仍旧是“现在时”的重复。对此,诗人选择了当下,在深夜中举火,希冀在冰谷里为世人找回希望。 这,就是我之鲁迅观。 当希望落到谷底,如被冻结的火焰 感受不到光热,甚至连烟也被封住 甚至说,遗弃、抛掉 再不济的黑夜也有星火、弦月 驱散游鬼邪物,指明新开小径 总该有几个恋旧的人 他们想重寻未来,找回失物 谁愿意对着一群木偶和丧家犬过一生呢? 久而久之,也许 希望对于人也混为魂魄的一种 于是乎,术师们 有的在高山呼喊,归来兮 有的干脆放弃 归隐起来,存续种族 但所幸还有几个自尽于悬崖 他们有一个共同名字——诗人 献祭自己的温热 融化掉千年之寒 那时我们终于同希望站在了一起 我们又有了希望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