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奉命谋杀的读后感大全

奉命谋杀的读后感大全

《奉命谋杀》是一本由[英] 阿加莎·克里斯蒂著作,新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5.00,页数:28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奉命谋杀》读后感(一):还不错

这本书买了很久,一直封尘。在这几天找了时间终于看完了。一直喜欢看推理的书,东野奎吾、柯南道尔的书之前都看过,但这是第一次看阿加莎的书。不知道是文化圈的不一样,还是翻译的原因,整体感觉还不错,但略有寡淡,对结果没有太多的期待,也没有啊哈那种感觉。相比之下,东野奎吾的书更有大起大落的感觉,这本书就没那么大的感情起伏。下一本想看《东方快车谋杀案》

《奉命谋杀》读后感(二):要紧的不是有罪的人,而是那些无辜者

“要紧的不是有罪的人,而是那些无辜者。”

阿婆在其他作品里不止一次阐述过这种观点,但都一笔带过,本书里这句话却贯穿始终。

在得知真凶另有其人,并且就在自己身边后,猜忌席卷了阿盖尔一家。 因无法确定对方不是凶手,有两门婚事告吹,有一门恋情戛然而止。更糟的是,他们不止活在对彼此的猜忌里,也活在外人对他们的猜忌里。 即便知道这一家人中只有一个是罪人,其他人都是无辜的,但因为不知道究竟哪一个是罪人,外人对他们指指点点,所有人都战战兢兢。

“有个人是有罪的,却逃脱了惩罚。但其他那些无辜者,什么都躲不开。”

另,书名在某种程度上泄底,幸好我养成了在阅读推理小说时忘记书名的习惯…… 再另,结尾的拉郎实在让我有些震惊……说好的阿婆不喜欢老少恋呢……

《奉命谋杀》读后感(三):从罪犯到无辜者

这部小说让我摆脱了之前看一些侦探小说思考的方向,以前我总在想罪犯的心理是什么,经历了什么,而这本小说让我们开始思考,那些无辜者,他们在破案的过程中又在经历着什么,内心煎熬着什么。 自己身边就发生过这样的事情,一个老妇人因为医生的疏忽在治疗过程中去世了,可是最终,所有人都在帮医生掩藏事情的真相。我不懂,奶奶却对我说,没有人会站在死人那一边,活着的人才重要。医生有家庭有孩子要抚养,而妇人只是个老妇人。但这件事在我心里一直是个疙瘩,被灌输坏人应该得到惩罚的信念长大的我们,对这种结果很是迷茫,但不得不承认,活人比死人重要。 正如书中所说,更要紧的不是有罪的人,而是那些无辜者。书中的描写视角从罪犯转移到无辜者或者是受害者,很有意思,更发人深思,我想这就是这本书开拓先河的成功之处。

《奉命谋杀》读后感(四):让人意想不到的结局

只看过几本阿加莎的推理小说,但是她笔下的侦探一角却让我感觉是最为亲近的侦探(当然我看过的侦探小说也并不多),在她的小说里大家都陷入一样的困境,每个人都有动机,证据也并不那么明显,同时个人感觉她的小说中间不会把推理过程或结果写出来,往往是留到最后才揭晓谜底。乐于自己推理的读者应该能够从她的小说中找到乐趣,不愿费脑子的读者也能在最后收获恍然大悟的快感。

再说回《奉命谋杀》的情节,虽然出场人物较多,但每个人物的性格和特点都能得到较好的展现,同时其中的卡尔加里去告诉了这一家人真相,打破了之前一直维持的平静,和本文最开始的受害者,一个作为死者一直通过他人描述而被了解的角色都让我印象深刻。看书之前我看到一些评论是关于雷切尔夫人对孩子们的爱,它们认为这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母爱,但我从文中描写所感到的并非如此极端,我所感受到的雷切尔夫人是一位把自己所有注意力都放在孩子身上,对事情有自己看法,但也并非会强迫孩子做什么,其实是可以沟通的,只是在每个孩子心中,本就是有不满或者反叛想法的,这才导致双方之间出现了看似不可调和的状态。这对于我其实也是一种启发,在和家人沟通时应该都调整好心态,不要把自己的情绪事先投射在对方身上。

同时我也认为卡尔加里是勇敢的,他愿意顶着未知的风险,去寻求他内心的正义。当然我感觉阿加莎笔下的侦探人物往往都有着专注,不易为外界所影响,执着的追求真相的特征。

《奉命谋杀》读后感(五):极为精彩的心理描写

阿婆说她的两部平生得意之作,一是《怪屋》,二就是这部。比起前者,我更爱这本书。

英文原名来自《约伯传》中的一种说法,指的是真凶抓住前,嫌疑者群中无辜者之间彼此猜忌,对关系造成破坏及真实感情暴露出来那种折磨人的局面。阿婆书中对此的描写真的很精彩,对每个人的深层心理都捕捉的相当到位,描写的也精彩,这么多人物彼此不同又各具特色的性格与心理,阿婆是怎么做到完美契合案情细节,最后形成这么圆满又令人信服的案子呢!虽然结局时阿婆丧心病狂的配了三组cp,但是不觉得过于刻意和突兀啊,而且动手之人是外人,教唆之人也就是那个自以为是的混蛋。可以说是皆大欢喜吧!

第十一、十二章,众人在各自床上各怀心思的那个不眠夜,阿婆对人物心理的描写真是太精彩了。

虽然书中描述了一个因无法生育而母爱泛滥拼命收养孩子过于自信慈爱到溺爱的母亲,但要说是什么造成了这个悲剧,却并非是慈母之错。这只是那个教唆犯本人的问题。这本书阿婆隐约谈到了教育的先天性和后天性哪个重要的问题,书中明确说了,他们得到了物质上所能得到的最好的东西,但是却依然没有翻天覆地的变化,他们身上没有生活在同样环境中的养父母先祖的气质;而且阿婆还写到,有些人,无论采用严厉或宽松的教育,他还是会长成他本就会成为的那种人。阿婆的观点似乎是,后天即环境并非最重要的东西,先天的某些方面是无法改变的。

被害者一共收养了五个儿女,除了杰克外,结成情侣的那对儿已经与自己心中的痛苦和解了;跟博士在一起的“悲剧女神”也找到了值得托付的人;无法爱上他人的玛丽,结局略惨,但这是她自己的问题,不是养母教育出问题了。所以评论区把责任推到养母身上的观点,我是无法苟同的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