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摘抄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摘抄

《屡次想起的人》是一本由沈大成著作,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页数:242,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一):沈大成就是美好本身

沈大成就是美好本身。洁净,明亮,清却不冷,心知肚明这世界的美和不美,悲悯又声色不露。她的文字就是上海或者另一个像上海却又比上海魔幻的城,有点像几米漫画里的城,是路边的梧桐树,是沉默不语的小洋房,是夜里11、2点的便利店,是空空的街道,是穿得体面又不嘈杂的人群。十几年过去了,和她同期写字的人好像都变了,她还是那样,又好像更准确更高级更洁净。这本书欢喜到最要好的人来借,都断然拒绝,宁愿新买来送。真希望她的博客还在,新书常出。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二):读完以后书中的人物真的成为了我屡次想起的人

书名取得太好了,读完以后书中的人物真的成为了我屡次想起的人。在办公室看到写字楼玻璃窗外甩下一根粗粗的绳子,蜘蛛清洁工人缓缓滑下,出现了!擦玻璃的人。他的绳子会像一只手牢牢地握住他的手吗。

去理发店的时候遇到一位略微腼腆、手法娴熟的理发师,他会是同阿德一个国家的人吗?会在闭店后轻轻把扫起来的顾客的头发,烹饪烤熟吗?

买车票的时候会想要搜一搜折叠国,楼下瑜伽馆里说不定有一位老师的家乡就在那里...这些人他们一定都是真实存在的,常常被遗忘但是又会屡次想起他们。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三):沈大成,并不是那家糕团店

我给大成写的那篇实在是不太像书评,所以不好意思贴这里。

请大家移步我的日记,点击下方

沈大成,并不是那家糕团店

内含一些糕团店的图(骗人),和大成之前那些我很爱的小段子。

我一直强烈要求把她的小段子出成书的,但是又被她拒绝了……

“我的命怎么这么苦”我用祥林嫂的语气对自己说道。

说实话,现在其实并不是短篇小说的时代。在我们这儿,鸡汤卖得比一切都好。或者你贩卖观点,或者你贩卖生活。人们实在是对文学有些失望,尤其是青年文学(我有那些空闲,我为什么不去看那些有保障的外国好小说)。但是,我们的青年作家也在一点点进步呢,并不都是把自己生活里的那点小事加点颜色,贩卖一下,或者干脆写个玛丽苏故事。

总之,大成还在坚持写小说,写这样的小说,让我感觉到,生活还是很不错的,每个人心底,都有微弱的光线,被她轻轻地拨了一下,就一点点透出来。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四):怪诞的冒险之旅

第一次读沈大成的文字,主要是在公交车上,工作间隙和睡前的台灯下。经常会心一笑,那种小调皮,小惊喜,或者小疑惑,信马由缰得非常可爱。想起最初写作时的我们。不愿意按部就班,不喜欢模仿,喜欢创造自己的世界,这是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不配合,也是作为自我的最初的一种坚持。一个保有孩童般想象力的人,肯定是个孤独又单纯的人。

“我们需要各式各样的地方,以便容纳不同的人。”不一样,才精彩啊。以前习惯整齐划一,害怕掉队,害怕和别人不一样,感觉窘迫、紧张,总是拼命扭动脖后的旋钮,隐藏身体多长出的口袋,学着如何做出一个标准的微笑。慢慢地,开始认识这个世界,也开始认识自己。不想听的话,都是噪音,我不需要耳朵。认真擦玻璃,品尝美味的头发,折叠、分段,毅然决绝地分裂。纵使别人都不理解,我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王小波笔下那只特立独行的猪懂,卡夫卡写的变成甲虫的格里高尔也懂呀。我们如此普通,甚至落寞,甚至失败,可是阴暗的角落即使无法开出一朵花,仍可以长出小蘑菇,或者美丽的苔藓,一只路过的小蚂蚁或者一只小松鼠会冲你笑一下。

“遗憾的事会使人念念不忘,身上带走遗憾印章的人,是容易被屡次想起的人。”在一个如此好的年纪,厌倦了星座,经历了遗憾,才知道有些人有些事值得屡次被想起。

《屡次想起的人》读后感(五):Mind Fuck

请原谅我的粗鲁,没资格没信誉写书评,只是分享读后感,抛砖引玉贻笑大方。

最大缺点是太难买了。跑了四家书店,连大众书局都卖光,只能在亚马逊下了单。

这本书要慢慢读,篇篇花花世界,又要当真。身影在脑海里慢慢浮起,才能体会到幻想中的闪光点。读的太快,平日观察的角度,那些执念还没转变,趣味就没了。大敌是放不下,没有找到什么好办法。

那些幻想中,不论是叫做虚假感还是荒诞感,反而为人物提供着坚实的道义和存在,通过变形对比出此身何处。吸血鬼?不,吸发鬼;信息时代的亚哈和斯塔布;不知是青春还是零食刻在心里的全息——一个大游乐场,里面划成十五个半主题公园:浸入感比电影更真实,比VR更自由,像称心如意的清醒梦;不卖周边,要是乐意,可以坐下来比下好恶,若没兴致,就当吃包跳跳糖,酸不对味换甜的就好咯。有些简短的不像个故事,只有情绪;有些故事甚至都不像是异世界,守护秘密的使命感,或对抗囿于俗世的寡淡。不用担心会有说教或者鸡汤,善恶都仿佛背景音,要送你的只是那一点点人的新滋味。

叙述和比喻都是稔熟不用力的风格,坦然,不动声色。对话明暗并行,区分度也足够,不会混淆。严肃克制的情感,躲在怀旧的胸膛里不会被说出,再认真炽烈,也不过明眸一望。在世事尽丧的年代里,拥有朴拙的结尾很珍贵。我庆幸活在这个世界上有沈大成可以读。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