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林网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读后感摘抄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读后感摘抄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是一本由[苏联]弗·克·阿尔谢尼耶夫著作,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98.00,页数:860,特精心收集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读后感(一):一部流传了一个世纪的荒野史诗

这是一部将科学性和艺术性完美结合的科学考察记。

在艰险的环境中生存、工作肯定是一件令人身心俱疲的事情,但作者是真的很热爱这份事业,字里行间透露出的都是热情洋溢的感觉。他怀着极大的热情观察身边的每一棵树、每一条河流、遇见的每一只动物,虽然遇到了很多艰难险阻,但在这个过程中我想他应当是很幸福的。

除了对于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作者一直在思考人类如何与大自然和谐共处,这是一个永不过时的题目,也是过了一个世纪后本书仍然获得如此众多读者青睐的重要原因。

书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角色——一位被作者请做考察队向导的赫哲族猎人,虽然他目不识丁,但他所具备的是所谓的“文明人”已经丧失的许多优秀品质。可惜的是,在结尾时他离开了一直生活的原始森林,却无法融入文明社会,最终迎来了死亡。恰如人类在原始状态中发展的许多珍贵品质随着迈入文明社会而逐渐消亡。不知道在未来的社会发展中,我们还能否重拾这些珍宝。

本书给我的最大启示,就是我们也可以像作者一样,带着敬畏、欣赏的目光,审视大自然所给予的一切。“白天,在阳光下我们只能看见大地,夜里我们可以看见整个宇宙。”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读后感(二):胡扯几句

这也是一部100多年前的文学作品,依旧俄系,本体是野外考察报告,这个野外在哪里呢?说出来叫人无奈又感慨。

就是现在的兴凯湖、乌苏里江往下游走,以东的那一块,东极尽头是日本海,也就是我们史书上讲的辽海,南到海参崴。

这个地方要是放在现在可以成为消暑胜地,尤其靠海滨,遗憾的是,虎啸、海豹、五彩斑斓,看不到听不到,那里属于人家了。

只好在这本著作于上世纪10年代的书里穿行一番,走个马看看花花草草。我是特意打开地图来确认乌苏里莽林在哪旮旯,一看,天可怜见,我们现在已经和辽海咫尺天涯,可望不可及,只有吉林珲春有个打卡点,趁天好晴朗才能远眺日本海。所以我有个奇想,能不能把流入日本海的河流境内段挖宽挖深,让海水倒灌,倒灌到出海口正好变成位于吉林珲春,妥妥的建个珲春国际邮轮码头。

题外了不少,这个题外会引起老毛子和小胖子不舒服。总而言之,这本书很舒服,言语翻译的非常质朴,读起来不累不拗口,没有花里胡哨秀文字技巧、各种设定。但也能让你读得紧张、舒缓,心随景动,那些植被、那些飞禽走兽,那个五彩斑斓灵动或死气沉沉的大自然啊,如同有神灵般,或怒起来卷起千堆暴雪、万阵狂风,或柔起来满眼都是风情万种骨头酥。

遗憾的是,没了,挖河也挖不回来。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上、下)》读后感(三):在乌苏里的莽林中,打捞110年前的自然主义美好

遇到这本书,是一个意外。

不知何故,我对地理有一种天然的爱好。这种天然,在我读书时起到很好的作用,或许是因为自小在田野中摸爬滚打的缘故,对日月星辰,山川河流等有一种根植于心底的基因。这种天然的存在给我带来极大的便易,地理课几乎没有费力就此次考取高分,也带给我了无限热爱自然热爱远方的福利。

有这样的美好铺垫,这本书带给我的震撼就无与伦比了。

这是一位苏联探险家弗·克·阿尔谢尼耶夫所著的一部作品。主要记录他在1906至1910年前后三次考察乌苏里地区锡霍特山脉的经历。但是,和一般的考察日记只单纯记录一个地方的山川河流分布并辅以一定的地图不同,在阿尔谢尼耶夫的文字里,你会发现莽林的丰富/可爱和伟大。

有人把这部作品同美国作家梭罗的《瓦尔登湖》相比,但读过后你会发现,两本书无论是题材,丰富程度以及所秉持的理念,都是不同的,也就是说,两本书各有千秋,唯一一个相同点在于两位作者在写作中所秉持的"自然主义"。

我对这种文学作品中的自然主义非常欣赏,也经常去翻找此类相关的作品来读。

我国当代作家中,有很多人的作品中弥漫着少数民族地区或者边缘山林地区的纯粹自然主义,比如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如果单纯计算距离,额尔古纳河距离今天所说的这本书的乌苏里很近,乌苏里江是我国和俄罗斯的界限,两条是均是黑龙江的支流,读完莽林这部书,你再去读迟子建早期涉及很多自然主义的作品,你会发现有很多知识或者现象是相通的。

另外,我非常喜欢的一位作品中呈现万物有灵的作者是藏族作家阿来。

读他的作品久了,你会自觉不自觉地将他的作品与迟子建的作品相比较。

虽然一个描写的是西南边疆藏民族的故事,一个是描写的东北最北端的故事,但是在自然有灵这个主题上,生活在其中的人们,对待自然的心境和信仰是一样的,一种自然的万物崇拜。

在乌苏里的莽林中,作者是当时仍旧是沙俄政府派出的探险考察领队,带着哥萨克(雇佣兵)在莽林里穿梭。带着武器的人类,看似是走在食物链顶端的人们,但一走进莽林,就像无头苍蝇一样到处乱撞。

如果不是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不知道在中高纬度的北方莽林中,植株是那样茂盛,动物是那样多样,而只有通过生活在其中的人的导航,才能相对高效的完成考察任务,为什么?

因为在莽林中,就如同在沙漠中和大海中,没有向导,是会迷路的。

还好,还好,有赫哲族老人德尔苏·乌扎拉。

很多人是通过德尔苏·乌扎拉指导这部书的,虽然地理考察的主角不是这位老人,但作者的人性化书写,让这位老人可爱的形象跃然纸上,以至于被当作一个很好的自然主义题材电影搬上了荧幕,20世纪70年代,日本导演黑泽明把《德尔苏·乌扎拉》拍摄出来,至今已经五十多年了,豆瓣评分在8.4分,如果有心,你仍旧可以找到这部影片资源,来一睹这位在莽林中度过一生的的老人的神奇经历。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我们这些没有和自然打过多少交道的人看来,德尔苏是一位"通灵"的人,而所谓的"通灵"不是能够知古鉴今,而是通过他一生积累的丰富丛林经验,能够读懂自然的语言。

在做向导的过程中,他与森林对话,与飞鸟对话,与老虎对话,与河流对话等,而所有自然的物什,他通通比作为人。也正是因为这层关系,他能够与他们平等对话,甚至呵斥来犯的老虎,呵斥野猪等。

这样一位可爱的老人,在作者的探险文字记录里,为单调的文字记录增色不少。而显然,生性幽默且内心丰富的作者,不愿意让自己的考察被每天单调的行走,记录,露宿占据,他丰富的内心以及对自然丰厚的兴趣,让他像一个孩子一样很调皮的探索着考察路线的边界。他不仅观察生活在森林中的人,还会不惜文墨去描写目光所及的植物,不同的动物,甚至有一大段文字去写熊掏蜂蜜的场面,人通过恐吓从松鼠口中抢松子的场面等,让这场探险之旅充满有趣的遇见。

当然,在莽林中行走,身边如果没有熟悉的人,你的调皮和大胆有时候会付出很高昂的代价。他数次处于极度危险之中,与黑熊的迎面相遇,与野猪的狭路相逢,与老虎的不期而遇等,甚至还遭遇过迷路的危险,好在有森林通德尔苏,有好几次都是德尔苏的决策和带路,让大家逢凶化吉,化险为夷。

所以,即便是文明人俄国人,在面对莽林人赫哲族老人德尔苏时,有时会嘲笑他的偏狭与愚昧甚至迷信,但大部分时间,大家对这位老人抱着尊重甚至崇拜的态度,尤其是作者本人,在文中不惜花费大量文字来书写德尔苏根据深林里所存在的细枝末节来判定是否有人来过,是否有动物走过,这个人是否受过伤,这个人是否会有危险等,在作者笔下,这位老人就像一个摄像机一样(当时并没有)奇迹般还原一个地方所发生的一切,而他所能凭借的,就是大家所注意不到的痕迹,一段折断的树枝,一串深浅不一的脚印或者丛林中突然冉冉升起的雾气等,都让考察队避免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麻烦,这是我们在阅读过程中舒适度极高且极为叹服的。

这本书,也带我们走进那片离我们很遥远的时间和空间里,去遇见一个我们当下几乎不再遇见的世界,让我们在认知的国度里,以更加谦虚的姿态去看待人类和人类文明本身,这世界很大也很丰盛,人类大可不必认为自己是万物灵长,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多么的渺小且无知。在乌苏里的忙着林中

本文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或网友转载),绿林网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未经作者许可,不可转载。
点击查看全文
相关推荐
热门推荐