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经典读后感有感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是一本由程修凡著作,鹭江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5.00,页数:2017-11,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读后感(一):让孩子爱上历史课

之前看过一些关于美国的学生上课的文章,关于中美文化和教育方面确实是会有很多的差异。 不过这本《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让我了解了更多, 相比之前我学过的历史课, 这位老师更多的方式是让大家参与进来,带有批判思维方式的去审视历史事件。

作者到美国之后的第一堂历史课,老师就在黑板上写下了让大家提前准备,成为课程的参与者,每堂课都会有作业纸会发到每个学生的手里, 这些作业上的内容可能对于大多数的人来说都很熟悉, 那么这些名人之前讲过的名言你觉得有没有道理,站在审视者的角度来说, 这些句子,你同意吗? 有哪些见解。 中国的高中生到了美国的高中之后,对于之前这些课本上都出现过的句子,怎么去审视和提出自己的见解确实是有难度的一件事情。 比起灌输式的风格, 这种风格更加让人觉得很有挑战。

教师的布置也不是一排排的座位, 而是课桌围成一圈,大家上课的时候可以分小组讨论,每个小组最后以小组为单位阐述自己的观点。 大家带着作业纸上要求提前预习的内容讨论,分组展示自己小组讨论的结果和结论。 这样的学习方式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比之下印象也更加深刻了。

每一节课都让人印象深刻,这样学历史孩子们才更有主动性呢。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读后感(二):学习历史对我们的意义

豆瓣er对这本书的评价非常两极化,而它是我为数不多的从头到尾认真读完的非虚构类书籍,看完第一个感想是:好在美国孩子不是都那么用功读书的…… 这本书内容很特别:是个初三男孩跟爸妈做交流学者,去美国读了一年书,回来整理他的历史选修课资料 而形成的。内容包括:老师讲义和资料、具体课堂笔记和上课流程、自己的作业和相关思考,以及运用老师所传授的思维方式进行的历史文化比较研究实例。 本书重现了若干年前《美国语文》给我的震撼。后者只是小学水平的教学内容,而本书里灯塔国对14岁的孩子已经提出了能让国内本科以上学历成年人都倍感压力的问题,比如1968年全球范围的抗议行动之间的联系和影响。ok 类似的问题可以在我们的教科书中找到,并同时找到标准答案——这就不叫批判性思维了。美帝那个年级的历史教科书有1000多页,即使这样,所有问题也得自己去搜集资料,运用老师教授的方法去筛选分析,最终得出自己的结论。比如“如果你要解释一个词汇,那么这个解释需要包含what-why-how” 批判性思维要求我们用关键性问题一视同仁地质疑一切主张,包括我们自己的主张。强迫自己辩证的看待我们的初始看法,我们才能保证自己不会变得自欺欺人和人云亦云。 如果说前面的内容令读者对灯塔国的教育环境心生仰慕的话,最后几章小作者用美帝自己的方法分析美国历史书中反映出的他们对中国的态度和做法,足以打消读者在那里久留的念头。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读后感(三):走进美国历史课

“同学,你大学有什么计划吗?” “朋友,你今后有什么规划吗?” “兄弟,你工作有什么目标吗?” “我不知道,我不知道啊,我真的不知道。” 这些稀疏平常的问题抛出来问现在的大学生相信没有几个人可以明确的回答出来,毕竟大家都是“佛系”少男少女。这种对于自己人生规划的事情大家都没有明确的想过,有几个人还在坚持儿时的梦想呢。对人生规划这堂课九年义务教育,三年高中生活,四年大学生活的课堂并没有教过我们不是吗。中国的教育模式是填鸭式教学在高中之前大家学习都很辛苦,大学生活大家都只长肉。我们只要按照老师的模式来就可以考很高的分数。当然并不是这种学习方式就不好,这种方式更适合我们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这本书就带你走进了美国中学课堂,让你感受不一样的学习方式,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这本书的作者程修凡,1999年生,高三在读学生。18岁的小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可能并不是讨很多人欢心,但对于学生或者老师我还是建议一读的。书中的内容是作者在美国加州一所学校就读时,整理的历史课的学习笔记并撰写成书,他也为读者开启了一场批判性之旅。 全书分为上下两部分,上篇讲了历史老师的讨论型课堂。包括了八个论题,每个论题都介绍了老师是如何引导培养孩子批判性思维让他们自己主动去思考去学习。下篇是学生的历史项目研究。 美国的历史课堂并不是一味地板书传授,让你记让你背,他们不仅注重培养你的批判性思维,还引导学生读图读历史,因为不仅文字在叙述历史,各种视觉资料也在叙述历史并帮助我们理解历史。他们每堂课的“画廊行走活动”更加生动形象的帮助学生对历史的理解。 虽然我们并不是人人都有条件去出国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书籍来了解国外的学习方式,以及他们对问题的思考。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读后感(四):书摘

野蛮人令我们心神不宁,他们属于非我,他们不会说我们的语言或者“任何语言”,我们鄙视他们、侵略他们并杀戮他们,我们又同情他们或羡慕他们。我们向往他们的天真和活力,我们称他们为野蛮人,但其实我们比他们更野蛮,他们相貌酷似我们,这令我们心生不宁、想入非非。他们以双重身份交叉出现在我们面前:种族上的他者和土生土长的贱民,这包括前面提到的那些群体——被征服的异教徒和野蛮人、爱尔兰人、巫师、妓女、穷人、犹太人等等。

促进多元文化融合是美国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因为美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移民国家,居住着白人、非洲裔、亚裔、混血族裔、美国印第安人、阿拉斯加原住民、夏威夷原住民等等。在一定程度上,美国就是一个“世界村”,在美国用来交流的语言几乎包括世界上所有的主要民族语言,在这样一个“世界村”里,种族冲突与暴力自然成为难以回避的社会问题。

“最坏的事情不是坏人做坏事,而是好人保持沉默。面对不公正,很多时候人都倾向于选择做bystander,这样就没有人去制止暴力事件,导致暴力扩大升级,如果有upstander,就会减少不公正。‘Upstander’是个生造词,可以指个人、群体或国家,这些个人、群体或国家目睹不公正的时候,会选择做一些事情来阻止或预防不公正。”Mr. Buccieri一边说一边发放资料。资料有两页,一页是阅读材料,一页是问题清单。

沃斯威胁如果有人敢散布“烧人”谣言,那他一定会被送去集中营。整个小镇的人都听从了沃斯的话,他们从来不敢打破沉默。

1940年春天,德军攻占丹麦。丹麦人十分愤怒,开始用各种方法抵抗纳粹,比如当间谍。1943年丹麦政府得知了德国的一个计划——放逐丹麦的犹太人,立刻把这一情报通告给犹太人社区,让犹太人在逃到邻近的瑞典之前先藏起来。当时瑞典没有被德国占领,对犹太人来说是安全的。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读后感(五):批判性思维带给了我们什么

我真的不是第一次接触这种由“小朋友”写的书了,毕竟林嘉文写《当道家统治中国》的时候也没有很大。但《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是特别的,他不是像前面那本书那样去阐述历史,它的内容中更包含了一种我们面对某一历史事件时的思考方式。

这种批判性的思考方式似乎正是现在的学生所欠缺的。大家好像都把老师奉若神明一般,老师怎么讲,大家就怎么学,很少听见有什么不同的声音出现过。

但在《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一书中。我们会发现,即便是面对纳粹人对犹太人的态度,课堂上依然允许质疑的声音存在,但在中国学生看来,当时的德国完全就是错的。是不正义的,是邪恶的势力。

这种批判性思维,用现在的话说叫做马克思主义辩证思维,用中国历史上的古代哲学来看那就是孔子在《周易·系辞传》中提到的一阴一阳之谓道。简而言之就是物极必反

《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正是借由美国相关的历史事件来阐述批判性思维的过程和用这种思维方式上课与现在的学生接受的教育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大体上来说,具有批判性思维的课堂更加精彩,因为老师不再限制学生的思维方式,学生可以畅所欲言,尽情表达自己的想法。就教育意义而言, 也是十分深刻的。

如果只看书名的话,就会觉得《美国特级教师的历史课》是一本由美国的特级教师就美国历史或者世界历史中的某些著名的事件进行的探讨,得出一些新颖结论的书。但真正读过内容才发现,这其实是一本当初在美国学校留学的中国学生根据自己当时的课堂经历写出来的课堂笔记。

由于在当时受到这位著名历史教师的启发,作者似乎也开始意识到对于历史来说,第一手的历史资料有多么的重要,所以你看书中的那些表格,每一个都十分的详细。并且作者对于批判性思维从陌生到熟悉再到能够熟练掌握和应用的心路历程是值得我们去参考的。

总的来说,这本书能够让你意识到不同的教育方法对人的影响究竟有多大。一份批判性的思维,是我们能送给我们的后辈最好的礼物。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