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读后感精选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读后感精选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是一本由[美]玛丽·安·考斯著作,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裸脊平装图书,本书定价:138,页数:34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读后感(一):流动的盛宴

《流动的盛宴》是海明威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非虚构作品,记录了他于1921-1926年间巴黎生活的时光碎片,并且讲述了他与菲茨杰拉德、乔伊斯、庞德等作家和诗人的交集。而今天,“流动的盛宴”已然成为艺术界的一种修辞或隐喻,有众多大师们共同生活且互相对话之意。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咖啡馆、酒馆及其他灵感聚集地》讲述了一场场流动的盛宴,作者以游记的形式走过了许多艺术家生活和工作过的地点,这些地点包括咖啡馆、酒馆、艺术实验场和海边小镇等,进而勾连出那些现代主义艺术家的方方面面。

现代主义兴起于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中期,与其说是一个流派,毋宁说更像是一场思潮。随着轰轰烈类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现代工业和城市迅猛发展,裹挟着尚未完成“转变”的人类。在这种思潮下,社会异化成了人的异己力量,人与人之间变得更加疏离和冷漠,尤其是两次世界大战,不仅毁灭了城市和乡村,屠戮了大量的人口,还摧毁了很多人心中的希望、信念和道德,虚无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现象,也催生了现代主义的诞生。现代主义思潮涵盖了几乎一切艺术领域,包括文学、绘画、话剧、室内设计等。

作者玛丽·安·考斯考察了现代主义诞生的地方,并以其渊博的学识和深刻的洞察,讲述了这些地点背后的故事和隐藏的线索。在作者笔下,亨利·詹姆斯、卡夫卡、里尔克、伍尔夫等文学家轮番登场,高更、毕加索、马蒂斯等画家一一出现,使得这本书也像一座现代主义实验剧场,上演着精彩纷呈的故事。

作者的行走,实在是种极为丰足和惬意的体验。我喜欢极了这种履行。前些年有句十分流行的话,“身体和灵魂,至少有一个在路上”。对于作者来说,两者则是都在路上,风景过后,文字留痕。原来旅行并不需要什么意义,旅行本身就是意义。减却额外的包袱,为了旅行而旅行,将旅行这一过程“形而上”,也就愈能窥见行走的真谛。当身体和灵魂真正合二为一的时候,也就该踏上归途了。

此外,这还是一部颜值十分高的书籍,精美的设计、优雅的插图、舒适的触感,都给人带来愉悦的阅读体验。读者也是“颜狗”,遇到颜值极高的书自然也会怦然心动。这本十分漂亮的书,能够让人第一眼就“一见钟情”。

当然,这本书不仅拥有高颜值的外表,更富有深刻的内涵。阅读此书,我们犹如经历一场时空的穿越,流连在那些古色古香的咖啡馆和酒馆,并与那些现代主义艺术家们展开一场心灵的对话。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读后感(二):几张内文图

“有一些酒饮在咖啡馆之外的任何地方饮用,都会失去酒饮本身的独特之处,失去它的味道和香气,失去它存在的意义。这些酒在自己家或者朋友家里会变得虚伪,几乎粗俗得令人厌恶……所有被酒毁坏肠胃的人都会承认,这些开胃酒的最终结果其实是倒人胃口,然而即便如此,对于那些曾经站在肮脏的大理石桌台前心不在焉饮酒的人,开胃酒却是必须的。这些人每天都定时回来,灌酒下肚。当然,他们完全可以在任意一个酒商那里买到这些腐蚀性的液体,甚至价格更便宜,质量也更好;他们也完全可以坐在家里,用更舒适的方式品酒。但公共空间的魅力令他们着迷,而咖啡馆的神秘之处也就此展开……”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读后感(三):在一百年前的咖啡馆,遇见毕加索、达利和卡夫卡

如果你看过电影《午夜巴黎》,或者读过海明威的《流动的盛宴》,一定对其中的聚会场景印象深刻。

海明威、毕加索、菲茨杰拉德、达利围坐在咖啡馆里,或大声朗读,或激情交谈,不断有新朋友到来,不断有新的思想碰撞。“这些咖啡馆仿佛来自另一个时空,即便是动荡的世纪也无法将它们撼动”。

毕加索(中)和友人在巴黎圆亭咖啡馆前,1916年

圆亭咖啡馆

那是一个群星闪耀的年代,无数作家、艺术家聚集在咖啡馆、酒馆里,开创了属于现代主义的先锋世纪。多年后,当我们翻开《现代主义群星闪耀》,重温那个黄金年代时,曾经的艺术聚集地,连同故事本身,都将成为我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一场现代主义的流动盛宴,跨越时空,再现半个世纪先锋盛况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中期,现代主义热潮兴起。从城市街道、自然村落到海岸岛屿,从私人住宅到公共咖啡馆,知名艺术聚集地及聚会场所激发了无数艺术家的创造力。

年轻的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在咖啡馆里聚集起了自己的文学团体,他会选择角落里的一张桌子,大声朗读作品,年轻的画家达利也在旁边,常笑那些作品“狗屁不通”。

年轻的西班牙诗人洛尔迦(左)和画家达利

同样是咖啡馆,巴塞罗那的四只猫咖啡馆聚集起了以毕加索为中心的一批艺术家,塞纳河左岸的咖啡馆成为萨特、波伏娃等存在主义哲学家的聚集地,布拉格的罗浮咖啡馆则成为卡夫卡、爱因斯坦等不同领域大咖的聚会场所。

四只猫咖啡馆的菜单封面(毕加索绘)

不仅是咖啡馆,小酒馆、工作室、客栈、农庄、艺术学院甚至渔民小镇,都成为地标性的艺术聚集地。很多年后,莫奈仍对曾经的咖啡馆聚会念念不忘,他和马奈、塞尚、左拉等人聚在巴黎的咖啡馆里——“没有什么能比这些谈话更加有趣的了,他们的观点永远在碰撞”。

在《现代主义群星闪耀》一书中,作者玛丽·安·考斯流连于这些现代主义诞生之地。高更及众多艺术家流连的法国阿旺桥,马拉美的星期二聚会,影响一代人的黑山学院……我们看到一场“流动的盛宴”,现代主义大师依次登场,极具先锋色彩的时代图景展现在我们眼前。

毕加索×高更×马拉美×马蒂斯×伍尔夫,大师群像与黄金时代片段图景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中几乎没有艺术史的描写,虽然这一时期,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印象派渐次出现,但作者的重点并不在于对艺术家或艺术流派的梳理,而是串联起了不同的人物与场景。

在巴黎的罗马路,每个星期二的晚上,诗人马拉美都会组织聚会。诗人、剧作家、小说家聚在一起,常客很多,也有口口相传寻来的新人。马拉美的朋友惠斯勒,会举办广为人知的“黄色早午餐”聚会——身穿黄色服装的侍者会端上一盘盘炒蛋。

《斯特芳·马拉美》,爱德华·马奈绘

在英国的查尔斯顿农庄,伍尔夫和布鲁姆斯伯里的成员络绎不绝地在那里喝茶、谈天、聊八卦。

年轻时的伍尔夫(左)和姐姐瓦妮莎·贝尔

在巴黎的花神咖啡馆,萨特“从早上九点工作到中午,然后出去吃午饭,两点回来,和朋友聊天到四点,之后一直工作到八点”。与此同时,因为咖啡馆里装了暖炉,“一开门她(波伏娃)就来了,好占据炉子边上最暖和的位置”。

咖啡馆里的波伏娃和萨特

从欧洲到美国,现代主义大师们交流、碰撞,造就无数传奇友谊,也留下了许多“某人和某人合不来”的八卦。读这本书的我们,就像在咖啡馆和小酒馆里预约了座位,眼前人来人往的场景,正是塑造了无数经典作品的创造力核心。

私人化视角+一手资料+丰富史实,收录200余幅珍贵老照片及艺术画作

与艰深的艺术史不同,《现代主义群星闪耀》采用了漫谈的形式。作者玛丽·安·考斯是美国权威的艺术史学者,写过普鲁斯特、伍尔夫、毕加索等人的传记,也翻译过马拉美、布勒东等多位重量级法国作家的作品。

作者的祖父母玛格丽特和德弗罗·利比特

她对艺术史及艺术团体的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源于她的祖母玛格丽特。她的祖母是在朱利安学院学习的最早的一批女性艺术家之一,参加过里尔克在德国的周日聚会。作者小的时候,就经常听祖母讲起往事,“这极大地调动了我的兴趣和胃口,我总想听到更多关于这些地方的故事”。

《现代主义群星闪耀》内文页

86岁时,玛丽·安·考斯出版《现代主义群星闪耀》,集中展现了一生对于艺术史的研究。全书内容翔实,深入浅出,收录了200余幅珍贵的老照片和艺术画作。

硬壳裸脊装帧+内封烫银工艺,内文可180°摊平,阅读体验极佳

对于普通读者来说,或许我们无法像《午夜巴黎》里的情节那样,误入一场艺术家的聚会,但通过《现代主义群星闪耀》,我们得以在咖啡馆、酒馆和其他艺术聚集地,重温独属于现代主义的黄金时代。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