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耶鲁美国小历史读后感100字

耶鲁美国小历史读后感100字

《耶鲁美国小历史》是一本由[美]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James West Davids著作,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48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耶鲁美国小历史》读后感(一):译者勘误(不完全)

收到书后发现了一些小错误,大多是注释问题。部分是编辑过程中由于体例修改造成的,部分是译者自己的问题。若有加印应能得到修正。暂且列在这里,也许对已经买到书的读者能有点帮助。

5页注1:“阿拉贡国王”后应为句号。

6页:“直到10月22日”应为“直到10月12日”。

30页:正文及注2中的“瓦斯科·努涅斯·德·巴尔博亚”是西班牙人而非葡萄牙人,按西班牙语读音,其名字应译为“巴斯科·努涅斯·德·巴尔沃亚”。后文正文中的“巴尔博亚”亦均应为“巴尔沃亚”。

43页:“卡斯蒂略”(Castillo)是西班牙人,按西班牙语读音,其名字应译为“卡斯蒂约”。

51页注3不通,应改作:“安哈尔特(Anhalt)是阿斯卡尼亚家族(House of Ascania,德意志封建统治家族之一,从公元11世纪延续到20世纪初,曾建立萨克森公国的阿斯卡尼亚王朝)的领地,因此阿斯卡尼亚家族又称安哈尔特家族。”安哈尔特是阿斯卡尼亚家族的领地,不可如原印那样将安哈尔特称为阿斯卡尼亚家族。

56页:正文及注1中的“弥贵尔”(Miguel)应译作“米格尔”。“赛尔维特”应为“塞尔维特”。

113页地图及115页正文中的“福特尼斯蒂”(Fort Necessity)应译作“必需堡”或“尼塞斯蒂堡”。

129页:“英军部队开跋出城”中的“开跋”应为“开拔”。

188-193页,马丁·范·布伦(Martin van Buren)应为马丁·范布伦。

215页注4:复原主义运动(estorationism)应为restorationism。

230页注1:“Baffalo Bayou”应为“Buffalo Bayou”。

294页注1:“Read law”应为“read law”。

320页注1:“牛角,指得克萨斯长角牛.......”部分开头的“牛角”二字应去掉。

320页:“巴克罗斯们”,应改为“巴克罗”们。

354页注2:开头的“中校“二字应去掉。

《耶鲁美国小历史》读后感(二):短评写不下的碎碎念

先说内容及作者,完全可以超过五星。作为教材编写者,戴维森笔下的历史竟毫不枯燥,甚至妙趣横生。我想这不光需要历史学科基础,更要求过硬的文学功底。本书作者描写生动,偶尔幽默。穿插其中的景色描写画面感极强。同时语言凝练,文字颇具节奏感。此外,作者对文学性写作手法驾驭纯熟,悬念设置得恰到好处,内容过渡引入相当自然,甚至无比精彩,时常让我感到惊艳(当然,这是建立在历史思考所得逻辑之上的)。结构上,本书纵贯五百余年,从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写到911事件,详略得当,重点突出。四十章节,各自题目尤为点睛,稍加玩味便能加深对主题的理解。无论全书架构还是行文顺序,都可见作者思路之清晰,逻辑之复杂。总而言之,本书集历史与文学于一,殊为难得。

再说译者,老师推荐此书时就大赞之。虽然我没对比原文,但不妨碍我鉴赏译作。鄙人才疏学浅,实在没资格对人家评头论足。我读中文只有两个体会:第一,很顺,凝练而流畅,全无翻译腔(尤其在我近期读了一个极差的译本后)。第二,偶尔出现表意万分准确的词语成语,准确到我不认识,还得查,因此也积累了一些中文表达。由是管窥,可知译者中英文之功力。还有一点不能不提,译者为原文做了非常详细的脚注,考证极其认真,甚至纠正了作者的一个错误。这些注释对我这种初学者简直是福音。简言之,我觉得曾毅绝对是一位良心译者,他认真的态度挺令我感动。

最后说我的阅读体验。读此书前,我对美国四舍五入等于一无所知。有限的知识也都是碎片,无法串联、自洽。一方面,这本书书为我扫盲,一边补充着(多年空白的)知识,一边惊奇和感叹——我找出初中去美国买的州和总统的flash cards,对照文字查找,乐趣无穷。此外,我对上学期几篇美短的社会背景更清楚了:南北战争的来龙去脉与a rose for emily(当初死活理解不了),20世纪60年代民权运动与the yellow wall paper……另一方面,正如我说自己起步很低,我在阅读过程中也有一些障碍。比如人名太多记不住,中东战争知识匮乏……只读一遍书,我不敢说自己记住多少,好在大体框架有了,细节以后慢慢补。这就是我一直追求的「历史为文学搭架子」吧。

前十几章读了两遍,今天又一口气读了二十三章,最后脑子实在有点浆糊了。两个切身感受——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要有连续性。

2018.2.10 00:10

《耶鲁美国小历史》读后感(三):指尖上的世界

“耶鲁小历史”丛书以小见大,用通俗浅近的文字,将一段段不同学科、不同国家的历史娓娓道来,雅俗共赏。美国历史学家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的《耶鲁美国小历史》开篇宏旨点出了“小历史”的“小”:作者让我们伸出手臂,“把肩膀到指尖的距离想象成人类在北美洲生存了14000年历史”,《美国小历史》讲述的只是指尖1英寸,即近500年的历史,这是时间上的“小”。

在叙事上,戴维森深谙如何调动读者的兴趣,像一个出色的导游,看似讲述的都是小人物生活化的场景,而非大人物的运筹帷幄,却能令读者身临其境有所收获。一次扬帆远行、一个抖动西班牙毯子的农妇、一船被倾倒的茶叶、非洲人在印第安木屋里一声咳嗽、时运不济的淘金者、险些切断手指的火车制动员、倾家荡产的股票投资者,他们不仅共同书写历史,还极可能举重若轻,参与“枪炮、病菌、钢铁”的征服。

斯塔夫里阿诺斯曾在《全球通史》中提到,苏联是民族马赛克,美国是民族大熔炉,故前者死亡、后者生存。多民族融合,是戴维森在书中着力探讨的问题。我们皆知自由、平等,亦知它极难实现。于美国而言,无论是500年前殖民者纷至沓来、白人和有色人种由来已久的矛盾、外来劳工的大批涌入,还是因其财富、资源、思想等因素,至今仍然吸引他国的移民,人口的复杂性屡屡对自由和平等提出质疑,而依循自由和平等去解决问题,也是合众国立国的根本。正因为“合众”的根基脆弱,更需要强化信任感,如本杰明·富兰克林所言,自由和平等都是建立在相互妥协的基础上的。譬如独立之初,大州与小州的权力制衡,譬如蓄奴州和自由州数量上的平衡,譬如在悬殊的贫富差异下,至少保留机会的平等。“合众为一”毕竟是理想化的,但在私心和感情以外,它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各民族的融合——保留个性,贡献自己的力量,以及拥有更好生活的可能性。

《美国小历史》穿梭于500年间,如舟行江中,沿途山峦形态各异,引人遐思,隔上一段又似曾相识。繁荣到衰落,衰落到繁荣,历史的发展规律,在指尖的500年间,已轮回多次。可要预言下一次,或者新困境的解决之道,又殊非易事。就像半个世纪前,一桩以失败告终的小事:四台电脑连接的网络仅发出两个字母就崩溃了,在互联网时代回望当初,定不能否认这一幕的划时代意义。

我们不得不承认,历史的精彩不在于事件本身,更在于读史者的省思。这是戴维森的过人之处,带读者经历了一趟轻松愉快的深度游,末了却抛出数倍于开篇的问题:我们能否阻止下一次繁荣-破灭的循环?在这个“僵局”一词频频出现的世界,是否能继续结为一体?有史可据的问题容易作答,未有定论的问题才是我们应当认真思考的。当然,最好能在它变成问题之前就解决。

读者诸君想必也可借指尖思考美国以外的世界,如全球生态危机、经济荣枯;还包括自己生活的城市的实际问题,如涌入大城市的人口、未来的农业、信息化的得失……无论在时间和空间上,小历史都很“小”。然而这段停留在指尖上的缘分,倘能予我们些许启发,则是四两拨千斤了。

——丁酉年读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耶鲁美国小历史》

《耶鲁美国小历史》读后感(四):每一个人的记忆,全人类的历史

每一个人的记忆,全人类的历史

中信出版社的“耶鲁小历史”系列已经陆续出版了三本《耶鲁文学小历史》、《耶鲁科学小历史》和这本《耶鲁美国小历史》。冠名以“耶鲁”二字是因为原版是耶鲁大学出版社出版,且该系列书是以“小”见长,读多了各种简史、大历史的读者,可以看看以小博大的小历史系列,不但清新开胃,而且醒脑提神。

作者是詹姆斯•韦斯特•戴维森,与约翰•鲁格合著的《伟大心灵:拉布拉多半岛探险史》(1988)被美国国家地理学会评选为“史上最伟大的100本探险书”之一。在《耶鲁美国小历史》中,他用科学有趣的语言深入浅出的生动地讲述了当今美国从蛮荒大陆演变为超级大国的500年历史,在浩瀚的历史长河中,500年堪称弹指一瞬,而就是这弹指一瞬的500年,一个世界级霸主地位的国家经历了建国、发展、强大和强势的过程。

作者在序言中谈到了历史的创造,不同的人不同的经历,会有不同创造历史的方法。用生命创造历史的人,长存于人类的记忆之中,无论是被铭记还是被唾弃,却从来不会被遗忘,而用写作来创造历史的人,他们的身影往往是被人忽略的。就如本书的作者戴维森所说的,他就是那个用写作来创造历史的人。这一本“关于美国何以成为美国的历史”的历史科普读物,相信会给读者耳目一新的感觉。

历史不是一个人或者国家创造的,所以美国的历史,也是由生活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的各色人种、各个种族的生命谱写而成的。在这一段历史中,有大人物在某个历史阶段改写了某段历史,成为了永恒。如大名鼎鼎的华盛顿将军,历经磨难成立了美国联邦政府;也有在历史激流中渴望功成名就、渴望出人头地、或者不知天高地厚的平凡人,如在布料加工厂中工作不知名的女孩,在矿井的黑暗中无休止工作的采矿工人,甚至是SNCC那些鼓励黑奴站起来的学生,他们用自己的行为、在不知不觉中站在了历史的镜框中。

中央电视台打造的一个精神品牌栏目《感动中国》,对于中国亿万观众来说,并不陌生,在栏目中出现的面孔既有闻名遐迩的大明星如濮存昕、刘翔、姚明等,也有很多不知名的社会各界人士,节目被媒体誉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节目中的他们在和平年代用自己的方式创造出个体的历史,而他们的历史,又是中国历史的一个组成部分。如同《出版周刊》评价《耶鲁美国小历史》谈到的:“以哥伦布到达美洲为起点,戴维森在书中徐徐展现一幅美国历史图卷,并提出了一个新颖的观点:历史是由一段段个体记忆拼接而成的。”戴维森所写成的美国历史,正是一个个个体记忆的拼接,正是千千万万美国人民的个体历史,才成就了美国的古往今来。

在黑奴历史解放运动中,做出卓越贡献的林肯总统是伟大的,而在人类有史以来的记忆中,像这样的大事件也是多的数不胜数;徐本禹也许很多人都不太记得他是谁,但是看过《感动中国》的观众,又会记得那个家境贫困、却不忘尽自己最大努力帮助更需要帮助的孩子,放弃优渥的城市生活,与条件艰苦的孩子生活在一起。伟大的和渺小的,成功的和失败者,大人和孩子,男人和女人,每一个人的记忆,都是历史的记忆。那个雨天放风筝的“疯子”后来成了美国总统,而儿时坐在小椅子上吵着要再吃一碗麦片的“臭小子”,后来他成为了西方现代人际关系教育的奠基人。也许,今天坐在你身边不停哭鼻子的小孩,明天是前程不可估量的大科学家。也许,现在的你,也正在创造着历史。

《耶鲁美国小历史》读后感(五):“丑陋的”美国史 | 一群“丑穷挫”如何完成世界上最牛创业的? |

前段时间以政治学为方向试图读懂中国,但是即使读懂了依然无力改变,只会看到更多不可言说的真相。近期阅读中恰好遇到一个作家说,大意是要改变一个人的口味,不是要告诉他所吃的东西有多难吃,而是让他尝一口美味佳肴。我们想要通向自由民主,就是要去了解自由民主的味道,美国是个绕不过的坎,于是开启了我的美国主题阅读。

了解美国肯定要从历史开始,于是找到了《耶鲁美国小历史》,其实并不小,也有400多页,我奇怪的是,美国历史虽短,但是市面上的美国史却多以大部头居多。这本把美国历史延长到了500年,所以大量美国建国前历史,近现代部分反而少,除了通俗易懂外,不算是特别好的入门美国史,先读一本主流通史再读这本也许不错。下面和你分享一下我读这本书的收获。

1、一群丑穷挫完成的世界最牛创业

第一批美国移民都是些“丑穷挫”,他们是被当年英国国王迫害的新教徒,刚开始流亡到荷兰,后来思乡心切,国王知道后大发慈悲,让他们去美洲大陆,这帮流放者想着虽然相隔大洋,但是好歹也算回到了祖国的怀抱,于是欣然前往,但是等待他们的确实饥饿、疾病与死亡。

后来另外一批大规模来到美洲的是被贩卖的黑奴,包括再后来来到美国的,除了二战抢到一些科学家和精英,基本上都是走投无路逃难的难民或讨生活的“丑穷挫”,包括被当“猪仔”贩卖去修铁路的华工。

但说来奇怪,正是这些“低端人口”却完成人类历史上最牛逼的创业,创造了世界上市值最高的组织——美国。

美国如何形成,说起来原因很多,但是英国的宪政和民主传统绝对是重要因素之一,说到宪政,美国的宪法、法律和司法大案是了解美国历史非常好的一条路径,很多悲剧案件凑成为推动美国进步的契机。

2、自由与平等的矛盾和兼容

我们常常喜欢把自由和平等连在一起用,但是有政治学常识的人都知道,自由和平等常常是一对矛盾的概念,但也正是这对矛盾的概念构成了美国历史演进的主线。美国作家菲茨杰拉德曾说:检验一流智力的标准,就是头脑中能同时存在两种相反的想法但仍保持行动能力。我想这用来形容美国也非常恰当。

杰斐逊说过美国是个充满分歧的国家,但我想正是这些分歧的博弈成为了美国不断前进的动力,也就是现在所流行的“多样性红利”。北大教授郑也夫曾经给“中庸”下个一个很好的定义,中庸并非取其中,而是各种极端的张力带来的均衡。不管是美国社会,还是美国政治体制,都是这种张力和均衡所带来的动力与制衡,整齐划一的“和协”才可怕。

自由和平等之所以能共存,在于他们有一个共同交叉点:权利。可以说,整个美国历史都是争取权利的历史。

美国独立战争的起因是“无代表,不纳税”,交了税却不能享受相应的权利,不干,必须争取。美国南北战争是争取奴隶自由的战争,进步主义运动是争取工人、女性、儿童等权利的运动,民权运动是争取种族平等为主的斗争。

更难能可贵的是,在这些矛盾理论的斗争中,一直都不是以消灭那股力量为目的,而是通过妥协达到一种新的均衡,所以美国从来不是要建立一个完全平等自由的乌托邦,而是一个不断进步但不完美的国家,尽管到今天美国虽然被誉为最民主自由的国家依然问题重重,也成为我们经常嘲笑“美帝”的把柄,但是这并影响官员或富豪一边骂美国一边把老婆孩子都移民到美国去,只有那些底层跟着骂的人当了真。

3、满是“丑陋”的美国不光彩简史

说得美国的“丑恶嘴脸”,翻开历史更可谓“劣迹斑斑”,相比我天草上国的5000年光辉伟大历史,短短200多年的历史上可以说写满“丑恶事迹”。

历史最丑恶的可能算是美国南方的奴隶制,美国一直以自由平等为理念,却有半个国家存在奴隶制,根本不把黑奴当人,这不是美帝“虚伪”最好的证据吗?

黑奴在美国存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原因,因为美国南方的蔗糖和棉花种植需要大量的脑动力,尤其是压棉籽机的发明,大大提升了棉花加工效率,对奴隶的需求量加大,奴隶制甚至愈演愈烈。而寒冷的北方不适宜种植,只能做加工业,工厂以女性为主,虽然当时女工生存状况艰苦,但是女工的经济来源为女权的崛起打下了基础。于是,南北方在奴隶问题出现了分歧,导致了美国的南北战争。

南北战争虽然解放了奴隶,但是并没有给他们带来平等的权利,黑人白人在各种公共场所被分隔,一直到马丁路德金领导的民权运动,才带来法律上的平等地位,但是生活中种族歧视还司空见惯,一直到现在反种族歧视和女权运动才成为“政治正确”,我们有幸见证了奥巴马成为美国首位黑人总统。

美国“镀金时代”工业告诉发展,完全不顾工人的健康,书中有个例子,一个七八岁的小女孩在工厂上班机器把手指缴断了,没人管她,她抬着血淋淋的手独自哭着回家,父母都在上班没时间管她。因此才有后来的进步主义运动,争取工人的权利,提升妇女的地位,禁止童工。

读美国历史和中国主流历史对比,你会发现美帝脸皮真厚,喜欢写自己的不光彩丑事,我们喜欢写自己的光辉事迹,一种是真正自信的反思,一种是用历史证明自信,并对历史遮遮掩掩。

读完这本书,我有点明白为什么美国历史这么短,却要写这么厚,帝王将相的丰功伟绩,激动人心的战争确实少,但是推动整个现代社会进步的事迹却比比皆是,丑小鸭还在蜕变的过程中,与其抵制美国,不如去了解美国,哪怕失去看它历史上“丑陋”的一面。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