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锦集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锦集

《假面的告白》是一本由[日]三岛由纪夫著作,辽宁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64,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一):Confession

英文把告白翻译成“confession”带着面具地忏悔/供认,他在向我们供认自己的罪过。

同时带着”或许我天生赢弱,所有的喜悦都惨合着不祥的预感”的天生悲剧男主般使命,他带着面具走上自己框定的圆形舞台。

童年时期,他沉迷于夸张戏剧的悲剧角色、鲜血、毁灭、堕落,初恋的悸动。后来对近江的爱慕也带着不纯的肉欲对他茂密腋毛突生嫉妒。欲望使然自演般地靠近园子,没有爱意的感情稳定和婚姻是打破他计划的突发事件。分手后再次遇见,保持朋友般没有任何爱欲的关系,他很自在,同时无意地将园子拉往堕落深渊,她感到自己思想龌龊。书的最后因为一段跳舞的诗句,和园子半小时相处想以舞步结束。但里面是乌烟瘴气的舞厅,仿佛自己不堪最隐秘的内心一角,那里有激发自己肉欲的画面:拥有黝黑皮肤,结实饱满肌肉满身是汗手臂有牡丹花纹身的男人,想象男人街上赤膊打斗流血的场景,随后被园子的声音打破。最后园子问他“是不是已经….和谁…”

他们的关系就此破碎,结束。悲剧地结局是能预料到的。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二):二十岁的“假面”

前段时间读完《假面的告白》,是三岛乐此不倦不断自我剖析的结果之一。其中看到了许多自己的影子和痛苦来源。

小时总比同龄人看清楚很多事情,渐渐成为大家眼中“早熟的孩子”。“成熟”似乎成为了我的“假面”,很多时候也是别人对我的认知。明白很多结果的无奈,也不需要什么理解和陪伴,一个人可以很舒心。

最近发生了一些事情,重新认识了自己。总不会相信别人,因为害怕失望,却不知道勇敢选择相信也能得到别人信任。把事情想到最坏的结果,因为清楚即使这样自己也不会慌乱,却忘记身边总有人或者陌生人会来帮你一把。

老朋友短暂的相聚五天离开后,又感受到熟悉的失落和空虚,一直没变。这种辩护的思想无限扩大范围,最终成为“思想牢笼里的囚犯” (《禁色》)。

或许没有那么喜欢孤独,没有那么孤独,也希望可以被爱、被需要、被理解。

多诚实一些面对自己的感情,小孩子还是轻松做个孩子,不必给自己太多压力,想做什么就做好了。

《假面的告白》读后感(三):24岁少年的出生、死亡、纹身

一部半自传体小说,却写于年轻的24岁,会怎样结尾,是从开篇开始就自然而然有的疑惑。

当文思终于长久的驻足于舞厅半裸青年的纹身,我意识到就是这里了,或许是为以相反面撞击假面,或许是俗世意义上的丑恶更能接近自体的原生美,三岛由纪夫用直接激烈的欲望和自读行为概括真实,而纹身,也是社会青年利用偏见向世界进行伪装的假面,昭示叛逆,又是融入周围群体的通关密码。

而这一切,“园子”都不会看到,只因为“她受过特殊训练,绝对不会看不该看的东西”。几乎直到结尾,三岛才终于将哲思与思想性附着于曾代表自我欲望客体的他者上,在纹身这个园子近江们代表的白日世界“不该出现”的东西身上,也让“我”的一部分从对真假的过度校准带来的自苦中出逃,从无边无际的欲望之海落脚在三流舞厅无业青年生动的乏味中。

《假面的告白》是三岛由纪夫第一本长篇小说,短篇小说《香烟》让他被川端康成看中,《仲夏之死》《祸国》是他短篇上的成名作,青春的怅然、死亡的宿命,间或信仰、自我价值感的摇晃是常见主题,我最喜欢的两种故事 ,一种故事背景无限贴近彼时日本平民现实的悲哀,一种取材自西方和日本民间传说,前者被困于严酷的体系选择对道德律的颠覆或就此依附于情感的哀鸿中,后者题材宏大读来却如仙鹤点水般无痕无声。

出身贵族的没落作家、迟暮的将军、茫然无措的学院青年,仿佛是三岛本人的分身,在《假面的告白》中意外显身了,一个病恹恹的,因为世人对死亡的惧怕而被夺去血肉与亲密体验的自卑少年。因为贵族身份和孱弱体质,自小作为一个不被信任的人而生存,愤怒和敌视的情绪他身边从未出现过,“我“为获得真切,甚至故意惹仆人生气,在脑内编排了一段给自己下毒报复的烂俗桥段。

自厌、杀虐、压抑,对应着三岛由纪夫三个并行的性情身份标签——作家、政治狂热派、病态少年。作家,无疑是另两者当中的调停角色,向外的拳头与对内的挖掘,既对冲又融合。

读三岛由纪夫的心理剖白,仿佛在看左右手互搏,永远得不到确定的胜负。但童年到青年的回溯中,还是相当大方的泄露了三个关键性的瞬间,第一次是带着近江温度的潮湿手套拍上“我"的脸颊,“我”被本能的真实美完全俘获,第二次是纠结于要不要投入一段“常规恋爱”的“我”得了战争的纵容,决定安然享受假面带来的欢愉,不去再想假象被真石砸破那刻的到来。

雪花、战火,以及象征情欲的海浪,都是“我”外体的环境,犹如第一次带来窒息感的羊水,给“我”赖以为生的养分,同时带来重量与强压,但又始终徘徊在自体以外,不能渗透最外那层皮囊,进入“心”的痛痒范围。

文纹身的健美青年,正像“我”潜意识里的理想自我,经过了数年的进化,从映着晴日天光的阁楼,走到地下舞厅斑斓的炫光之下。等视线相接那一刻到来,“我”将摆脱任何外化的凝视与目光,抛却直视欲望的羞耻,迎来不堪自我的真正解放。

纹身诱惑了“我”,也构成对“我”的揭发,有如罪犯看见会说话的犯罪声明,颤抖着,激动着,兴奋又宽恕的,承认了假面对“我”的背叛而原谅了“我”此刻之前犯下的所有罪行。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